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的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模拟
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以稀释入河污染负荷。提出了改善渭河水质 的两项措施 : ①削减入河污染负荷 , 同时保证 河道基流量 ; ②加大宝鸡 峡水
库 向下游河道 的放水量 。
关 键 词 :水环境 ;降雨 ;径 流;陕西 片;渭河流域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0 7 0 — 0 80 10 —3 9 2 0 )9 0 2- 2 中图分类号 :P 3 ; 5 2 33X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9 9 期 20 0 7年 9月
人
民
黄
河
V0 . 9. . 1 2 No 9
S p.,0 7 e 20
YE L W RI R L O VE
【 文 ・ 水 泥沙 】
渭河 流域陕西片降雨径 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张 荔, 晓昌 王
时间
作者 简介 : 张荔 (91 ) 女 , 西 大荔人 , 师, 士研 究 17一 , 陕 讲 博
生, 主要从事流域水文、 水质及水环境研 究工作 。
图 1 渭河干流咸 阳断面 的流量及 B OD同步监测结果
维普资讯
第 9期
张荔等 : 渭河 流域 陕西 片降雨径 流及 水环境特性分析
渭河流域陕西片包括宝鸡 、 阳、 咸 西安 、 渭南 4市及其所 辖 地区。渭河陕西段西起宝鸡峡水库 , 东至潼关港 口镇 , 河长 30 6
2 降雨特性
渭河流域 陕西片 的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 势 , 内分 布不 年 均匀。为了确定年 内总降水量主要集 中在什 么时间 、 同降水 不 量及 降雨 强度 的出现概率 、 能够 产生径 流的降水量及 降雨 强度 等, 以连续 3年的单场 降雨记 录为依据 , 分析 了流域 内 的降雨 特性 , 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流域径 流模 拟分析 。 图 2为西 安 20 2 0 0 3~ 05年 32场降雨 的概率分 布。可以 8 看出 , 强 度 (< 0 0 m / i 及 中强 度 ( . 1~0 0 低 . 1 m mn) 00 .3 m / i) m m n 的降雨 出现的几率较 大 , 大降 雨量及 高强 度 (>0 1 .
大尺度水文模拟在渭河流域流量预报中的应用解读
大尺度水文模拟在渭河流域流量预报中的应用马政委(山东德州黄河河务局,山东,齐河,251100)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渭河流域流量预报的大尺度水文模型。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流域面积136000 km2,流域内地质构造、水文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复杂多变。
本研究基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UNESCO-IHE)开发出的一种分布式流域模拟系统,所需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数据,包括数字高程地图(DEM)、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别数据、河网与河道几何尺寸;另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包括逐日降雨、径流和实际蒸发。
数据准备主要包括流域概化、逐日面降雨和实际蒸发计算。
流域概化包括DEM的导出、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别地图数字化、河道断面概化及子流域描绘。
逐日面降雨和实际蒸发的计算基于1980-1983四年站点实测逐日降雨和逐月蒸发皿蒸发量。
具体而言,在每一个4.5km×5.5km栅格单元内逐日降雨量利用一个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空间内插工具(Hykit)来生成;而每一栅格单元内逐日实际蒸发按顺序逐步得出:首先,利用适合的蒸发皿系数和基于土地利用地图的季节性变化作物系数,从蒸发皿蒸发量求出潜在蒸发量;其次,利用Thornwaite型逐月水量平衡模型法来估算出逐月实际蒸发;最后,参照1980-1983年的晴天及雨天水面蒸发变化,得到逐日实际蒸发。
模型参数化通过设置河段几何尺寸、曼宁糙率、扩散率和初始缺水量来完成。
随之,结合模型校准,实施了1980-1983四年流量模拟。
模型运作评估表明,当前模型具有很强的大尺度流域水文模拟能力。
然后,在校准好的模型上实施了1983年汛期的流量预报并根据实测流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结合上游站的实测流量,模型非常适用于1日流量预报。
关键词:大尺度水文模拟,流量预报1 前言继一种分布式流域模拟系统在黄河上游成功应用后,本研究在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实施。
研究的动机是通过应对一个具有更加显著的地形、土壤类别、植被空间变化和温度、降雨、蒸发时间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更具挑战性研究区域,进一步检验与提高模型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
基于WASP7的渭河陕西段水质模拟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WASP7的渭河陕西段水质模拟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渭河是秦岭山脉东麓、黄河支流,是陕西省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渭河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还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针对渭河水质问题,研究和分析渭河陕西段水质状况及其演化规律,可以为制定保护和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WASP7(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模拟软件,用于预测河流、湖泊、水池等自然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的传输、转化和降解过程。
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WASP7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质进行模拟分析,了解其污染状态和演化规律,为渭河水环境保护及利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渭河陕西段的水质数据,建立WASP7模型,对渭河陕西段水质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2.通过WASP7模型中的有机物质、无机盐、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浓度对渭河陕西段的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其水质的主要因素。
3.利用WASP7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质进行预测,研究其未来水质演变趋势,并提出对渭河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措施。
(二)研究方法1.数据采集:调查收集渭河陕西段的水质数据,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盐、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指标数据。
2.模型建立:运用WASP7软件建立渭河陕西段的水质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3.模拟分析:利用WASP7模型,对渭河陕西段水质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预测模拟:通过模型,对渭河陕西段未来水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对其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策。
三、预期效果本研究利用WASP7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质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污染状态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预计取得以下预期效果:1.分析总结渭河陕西段水质演化规律,为渭河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DEM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
第40卷 第2期2008年4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1Xi′an U niv.of Arch.&Tech.(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40 No.2Apr.2008基于D EM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林金辉1,2,张 荔1,2,王晓昌1,2,楠田哲也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1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陕西西安710055;3.日本九州大学工学研究院环境都市部门,日本福冈81228581)摘 要:为了更好地进行渭河流域的研究与管理,构建了数字化渭河流域.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在Arc2 GIS平台上提取流域的河网、确定流域边界;依据Pfaf stetter河网分级编码方法划分渭河流域并进行编码;探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并基于流域的DEM数据,分析了流域各点的高程、汇流面积等地形数据.关键词:DEM;GIS;Pfaf stetter编码;渭河流域中图分类号: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930(2008)022******* 近10年来,数字技术正促使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水文科学也正在经历着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1].地形因素是影响流域地貌、水文、生物等过程的重要因子,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一直是人们用于描述这些空间过程变化的重要指标.高精度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高分辨率、高光谱、多周期的遥感影像,为定量描述流域空间变化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使人们对流域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过程空间变化机理的理解不断加深.基于DEM数据自动提取流域地貌特征和进行流域地形自动分割是进行流域空间模拟的基础技术[2].根据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U SGS提供的一公里DEM数据(G LOB E,Global Land One-kilometer Base Elevation),在Arc GIS的平台上提取渭河流域的水系及其流域信息.1 渭河流域基本概况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于潼关汇入黄河,为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南岸支流发源于秦岭山区,有黑河、沣河、灞河、尤河等,自南而北,切割秦岭山地,形成许多深邃的峡谷,成为关中平原出入秦岭的通道;北岸主要支流有泾河、洛河、千河、漆水河、石川河、沮河等,汛期河水陡涨陡落,枯季河流干涸.渭河在陕西横穿关中地区,西起渭河宝鸡峡水库,东至潼关港口镇.研究范围为渭河流经的主要城区,包括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渭南市及其所辖地区.从2002年起,沿着渭河陕西段进行河流断面的水质监测.具体的13个监测断面如下:林家村、卧龙寺桥、虢镇桥、常兴桥、兴平、南营、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新丰镇桥、沙王渡、树园、潼关吊桥.图1为生化需氧量BOD5监测值的分析,其污染最严重期为2003年1月,平均值达到125.6mg/L,超过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11.5倍;从2003年11月开始,渭河主流水质逐步得到改善,到2006年2月BOD5监测结果平均值为9mg/L,达到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3收稿日期:2006212230 修改稿日期:2008202225基金项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 ST)国际合作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6D06)作者简介:林金辉(19802),男,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流域水文水质模拟及GIS应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奥加诺(苏州)水处理有限公司从事水处理方面的工作.图1 渭河流域陕西段河流断面的水质Fig.1 The water quality of t he Weihe River at Shaanxi basin 2 流域数字化2.1 数字高程模型1958年麻省理工学院Miller 和Lanflamme 首次提出了数字地面模型D TM (Digital TerrainModel )的概念.D TM 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场中的大量选择的已知X 、Y 、Z 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地统计表示,其本质属性是二维地理空间定位和数字表达.若D TM 所描述的地面特性是Z 表现地形特征,此时D TM 称作数字高程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 TM/D EM 的出现为数字水文学的发展和数字水文模型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3].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 EM 研究流域的地形、水系、集水面积有多种软件可实现.李春红、任立良提到三种软件:由Martz 和Garbrecht 研制的数字高程流域水系模型(Digital Elevation Drainage Network Model ,1992),美国RSI (Research System Inc.)公司的River Tools 软件,以及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 开发的Arcview 、Arc/Info 软件[4].2.2 D 8理论单流向法是通过D EM 计算水文流向的一种方法.它假定一个格网中的水流只从一个方向流出格网,然后根据格网高程判断水流方向,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流向法是D8(Deterministic 8)法[526],采用3×3窗口按8方向搜索计算最大坡度为各网格点的流向.基本原理是:假设单个格网中的水流只有8种可能的流向(如图2所示),分别定义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和东北,并用1、2、4、8、16、32、64和128这8个有效特征码表示,即流入与之相邻的8个格网中.它用最陡坡度法来确定水流的方向,计算中心格网与各相邻格网间的距离权落差,取距离权落差最大的格网为中心格网的流出方向,该方向即为中心格网的流向.图2 D8水流方向定义Fig.2 Definition of Deterministic 8(D8)2.3 DEM 分析与凹地填充本项目使用的流域数字化平台是Arc GIS 8.3版.依据Arc GIS 8.3中的空间分析扩展功能及水文分析模块ArcHydro ,进行流域水系的提取.基于D EM 数据提取流域地貌特征和流域地形自动分割是进行流域空间模拟的基础.在D EM 中存在的凹点,使一些流路异常,所以在进行流域自动分割之前,先要对凹点进行处理.流域中凹点既可能是真实的凹点,也可能是由于插值误差造成的,所以不能使用简单的滤波或平滑函数.通过填洼将凹点全部去除,使凹点造成的断路连接到主沟谷网络[2].用水文模块Arc Hydro 中Fill Sinks ,可以对每一个格网点进行搜索,找出凹陷点并使其高程等于周围点的最小高程值,最终得到一个与原DEM 对应的“无洼地”的D EM.2.4 水系生成与流域确定通过对D EM 中凹地的填充,依据D8理论来确定格网的水流方向(Flow Direction )与汇流路径(Flow Accumulation ),最后根据汇流出口确定流域的边界.从填充后的D EM 提取的渭河流域河网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的精度选择,从填充后的D EM 提取的渭河流域主要河网如图4所示.2.5 子流域的划分流域河网提取之后,为了更好地研究面积较大流域的水文情况,往往需要划分子流域.目前子流域162第2期 林金辉等:基于DEM 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图3 渭河流域河网提取结果 图4 渭河流域主要河网Fig.3 Result of river network in t he Weihe basin Fig.4 The main river in t he Weihe basin划分的主要方法有Strahler 河网级数提取法,Pfaf stetter 河网分级编码及其改进方法[728].本研究采用由巴西工程师Pfaf stetter 提出的河网分级编码方法.这种方法按汇流面积分出干流和支流.在流入任何一个交汇点的两条河流中汇流面积大的为主流,反之为支流.这样沿河口向上游可找出所有的支流,然后选出四条最大的支流并从下而上依次编号为2、4、6和8.河口与支流2之间的干流部分编号为1;支流2和4之间的干流部分编号为3;依次向上游分别为5和7;最上游的干流为9,干流9的汇流面积总是大于支流8.图5为DEM 中流域的原始汇流区域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河网的分级编码,其一级编码结果如图6.图5 DEM 中流域的原始汇流区域 图6 流域一级编码结果Fig.5 Original conflux area of t he basin based on DEM Fig.6 First class coding for basin subdivision按同样的方法,可在第一级划分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级划分.例如,支流2就分成编号为22、24、26和28的四条子支流,和编号为21、23、25、27和29的五条子干流.第二级划分出来的子流域的编号原则为第一位数字是其上一级流域的编号,第二位数为本级的Pfaf stetter 编码.同理,子支流24更进一步划分为编号为242、244、246和248的四条支流,及编号为241、243、245、247和249的五条干流,编号中的头两位数源自上级编号,第三位数为其本级的Pfaf stetter 编码.根据DEM 的网格尺寸和实际需要,流域可细分至一个合理尺度.细分后的子流域是水文模拟和水资源管理的最小流域单元.使用上述方法在同一级划分出的子流域中,汇流的顺序是惟一的.子流域9和8汇流叠加后流入子流域7;子流域7和6汇流叠加后流入子流域5;子流域5和4汇流叠加后流入子流域3;子流域3和2汇流叠加后流入子流域1;然后通过子流域1汇流至出口.262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40卷3 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渭河流域子流域划分结果如图7所示,从DEM 中提取的流域面积及其子流域的分析结果见表1.Pfaf stetter 编号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子流域的相互关系依其惟一编号可以十分容易地确定.图7 渭河流域子流域划分结果Fig.8 Result of basin subdivision in t he Weihe basin表1 子流域数目及平均面积Tab.1 Number and average area of sub -basins CodeNumber Area/km 2Average area /km 211150015002926662296239122441360417455312678514134136125872587792403126708911312125799120121335Total 651362922097通过对流域DEM 的分析,可以获得流域各点的高程、流域的地表面积、汇流面积、坡度/坡向及其变化率等数据[9].渭河干流高程及流域汇流面积数据分析,渭河干流从甘肃的高程2426.2m 处顺流而下,到达潼关入黄口的高程为271.4m ;整个渭河流域的面积达到136292km 2.4 结 论应用GIS 技术,在对原始DEM 分析并填充洼地的基础上,提取渭河流域的河网及整个自然汇流流域的划分和子流域边界的确定.通过对流域DEM 的分析,可以获得流域各点的高程、汇流面积等数据,从而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提供下垫面参数.依据Pfaf stetter 的河网分级编码方法,对流域进行了划分和编码,为进一步研究流域的具体水文情况提供了地理信息.利用DEM 提取流域水文特征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及精度,对于渭河流域的水文模拟及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R eferences[1] 任立良,刘新仁.数字时代水文模拟技术的变革[J ].河海大学学报,2000,28(5):126.REN Li 2liang ,L IU Xin 2ren.Transformation of Hydrological Modeling Techniques in the Digital Era[J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2000,28(5):126.[2] 邬 伦,刘 渝,张 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WU L un ,L IU Yu ,ZHAN G Jing ,et al.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rinciple ,Method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3] 李志林,朱 庆.数字高程模型[M ].第1版.武汉:武汉科技测绘大学出版社,2000.L I Zhi 2lin ,ZHU Qing.Digital Elevation Model [M ].Wuhan :Wuhan Technology and Map University Press ,2000.[4] 李春红,任立良,达卫特,等.数字流域水系构建方法浅析[J ].水文,2002,22(6):124.L I Chun 2hong ,REN Li 2liang ,ER GICHO Dawit ,et al.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Method of Building Digital Ba 2sin[J ].Hydrology ,2002,22(6):124.[5] J urgen Garbrecht ,Lawrence W M.The assignment of drainage direction over flast surfaces in raster digital eleva 2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7,193:2042213.[6] Martz W ,G arbrecht J.Numerical definition of drainage Network and subcatchment Areas f rom digital elevationmodels [J ].Computers &G eosciences ,1992,18(6):7472761.[7] 杜庆顺,孔凡哲,牛志刚,等.基于DEM 的河网提取方法对比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2):76278.DU Qing 2sun ,KON G Fan 2zhe ,N IU Zhi 2gang ,et parative Analysis of Methods Deriving Drainage Network362第2期 林金辉等:基于DEM 的数字化渭河流域水系构建462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40卷Based DEM[J].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6,12(2):76278.[8] V ERDIN K L,V ERDIN J P.A topological system for delineation and condification of the Earth’s river basins[J].Journal of Hydrology,1999,218:1212.[9] DAWEN Yang,SRIKAN T HA Herath,KA TUMI parison of different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2el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atchment spatial variability[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0,14:4032416.The river net w ork building for adigital W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DEML I N J i n2hui1,2,Z H A N G L i1,2,W A N G X i ao2chang1,2,KUS UDA Tetsuy a3(1.School of Envir.and Muni.Eng.,Xi′an Univ.of Arch.&Tech.,Xi′an710055,China;21State Key Laboratoty of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est China(XAUA T),Xi′an710055,China;3.Dept.of Urban Environmental Eng.,School of Eng.,Kyushu Univ.,Fukuoka81228581,J apan)Abstract:Digital Weihe River basin was built for the area studying and management in details.Based on the G 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divided the river network and drew the boundary of the basin.And according to the Pfaf stetter coding rule,subdivided and coded the river network i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etreat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and analyzed the elevation values,conflux area and other top2 ographic data of the Weihe River basin based on DEM.K ey w ords:D EM;GI S;Pf af stetter coding rule;Wei he river basin Biography:L IN Jin2hui,Master,Xiπan710055,P.R.China,Tel:0086229282202729,E2mail:linjinhui2001@(上接第253页)Activated carbon modif ied with microw aveirradiation for toluene adsorptionCA O X i ao2qi ang1,2,H UA N G X ue2mi n1,2,L I U S heng2rong3,CA O L i1,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Municipal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of Northwest Water Resource,Environment and Ecology,MO E,Xi′an Univ.of Arch.&Tech.,Xi′an710055,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est China(XAUA T),Xi′an710055,China;3.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266520,China)Abstract: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modified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 was studied.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io2 dine number of original and modified GAC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odine number was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of microwave heating increasing;and the content of surface basic f unctional group was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When heated by microwave at850℃,GAC had the highest ability for toluene adsorption at650℃and450℃,and the ability for toluene adsorption of GAC was similar.The SEM photo showed that microwave heating made the porous structure smoother than original GAC,but high temperature made the structure of GAC shrinkage.A2 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SEM photo,indicated that toluene adsorption with activated carbon including two mechanism were chemical adsorption and physical adsorption.When GAC was modified at low temperature,the physical adsorption was dominating mechanism and,at a high temperature,the chemical adsorption would be dominating.K ey w ords:activated carbon;microw ave;modi f ication;adsorption;tol uene3Biography:CAO Xiao2qiang,Candidate for Ph.D.,Xi′an710055,P.R.China,Tel:0086229282204007,E2mail:xiaoqiang@。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
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我国各地都经常发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其中,渭河流域是洪水高发区之一,每年都会受到洪水的威胁。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扩张,渭河流域的洪水发生频率和强度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区域气候复杂,加之流域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对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及其数值模拟研究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主要成因,分析其形成机制,研究渭河流域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为渭河流域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天气学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1. 天气学诊断分析(1)收集渭河流域历史洪水和气象数据,分析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2)研究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系统和形成机制,探究渭河流域洪水的主要成因。
(3)通过对比不同天气系统下渭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确定渭河流域洪水的主要气象因素。
(4)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探讨渭河流域洪水与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
2. 数值模拟研究(1)选取渭河流域典型的洪水事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2)采用WRF模式,模拟渭河流域的天气系统和降水过程,得到渭河流域各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分布情况。
(3)结合地形和土壤特征,分析不同地区的径流量和汇流情况,研究洪水的形成机制。
(4)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渭河流域洪水的主要成因和时空分布特征。
同时,本研究对保障渭河流域的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预期成果(1)渭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诊断分析报告。
(2)渭河流域洪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报告。
(3)渭河流域致洪暴雨数值模拟研究报告。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诊断研究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诊断研究朱悦璐;畅建霞;刘宸岩【摘要】Based on the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and R/S analysis theory,some related func-tions combined with Hurst coefficients are employed to recognize and determine the hydrological varia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 degrees on the whole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The results of the di-agnosis suggest that: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series in the Jinghe basin is not ob-vious,and the degree of the variation is no variation,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seri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basin and the whole Weihe River basin is weak alter-ation,the variation of the runoff series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is moderate alteration,the varia-tion of runoff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basin is the most obvious, strong alteration.%利用分数布朗运动及R/S分析理论,将相关函数与 Hurst系数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识别与判定渭河流域的水文变异及其变异程度。
基于GIS的关中_陕南地区降雨量空间插值分析
降水 量 是 研 究 区 域 水 文、 水资源必要的基础数据资 料
[1 - 4 ]
大连市的降水观测数据做了空间插值分析, 认为光滑样条曲 线插值效果最优
[18 ]
, 是林业、 农业、 环境、 生态、 地理以及全球化等学科研
[5 - 8 ]
。李春强等在对降水数据进行插值研究
更是以重要输入因子的身份参与水文分 究的重要数据来源, 析建模等 。但由于地形和服务半径等因素导致气象台 站分布的不均匀, 而使得利用有限的站点数据资料来研究区 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显得尤为必要。降水属非平稳随机 水文现象, 但降水时间序列具有趋势性、 周期性和随机性等 多项特征 列
[17 ]
响最为突出, 它不仅是降水的下垫面因子, 也是局部气候形 成的主要因子。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 其中陕南地 形起伏较大且沟壑分明, 关中虽然以平原为主, 但周围都是 丘陵或沟壑地带。研究该地区降水空间插值时, 必须考虑地 形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该研究 充分利用现有资料, 以陕西省关中—陕南 72 个 气 象 站 点 1951 ~ 2009 年的月降水量观测数据为基础, 结合 GIS 技术, 分析研究区域降水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选用 IDW 法、 径向基函数法、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及考虑地形因子的协同克 里金插值方法, 对该区域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计算, 分析 4 种方法插值结果的精度和误差, 筛选出最适合该区域的空间 插值方法和插值干扰因子, 为无测站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 持, 为更进一步研究该区域水文特征及生态与环境关系奠定 基础, 同时也为改进降水插值方法提供新思路。
。Hutchinson 利 用 薄 片 平 滑 样 条 分 析 法 ( Thin Plate
基于skyline的渭河下游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_李茜_骆建文
基金项目:水利部2010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渭河下游洪水演进模拟研究(201001059)摘要本文以二维洪水演进模拟研究提供的水文数据和三维场景数据为基础,以skyline为开发平台,进行组件式开发,采用了B/S网络体系结构,将水文栅格数据和场景数据集成到可视化系统中,构建了渭河下游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系统,模拟了渭河下游典型洪水的三维动态演进过程,再现了洪水淹没场景,实现了实时汛期查询分析,为防汛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Skyline;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中图分类号:TV122文献标识码:A基于skyline的渭河下游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李茜1骆建文2(1.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2.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1引言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自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洪涝灾害频发,渭河下游一直是陕西省防汛的重中之重,渭河洪水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愈显重要。
水沙数学模型能够模拟洪水演进的过程和特点,为洪水的监测、预报和抢险指挥提供参考;同时,水沙数学模型也是数字渭河工程建设的一项关键任务。
现在水利科学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利用水沙数学模型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洪水演进行为。
20世纪90年代中期,按照国家防办洪水风险图计划,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自主开发了渭河下游洪水风险分析计算模型,但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洪水演算成果的稳定性、精度及图形显示效果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
当前,国家防办大力开展了“全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实施方案”,各大流域机构也积极开展了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
作为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基础工作,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技术亟待攻破。
因此,开展渭河下游洪水演进三维可视化研究,是数字渭河建设的需要,也是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的重要基础,更是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以其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在各个行业间广泛应用。
基于MapX的渭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
展则为水环境信息 管理 的标 准化、 网络 化、 间化 空
提供 了有效 的工 具 。 现 以渭河 流 域 为 例 , 探讨 基 于 GS技 术 的 流域 I
水环境信息系统 的开发 与应用 问题 。此项研究 不
仅 为 GS技 术 在 流 域 水 环 境 领 域 中 的 应 用 积 累 经 I 验, 而且 对 于渭 河流 域 的环境保 护具 有 重要 的意 义 。
中图法分类号
X 2.2 ; 3 109
文献标识码
A
渭 河是 黄河 流 域最 大 的 一级 支 流 , 流域 内有 宝 鸡 、 阳 、 安 、 川 、 南 等 陕 西 最 重 要 的 大 中城 咸 西 铜 渭 市 以及 杨凌 农业 示 范 区 , 域 内人 口 220万 , 陕 流 0 是 西 的母 亲河 。渭 河 流 域 地 处 大西 北 的前 沿 , 沟 通 是 我 国东 、 部 , 西 连接 欧 亚 大 陆 的 咽 喉要 道 , 我 国实 在
地表水循 环 的过程 是在 流域 空 间 内完成 的。 而流域 是 进行 水 管理 方 面科 学研 究 的 自然 单 元 … 。 当前 , 在水 资 源 和水 环 境 管 理 方 面 , 国 和 世 界 上 我
一
些 国 家都开 始采 用 流 域 的方 法 , 为 这 种方 法 提 并
供数 据 和 技 术 方 法 上 的 支 持 J 。流 域 管 理 的制 定
管理功能
,
J
环境专题图
显示 、图表、打印、文档
图 1 渭河流域水环境信息 系统 的功能需求框图
处 理和 分析 , 以直观 的 图 、 和数 字 形 式 呈 现 , 行 表 进 水 体质 量评 价 , 染 源 追踪 等工 作 。 还 可 以进 行 综 污 合 的信 息查 询 、 计 分 析 、 域 水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评 统 流 价 、 环境 污染模 拟 预 测 、 环境 保 护 年 度 考 核 、 水 水 环
1961年―2013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12页word资料
1961年―2013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局部强降水事件的发生。
如何对降水和径流等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进行科学识别,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不同尺度降水特征进行研究并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
姚惠明利用动态泰森多边形模型计算并分析1951年-2006年中国降水演变趋势,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降水量时空间分布,并对不同时段降水量震荡周期、演变与突变趋势进行分析。
冯强等研究了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降水相关的暴雨洪涝灾害变化特征。
张建云等研究发现北方地区近几年降水量有所增加,然而仍低于多年平均值。
王小玲等基于50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8个区域年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和年降水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年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和年降水频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变化特征。
姜仁贵等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小波分析对Alberta省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降水时空分布成因进行剖析。
张皓,束美珍等分析了华北地区、海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年均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多位学者从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等角度分析流域降水的变化趋势。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渭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
新世纪以来,渭河发生了“03.8”、“05.10”、“11.9”等洪水,造成巨大损失。
201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全线整治渭河的科学决策。
根据《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本文以陕西渭河流域12个雨量站和渭河下游华县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渭河降水变化特征,并探讨径流变化与影响因素之间联系,分析变化成因,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渭河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及实时校正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及实时校正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渭河是中国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区,是北方农业生产、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源头。
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渭河水资源,需要建立一套精准的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
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预测准确度较高的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并提出实时校正方法,以便更好地对渭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
该研究对于提高渭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对渭河下游九曲渠站点的历史水文数据进行分析,构建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
在模型建立后,将使用实时气象数据、降水数据等进行预测,同时提出一套实时校正方法以提高预测准确度。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渭河下游九曲渠站点的历史水文数据,建立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2)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3)结合实时气象数据、降水数据等进行预测,比对模型预测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提出实时校正方法;4)通过模型预测和实时校正方法提高渭河下游径流预测的准确度。
4. 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2022年6月完成,具体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1)2021年6月-8月:研究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2)2021年9月-11月:分析渭河下游九曲渠站点的历史水文数据,建立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3)2022年3月-5月: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4)2022年6月-7月:结合实时气象数据、降水数据等进行预测,提出实时校正方法;5)2022年8月-9月:通过模型预测和实时校正方法提高渭河下游径流预测的准确度,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
5. 研究预期成果1)建立一套渭河下游径流预报模型,提高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准确性;2)提出一套实时校正方法,使模型预测更接近实际水文情况;3)论文发表和研究经验分享。
基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分区径流模拟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分区径流模拟研究黎云云;畅建霞;金文婷;郭爱军;王东林【摘要】[Objective] The applicability of SWAT model in hydrological cycle simulation in the Wei River Basin was studie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runoff response.[Method] The Wei River Basin was divided into five subzones based on theLinjiacun,Xianyang,Huaxia,Zhangjiashan,and Zhuangtou stations.The monthly runoffs at these five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corresponding subzones were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by the SWAT model during 1978-1982 and 1983-1986,respectively.The rationalities of the results in each subzone were analyzed as well.[Result] The simulated runoffs agreed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at the five stations.In calibration period,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Linjiacun,Xianyang,Huaxian,Zhangjiashan,Zhuangtou stations were0.73,0.81,0.86,0.79 and 0.79,the Nash efficiency coefficients were0.58,0.75,0.77,0.65 and 0.51,and the relative errors were 10.73,-2.73,-11.20-19.95 and-10.80,respectively.In the validation period,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five stations were 0.87,0.81,0.86,0.75 and 0.79,the Nash efficiency coefficients were 0.80,0.77,0.82,0.68 and 0.69,and the relative errors were 16.81,17.95,19.91,19.72 and 19.87,respectively.The results met the requirements but did not approach the best performance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the land use map in this study and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model.[Conclusion] The SWAT model could be used in the Wei RiverBasin,which provides mode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spatiotemporal responses of runoff to climate variation and land use change.%[目的]研究SWAT模型在渭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模拟上的适用性,为渭河流域时空径流响应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林家村、咸阳、华县、张家山和状头5个水文站,将渭河流域划分成5个子区间,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各子区间1978-1982年和1983-1986年的月径流过程分别进行校准和验证,并对各分区径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渭河流域各水文站月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流量过程均拟合较好,校准期林家村、咸阳、华县、张家山和状头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1,0.86,0.79,0.79;纳什系数分别为0.58,0.75,0.77,0.65,0.51;相对误差分别为10.73,-2.73,-11.20,-19.95,-10.80.验证期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1,0.86,0.75,0.79;纳什系数分别为0.80,0.77,0.82,0.68,0.69;相对误差分别为16.81,17.95,19.91,19.72,19.87,均满足要求.SWAT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但并未达到最佳,主要是研究区利用数据的限制以及模型自身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结论]SWAT模型在渭河流域各个分区均有较好的适用性,为研究渭河流域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径流响应提供了模型基础.【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9页(P204-212)【关键词】SWAT模型;径流分区;水文循环;渭河流域【作者】黎云云;畅建霞;金文婷;郭爱军;王东林【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48;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机械与车辆工程系,重庆万州40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2随着气候剧烈变化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治对策
渭河流域 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治对 策
范拴 喜
( 宝鸡文理学 院 陕西省灾害监 测与机理模拟省重点实验室 , 陕西 宝鸡 7 11 ) 2 0 3
摘
要: 对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 因进行了分析 , 出了改善}河 流域 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 的对策 。 提 胃 研 究指 出, 渭河流域 陕西段水资源贫乏 、 水质污染严重 , 以农业面源污染最为严重 , 已成 为当今渭河 流域污染 的重 要来源之一 。 造成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 的主要原 因为 : 化肥 、 农膜 、 农药的广泛使用 , 禽畜粪便 、 生活污 水 的随意排放 、 土流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 , 水 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 ,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同时配合经 济手段 和农业 面源污染 防治政策 , 有效控制 河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 , 胃 改善渭河 水质 , 为保护渭河水体资源提供
河 段 基本 上属 于 V类 或劣 V类 水 , 据 近几 年来 的水 根
沙迁移进入受纳水体 。面污染源形成过程受地理 、 气 候、 土壤等多种 因素影响 , 而且 随机性 大 、 分布范 围
广、 不易 监测 、 成机 理 复杂 、 形 潜伏 滞 后 性强 [农 业 面 3 1 , 源 已成为 目前水 质 恶化 的一 大威胁 。
积 1 0 m 以上 的支 流 有 1 0k 0 4条 , 岸 有 咸 河 、 渡 北 散 河 、 芦河 、 葫 牛头河 、 河 、 千 漆水 河 、 石川 河 、 河 、 泾 北洛
的扰 动而 引 起 农 田中 的 土粒 、 氮磷 、 药 及其 他 有 机 农 或 无机 污 染 物 质 , 降 雨 或 灌 溉过 程 中 , 助农 田地 在 借 表径 流 、 田排水 和 地下 渗漏 等 途径 而 大量 地 进入 水 农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渭河流域降水模拟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渭河流域降水模拟
宋万琦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8(046)004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的不断加大,现目前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和干旱导致的自然灾害.文章以历年来渭河流域的气象水文条件为研究背景,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方法,建立降尺度模型,结合多年来的降水观测统计资料,对渭河流域未来的干旱状况进行预测分析.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宋万琦
【作者单位】肇源县水务局,黑龙江肇源 166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
【相关文献】
1.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青藏高原TRMM降水数据进行空间统计降尺度研究 [J], 徐彬仁;魏瑗瑗
2.基于BP-CCA统计降尺度的中亚春季降水的多模式集合模拟与预估 [J], 陈鹏翔;江志红;彭冬梅
3.广义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日降水量的应用研究 [J], 曹经福;江志红;任福民;徐振亚
4.渭河流域秋雨统计降尺度预估的试验研究 [J], 薛春芳;董文杰;毛明策;王式功
5.鄱阳湖流域未来降水和气温变化模拟预测——基于SDSM统计降尺度方法 [J], 严文武;余丽华;程海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污染控制效果模拟
基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污染控制效果模拟杜娟;李怀恩;赵湘璧;李家科【摘要】Based on measured data, analog calculation of pollution load in the Weihe River Valley was done using the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SWAT model, and then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effects of the measures for control of point source (PSP)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SP) in the valle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hensive NSP control measures are better than single⁃factor NSP control measures in control effect. PSP control measures are quite good at re⁃duc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and the effect increases with rising intensity of the measures.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 for control of PSP and NSP simultaneously are much better than any single⁃factor control meas⁃ures in mitigat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in the valley. Once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 are launched, it can be expected that the pollution load in the valley will have been reduced by 2020 to a certain extent, that will meet the pollution control targets specified in the“Twelfth Five⁃Year Plan” for major pollutan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are very effective and the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valley will bere⁃markably improved.%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率定验证后的SWAT模型对渭河流域污染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并对非点源和点源污染控制措施的模拟效果进行评价。
WROOM模型及其在渭河流域水量调度中的应用
WROOM模型及其在渭河流域水量调度中的应用李海辰;吴学春;雷晓辉;李晓春;汪雅梅【摘要】通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WROOM 作为将优化与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水资源系统模型,能很好地进行水资源调度问题求解。
现根据渭河流域水量调度实际需求,对WROOM 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渭河流域水量调度年调度模型及月调度模型,实现了渭河流域水量调度方案自动化编制,提高了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WROOM is a water resources model combining optimization with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an solve water resources schedu-ling problems efficient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scheduling in Wei River Basin ,the annual water schedu-ling model and monthly water scheduling model which based on WROOM is established .So water scheduling plan of Weihe River Basin can be established automatically ,and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water schedul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s improved .【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WROOM 模型;渭河流域;水量调度;行政管理;调度方案;水量调度系统【作者】李海辰;吴学春;雷晓辉;李晓春;汪雅梅【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29;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8;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西安 710018;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西安 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渭河流经甘肃、宁夏、陕西3个省份,干流全长818 km,流域总面积13.48万km2,在陕西省境内河长502 km,流域面积6.7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6%,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65%的国内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
1961年―2013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12页word资料
1961 年― 2013 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局部强降水事件的发生。
如何对降水和径流等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进行科学识别,并对其变化成因进行分析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不同尺度降水特征进行研究并取得许多有益的成果。
姚惠明利用动态泰森多边形模型计算并分析1951 年-2006 年中国降水演变趋势,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研究降水量时空间分布,并对不同时段降水量震荡周期、演变与突变趋势进行分析。
冯强等研究了我国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降水相关的暴雨洪涝灾害变化特征。
张建云等研究发现北方地区近几年降水量有所增加,然而仍低于多年平均值。
王小玲等基于50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我国8 个区域年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和年降水频率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年降水量、平均降水强度和年降水频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变化特征。
姜仁贵等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小波分析对Alberta 省降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降水时空分布成因进行剖析。
张皓,束美珍等分析了华北地区、海河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年均降水量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多位学者从应对气候变化、灾害风险管理等角度分析流域降水的变化趋势。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渭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
新世纪以来,渭河发生了“ 03.8 ”、“05.10 ”、“ 11.9 ”等洪水,造成巨大损失。
2010 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提出了全线整治渭河的科学决策。
根据《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本文以陕西渭河流域12 个雨量站和渭河下游华县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渭河降水变化特征,并探讨径流变化与影响因素之间联系,分析变化成因,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渭河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7 9 1 (0 7 0 0 9 0 6 2— 3河流 域 陕西 片 降 雨径 流 模 拟
张 荔 , 宝民, 晓昌 解 王
( 安建 筑科 技大学 环境 与市政工程学 院, 西 陕西 西 安 705 ) 105
摘
要: 径流模拟通常基于流域地形 、 土地利用、 土壤类型等信 息数据 , 以及水文气象资料。以渭
Ab ta t T e s ra e r n f s lt n i u e n ov e g a h c if r t n d t fln f r ,s i sr c : h u fc u o i ai s s d t i v l e g o r p i n o ma o a a o d o mu o o i a m ol
u o S a n iS b B sn o i r n f i h a x u — a i fWe v rb n lzn e g o a h c a a tr , n e man r i — n Rie y a a y i g t e g p i a p r me e s a d t i an h r l h fl fr r s l i u f c n f i gv n n a d t n, h an alr n f r l t n i as n y e d t e a l o m e u t n s ra e r o s ie .I d i o t er i l — o ai o a a z d a h u i f u e o sl l n om o af l en a a l fr o ie .I a e n s o e h i ai e u t s o n i e t fr fr n a lb i g c p b e o n f i g v n th s b e h w d t e s lt n r s l i c i cd n i u s mu o w l w t e r c r ,a d t e S S h d oo ia d l a e n g o a h c o a in i a g o a s el i t e o d n C y r lgc mo e s d o e g p i a i r t o d me hh h l b r l n m f o s n
tp y e,ln s a d u e,h drl g n to o o ft e ba i . S d li p l d t i l t h an l y oo y a d mee r lg o h sn y CS mo e s a p i o smu ae t e r j — e
ZHANG i L ,XI Ba — n。 ANG a . h n E o mi W Xio c a g
( colfE v . n n、E g , i U i fAc.& Tc、 X 70 5 ,C i ) Sho ni a dMu i n. X o r 矾 n 、o r v h eh , i 鲫 10 5 hn a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3 期
20 0 7年 9月
西 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1 2 No 3 o. 7 .
S p.2 07 et 0
J R L F X N I E STY OF S I N E A D E HN O OU NA O IA UN V R I C E C N T C OL GY
分析 和确 定水 文模 型参 数 , 以及进 行水文 模拟 更加便 利 。
分析 了渭河流域陕西片的降雨特性 , 针对研究区域地理信息参数变化较大的特性 , 降雨一产汇流 将
河流域 陕 西片 为计算 实例 , 分析 了流 域地 形 、 土壤 类 型 、 土地利 用、 前期 土壤 湿 润程 度 等地 理 信 息
参数 , 按照地理信息层 叠加方法划分径流模拟计算单元 , 用 S S 型模拟径流过程。 同时, 应 C模 结 合 降雨特性及主要 降雨形式分析 , 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 明: 给 径流模拟值与 实
t i ae r n f. o smult of u Ke r s:a n al; n f ; e g a h c n o a in; e v r y wo d r f l r o g o p ia i f r t i u r l m o W iRie
0 引 言
地理信息系统 ( I) GS 以其对空间数据的输入、 存储 、 编辑、 分析以及显示地理数据对应 的空间位置及 其属性等方面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功能 , 日益成为流域径流模拟不可缺少的工具 , 并出现 了大量水文模型 与 GS I 结合的实例 。其应用使得利用流域的地形 、 卜 地貌、 土壤覆盖 、 植被分布、 土地利用等地理信息来
测径流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说明模型确定的地理参数较为合理 , 可以应用于关中平原典型流
域 的径 流模 拟 。
关 键词 : 降雨 ; 流 ; 理信 息 ; 径 地 渭河
中图分 类号 : 2 X52
文 献标 识码 : A
S m u a i n o an a1r n f n S a x u Ba i f i lto fr i f l.u o fi ha n iS b. sn o W e v r b s d o e g a h c li o m a in iRie a e n g o r p ia n r t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