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月考素质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乌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责,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北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
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建而同,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培其长也。
鼋悬、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苦、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材料二:(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有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
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
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
”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
随君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
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
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
总之,人类搭乘若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
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
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
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
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
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知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
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
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
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奥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
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
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
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
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
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
思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作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现念有着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但对人有亲疏之别差等之爱,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也是有差别的。
B.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都属于此类。
C.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D.根据材料所阐述的内容,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C.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生杀子夺的权力,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
B.“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
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4.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
(4分)答:
5.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故都的秋(节选)郁达夫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
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6、对文中细节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感觉。
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优虑和落寞的阴影,所以那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都是被淡淡的“悲凉”笼罩着的。
B.这部分文字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置身其中,使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悲苦。
C.这部分文字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经作者精心锤炼,展现出了优美的画面。
D.选文第5段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
雨的阵势、云的景象、人们的行为,写得活灵活现。
8、“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9、选文在写秋蝉、秋雨时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劝学
荀子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 省:省察。
B.吾尝跂.而望矣 跋:提起脚后跟。
C.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刻。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语气词,相当于“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子:名况,字卿,春秋时期赵国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江”指长江,“河”指黄河。
C.金:金属制品,文中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己”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展开论述。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分)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分)
1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学不可以己”这个中心观点的?(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词人被贬黄州时所写,词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因而在文中流露出沉重、苦闷的情绪,但词的最后一句却表现了词人的超脱与旷达。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绘形、绘声、绘色,从不同角度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色,仿佛把读者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C.词的上阙重在写景,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在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下阙词人集中从正面塑造周瑜的形象并抒发感慨。
D.本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宏大,写尽了赤壁的雄奇和周瑜的风采,表现了词作的豪放风格。
16、在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真可谓“一时多少豪杰”!在众多英雄中,作者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
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2)《沁园春·长沙》中,写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盛的句子是:
“,”。
(3)曹操《短歌行》中“,”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历经沧桑,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的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迎来第四季。
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陪伴观众沿着诗词的灿烂长河,重走英雄的之路,追寻他们伟大的足迹。
已播出的两期节目呈现了10首诗词的旋律新编,从《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呼唤英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英雄气概,到李大钊百余年前创作的唤醒无数青年志士之作《青春》、陈辉烈士于战火硝烟中写下的《为祖国而歌》,再到《春日偶成》展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心、《蝶恋花·答李淑一》追忆革命伉俪的血色浪漫……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二者共同出我们精神的原乡,交融激荡出深情的礼赞。
除了的音乐高水准外,本季《经典咏流传》进一步强化了对经典的故事解读和意义延伸,流程上增设“康震解读诗词”环节,同时由主持人撒贝宁与康震、廖昌永共同担任访谈嘉宾,与经典传唱人和故事讲述者一起深入交流、分享感受。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磨练映照始终如一
B.声势浩大磨练衬托一以贯之
C.声势浩大淬炼衬托始终如一
D.波澜壮阔淬炼映照一以贯之
19.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
B.节目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这一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
C.节目以“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为主题,将华夏文明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
D.节目围绕“献礼建党百年,唱响英雄之歌”这一主题,将华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的岁月经典“和诗以歌”
20.下列是对上述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礼赞华夏英雄,奏出动人旋律
B.沿着诗词长河,高唱英雄赞歌
C.诗词连接中外,英雄激荡未来
D.学党史颂英雄,诗词歌咏青春
四、写作(60分)
阅读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a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C
2.D
3.B
4.材料二立足于科学事实,国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辦证关系,主要从正面展开论述。
材料三立足于人类末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主要从反面论述摆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5.①了解自然。
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爱护尊重自然。
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
③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6.D
7.B
8.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对秋蝉的“残声”的描写转到对“秋雨”的描写。
内容上:描绘了北方的秋天特有的风味,既突出了秋意,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9.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南国的蝉和北国的蝉进行对比,将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进行对比
10.D
11.A
12.C
13.(1)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4分) (2)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4分)
14.(1)学习的意义(重要性)。
(2)学习的作用。
(3)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5.C
16.①周瑜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到孙、刘军在周确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政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的基础。
②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已四十七岁,眨黄州。
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
③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8.D 19.D 20.B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形容气势宏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
或规模宏大,用于文章或运动等。
语境是修饰革命史,故选“波澜壮阔”。
淬炼:锤炼(多用于抽象事物)。
磨练:比喻人经受锻炼。
语境是重走英雄锤炼之路,故选“淬炼”。
映照:映射。
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语境是诗词和英雄映射出我们精神的原乡,故选“映照”。
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始终如一: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人能坚持,做事从不间断。
语境是贯穿始末的音乐高水准,选“一以贯之”。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第一个语病是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是“围绕……”和“以……为主题”这两个句式的杂糅,可删除“为主题”,或把“围绕”改为“以”,排除AB两项;
第二个语病是句子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的主干是“将岁月经典‘和诗以歌’”,“华夏文明中”和“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都是“岁月经典”的修饰语,“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不能修饰“岁月经典”,残缺搭配的动词,应是“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怀”,排除BC两项。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内容,选项必须包括诗词和对英雄的赞美两个方面。
A.只强调了“英雄”,概括不全面;
C.“连接中外”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这方面内容;
D.“歌咏青春”与段意不符。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