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
(总分:315.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总题数:45,分数:90.00)
1.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分数:
2.00)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 20 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掌握情况。
批判教育学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尔迪厄等。
批判教育学强调:(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2)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
(4)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其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与其他几个选项比,批判教育学者更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因此,本题选 B。
选项A,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代表作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选项 C,实验教育学兴起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选项 D,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深刻地影响了 20 世纪德国乃至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尤其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给人以很大启发,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和福利特纳。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00)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国家本位论
D.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元理论的掌握情况。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教育“为谁培养人”;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而其教育制度必然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因此,本题选 D。
选项 A,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选项B,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福禄培尔为代表。
选项C,国家本位论把满足国家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国家出发,满足国家的需要;典型的代表是法西斯主义国家教育制度。
3.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分数:2.00)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模式的掌握情况。
道德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每种模式都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德育模式包含多种多样。
其中,价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路易斯·拉思斯、哈明、西蒙等。
这种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这一过程的基础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定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理。
价值澄清过程的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赋予理智的价值选择。
因此,本题选 A。
选项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以一种越来越清晰和全面的方式思考道德论争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选项C,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菲尔和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创立。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
选项D,社会学习模式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儿童的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和榜样强化等是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4.某语文老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根据布鲁姆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作业在认识目标的分类中属于(分数:2.00)
A.分析
B.理解
C.评价
D.综合√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级水平。
根据题干“某语文教师在古诗单元教学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了写七律诗的作业。
”可知,该语文教师的要求实际上是将课堂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因此,本题选 D。
5.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差异在于(分数:2.00)
A.评价目的不同√
B.评价方法不同
C.评价内容不同
D.评价主体不同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评价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把它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这三种评价适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且具有不同的功能。
其中,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或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
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
因此,本题选 A。
6.我国 1958 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分数:2.00)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解析:
这是道识记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制度中的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
195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目的,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此,本题选 A。
选项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 1999 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
选项 C,“立德树人”是 2012 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
选项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 1993 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
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分数:2.00)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是根据科学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从各门科目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知识,组成的品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
动物学和植物学分别属于生物学之中的两个科目,故而,虽然形式上存在两个科目的合并,但实质上还是强调生物学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合并使生物学学科逻辑体系更趋完整。
因此,本题选 C。
选项A,融合课程,即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不同学科的)可以融合成为一门新的课程;融合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一种。
选项B,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综合有关联的几门课程,形成跨越领域更广泛的课程。
选项 D,核心课程是与边缘课程相对的,在这里不切题。
学校课程体系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共同核心课程,指全部的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为边缘课程,指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8.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的拥护者,在教学模式上更倾向于选择(分数:2.00)
A.程序教学模式
B.掌握教学模式
C.探究教育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解析:
本题涉及课程理论与教学模式之间的联系,还涉及教育心理学(学习及其理论解释)的内容,答题需要一定的概括能力。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存在主义课程论。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即课程需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以奈勒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应当把教材看作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反映在教学中,他们主张学习是遵循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过程,即以“问题” 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应成为教学的中心。
故而,形成了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重在训练学生通过搜集事实来建立理论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
因此,本题选 C。
9.2003 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分数:2.00)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结构的掌握情况。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 12~13 个科目。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
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这个《方案》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因此,本题选B。
10.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的教育学家是(分数:2.00)
A.帕克√
B.布拉梅尔德
C.赫钦斯
D.梅伊曼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掌握情况,本题涉及中外教育史(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
依据在教育中的地位的不同,师生关系可分为: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
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帕克是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人之一。
他的教育革新措施以“昆西教学法”或“昆西制度”著称,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他在师生关系上更倾向“学生中心”,因此,本题选 A。
选项B,布拉梅尔德是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的倡导者。
改造主义教育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劝说教育。
选项C,赫钦斯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永恒主义教育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选项 D,梅伊曼是德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验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师生关系上,更倾向于以教师为主。
1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分数:2.00)
A.实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中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教育史上,应如何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质教育论者与形式教育论者之间有过长期的论争。
实质教育论以英国的斯宾塞为代表,强调教学应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科学的知识,在课程上要求以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为主。
形式教育论以英国的洛克为代表,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心理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由于对各种官能施加的训练不同,各种官能及其组成的活动之强弱也会不同,因此,重视教材的训练价值,课程上主要学习拉丁语、数学、逻辑及有关人文学科。
故而,本题选 C
12.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分数:2.00)
A.道德认知发展√
B.道德情感发展
C.道德意志发展
D.道德品格发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模式的掌握情况,本题也涉及教育心理学(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开创了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问题,并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时,他强调使每个学生都能面对比自己当前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高出一个阶段的观点,以引起认知矛盾,激起学生进一步思索有关的信息,理解具有更高一级的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立场,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
知水平。
因此,本题选 A。
13.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研究报告是(分数:2.00)
A.《科尔曼报告》
B.《一个乘坐学校的地方》
C.《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掌握情况,本题也涉及中外教育史(外国现代教育)的内容。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一个指导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系统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观点。
此外,这部著作还提出了其他两个核心观点:终身学习和学会生存。
因此,本题选 C。
选项 A,1966 年,科尔曼向美国国会递交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这就是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
选项 B,《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的研究和写作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延伸到 80 年代初,是美国的约翰·古得莱得主持的针对基础教育的综合调研报告。
选项 D,《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
育改革势在必行》是 1983 年由美国教育部发布的,该报告中指出,由于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的下降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因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4.“物理不外于心”,“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分数:2.00)
A.孟轲
B.荀况
C.朱熹
D.王守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掌握情况。
王守仁为明代教育家,创立了“心学”体系,形成了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阳明学派。
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是天理,是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本源。
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即“物理不外于吾心”。
良知容易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教育的作用在于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
即求学受教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的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即“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因此,本题选 D。
选项 A 最具迷惑性,孟柯即孟子,战国时期人,认为人性是“善”的,先天具有“良知良能”,而“四心”包含了向道德发展的倾向和可能。
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要依靠学习和教育,他概括为“求
放心”。
“求其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
从而获得“良知良能”并将其“扩而充之”,发扬
光大。
选项 B,荀况即荀子,战国时期人,主张性恶论。
选项 C,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格物穷理”。
15.“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
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分数:2.00)
A.细心玩味√
B.融会贯通
C.敬守此意
D.收敛此心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掌握情况。
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虚心涵泳”是“朱子读书法”中的一条。
所谓“虚心”,是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
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
即“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因此,本题选 A。
16.《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分数:2.00)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掌握情况。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对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三者的关系是层层递进。
明明德、亲民是止于至善的基础;而止于至善需要通过明明德、亲民来实现。
因此,本题选 B。
17.颜元特别强调学校应该培养(分数:2.00)
A.“实才实德之士”√
B.“读书明理之人”
C.“博学笃行之士”
D.“明体达用之才”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掌握情况。
颜元,清代思想家、教育家。
颜元认为“人才者,政事之本也”,即人才是治国之本。
人才重要,但合格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这是颜元的教育目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为此,颜元提出了“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即“令天下之学校皆实才实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经济臣;令天下之学校皆无才无德之士,则他日列之朝廷者皆庸碌臣”。
具体言之,实德实才之人有两种:第一种是“上下精粗皆尽力求全”的通才;第二种,“终身止精一艺”的专门人才。
颜元认为教育应当培养各种专门的人才,因此,本题选 A。
18.明代在城乡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分数:2.00)
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官办、私办小学教育(近似于现在的基础教育)的掌握情况。
元朝始设社学,明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社学制度,在全国城镇和乡村地区广泛设立了社学,使之成为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
同时,加强招生、教学、教师等的管理等,使之更趋完善。
从招生制度上看,明朝社学招收 8 岁以上 15 岁以下的民间儿童人学,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从教学内容上看,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在教学活动上,如如何教童子看书、作文、记文、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每日活动等都有具体的安排。
从教师管理上看,社学教师称社师,挑选地方上有学行的长者担任。
因此,本题选 C。
选项 A、D,私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私塾是指对民间举办的蒙学的统称。
中国古代习惯上把十五岁以前的教育阶段称之为“小学,’,蒙学是指从事小学阶段教育的学校。
蒙学在西周时为官办,称为“小学”。
春秋战国后,官学衰废,私学兴起,蒙学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人办理,在两汉以前,多称“书馆”。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村学、私塾·家塾·家学·蒙馆等名称的教育组织,多属于蒙学性质。
宋元时期,既有官方办的小学,也有私学,如服务农家子弟的“冬学”;还有乡校、家塾、私塾、蒙馆等。
明清有私塾、社学等。
选项 B,精舍是东汉时期起隐士或僧人修行的地方,兼具“教授生徒”的功能。
19.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分数:2.00)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掌握情况。
清代在府洲、县学中创立严格的“六等黝险法”,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基本特点是,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
把生员的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这实际上就是实行“动态管理”,因此,本题选 B。
20.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达,正确的是(分数:2.00)
A.最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C.组织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D.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教育中教育家思想和所经历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实施的学制,张之洞是草拟者之一。
1904 年(农历癸卯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颁布并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