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抱箍施工法的设计及检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梁抱箍施工法的设计及检算
——抱箍法在天生河大桥的施工
江珠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郭刚军
摘要:在建筑施工行业里,尤其桥梁施工方面,地形、地质较差时桥的桥墩、盖梁采用抱箍施工较多,但抱箍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最重要。

体现在抱箍施工的设计、检算和加固。

现结合江珠高速公路天生河大桥盖梁施工,谈一下抱箍施工的设计、检算及加固。

关键词:抱箍设计抱箍受力验算加固
1 工程概况
天生河大桥跨越天生河水道和通道,为21—20m大桥。

桥址处鱼塘遍布,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属河口冲积平原区,线路与河流正交。

上部结构采用20m预应力砼宽幅空心板,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方案;下部构造为全幅宽整体三柱墩、坐板式桥台,桩基础。

盖梁长25.7m,高1.5m,宽1.6m。

由于现场地形、地质情况的限制,其盖梁施工采用抱箍法施工最为合理。

2 计检算说明
盖梁抱箍施工图如下:
立面图
纵横梁顶平面图
侧面图
2.1设计计算原则
2.1.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

2.1.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

2.1.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

2.1.3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

2.2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用较大的均布荷载。

2.3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

以做安全储备。

2.4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3 横梁计算
采用间距0.3m 的16cm ×14cm 的方木作横梁,横梁长2.5m ,共布设横梁86个。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特制三角支架,每个重约10kN 。

3.1荷载计算
3.1.1盖梁砼自重:G 1=60m 3
×26kN/m 3
=1560kN
3.1.2模板钢摸自重:G 2=186kN (根据模板设计资料) 3.1.3侧模支撑自重:G 3=15kN 3.1.4三角支架自重:G 4=10kN 3.1.5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 5=25kN
横梁上的总荷载:G H =G 1+G 2+G 3+G 4+G 5=1560+185+15+10+25=1795kN q H =1795/25.7=70kN/m
横梁采用间距0.3m 的方木,则作用在单根横梁上的荷载 G H ’=70×0.3=21kN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q H ’= G H ’/l H =21/1.6=14kN/m(式中:l H 为横梁受荷段长度,为1.6m)
3.2力学模型 如图2-2所示。

q '=14KN/m
图2-2 横梁计算模型
3.3横梁抗弯与挠度验算
横梁的弹性模量E=10×103
MPa;
惯性矩:43
365912cm bh I ===; 抗弯模量:32
5236
cm bh W X == 最大弯矩:M max = q H ’l H 2
/8=14×1.62
/8=4.5kN ·m
σ= M max /W x =4.5/(523)=8.6MPa<[σw ]=13MPa (可) 最大挠度:
)
(004.0400
6
.1400][0016.0365910103846.110145.2384'm ax 0434
可m l f m EI l q f H H ===∠=⨯⨯⨯⨯⨯⨯==4 纵梁计算 4.1荷载计算
4.1.1横梁方木自重:0.38 kN
4.1.2工字钢自重:G 7=73.84×13×4×9.8/1000=37.6kN
纵梁上的总荷载:
G Z =1795+0.38+37.6=1833kN
纵梁所承受的荷载假定为均布荷载q : q= G Z /L=1833/25.7=72kN/m 4.2力学计算模型
建立力学模型如图2-3所示。

q=72kN/m
图2-3 纵梁计算模型图
4.3结构力学计算
图2-3所示结构体系为静定结构。

4.3.1计算支座反力R A 、R B 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得:
4.3.2纵梁端最大位移
)
134(2433223-+=l
a l a EI qal f KN l a ql R A 643)25.96.31(225.972)1(22
2=+⨯⨯↑=+=
KN
l a ql R B 283)25.96.31(225.972)1(222
22=-⨯⨯↑=-=
=-44573/24EI (↓) =-0.02m
4.3.3纵梁中间最大位移
)(075.02
22781238425.972538454
4↓=⨯⨯⨯⨯⨯==m EI ql f
4.3.4工字钢的弯矩检算
m KN qa Mac ⋅=⨯-=-=4672
6.37222
2
m KN l a ql Mab ⋅=-⨯=-=554)25
.96.31(825.972)1(82
2
222222 4.4 纵梁结构强度验算
4.4.1根据以上力学计算得知,最大弯矩出现在A 、B 支座,代入q 后
M AB =554kN ·m
4.4.2工字钢的允许弯矩计算
40B 型工字钢W X =1139.0cm 3
σ=(554×103)/(1139×2×10-6)=243 MPa A 3钢弯曲应力[σ]=145Mpa <σ
4.5 关于纵梁计算挠度的说明
由于计算挠度和弯矩都不能满足要求。

计算时按最大挠度在梁中间考虑,但在盖梁的端部也产生较大挠度,因此在盖梁施工过程中必须在盖梁的端部,两个墩柱之间的中部工字钢下必须加支撑,防止盖梁沉降,还应在最先施工的纵梁上的端部、支座位置、中部等部位设置沉降监测测点,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和变形情况,据此调整纵梁或设置预留拱度。

4.6 纵梁的支撑和检算
4.6.1纵梁的支撑
纵梁的最大挠度发生在中间,因此两个墩柱之间的中部工字钢下必须加支撑,支撑采用10#槽钢两个焊接起来,在每两个墩柱之间支撑四个点。

纵梁的端部,每个端部支撑两个点。

加支撑后纵梁的挠度和弯矩都能满足要求。

为了加强工字钢的整体性,在两个工字钢之间每两米设一根拉条,两工字钢之间采用角钢三角连接,增加其整体性。

4.6.2支撑检算
槽钢的长度3.62m ,荷载P=q ×l=72×9.25=666KN ,槽钢采用10#验算其稳定。

)
125.96.3325.96.34(2425.96.3723
3223-⨯+⨯⨯⨯=EI
查得10#槽钢截面最小回转半径:r=3.94cm=0.0394m
杆件长细比:λ=l/r=3.62/0.0394=91.9
从〈〈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中查得ψ=0.651
查得10#槽钢截面A=0.001274m2,两个槽钢焊接起来支撑四点,那么A=8×0.001274=0.0102 m2
=P/A=666/0.0102=65294.1Kpa
强度验算:σ
a
<[σ]强度满足要查得钢材的极限值[σ]=215Mpa=215000Kpa,那么σ
a
求。

=P/(ψA)=666/(0.651×0.0102)=100298.2Kpa 稳定验算:σ
a
[σ]=215Mpa=215000Kpa,那么σ
<[σ]稳定满足要求。

a
5 抱箍计算
盖梁抱箍图如下:
抱箍立面图
抱箍平面图
说明:
1.图中尺寸除注明外均以毫米计。

2.钢抱箍制作直径必须准确,使其周长略小于墩身周长。

在内面垫约 5毫米橡胶,用螺栓将两片钢抱箍抱死于墩身上,每个螺
栓上扭紧力矩不小于79kg.m ,在其上搭设横梁,铺设底模。

5.1 抱箍基本参数的确定: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T
2
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

抱箍体所承受的压力N1、N2为纵梁及其以上所有荷载产生的和力,用抱箍体支承上部荷载,抱箍桶壁与墩柱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 抵抗压力N1、N2,由f=μN f 知,f 由作用在抱箍桶上的垂直压力产生,采用抱箍桶之间的高强螺栓的拉力T1、T2对抱箍桶施工压力。

5.1.2 荷载计算:
由以上计算可知: 支座反力R A =643kN
R B =283×2=566kN
以最大值643KN 为抱箍体需承受的竖向压力N 进行计算。

5.1.3 力学计算:
5.1.3.1计算拉力T1,砼与钢之间设一层橡胶,摩擦系数按橡胶与钢之
间的摩擦系数取μ=0.25,由f=μN f ,垂直压力:
kN f
N f 257225
.0643
==
=
μ
121214''T T T T T N f =+++= kN N T f f 6434
2572
4==
= 5.1.3.2 M27高强螺栓的允许承载力:
[N L ]=P ·μ·n/K=270×0.3×1/1.7=47.6kN
5.1.3.3 抱箍螺栓数目的确定
m=T f /[N l ]=643/47.6=14个
5.1.3.4 抱箍高度
抱箍高h=0.6m 。

12个高强螺栓。

5.2 螺栓轴向受拉计算
砼与钢之间设一层橡胶,按橡胶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取μ=0.25计算
抱箍产生的压力P b = N/μ=643kN/0.25=2572kN 由高强螺栓承担。

则:N f =P b =2572kN
抱箍的压力由12条10.9级M27的高强螺栓的拉力产生。

即每条螺栓拉力为:N 1=P b /12=2572/12=215kN<[P]=270kN
故高强螺栓满足强度要求。

(注:安全系数取1.7,那么[P]=159KN,12个高强螺栓不能满足要求)。

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两个抱箍上下抱箍,其高度1.2m ,高强螺栓24个满足要求。

5.3 求螺栓需要的力矩M
采用两个抱箍那么每个螺栓的拉力为 N ′=P b /24=2572/24=107KN
5.3.1 由螺帽压力产生的反力矩M 1=u 1N 1×L 1
u 1=0.15钢与钢之间的摩擦系数 L 1=0.019力臂
M 1=0.15×107×0.019=0.305KN.m
5.3.2 M 2为螺栓爬升角产生的反力矩,升角为10°
M 2=μ1×N ′cos10°×L 2+N ′sin10°×L 2 [式中L 2=0.014(L 2为力臂)]
=0.15×107×cos10°×0.014+107×sin10°×0.014 =0.481 (KN ·m)
M=M 1+M 2=0.305+0.481=0.786(KN ·m) =79(kg ·m)
所以要求螺栓的扭紧力矩M≥79(kg·m) 5.4 抱箍体的应力计算:
采用一个抱箍时的检算
5.4.1抱箍壁为受拉产生拉应力
拉力P
1=6N
1
=6×215=1290(KN)
抱箍壁采用面板δ10mm的钢板,抱箍高度为0.6m。

则抱箍壁的竖向截面积:S
1
=0.01×0.6=0.006 (m2)
σ=P
1/S
1
=1290/0.006=215 (MPa)>[σ]=140MPa
不满足设计要求。

所以采用两个抱箍
抱箍壁采用面板δ10mm的钢板,抱箍高度为1.2m。

则抱箍壁的纵向截面积:S
1
=0.01×1.2=0.012 (m2)
σ=P
1/S
1
=1290/0.012=108(MPa)<[σ]=140MPa
满足设计要求。

5.4.2 抱箍体剪应力
τ=(1/2R
A )/(2S
1

=(1/2×643)/(2×0.006)=26.8MPa<[τ]=85MPa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
σ
W =(σ2+3τ2)1/2=(2152+3×26.82)1/2=220MPa>[σ
W
]=145MPa
不满足强度要求。

所以采用两个抱箍
τ=(1/2R
A )/(2S
1

=(1/2×643)/(2×0.012)=13.4MPa<[τ]=85MPa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
σ
W =(σ2+3τ2)1/2=(1082+3×13.42)1/2=110MPa< [σ
W
]=145Mpa
满足设计要求。

5.5 两个抱箍连接说明:
由于一个抱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采用两个抱箍连接起来使用,连接时先将第一个抱箍安装,在墩柱顶安装两个滑轮将第二个抱箍拉紧于第一个抱箍之下,让其密贴然后安装第二个抱箍。

再检查两个抱箍是否密贴,如果还有缝隙用钢板加紧。

6 抱箍试验:
在抱箍使用前,先应做加载试验,试验布置图如图所示:
报箍试验示意图
6.1 先将上、下两抱箍,按设计要求紧固螺栓,在千斤顶与上抱箍、下抱箍之
间设置钢垫板,安装加载设备。

/2即322KN,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再6.2 加载过程控制:先加载到R
A
加载到R
即643KN,稳定一段时间,再进行观察。

A
6.3 在抱箍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1)抱箍体与墩柱有无滑动现象。

(2)抱箍
体各焊接部分有无变形开裂现象。

6.4 卸载应均匀进行,卸载后,检查:(1)砼表面有无变化。

(2)抱箍体各部
分有无残余变形。

6.5 千斤顶选用根据加载力的需要选择(我们选用1500KN的千斤顶)。

6.6 最终根据试验情况确定抱箍的使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 结论
抱箍施工中设计、检算、选材最为关键。

设计、检算必须逐步进行;在施工前必须做试验,保证抱箍施工的安全性。

本工程抱箍施工方法是成功的,工字钢的选材方面有点欠缺,要通过加固来弥补。

参考文献
1.周水兴,何兆益,邹毅松,等.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张来仪,景瑞,等.结构力学.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