滴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摘要: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
道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
的一种灌水方法。
滴灌是迄今为止农田灌溉最节水的灌溉技术
之一。
但因其价格较高,一度被称作“昂贵技术”,仅用于高
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中。
滴灌的优缺点:1.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在滴灌条件下,灌溉
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同时,由于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可防止杂草的生长。
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精
确的施水深度,非常省水。
2.环境湿度低滴灌灌水后,土壤根
系通透条件良好,通过注入水中的肥料,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
和养分,使土壤水分处于能满足作物要求的稳定和较低吸力状态,灌水区域地面蒸发量也小,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地内的
湿度,使保护地中作物的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大大降低,也降低
了农药的施用量。
3.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由于滴灌能够及时适量
供水、供肥,它可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和改善农
产品的品质,使保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高。
4.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
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所以滴灌适宜于地形
有起伏的地块和不同种类的土壤。
同时,滴灌还可减少中耕除草,也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
5.省水省工,增产增收。
因为
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
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
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径流和土壤深层渗漏。
故可以比喷灌节
省水35%—75%。
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
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
增产。
6.滴灌系统造价较高。
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
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
这些都是目前
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
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
作物。
7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滴头易于堵塞;且滴灌灌水量
相对较小,容易造成盐分积累等问题。
一、我国滴灌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8.3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43%。
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没
有灌溉设施,三分之二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
溉方法。
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比例更小,绝大部分还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
防渗衬砌率不到30%。
而且现行的节水灌溉方式和灌溉设备都
相对国外落后。
国内引进滴灌技术始于1973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缓慢,切面积很小,主要应用在蔬菜、花卉、果树等高经济价值
作物上,在大田作物应用较少。
其中,摸下滴灌技术史新疆建
设兵团形成、发展起来的新型地滴灌技术。
它将滴灌技术与地
膜覆盖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肥药、节机力、节
水人工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
辟了一条新路。
近年来,新疆建设兵团推广使用一次性滴灌带,并迅速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的摸下灌溉技术,与常规沟灌相比,摸下灌溉可节水50%左右,增产15%-25%,肥料利用率
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亩产水增效100元左右,人均管理定额
提高3-4倍。
截止到2004年,兵团膜下滴灌的应用面积达到25.33万hm2,是在大田作物中应用膜下滴灌节水面积最大的地区,应用已从新疆扩展到内蒙、宁夏、甘肃、陕西和中亚的塔
吉克斯坦;采用膜下滴灌的作物发展到甜菜、油菜、加工番茄、蔬菜、瓜类等作物上,节水、增产、增效的效果显著,充分展
示出强大生命力。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趋势是灌水器与毛管一体化的滴灌管(带),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滴灌管有内镶式滴灌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双上孔滴灌带、普通滴灌带等。
配套完整,使用较好的是绿源塑料联合公司生产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
攻关产品内镶式滴灌管,目前已形成为每年发展10万亩滴灌工
程配套的生产能力。
除滴灌管外,微管式滴头、大流量滴头、
补偿式滴头等也有生产和应用。
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依据
西北旱塬地区对滴灌设备的特殊要求,依据国外关键技术
引进、国内配套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1998年从瑞士
引进了第五代滴灌带即薄壁内镶式滴灌带高速生产技术,
解决了我国多年来条播密植作物所需要的高性能、低价格
滴灌带生产问题,使内镶式滴灌带的生产速度从15m/分钟
提高到100m/分钟,壁厚从0.6mm下降到0.2mm,生产成本下
降了80%,达到了大田条播作物滴灌使用的经济水平,具备
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但是在推广中出现了工程使用寿命
过低、灌溉质量达不到要求等问题,影响了滴灌的发展。
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更为适合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水平、农
业结构现状以及农民能够管理和接受的滴灌产品,即产品
结构合理、安装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滴灌设备。
二、国外滴灌技术现状
我国滴灌技术主要学习于以色列,下面简单介绍下以色列
的滴灌技术。
农业曾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本,也一直是其用水大户。
目前每年大约有70%~75%的用水配额分配给农业经营者,用于农业灌溉。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以色列著名的滴水
灌溉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以色列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沙漠
农业的“神话”。
以色列水利工程师西姆查•布拉斯父子首次提
出了滴水灌溉的设想,并研制出了实用的滴灌装置。
从此,以
色列农业灌溉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滴水灌溉技术不断更新、
推广,现在,以色列超过80%的灌溉土地使用滴灌方法,使单
位面积耕地的耗水量大幅下降,水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滴灌
技术推广30多年来,在保持农业用水总量(约13亿m3)基本
稳定的条件下,以色列全国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农
业产出翻了几番,同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已从原来的60%下降到目前只有3%。
滴灌是压力灌溉技术中
的一种,非常适用于精细种植,它拥有其它灌溉方式无法比拟
的优点:1)节水显著,水通过压力管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2)适用性强,由于侧管上每个滴头的滴水量均匀一致,即使在
梯田、陡坡地势及较远距离也能使用,且不会加剧水土流失;3)肥水结合,把肥料加到水中,经过滴头直达植物根系,肥料利
用率大幅提高,节肥效果同样显著;4)可利用沙漠含盐的地下
咸水或处理后的回用污水进行滴灌,解决了水中所含盐分在作
物根围附近停留积聚等问题,使得微咸水灌溉成为可能。
目前,以色列每年都在推出新的滴灌技术与设备,并从滴灌技术中派
生出埋藏式灌溉、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等,这些技术有的
已经进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
例如,以色列著名的NETAFIM滴灌技术设备公司,产品和服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滴头300多亿只,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
溉设备市场总销量的70%。
目前滴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喷、滴灌技术,80年代中期曾一度得到迅速发展。
但因为经济
及技术落后,不几年即纷纷下马。
进入90年代中期,国家充分
意识到我国水资源的短缺,重新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经过数年
努力,已取得长足进步。
引进消化吸收及仿制了不少条滴灌生
产线。
产品质量比80年代有了很大进步。
国内著名滴灌生产厂
家有:北京绿源公司,山东莱芜塑料厂等。
国内喷头生产厂家
很多,但质量优秀且稳定的不多。
喷灌机具表现也不佳。
经过
前人在上一世纪的孜孜探索,灌溉水的利用技术已经达到一个
很高的水平。
但淡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严重,人类在新的世纪
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通过多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相对成套的滴灌设备,部分滴灌设备产品性能水平已接近国外同类
产品水平,但一些关键设备,特别是首部枢纽设备、自动控制
设备等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上来
讲产品品种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
并且一直没有形成
规模,市场上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
另外目前滴灌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价格无序,售后服务差,也制约了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滴灌技术最致命
的问题是首部过滤系统。
滴灌技术的发展方向一:加强滴灌技术本身的提高方面,二:加强滴灌技术市场应用及企业管理,政策措施方面。
首部
过滤系统技术需要提高。
滴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滴灌设
备的价格和工程投资持续下降,近年来滴灌在全世界的应用面
积高速增长。
与地面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具有一次安装多年受益、不影响耕种作业、灌溉水利用率极高(有报道认为可达98%)、可节省大量铺放和回收管道的劳动力等优点,显示出了
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外的微灌设备制造厂商都非常重
视并倾力研制开发压力补偿式灌水器。
由于该类灌水器技术复杂,加工精度高,生产难度大,因而价格偏高,使推广应用受
到一定影响。
但随着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价格随之
下降,该类灌水器将会逐步替代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非压力补
偿式灌水器。
另外国家要加大对滴灌技术的扶持力度,节水灌
溉是新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对滴灌技术的开发力度,学
习国外经验,加强对滴灌设备生产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培养出
健全的滴灌技术生产实施体系。
提高农民管理滴灌设施的技术,更好的利用高效灌溉措施。
参考资料: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5)
《精耕天下》2010(8)
《使用滴灌技术》唐山市水利局,水利电力出版社,2010-10-13
注:水工专业选修课论文,字好一点能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