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讲书法:六级课程隶书11——《乙瑛碑》笔法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简讲书法(隶书篇)11——《乙瑛碑》笔法
原创黃簡講書法2019-05-15 10:51:01
二《乙瑛碑》笔法
上一堂课讲了使用拓本的问题,今天讲笔法。
你不要急着动笔,先想一想隶书有几根基本线条? 前人说「篆书是一笔,隶书是三笔,真书是八笔」,这话怎样理解?
篆书:一笔
在五级课程最后一课,我解释过「篆书只有一笔」的意思,前辈认为,篆书不管你写多么复杂的字,线条总是保持粗细不变,所以叫一笔。
仔细点分,它有直线,有弧线,再仔细分,直线有横纵,弧线有左右内向圈,也就是努和裹。
但它们都没有打破粗细不变这个原则,好像你拿一根铁丝弯来弯去,总是这根铁丝。
真书:八笔
至于真书八笔,那就是「永」字八法。
「永」字在书法中分为八笔,这是八个基本点画。
这时候「线条」转化为「点画」,大小粗细都不同,所以说是八笔。
隶书:三笔
那为什么说隶书只有三笔呢? 注意,这里「隶书」专指八分。
八分处于篆书和真书之间,是篆书过渡到真书的中介。
它线条比
篆书复杂,如蚕头雁尾,这一笔篆书没有。
但点画形态没有真书多,还在形成阶段。
所以看起来八分好像很复杂,归归类只有三笔。
今天就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2.1波势
先讲讲波势,这是八分的特色。
波势的形状,可分为平放的波和斜放的波。
平放的通常称之为横波,斜放的叫纵波。
二者只是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写法是一样的,把横波的头抬起来一点,就是纵波了。
《石门颂》
早期八分如《石门颂》多用篆书线条,从头到尾粗细一致,所以你看这个「者」字中间一笔,有波势,没雁尾。
这个字横笔有五条,四条是平的,中间最长这条呈现为波浪形,所以叫波势,但收尾不像大雁尾巴,这是比较早期的八分。
大雁尾
到《乙瑛碑》中,雁尾特别巨大,如「臣」「空」等字。
作者强调的不在「波势」,而转移到「雁尾」。
这些带有雁尾的横画有个特征,收尾上边缘大致是平的,而雁尾下边缘接近于半圆。
也就是说,《乙瑛碑》用了两种横笔:如「臣」
字第一横,属于篆书线条,篆书线条可以画岀一条中线,这是对称轴,中锋行笔,左右对称,写岀来就是粗细平均的一条线。
但下面一横,写到雁尾处是不对称的,这时不但要下蹲,增加笔心弯曲度,手腕还要侧向左,有所偏重才能写出大雁尾。
纵波写法
纵波写法和横波没什么不同,先写一个蚕头,然后一路战行,和「永」字八法「磔」一样,到最后收尾处,手腕必须在左,压大雁尾,然后回过来徐徐出锋即可。
起笔、行笔和收笔,这是三节,形成「一波三折」。
《乙瑛碑》
《乙瑛碑》中有些字的波势和雁尾,和后来真书中的捺笔非常接近。
真书一捺,不但继承了「一波三折」,而且收尾前特别粗壮,就是八分大雁尾的影响。
2.2横笔
隶书三笔,讲完了波势,剩下的就是横竖。
先讲横笔,隶书横笔是继承篆书而来,写法一样。
篆书和隶书的横,又称平画,但你仔细看看这个「臣」字上面三横,只有第一横是平的,第二、第三两横其实是覆势。
一级课程讲过,横笔有三条线,分别是覆、横、仰,有些书称为覆、平、仰。
所谓「隶书三笔」中的「横」,其实是包括了这三种形状。
月
举例来说,《乙瑛碑》中这个「月」字,上面第一横就是覆势。
「须」字,共有五横,除了最后一横,其他的都是明显的覆势。
《乙瑛碑》中覆势非常多,仰势比较少。
《石门颂》
这是各人习惯不同,《石门颂》中就有明显的仰势。
这是各人习惯不同,《石门颂》中就有明显的仰势。
前人所谓「横是隶书三笔之一」,是包括了横的各种样子,平仰覆都在内。
《乙瑛碑》中的「三」
笔画少的字,通常会写得粗壮一些,《乙瑛碑》中也是这样,如这个「三」字。
这三横看起来都是侧锋线,有同学问过我,第二横是不是挫笔收尾?第三横是不是方笔起? 这拓本是二玄社出版的,看来同学的理解都对。
但你对照一下文物岀版社的故宫王懿荣本,就会发现不是这回事。
文物本上除了最后的雁尾,其他都是圆头圆尾的。
拓本比较
但文物本并非都靠得住,《乙瑛碑》有四个「三」字,最后一个「三」,二玄社和文物本完全不同。
二玄社这一本左边有很大一块石花,文物本一点也没有。
二玄社第二横是圆头起,文物本是尖头
起,这就很奇怪了,八分横有尖锋起吗? 这就是用拓本的痛苦,如果有真迹就没有这回事。
东博本全拓
我们买来的字帖,都是剪裱本。
如果你把字帖一条一条剪开,贴在一张大纸上,就可以恢复成原碑的整幅全拓,全拓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现在可以在计算机中做,方便多了。
《乙瑛碑》东京国立博物馆有一张全拓,不用自己做。
这是相当早期的拓本,从全拓本上可以看到,第四个「三」字旁确实有石花,这石花是从下一行「利」字那裹开始的。
在整幅全拓上,可以判定故宫王懿荣本这地方有问题。
如果你把二玄社本的「三」和「利」两字找出拼起来,
石花和东京博物馆整张全拓相同,和现在碑石情况也一致。
而文物本的「三」和「利」两字拼起来,石花断了,显然有人补了墨,这地方纸面特别黑。
补墨造成了三个结果:一是「三」字两横起笔变瘦,似乎是尖锋入纸。
二是「利」字这一竖笔因为去石花,变成断开了。
三是「利」字第一笔也短了一截,石面的斑剥完全失真,是用墨过多造成的。
所以《乙瑛碑》第四个字,应该照二玄社本去写。
顺便说一句,二玄社本是明拓本,也是故宫收藏的。
《乙瑛碑》中的粗笔
临帖时还要注意,《乙瑛碑》中有些字的笔画特粗,如「制曰可」,「制」是皇帝的诏令,皇帝说「可以」。
这三个字的点画就是特别粗壮的,当然是特意的,比较一下旁边的字,相对瘦多了。
制
《乙瑛碑》有三个「制」字,两个是瘦的,只有皇帝诏令这个「制」字,在原碑中还要换行,抬高一个字写,以示尊重。
但这是政治,从书法角度看,两个瘦的是正常的,这个肥的线条臃肿,可
能是写的时候多蘸了朱砂,也可能是用了侧锋三分笔,或者是刻碑时加粗的。
临帖时怎么办呢? 可以参照其他两个「制」字来写。
使用拓本,要前后对照比较,不要盲从。
2.3竖笔
横笔有三种形态,竖笔也有三种:努、纵、裹。
努和裹都是两个动作,先左后右,或者先右后左。
中间这个纵,看起来只需一个动作。
其实不是,经常是用「屋漏痕」写下来的。
《乙瑛碑》
有时候我们看见一个竖,如「卒」字中竖,好像是非常直的一笔下来,不要太相信,你另找一本好拓本来一看,完全不是那回事。
颜真卿说行笔要像屋漏痕,这是大书法家的经验之谈。
写字不要求快,重要的是求好。
再看这个「相」字,这个字有三竖,《乙瑛碑》中完全竖直的纵笔少,大多带有弧度,从左到右,第一竖是滚动,屋漏痕。
第二竖是裹,第三竖反过来,是努。
说起来都是竖,而实际上笔笔不同。
左裹右努
有方框的字,方框左右都有竖,大致左边用裹,右边用努。
如果不是方框,但左右都有竖,也常常是这样写。
如「问」字,包括了一个「门」,「门」字左右各有一竖,遥相呼应,写起来左边用一裹,右边用一努。
撇
有人可能觉得疑惑,隶书三笔横、竖、波,捺笔归入了波势,那撇怎么不提呢?首先你要明白,所调横竖撇捺是真书产生之后的概念。
譬如说一个「行」字,真书你可以分出哪一笔是撇,篆书你怎么分?你会发现这概念行不通。
《乙瑛碑》中的「行」字是这样写的,箭头所指这一笔,算它是撇呢,还是一个竖?当时人没这样概念,这就是一弧线。
门
又如「门」字,这里有金文、小篆、隶书、真书。
小篆是李阳冰写的,竖笔一裹一努。
隶书是《曹全碑》,左边的竖用了裹,右竖是纵。
所以隶书的撇,可以归入一裹。
刚才说到「须」字,「须」字两竖是裹和努,那么「月」字呢,左右两竖当然也是裹和努。
有人说「月」字第一笔是撇,其实不用这样细分。
用真书点画名称去套用在八分上,有时套不上的。
简言之:
·隶书只有三笔∶横笔、竖笔、波势。
·撇归入竖笔,用一个裹来表现。
·捺归人波势,平捺是横波,斜捺是纵波。
前人的归纳,还是很有道理的。
最简单的侧锋线是这样的,下笔以后保持粗细,尖锋在中间,前后粗细一致。
如果要变化,比如说开始的时候一分笔,慢慢变成二分,再到三分,前细后粗,这也是一种变化。
那么还有一种呢,是中间的,中间下蹲重一点,然后再变细了。
这些都
是前后方向上的变化。
这条线经常用到,譬如说以前我们写冖头势,中间下蹲,站起来,在这个地方一个节点,调锋。
冖头势,中间这个侧锋线,就是有变化的。
侧锋线条的变化,除了前后方向,还可以从左右方向来变化。
譬如说,下笔以后手向右,那么上面就肥出来了。
反过来,如果下笔以后我手向左,那么就是下面肥出来了。
这一种,就是写雁尾时候要用到。
你可以先练习波势,蚕头开始,沿着一个波浪形出。
这是波势,但是雁尾不明显。
有些人写,他来到这儿,手一路向右,按重点,按重点,然后慢慢出。
这个雁尾也不错,但是,它是平滑地过渡的。
《乙瑛碑》那个大雁尾,它是突然产生的,它前面看起来好像篆书线条一样,来到雁尾的地方,手向左,然后再向右,出。
这个雁尾就是半圆形的,跟这个不同。
本节要点
·隶书〔八分〕三笔。
·波势∶横波和纵波。
·横竖三种形态,撇归入裹。
复习思考:
·
《乙瑛碑》中的「侍」字,这单人旁〔立人势〕第一笔是从左写到右呢?还是从右写到左?找找这本帖中其他单人旁做比较,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复习思考:
·用四尺半切纸,临写《乙瑛碑》,这是六级课程隶书的第四张作品。
·注意字距要略大于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