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13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
学生观看视频,初步感知西欧的中世纪生活情景。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2、结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本课内容,完成练习。
3、学习第一部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提问: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荒地、林地、沼泽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扩大,有的是领主主持开发的,大多数是农民开发的,这些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题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的史实,知道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史实。
2.了解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知道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
3.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1)据材料说一说从10—14世纪,西欧商业活动呈现怎样的发展。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答:发展:①经营的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发展为涵盖日常生活所需。②虽然商人人数不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的中心开始出现并发展。
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2)概述10—14世纪西欧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时代背景。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及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预示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大起来,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经济上的条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期历史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期历史第五单元教案

统编版九年级上期历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教学活动设计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后反思: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教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美术三杰”。

四、莎士比亚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奥赛罗》《李尔王》《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PPT: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悲”与“喜”《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

(PPT: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坛巨匠。

莎士比亚的作品洋溢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充满着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他歌颂自由的爱情、真挚的友谊、人类的才智;反对封建分裂,痛恨资产阶级的残忍和唯利是图。

文艺复兴主要人物及其成就思考:文艺复兴有着怎样的意义?答:1、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

2、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3、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思考: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课后反思: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英国的一位作家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第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展示西欧经济发展图片。

1、根本原因: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教师展示图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活动。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发动。

葡萄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其中侵占中国澳门的殖民国家是葡萄牙。

16世纪,西班牙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自称“无敌舰队”,凭借这支舰队,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除巴西以外)。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兴起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农业技术进步、手工业发展和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社会、农业技术、手工业和城市兴起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农业技术进步和手工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掌握农业技术进步、手工业发展和城市兴起的主要史实,认识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情感,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农业技术进步、手工业发展和城市兴起的主要史实,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农业技术进步和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大学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献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讲述了从14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有:西欧封建社会的状况、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国家步入近代化的历程,认识西欧在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西欧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只能从表象上理解,不能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时期的划分和阶段特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西欧历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状况,掌握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等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在这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状况、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等历史事件。

2.难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西欧各国在同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讲述了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丰富,包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封建社会、农业技术、城市兴起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此外,学生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兴起和大学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历史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视频资料: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历史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历史教材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欧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发展对西欧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课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掌握相关史实和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法,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学生对复杂历史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欧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西欧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点。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设计说明本课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讲述的是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包括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及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

本课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较强,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基于此,本课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及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两个部分,主要采用材料分析法和问题探究法,按照逻辑顺序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探究问题,并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1.了解欧洲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西欧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了解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形成的原因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教学难点:手工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阅读法、识图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资源与工具图书馆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二、预习检查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什么运动?具体状况如何?2.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3.租地农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有什么影响?4.中世纪晚期,手工工场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5.土地关系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13、14世纪,欧洲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学习任务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租地农场的出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0、61页第1—3自然段的内容,归纳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学生回答:垦殖运动兴起;农奴和领主的关系发生变化;租地农场出现。

教师总结:绘制示意图,梳理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并指出这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从庄园制度逐渐演变为租地农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13课,主要介绍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地展示了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西欧社会的历史变迁。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欧封建社会这一段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概念和知识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掌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的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西欧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2.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城市的兴起及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展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史料和案例。

3.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西欧封建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5分钟)呈现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西欧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西欧中古社会的历史发展特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掌握。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教材中获取信息,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后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阅读分析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后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论文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材和参考资料,呈现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内容。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西欧租地农场的兴起和过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工场的产生和发展;手工工场产生的条件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市民阶层兴起的基本史实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分析和总结西欧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史实,了解资本主义各经济因素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逻辑性;通过学习市民阶层兴起的内容,了解西欧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产生了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租地农场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难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世纪时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

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留下来的遗产,在那个时候,学者们将他们的知识文化与中世纪时期的文化相对照。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中世纪看作是文明衰落的时期;启蒙学者认为理性优于信仰,因此将中世纪视为无知和迷信的时代。

事实上,关于中世纪的争论很多,曾经"黑暗时代"等同于"中世纪",1904年后,这个术语更多的限于"中世纪早期"。

(二)、讲授新课: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1、出现背景:西欧进入中世纪,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庄园经济。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庄园衰落和瓦解11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

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册书共有7个单元,3、5、4、7单元讲述了西欧、瓦解和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

第五单元是个过渡单元,欧洲进入中世纪后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资本主义逐渐孕育。

13课承上启下,前面8、9课描述了西欧庄园和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后面是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早起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容是全新的,非常重要。

【课程标准】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导入】情景导入:哈罗,我叫威廉。

我生活在15世纪的英国,在帕斯顿村有5到6英亩地,多半是吉明瀚家的领地,小河边有一个不大的水磨,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其他的生计或宅地,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地方的财产。

问题设置:你们猜到我和吉明瀚的身份了吗?我居住的地方被称为什么呢?一、一场悄然兴起的新运动——垦殖运动【情景一】材料1: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

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

问题设置:结合材料1及书本思考:为什么在庄园生活越来越难了?新垦区怎么出现的?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述: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力得到发展,人口增长,庄园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 11世纪以后出现了垦殖运动。

农民成为垦殖运动的主体。

垦殖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土地面积的扩大。

【过渡】垦殖运动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引发了社会新变化。

首先对庄园产生了冲击。

二、一些时移势迁的新变化1、从庄园到租地农场问题设置:结合书本及材料,如何在新垦区获得土地和住宅?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答案:新开发土地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居民是自由的。

封建庄园人口锐减,劳力短缺,耕地荒芜,庄园制度逐渐衰落。

【过渡】除了直接导致庄园劳动力流失,还对庄园产生了间接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第 13 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手工工和租地的生,初步理解近代初期西欧社会的重要化。

1.知道欧洲中世后期在村和手工域出的新化。

2.理解租地和手工工的出展,推了和手工生逐本主化,开始逐崩溃着西欧的封建制度。

3.理解村城市的社会构生的化,欧洲向近代社会渡确立了基。

要点租地和手工工的出,富饶民和市民的出。

点近代初期西欧社会的重要化。

中世后期,欧洲社会于型期,出了新式的租地和手工工,它与庄园有何区?欧洲此后的展有什么影响?着些,今日我共同学第 13 《西欧和社会的展》,认识一段史吧。

一、新的生和方式史料 1 10 世中叶- 13 世中叶的 300 年,西欧各地向来在不停地开荒地,进而组成了一声浩荡、久的大殖运⋯⋯ 殖运的型大概可分两种,一是西欧内陆那些还没有耕作的土地,如丛林、沼、草地等行辟,是内向性殖;二是西欧周地域的外向性拓殖,外向性殖常常又演化成西欧封建力的外。

教: 11 世此后,欧洲村生了哪些新的化?学生:各地展开殖运,大批的林地、荒地、沼被开,土地面逐大。

教:新开的土地如何管理?学生:殖者成些新开地域的主人,他依据自己的方式行耕作。

些新开的地域仿效自治城市,成拥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的地域。

史料 2 14 世初期,西欧出荒,接着是瘟疫,人口急减少,多民和庄园主的起码部分于置状。

些化的条件再次要求整契安排。

留住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租金减少奴化⋯⋯ 服不行防止地被租金支付所取代,土地被佃和( 或) 接受工的工所耕作,些力自由地找他的工作。

教:上述史料并合教材知,出西欧的封建庄园生了什么化?学生:役量减少并被地租所取代,佃主的人身依赖关系逐减弱,逐渐成为自由劳动力。

教师:这些现象说明庄园在渐渐衰败和崩溃,在这一过程中,农民除了获取人身自由,还获取了什么利益?学生:农民渐渐获取对自己节余产品的支配权。

教师:面对着庄园的衰败,庄园领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详细是在哪些方面?学生:在一些地方,领主经过转让、联婚、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同,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向。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租地农场的建立;了解手工业的发展变化以及手工工场的形成过程。

2.理解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产生过程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独立司法权和的地区。

2.随着法律的规X,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X围。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在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

3.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

4.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得到发展。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5.由于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

6.的变化和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7.13、14世纪,、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8.城市中,、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探究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秀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图片,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奴隶社会的奴隶,亦即“他人之物”逐渐过渡到中世纪农奴,亦即“他人之人”,到中世纪晚期,演变为农村或城市的“自由人”,这也预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到来,感悟人的价值在不断追求自由中体现出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庄园制度的变化教学难点:认识到中世纪晚期是欧洲社会的一个转型期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2.展示材料: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问题思考: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马克思说的这段话的。

提示: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

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教师提问:中世纪晚期,手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变化?提示: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课件

8.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和欧洲 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民身份的转变
富裕农民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 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结构的变化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5.租地农场:
建立: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 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6.手工业发展:
表现: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特点:分工细化课件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课导入
中世纪晚期,欧洲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出现了新型的租地 农场和手工工场, 它们与庄园经济有 何区别?对欧洲以 后的发展有什么影 响?
课文讲解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的新变化:11世纪以后,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 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新土地的管理:
谢谢 大家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 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 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 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
垦殖者成为这此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影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 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课教案_10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课教案_10
规模
【复习导入】课件展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特点
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社会进入中世纪,中世纪的西欧社会的特点有哪些呢?(生答:西欧以土地的封赐而形成的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佃户都生活在领主的份地上,帮领主劳作。)
师:但到中世纪晚期,封建庄园经济走向了衰落,欧洲社会进入转型期,转型后的欧洲成为世界时代的引领,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面貌。让我们共同来走进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
(一)内容标准
本课包括两部分内容: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富裕的农民和市民阶层。知
道农村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租地农场的产生,手工业经营的特点,以
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目标导学一】:11世纪的农村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农奴与领主间的关系随之相发生了那些新变化?
课件展示欧洲农民劳作的图片,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变化一:西欧农村的新变化由于垦殖运动大量开展,农民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同时效仿自治城市,使得垦殖地区获得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师讲述:欧洲10至14世纪人口大约增长50%,人口激增促进了农业的改进,农民不仅在自己的所在地区开荒种地,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移居广阔无垠、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他们是怎样离开领主的束缚,离开领主土地的呢?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了解11世纪后西欧农村的三个变化,通过租地农场生产方式的图示,使学生更直观理解这一时期随着农村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出现而导致的新的生产关系的变化)
过渡语:学习历史我们要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下面我们看一段材料: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掌握不够清晰,导致知识点的混淆。
2.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讨论主题的兴趣不足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反思,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对历史时间线的教学,通过绘制时间线、时间卡片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
-学生应结合所学,思考这些历史变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尝试撰写反思日记或感想文章。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本节课中,我尝试采用了历史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增强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课堂讨论的主题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3.在课后辅导中,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理解能力。
2.农业革命
首先,我们来看农业革命。在农业革命中,圈地运动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将给大家展示一些关于圈地运动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并思考:这些变化对农民和土地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讨论结束后,请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农业革命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商业革命
(介绍汉萨同盟和地中海贸易,学生思考)
(分析商业革命的影响,教师讲解)
4.工业革命
现在,我们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初期,纺织业和蒸汽机的应用成为了关键因素。我将给大家展示一些关于工业革命的图片,请大家观察并思考:这些技术革新是如何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转变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案

第 13 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题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单元第五单元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1.认识中世纪后期,乡村垦殖运动的发展的史实,知道欧洲庄园渐渐衰败和崩溃的史实。

学习 2. 认识租地农场的特色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色;经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目标知道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

3.认识中世纪富饶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要点欧洲庄园的衰败难点租地农场、手工业的发展、商人地位的变化产生了初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世纪的农民生活》,教师叙述:学生观看视创建情境,激发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消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形频,初步感知学习兴趣。

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庄园经济。

但到了中世西欧的中世纪纪后期,封建庄园经济走向了衰败,欧洲社会进入生活情形。

一个转型期,本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和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此刻哪些方面?对欧洲此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讲解新课1、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联合学习整体感知本课内2、联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本课内容,达成练习。

目标自学课容。

3、学习第一部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本。

( 1)发问: 11 世纪此后,欧洲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① 11 世纪此后,欧洲乡村纷繁展开垦殖运动,大批荒地、林地、沼泽地被开发出来,耕地面积扩大,有的是领主主持开发的,大部分是农民开发的,这些新开发的地域成为拥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学生概括培育学生概括能权的地域。

力。

生答:耕地面积不停扩大② 农奴能够用钱币购置劳役宽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取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移税,获取走开庄园、挣脱领主人身约束的时机。

庄园渐渐衰败和崩溃。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渐渐获取对自己节余产品的支配权。

生答:自由劳动力的增添③ 14 世纪中叶此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饶农民经过承租、购置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成立租地农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7
(3)进阶的商人
13、 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 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8
谢谢观看!
h
9
九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h
1
新课导入
中世纪晚期,欧洲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出现了新型的租地 农场和手工工场, 它们与庄园经济有 何区别?对欧洲以 后的发展有什么影 响?
h
2
课文讲解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的新变化:11世纪以后,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 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新土地的管理: 垦殖者成为这此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影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 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h
3
3.西欧封建庄园的变化:
劳役量减少并被货币地租所代替,佃户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 弱,逐渐成为自由劳动力。
4.土地集中:
①背景:庄园制度的小块土地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方式: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h
6
8.影响: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和欧洲 社会的整体面貌。
2.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民身份的转变
富裕农民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 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结构的变化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7.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厂的形成:
①13世纪,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 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②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常常需 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h
5
商人与劳动者的关系:雇佣关系 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不同点
5.租地农场:
建立: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 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
h
4
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6.手工业发展:
表现: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特点: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