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穿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到南海去。
8.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的形象。(4分) 鹏硕大无比,如文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翼若垂天之云”;有崇 高理想,追求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如文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绝云气,负青天”。斥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 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不必像鹏那样飞到九万里 高空再飞翔。所以它们目光短浅。
【乙参考译文】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 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 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 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 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 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北冥.( míng ) 鲲.鹏.( kūn péng )
抟.扶摇( tuán )
2.重点词语解释。(8 分) (1)怒.而飞(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 (2)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 (3)《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 (6)野.马.也,尘埃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表示选择 ) (8)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
是今古义义::
这样 表肯定判断
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鼓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庄子在文中把鲲鹏描写得如此神奇,有什么作用?(4分) ①文中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这个巨大 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作万里游,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这给寓言 故事制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②寄托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表现了他的美好向 往。 4.庄子的思想精髓是“逍遥游”,你怎样理解这种思想?从文中对大鹏的描写 来看,你觉得大鹏达到真正的逍遥了吗?为什么?(4分) 是指人应当摆脱一切现实束缚,以获取最大的精神自由。文中的大鹏没有达到 真正的逍遥,尽管大鹏能在九万里的高空翱翔,但它也还是有所恃,必须借助 于大风才能飞翔。
7.作家作品。(6分) 庄 子 , 名 ____周__ , ____战__国__( 朝 代 ) 时 宋 国 蒙 ( 今 河 南 商 丘 东 北 ) 人 。 哲 学 家 , _道__家___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_老__庄____”。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 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____无__为__而__治________。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_浪__漫__主___义__风格。《庄子》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 外篇15篇、杂篇11篇。
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 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 C.未知其修.者( 长度 ) D.彼且奚适.也( 到……地方去 )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2分)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我 腾 跃 而 上/不 过 数 仞 而 下/翱 翔 蓬 蒿 之 间/此 亦 飞 之 至 也
一、课内阅读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3 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B.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C.南冥者,天池也.(与“者”连用,构成“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
3.通假字。(2 分) 北冥有鱼 “__冥____”同“__溟____”,__海____
4.一词多义。(9 分) (1)之鹏鹏之之..背徙,于不南知冥其也几(千结里构也助(词,助用词于,主的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其其 其. .名 正色 为邪鹏?(其代远词而,无它所的至极)邪( 其.视下也( 代词,代大鹏 )
二、比较阅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 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 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 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 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
表示选择 )
(3)而化怒而而..为飞鸟((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 )
பைடு நூலகம்
(4)以去 生以 物.之 六月 以.息 息者 相也 吹( 也(凭借用) )
5.古今异义。(6 分)
(1)怒.而飞
怒古今义义::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发怒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古今义义::
气息,文中指风 休息
(3)亦若是.则已矣
8.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的形象。(4分) 鹏硕大无比,如文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翼若垂天之云”;有崇 高理想,追求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如文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绝云气,负青天”。斥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 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不必像鹏那样飞到九万里 高空再飞翔。所以它们目光短浅。
【乙参考译文】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 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 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 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 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 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第六单元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北冥.( míng ) 鲲.鹏.( kūn péng )
抟.扶摇( tuán )
2.重点词语解释。(8 分) (1)怒.而飞(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 (2)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 (3)《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盘旋飞翔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 (6)野.马.也,尘埃也(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 (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表示选择 ) (8)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
是今古义义::
这样 表肯定判断
6.重点句子翻译。(8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鼓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庄子在文中把鲲鹏描写得如此神奇,有什么作用?(4分) ①文中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的不凡过程,这个巨大 的鹏鸟还要腾空而起乘风作万里游,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这给寓言 故事制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②寄托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表现了他的美好向 往。 4.庄子的思想精髓是“逍遥游”,你怎样理解这种思想?从文中对大鹏的描写 来看,你觉得大鹏达到真正的逍遥了吗?为什么?(4分) 是指人应当摆脱一切现实束缚,以获取最大的精神自由。文中的大鹏没有达到 真正的逍遥,尽管大鹏能在九万里的高空翱翔,但它也还是有所恃,必须借助 于大风才能飞翔。
7.作家作品。(6分) 庄 子 , 名 ____周__ , ____战__国__( 朝 代 ) 时 宋 国 蒙 ( 今 河 南 商 丘 东 北 ) 人 。 哲 学 家 , _道__家___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__老__庄____”。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 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____无__为__而__治________。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 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_浪__漫__主___义__风格。《庄子》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 外篇15篇、杂篇11篇。
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 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 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尽头 ) C.未知其修.者( 长度 ) D.彼且奚适.也( 到……地方去 )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2分)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我 腾 跃 而 上/不 过 数 仞 而 下/翱 翔 蓬 蒿 之 间/此 亦 飞 之 至 也
一、课内阅读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3 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表判断) 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B.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C.南冥者,天池也.(与“者”连用,构成“者……也”句式,表示判断)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
3.通假字。(2 分) 北冥有鱼 “__冥____”同“__溟____”,__海____
4.一词多义。(9 分) (1)之鹏鹏之之..背徙,于不南知冥其也几(千结里构也助(词,助用词于,主的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其其 其. .名 正色 为邪鹏?(其代远词而,无它所的至极)邪( 其.视下也( 代词,代大鹏 )
二、比较阅读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 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 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 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知其修者,其 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 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
表示选择 )
(3)而化怒而而..为飞鸟((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
) )
பைடு நூலகம்
(4)以去 生以 物.之 六月 以.息 息者 相也 吹( 也(凭借用) )
5.古今异义。(6 分)
(1)怒.而飞
怒古今义义::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发怒
(2)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古今义义::
气息,文中指风 休息
(3)亦若是.则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