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T13:53:59.38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20期作者:卢锦[导读]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研究卢锦(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围手术期采用家属康复外科技术理念的效果。

方法:选取骨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平均分入研究组(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恢复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进行骨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引言:骨科疾病发生后,患者的活动能力会明显下降,大部分骨科疾病临床中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的机体不适感会给恢复带来不良影响,导致患者恢复时间延长,因此临床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促进患者提高恢复的信心,并早日康复。

当前,在医疗体系改革的推动下,护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新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应用能够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了进一步分析骨科围术期中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理念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患者采用对比的方式获取结果,并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20年9月-2021年9月从骨科选择120例患者分入加速康复外科技术护理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各组60例患者。

所有患者的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42.58±14.77)岁,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2)伤前伴有活动障碍的患者;(3)排除肝肾严重损伤的患者;(4)排除肌肉缺血性肌挛缩的患者。

1.2 方法
分入参照组的患者围术期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既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给予患者相应的宣传和教育,并了解心理状态给予指导,术后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合理地规划饮食。

分入研究组后,患者的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有限,加之担心疼痛,往往会出现较多负性情绪,加之手术对患者产生的生理刺激,会导致手术及术后康复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术前的访视,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讲解,使其能够提高认知。

另外与患者之间积极沟通,将手术流程和方法向患者说明,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疏导。

(2)术前饮食控制,手术开展期间减少患者禁止饮食的时间,禁食时间调整为术前6h,禁水时间调整为术前2h,手术前两小时准备糖水200ml或300ml为患者服用。

(3)保暖护理。

在手术开展前,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合理地控制室内湿度,分别以24℃至26℃、50%至60%为宜,手术过程中除了手术部位外均采用毛毯进行保温护理。

手术过程中对所使用到的液体进行加温处理,温度控制在37℃至38℃为宜,从而保证患者的体温稳定性,避免术中受到相关因素影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4)术后疼痛护理。

手术完成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为患者进行镇痛处理,如自控静脉镇痛泵等,也可在医嘱的指导下采用镇痛药物,从而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5)饮食护理。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患者接受全麻手术后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采用立即提供温水为患者服用,但需要控制好饮水量。

如果患者接受腰麻术,术后2-3h可提供饮食,早期以流食为主。

术后次日清晨将患者的留置尿管拔除。

(6)术后指导患者早期活动。

既告知患者在病床上开展适当的活动,根据恢复情况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观察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若已恢复则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结合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病情情况,对术后早期运动方案进行制定,运动过程中嘱咐患者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地进行活动量的增加,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计算发生率,并将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完成组间比较。

(2)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统计,并记录住院时间,明确数据后做出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x±s)主要表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应用计算机软件纳入SPSS23.0系统对资料进行分析,完成数据统计后进行相关检验,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和X2检验,如果数据之间差异明显,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就加速外科理念而言,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对患者术前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

骨科是收治骨伤患者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患者的创伤为突发性,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然而在术前大部分患者对手术了解有限,且疼痛的影响,极易持续出现多种不良情绪,如焦虑和恐惧等,同时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不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还能够对术后配合有一定的干扰。

因此,在患者接受手术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了解心理状态后进行疏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告知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具体流程和重要性,促使患者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面对临床治疗,避免患者产生应激状态。

手术前减少患者禁食、禁饮时间。

要注意患者不可饥饿状态下开展手术,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同时也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保温处理,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可防止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避免患者出现心肺功能异常情况,早期指导患者开展活动,可避免患者肌肉萎缩的情况发生,对骨折愈合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指导其适当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本研究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研究组的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参照组,恢复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邱贵兴.推出系列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推动中国骨科加速康复外科发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04):241-244.
[2]唐小红,陈秋萍,罗善珍,何玉姣,霍岩.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1):194-196.
[3]陈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8):122-123.
[4]周谋望,李涛.积极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工作,促进我国骨科围手术期康复的发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07):769-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