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六安高二上数学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安徽六安高二上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坐标原点到下列各点距离最小的是( )
A.(1,0,−3)
B.(−2,1,1)
C.(1,3,−1)
D.(0,2,1)
2. 若直线mx+2y+m=0与直线3mx+(m−1)y+7=0平行,则m的值为( )
A.7
B.0或7
C.0
D.4
3. 已知直线(3−2k)x−y−6=0不经过第一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为( )
A.(−∞, 3
2) B.(−∞, 3
2
] C.(3
2
,+∞) D.[3
2
,+∞)
4.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3a5=4,且a4,a6+1,a7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公比q为( )
A.1 4
B.1
2
C.2
D.4
5.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 sin2B=b cos A cos B,则△ABC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6.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 1),则不等式ax−b
x−2
>0的解集为( )
A.{x|−1<x<2}
B.{x|x<−1或x>2}
C.{x|1<x<2}
D.{x|x>2或x<1}
7. 若圆x2+y2−2x+4y+m=0截直线x−y−3=0所得弦长为6,则实数m的值为( )
A.−31
B.−4
C.−2
D.−1
8. 圆C1:x2+y2+2x+4y+1=0与圆C2:x2+y2−4x−4y−1=0的公切线有几条(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B,C坐标为(−2, 0),(2, 0),中线AD的长度是3,则顶点A的轨迹方程是( )
A.x2+y2=3
B.x2+y2=4
C.x2+y2=9(y≠0)
D.x2+y2=9(x≠0)10. 已知方程x2+y2+4x−2y−4=0,则x2+y2的最大值是( )
A. 14−6√5
B.14
C.9
D. 14+6√5
11. 已知函数y=x−4+9
x+1
(x>−1),当x=a时,y取得最小值b,则a+b等于( )
A.−3
B.2
C.3
D.8
12. 已知P,Q分别为圆M:(x−6)2+(y−3)2=4与圆N:(x+4)2+(y−2)2=1上的动点,A为x轴上的动点,则|AP|+|AQ|的最小值为( )
A.√101−3
B.5√5−3
C.7√5−3
D.5√3−3
二、填空题
若直线x
a
+y
b
=1(a>0,b>0)始终平分圆(x−1)2+(y−1)2=4的周长,则a+4b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A(−1,−3),倾斜角等于直线y=√3
3
x的倾斜角的2倍;
(2)经过点B(3,4),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量x,y满足{
x−4y+3≤0,
3x+5y−25≤0,
x≥1.
(1)设z=y
x−1
,求z的取值范围;
(2)设z=x2+y2,求z的最小值.
已知圆M:x2+(y−1)2=16外有一点A(4,−2),过点A作直线l.
(1)当直线l与圆M相切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135∘时,求直线l被圆M所截得的弦长.
已知平面内两点A(8, −6),B(2, 2).
(1)求AB的中垂线方程;
(2)求过P(2, −3)点且与直线AB平行的直线l的方程;
(3)一束光线从B点射向(2)中的直线l,若反射光线过点A,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已知圆C:x2+y2+2x−4y+3=0.
(1)求圆心C的坐标及半径r的大小;
(2)已知不过原点的直线l与圆C相切,且在x轴,y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
(3)从圆外一点P(x, y)向圆引一条切线,切点为M,O为坐标原点,且|MP|=|OP|,求点P的轨迹方程.
已知M(1, −1),N(2, 2),P(3, 1),圆C经过M,N,P三点.
(1)求圆C的方程,并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值;
(2)若过点Q(1, 1)的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求弦AB的长度|AB|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六安高二上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得原点到四个选项中点的距离,得出答案. 【解答】
解:A ,√12+02+(−3)2=√10; B ,√(−2)2+12+12=√6; C ,√12+32+(−1)2=√11; D ,√02+22+12=√5. ∵ √5<√6<√10<√11,
∴ D 选项表示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最小. 故选D . 2.
【答案】 B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直线mx +2y +m =0与直线3mx +(m −1)y +7=0平行, ∴ m(m −1)=3m ×2,
∴ m =0或7,经检验,符合题意. 故选B . 3.
【答案】 D
【考点】
直线的图象特征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 斜率的计算公式
【解析】
把直线的方程化为斜截式,再根据它经过定点(0, −6),不经过第一象限,可得它的斜率3−2k ≤0,由此求得 k 的范围. 【解答】
解:∵ 直线(3−2k)x −y −6=0,即y =(3−2k)x −6,它经过定点(0, −6),不经过第一象限, 则它的斜率3−2k ≤0,求得 k ≥3
2.
故选D . 4.
【答案】 C
【考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a 3a 5=4,
∴ a 4a 4=4,则a 4=2, ∵ a 4,a 6+1,a 7 成等差数列,
∴ 2(a 6+1)=a 4+a 7,
∴ 2(a 4q 2+1)=a 4+a 4q 3, 解得,q =2. 故选C . 5. 【答案】 B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正弦定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因为a sin 2B =b cos A cos B , 所以sin A sin 2B =sin B cos A cos B ,
所以sin B(sin A sin B −cos A cos B)=0, 即−sin B cos (A +B)=0.
因为0<A <π,0<B <π, 所以A +B =π
2, 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 6.
【答案】 A
【考点】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
由题意可得a <0,且−b
a =1,要求的不等式即
a(x−b a
)x−2
>0,即 x+1
x−2<0,即 (x +1)(x −2)<0,由此求得它
的解集.
【解答】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 1),∴a<0,且−b
a
=1,
则不等式ax−b
x−2>0可整理为a(x−
b
a
)
x−2
>0,即a(x+1)
x−2
>0,
等同于(x+1)(x−2)<0,x≠2,
解得−1<x<2.
故选A.
7.
【答案】
B
【考点】
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
把圆x2+y2−2x+4y+m=0化为标准方程,找到圆心和半径,发现直线x−y−3=0恰好经过圆心,得出圆直径为6,则半径为3,从而求出m的值.
【解答】
解:由圆x2+y2−2x+4y+m=0即(x−1)2+(y+2)2=5−m,
∴圆心为(1, −2),
∴圆心在直线x−y−3=0上,
∴此圆直径为6,则半径为3,
∴5−m=32,∴m=−4.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两圆的公切线条数及方程的确定
【解析】
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圆心距及半径,可得两圆相外切,由此可确定两圆的公切线的条数.
【解答】
解:圆C1:x2+y2+2x+4y+1=0化为标准方程为:
(x+1)2+(y+2)2=4,圆心坐标为C1(−1, −2),半径为2;
圆C2:x2+y2−4x−4y−1=0化为标准方程为:
(x−2)2+(y−2)2=9,圆心坐标为C2(2, 2),半径为3;
∴圆心距|C1C2|=√(2+1)2+(2+2)2=5=2+3
即两圆的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的和,
∴两圆相外切,
∴两圆的公切线有3条.
故选C.
9.
【答案】C
【考点】
轨迹方程
【解析】
由题意求出中点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出A的轨迹构成,注意三角形中A,B,C不能共线.
【解答】
解:设A(x, y),
由题意,得B,C的中点坐标为(0, 0),且y≠0,
再由圆的定义,得x2+y2=9(y≠0).
故选C.
10.
【答案】
D
【考点】
圆的一般方程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把已知的方程配方后,得到此方程表示以B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圆,所求式子即为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即要求出圆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故连接OB并延长,与圆B交于A 点,此时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AB|为圆B的半径,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OB|的长,根据|AB|+
|OB|=|AO|求出|AO|的平方,即为所求式子的最大值.
【解答】
解:方程x2+y2+4x−2y−4=0可变形为(x+2)2+(y−1)2=9,
表示圆心B(−2, 1),半径为3的圆,连接OB并延长,与圆B交于点A,如图所示:
在图中,x2+y2表示圆B上的点到原点O的距离的平方,
此时x2+y2的最大值为|AO|2.
又|AO|=
|AB|+|BO|=3+√(−2)2+12=3+√5,
则|AO|2=(3+√5)2=14+6√5,即x2+y2的最大值为14+6√5.
故选D.
11.
【答案】
C
【考点】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
将y=x−4+9
x+1
(x>−1),转化为y=(x+1+9
x+1
)−5,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 x >−1, ∴ x +1>0,
∴ y =x −4+9
x+1=(x +1)+9
x+1−5≥2√(x +1)⋅9
x+1−5=1, 当且仅当x =2时取等号. ∴ a =2,b =1, ∴ a +b =3. 故选C . 12.
【答案】 B
【考点】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
求出圆N :(x +4)2+(y −2)2=1关于x 轴对称的圆为圆G :(x +4)2+(y +2)2=1,则|AP|+|AQ|的最小值为MG −1−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 【解答】
解:根据圆M 的标准方程得:M(6,3),
圆N :(x +4)2+(y −2)2=1关于x 轴对称的圆为圆G :(x +4)2+(y +2)2=1,可得:G(−4,−2). 如图所示,
则|AP|+|AQ|的最小值为:MG −1−2=√10
2+5
2−3=5√5−3. 故选B .
二、填空题
【答案】 9
【考点】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
【解答】
解:因为直线始终平分圆的周长,
故直线x
a +y
b =1(a >0,b >0)过圆心(1,1),即1
a +1
b =1,
所以a +4b =(a +4b )(1a +1b )=5+
4b a
+a b
≥5+2√
4b a
⋅a
b
=9,
所以a +4b 的最小值为9.
故答案为:9. 三、解答题 【答案】
解:(1)已知tan α=
√3
3
,k =tan 2α=2tan α
1−tan 2α=√3.
因为直线经过点A(−1,−3),
所以直线方程为y +3=√3(x +1),
化简得√3x −y +√3−3=0.
(2)由题意可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
又直线过点(3,4),由点斜式方程得y −4=±(x −3),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7=0. 【考点】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 【解析】 【解答】
解:(1)已知tan α=
√3
3
,k =tan 2α=2tan α
1−tan 2α=√3.
因为直线经过点A(−1,−3),
所以直线方程为y +3=√3(x +1),
化简得√3x −y +√3−3=0.
(2)由题意可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1.
又直线过点(3,4),由点斜式方程得y −4=±(x −3),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7=0. 【答案】
解:(1)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z =y
x−1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与定点D (1,0)的斜率, 由图象知CD 的斜率最小,
则{x −4y +3=0,3x +5y −25=0, 解得{
x =5,y =2,
即C (5,2),
则CD 的斜率k =2
5−1=1
2, 即z 的取值范围是[12,+∞).
(2)z =x 2+y 2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内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1)中的图象知OA 的距离最小, 则{x =1,x −4y +3=0, 解得{
x =1,y =1,
即A (1,1),
则z 的最小值为z =12+12=2. 【考点】
求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有关距离 求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有关斜率 【解析】
【解答】
解:(1)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z =
y
x−1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与定点D (1,0)的斜率, 由图象知CD 的斜率最小, 则{x −4y +3=0,3x +5y −25=0,
解得{
x =5,y =2,
即C (5,2),
则CD 的斜率k =2
5−1=1
2, 即z 的取值范围是[12,+∞).
(2)z =x 2+y 2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内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1)中的图象知OA 的距离最小, 则{x =1,x −4y +3=0, 解得{
x =1,
y =1,
即A (1,1),
则z 的最小值为z =12+12=2.
【答案】
解:(1)由圆M:x 2+(y −1)2=16,知圆心M(0, 1),半径R =4, 设直线l 斜率为k ,
当k 不存在时,x =4与圆M 相切,符合题意; 当k 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x −4), 则圆心M(0,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
√1+k 2
=4,
即|4k +3|=4√1+k 2,解得k =
7
24

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7x −24y −76=0.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x =4或7x −24y −76=0.
(2)当直线的倾斜角为135∘时,即直线的斜率为k =−1,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4,
圆心M(0,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1+1
=√2
2
, 则所截的弦长为:2√R 2−d 2=2(√2
2)=√62.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切线方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由圆M:x 2+(y −1)2=16,知圆心M(0, 1),半径R =4, 设直线l 斜率为k ,
当k 不存在时,x =4与圆M 相切,符合题意;
当k 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2=k(x −4), 则圆心M(0,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 d =
√1+k 2
=4,
即|4k +3|=
4√1+k 2,解得k
=
7
24

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7x −24y −76=0.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 x =4或7x −24y −76=0.
(2)当直线的倾斜角为135∘时,即直线的斜率为k =−1, 则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4, 圆心M(0, 1)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1+1
=
√22
, 则所截的弦长为:2√R 2−d 2=2(√22)=√62.
【答案】 解:(1)
8+22
=5,
−6+22
=−2,
∴ AB 的中点坐标为(5, −2), k AB =
−6−28−2
=−4
3,
∴ AB 的中垂线斜率为34

∴ 由点斜式可得y +2=3
4(x −5),
∴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3x −4y −23=0. (2)由点斜式y +3=−4
3(x −2), ∴ 直线l 的方程4x +3y +1=0.
(3)设B(2, 2)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m, n),
∴ {n−2m−2
=3
4,
4×m+2
2+3×n+22
+1=0,
解得{m =−14
5,n =−8
5, ∴ B′(−
145
,−8
5),k B′A =
−6+
858+
145
=−11
27,
由点斜式可得y +6=−11
27(x −8),
整理得11x +27y +74=0,
∴ 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1x +27y +74=0. 【考点】
与直线关于点、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中点坐标公式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解析】
(1)先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中点坐标,然后根据垂直求出中垂线的斜率,进而由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 (2)根据平行得出斜率,从而由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
(3)求得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的坐标,然后求出斜率,再由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即可. 【解答】 解:(1)
8+22
=5,
−6+22
=−2,
∴ AB 的中点坐标为(5, −2), k AB =
−6−28−2
=−4
3,
∴ AB 的中垂线斜率为3
4,
∴ 由点斜式可得y +2=3
4(x −5), ∴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3x −4y −23=0.
(2)由点斜式y +3=−4
3(x −2), ∴ 直线l 的方程4x +3y +1=0.
(3)设B(2, 2)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m, n), ∴ {n−2m−2
=3
4,4×m+22
+3×n+2
2
+1=0,
解得{m =−14
5
,n =−8
5, ∴ B′(−
145
,−8
5),k B′A =
−6+
858+
145
=−11
27,
由点斜式可得y +6=−11
27(x −8),
整理得11x +27y +74=0,
∴ 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1x +27y +74=0.
【答案】
解:(1)由圆C :x 2+y 2+2x −4y +3=0, 得:(x +1)2+(y −2)2=2,
∴圆心坐标C(−1, 2),半径r=√2.
(2)∵切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不为零,
∴ 设直线l的方程为x+y=a.
∵直线l与圆C:(x+1)2+(y−2)2=2相切,
∴圆心C(−1, 2)到切线l的距离等于圆C的半径√2,
即:
√2
=√2,
解得a=−1或a=3,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x+y+1=0或x+y−3=0.
(3)∵切线PM与半径CM垂直,P(x, y),
∴|PM|2=|PC|2−|CM|2.
又∵|MP|=|OP|,|CM|为圆C的半径,
∴x2+y2=(x+1)2+(y−2)2−2,
∴点P的轨迹方程为2x−4y+3=0.
【考点】
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的转化
圆的切线方程
轨迹方程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
(1)化圆的一般方程为标准方程,从而得到圆心坐标和半径;
(2)设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整理为一般式,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式求得a的值,则切线方程可求;
(3)由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及|MP|=|OP|列式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答】
解:(1)由圆C:x2+y2+2x−4y+3=0,
得:(x+1)2+(y−2)2=2,
∴圆心坐标C(−1, 2),半径r=√2.
(2)∵切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不为零,
∴ 设直线l的方程为x+y=a.
∵直线l与圆C:(x+1)2+(y−2)2=2相切,
∴圆心C(−1, 2)到切线l的距离等于圆C的半径√2,
即:
2
=√2,
解得a=−1或a=3,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x+y+1=0或x+y−3=0.
(3)∵切线PM与半径CM垂直,P(x, y),
∴|PM|2=|PC|2−|CM|2.
又∵|MP|=|OP|,|CM|为圆C的半径,
∴x2+y2=(x+1)2+(y−2)2−2,
∴点P的轨迹方程为2x−4y+3=0. 【答案】
解:(1)设圆C的方程为x2+y2+Dx+Ey+F=0.
∵圆C过M,N,P三点,
∴{
1+1+D−E+F=0,
4+4+2D+2E+F=0,
9+1+3D+E+F=0,
解得{
D=−3,
E=−1,
F=0,
∴圆C的方程为x2+y2−3x−y=0,
整理得(x−3
2
)2+(y−1
2
)2=5
2

∴圆心C(3
2
, 1
2
),半径r=√10
2

(2)设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
点Q(1, 1)到圆心的距离为|CQ|=√(1−3
2
)2+(1−1
2
)2=√2
2
<√10
2
=r,∴点Q在圆内,
∴|AB|=2√5
2
−d2,
∴当0≤d≤|CQ|=√2
2
(l过圆心C时,d=0;当l⊥CQ时,d=√2
2
),∴2√2≤|AB|≤√10.
【考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解答】
解:(1)设圆C的方程为x2+y2+Dx+Ey+F=0.
∵圆C过M,N,P三点,
∴{
1+1+D−E+F=0,
4+4+2D+2E+F=0,
9+1+3D+E+F=0,
解得{D =−3,E =−1,F =0,
∴ 圆C 的方程为x 2+y 2−3x −y =0, 整理得(x −3
2)2+(y −1
2)2=5
2, ∴ 圆心C(32, 1
2),半径r =
√10
2
. (2)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点Q(1, 1)到圆心的距离为|CQ|=√(1−3
2
)2+(1−1
2
)2=
√2
2
<
√102
=r ,
∴ 点Q 在圆内, ∴ |AB|=2√5
2−d 2, ∴ 当0≤d ≤|CQ|=
√2
2
(l 过圆心C 时,d =0;当l ⊥CQ 时,d =
√2
2
), ∴ 2√2≤|AB|≤√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