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相互消 灭
实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水 稻和稗草
捕食关系
定义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类型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 食性动物
特点
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 性变化
实例
狼与兔、狐与鼠
寄生关系
定义
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特点
对寄主有害,常使寄主患病或严重危害寄主
类型
体内寄生和体表寄生
实例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互利共生关系
定义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类型
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特点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实例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豆科植物与根 瘤菌
05
影响生物群落构成因素
气候因素
01
02
03
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生物的生理 活动和分布,不同生物对 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
降水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对生物 群落的构成有重要影响, 如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 生物群落差异显著。
光照
光照强度和时间影响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 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选择。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 的理化性质和肥力,影响 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土壤pH值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的生长 和微生物的活动有重要影 响,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的 构成。
土壤肥力
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 和产量,间接影响动物的 数量和分布。
地形地貌因素
海拔
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气候、土壤等生 态因子的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群落的 构成。
坡度
地貌类型
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地、丘陵、平 原等)具有不同的生态条件,导致生 物群落的差异。
初级生产者
绿色植物是生物群落中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利用光 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生产者的作用
生产者是生物群落的基础,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食 物和能量,并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消费者
01
02
03
04
异养型生物
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它们不 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 其他生物为食。
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随着高 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和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 影响生物的分布。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垂直结构
垂直分层也体现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中,不 同层次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相互 连接。
水平结构
80%
水平镶嵌性
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镶 嵌性,即不同种类的生物斑块状 地分布在一起。
分解者的种类
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蚯蚓、蜗牛等无脊椎动物。
分解者的作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清理环境、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的作用。它们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使 其重新回到自然界中被生产者利用。
03
生物群落结构类型
垂直结构
1 2 3
垂直分层现象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不 同高度的植物和动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 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CONTENCT

• 生物群落概述 • 生物群落组成成分 • 生物群落结构类型 • 生物群落中种间关系 • 影响生物群落构成因素 •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重要性
01
生物群落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的多种生 物种群的集合体。
保护措施及政策法规
制定保护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生物 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维护工作。
推广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 壤和水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 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加强公众教育
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 围。
特点
具有特定的种类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时间动态,以及与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关系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无机环境 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 重要意义。
研究意义及价值
100%
地形和土壤的影响
地形和土壤是影响水平结构的主 要因素,不同的地形和土壤类型 会导致生物群落的差异。
80%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水平 结构的重要因素,如竞争、共生 、捕食等关系会影响生物的分布 和数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间结构
季节变化
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表现为明 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的生 物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
坡度的陡缓影响土壤侵蚀、水分流失 等过程,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人为干扰因素
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业、 林业、城市等)对生物群落的影 响不同,如农业活动可能导致生
物多样性的减少。
污染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土壤污染等)对生物群落造成直接 伤害,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的引入可能改变原有生物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甚至 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年际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还 会发生年际变化,如物种的演 替和群落的发展。
生物节律
许多生物具有生物节律现象, 如昼夜节律、月运动节律等, 这些节律现象也会影响生物群 落的时间结构。
04
生物群落中种间关系
竞争关系
01
02
03
04
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等
类型
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
候、保护土壤等。
生态平衡意义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促进生物间相互作用
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捕食、竞争、共生等, 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
06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价值
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01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其结构和功能
的稳定性。
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02
生物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更加高效,
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提供生态服务
03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
初级消费者
草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它们 直接以植物为食。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它们 以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为 食。
消费者的作用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传递 能量和物质的作用,同时对于 控制种群数量和维持生态平衡 也有重要作用。
分解者
异养型生物
分解者也是异养型生物,它们通过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 骸和排泄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02
01
03
揭示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规律,为生物 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探究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环境科 学、生态工程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了解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及驱动力,为预测未来生态 环境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
02
生物群落组成成分
生产者
自养型生物
包括光能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如 硝化细菌)生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作 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