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请仔细审题,工整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 (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流柢(dǐ)柱矜(jīng)持 B.鞠躬尽瘁(cuì)徘徊(huán)C.相形见绌(chù) 挑衅(xìn) D.兴至盎(àng)然笑靥(y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B.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C.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
....般涌现。

D.昨晚,在上海音乐厅,一台惟妙惟肖
....的“中外名曲合唱之夜”音乐会带着人们畅游了音乐长廊。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攘除
旧都。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A.定:平定。

B.北:北方。

C.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

D.攘除:排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才有可能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②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④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A、⑤①③④②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①③④
D、⑤③①②④
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小时候他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

父亲告诫他:“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

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


A.“选定一把椅子”中的“椅子”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制定的一个奋斗目标。

B.“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努力向前,不懈怠。

C.如果又想做这件事,又想做那件事,那么往往你将一事无成。

D.面对众多“椅子”,如果选不定自己要的“椅子”,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二、阅读与赏析 (共49分)
(一)(12分)
南霁云①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张巡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

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④,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又降霁云。

云未应。

巡呼云曰:“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释】①南霁云:唐代张巡部下的重要将领。

②贺兰:唐代河南节度使。

③浮屠:佛塔。

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示贺兰”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以.中有足乐者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 本文主要叙述了拔刀断指、箭射浮屠、宁死不屈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的英雄形象。

B.“拔所佩刀断一指”,“抽矢射佛寺浮屠”这些举动分别可以看出南霁云忠贞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

C.南霁云向贺兰求救,但是没想到贺兰胆小怕事,不肯出兵救援,最终导致睢阳城失陷。

D.南霁云和张巡都是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之人。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4分)
(1)延.霁云坐延.: (2)云虽.欲独食虽.:
(3)以示.贺兰示.: (4)贼以刃胁降.巡降.:
10.翻译句子。

(4分)
(1)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2分)
译:
(2)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2分)
译:
(二)(3分)
田园春景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1.诗中的春景有什么特点?(1分)
12.“土膏欲动雨频催”中的“催”有什么妙处?(2分)
(三)(4分)
阴霾杀手出没,请注意
①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雾霾,能见度下降到了5米以下,这使得伦敦的交通几乎陷于瘫痪,警察不得不点燃火把,在大雾中指挥交通。

这场雾霾引起了呼吸道疾病的爆发,短短4天内就死亡了4000多人。

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②这场“劫难”的幕后凶手究竟是谁呢?它就是最近比较火热的“PM2.5”。

PM,即Particulate Matter意思是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成,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们大约只有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以至于我们肉眼看不到它。

③在汉语中,与PM2.5对应的词汇是阴霾,包括灰霾和雾霾。

PM2.5是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可以充当大气物理学说中所说的“凝结核”,吸附周围的气体、水汽和有机物。

当PM2.5吸附气体、固体和少量水汽时,就会形成令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当它们吸附大量水汽时,就会形成白茫茫一片的雾霾。

④为何现在人们特别关注PM2.5呢?因为直径越小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研究表明,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
..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可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

大于2.5微米的PM10只能进入肺部的气管和支气管,而PM2.5会直接进入肺部的气体交换区肺泡,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可能引发肺炎、肺癌等肺部疾病。

因此,在阴霾浓重的早晨,尽量避免到户外去运动,以免吸入大量的颗粒物,造成肺部不适。

(选自《科学大众》,有删改)
13.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分)
14.第④自然段中“通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6分)
不朽之盛事
①书写了给人读,人读了书又写书,写了书再给更多的人读。

文化就是这么传承的,也是这么发展的。

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包括写书在内的这样一些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在兽骨上的,后来是竹简,再后来是刻板、活字印成的纸书,如今是电脑页面,是数字化的书。

②花开花谢,往来古今,许多写书的人不在了,而他的书仍在,仍有人在读。

许多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并不相遇,但他们的心仍跨越时空地在交流。

读书之时,心如止水。

仿佛两个人在空灵寂静的屋子里促膝交谈,彼此之间的呼吸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阅读能够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读书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使人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读书不仅在于长知识,还有比长知识更为重要的,我以为是在学做人。

人写书不是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当然传授知识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所有的写书人都是在写自己。

“我
注六经”和“六经注我”是辨证的。

我们读书,读到了最后,就是读人。

任何一个写书人,归根结蒂,写到了最后,莫不是总写进了自己的抱负、胸襟和情怀。

他总是有所寄托,不然,他为何要写书?
④正是因此,我们读《离骚》读出了屈原,读《史记》读出了司马迁,读《岳阳楼记》读出了范仲淹,读《阿Q正传》、读《狂人日记》、读《孔乙己》、读《祝福》读出了鲁迅。

我们读屈原、读司马迁、读范仲淹、读鲁迅,读出了世道人心,读出了悲天悯人,读出了光明正大。

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中,从来都把书和人联系起来讲,什么叫“文如其人”,什么叫“道德文章”,都是讲:书即人,人即书。

⑤这是否有些绝对了?也许有那么一点。

的确存在一种文字和人品不相符甚而相背谬的书,那是一些假人写的假书。

我们此时讲的,已将这些排除在外了。

我们认定读书不可读欺世盗名的书,做人要做光明磊落之人。

⑥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这对写书人和读书人来说,都是“不朽之盛事”。

(选文有改动)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对于文中画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五)(14分)
天使原来是这样的
南希
①三、四岁的时候,我被妈妈故事中的天使迷住了。

妈妈说,在我身边时刻都有着守护天使的陪伴。

我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

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总是设法挤出些地方给天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和天使说着悄悄话,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

我脑子里清清楚楚地浮现着她的形象:她身着轻柔的白纱裙,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浑身笼罩着神秘的光环。

②六岁的时候,我在学校参加了耶稣降生宗教剧的演出,我对天使的迷恋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点。

妈妈在我脑子里填满的那些奇妙的人物故事,使我在爱尔兰老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并使我日后成为一个白日梦者和乐观主义者。

③相反,我的外婆根本不信这一切,她只知道不停地劳作,日复一日地为全家人操心吃喝。

妈妈温柔而美丽,外婆则很刚强,只是看上去总是疲惫不堪。

她是那时我所见到的最慈祥但却最不可理喻的女人:只相信行动,从不轻信言语。

当我们隔壁邻居的女人半夜因小产而大出血时,妈妈陪在那个女人身旁,不停地哭泣,而外婆立刻跑到一英里半以外去找医生。

④外婆是左邻右舍的人心目中的主心骨,人们免不了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而她则乐意帮助每一个人。

我常常看到她给一些人家送去牛奶和食物。

她自然、直率的慷慨,使接收帮助的人没有丝毫的难堪。

她设法给我们做衣服,在毫无希望的时候,像变戏法一样给我们做出每一顿饭。

长大以后,我把对天使的迷恋转移到对天使的认真研究上来了,试图证明天使的真实存在。

⑤我约见那些声称见到过天使的人,听他们讲他们是如何从严重疾病中恢复过来,或
如何奇迹般地躲过灾祸的。

⑥有一个小男孩因为在全家人上火车前不停地拼命嚎哭,使全家都耽误了上火车,后来,那趟火车出了事。

男孩说,在这之前,他看到了天使,她对他说,不要上那辆火车。

外婆不相信这个故事,她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天使为什么不救每一个人呢?”九年前,外婆死了。

我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她带走了被称之为生命力或活力的那种东西。

没有人能代替她留给我的这种感觉。

⑦日常报道中充斥的尽是罪恶、谋杀和痛苦,即使是在白天,我也时常感到脆弱和胆怯。

我常常想像我三岁的女儿可能会遭到绑架或被人谋杀。

我尽可能使她在我的监护之下。

⑧外婆去世约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交钱时发现皮夹不翼而飞。

是丢了还是被偷了?眼泪不知不觉在我的眼眶里打转,这时,站在我身后的一个男子把一张10镑的纸币放到柜台上,安慰我说:“别难过,这种事谁都有可能碰上。

”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对他说声谢谢,他就快步走开了。

⑨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我发现我证明天使存在的立足点似乎摆错了。

⑩生活中,天使无处不在。

她会带着慈爱和真情在朋友、家庭或陌生人中间偶尔出现。

当你意识到这点以后,你就能经常看到她,并受到感染和鼓舞。

⑪天使没有美丽的翅膀,也不一定穿着柔和的纱裙,她肯定不是我孩提时想像的那个样子。

她看上去也许是个餐馆招待员、教师或加油站的机械修理工。

他们的行为像……对了,就像我的外婆那样。

⑫我的女儿有时候问到我的外婆。

前不久,她说:"你的外婆现在变成了天使了吗?"我说:“亲爱的,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18.概述“我”对天使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3分)
19.谈谈你对“天使原来是这样的”这句话的理解。

(3 分)
20.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外婆既“最慈样”又“最不可理喻”? ( 3 分)
21.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22.第⑫段中,作者面对女儿的提问,为什么不说“她变成了天使”,而回答说“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 2分)
(六)(10分)
23.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①,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②,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③,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

(《孟子·告子下》)
⑥,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⑦,,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⑨,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
三、表达与交流 (共66分)
(一)(6分)
24.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我们却看到许多“无助”的一面。

天津司机许云鹤驾车时见到一位老太横穿马路被护栏绊倒,便下车上前救助,却被当作肇事者起诉,虽然司法鉴定认为许云鹤的车辆并没有碰到老太,但仍被判赔偿原告方10万余元。

消息传出后引发轩然大波。

广东佛山的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而在7分钟内竟有18名路人不闻不问,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

几天后,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该事件发生后,“见死不救”引起大家的热议。

许云鹤的无奈、小悦悦的悲剧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波讨论。

面对摔倒的老人、小悦悦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该有怎样的行动呢?请你就此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80字。

(6分)
(二)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蔚蓝是一种博大的色彩,也是永恒的象征。

在屠格涅夫的笔下,那片蔚蓝浸润着光明、自由、幸福……你的那片蔚蓝浸润着什么?亲情?友情?师恩?梦想?亦或是……拿起笔,诉说你的那片蔚蓝吧。

请以“触摸那片蔚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最熟悉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3分)C 2. (2分) D 3.(3分) B 4.(2分) B
5.(3分)A
6.(2分)B
7.(2分)B
8.(2分)C
9.(4分)(1)请 (2)即使 (3)给……看 (4)使……投降
10.(1)(2分)南霁云明白贺兰始终没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打算),就骑马迅速地离开了。

(“终”、“意”、“去”各0.5分)
(2)(2分)我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用来作为(我报仇的)记号。

(“破”、“以”、“志”各0.5分)
11. (1分)生机勃勃(意思对即可)
12. (2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多(1分)。

13. (2分)分类别(1分)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阴霾的种类(1分)。

14. (2分) 不能删除,“通常”一词表明“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进入人体的肺部几率小”,去掉后句意就变为“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不能进入人体的肺部”,与原意不符,“通常”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2分)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
16.(2分)读书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更广博的知识
17.(2分)举例论证(1分) 论证了“书即人,人即书”的道理(1分)
18.(3分)童年时,我深信天使的存在,十分迷恋天使;长大后.我试图证明天使的存在;现在我发现天使无处不在。

(三点每点1分)
19.(3分)童年,我认为天使时刻守护在我的身边,穿轻柔的白纱裙,有美丽的翅肪,浑身笼罩着美丽的光环。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认识到:从前我费尽心思寻找的天使,原来就在现实生活中,所有具有慈爱与真情的人们都是天使!
20.(3分)外婆为我们做衣做饭,她乐意帮助每一个人,在帮助人时,她自然、直率的慷慨,让我感到她是最慈样的人;受妈妈等天使故事的影响,我深信天使的存在,而外婆却不相信我迷恋的一切,所以我说她是最不可理喻的女人。

21.(3分)帮助别人时,只有自然、真情,接受帮助的人才会受之坦然,也才会达到真正帮助别人的目的。

如果不是出自真心,甚至另有企图,反倒使受帮助的人于心不安。

22.(2分)外婆一直没变,而是我评判天使的标准变了,所以我回答说“她一直就是个天使”。

23.每空一分,共10分。

24.(6分)示例一:我们应该去帮扶需要关爱的人。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要相信像许云鹤一样被误解的毕竟是少数。

离开他人,我们有可能一事无成;无视他人的困苦,终究一天会自食其果。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自私自利甚至尔虞我诈,那么社会就难以顺利发展,人们就会寸步难行。

示例二:我们在帮扶别人的同时,学会保护自身的权益。

只有多一点热情,相互给予一份关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可以通过拨打110或120求援或争取更多的人一起去救助,避免被他人误解。

23.作文(6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为4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