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
一、概括内容主旨
1.步骤:
1)初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
2)分段、归纳段意
3)再读文本,抓歧章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
2方法:
1)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
2)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
3)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f 中心蛟一定顺序所写。
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
4)标题追溯法:以内容命名的文章,根据标题阅读就可以获知主旨。
5)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旨。
二、理解句子意思
1、理解词义
(1)結合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理解句意
方法:
(1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意
(2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
(3 )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4)思考言外之意,理解句意
(5 )分析修辞方法,理解句意
常见题型:这句话所要说明和揭示的道理?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是什
么?
三、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晢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间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回血能加语气感叹包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旬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四年级第一单元主题阅读训练
——理解句子【主题阅读1】
难忘的乡村生活
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
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
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
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慢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
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
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
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
1.作者笔下,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两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抓住了月光怎样的特点?
(1)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2)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3.文中几个女人的生活与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相比,有什么异同?
4.本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怎样的关系?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好在哪里?
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
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主题阅读2】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
真是舒服。
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
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
我们看了真喜欢。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
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
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
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诱骗B.迷惑C.吸引D.疑惑
2.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A.赶鸭羊 B.编草帽C.捆青草D.烧午饭
4.第⑦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7.第①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题阅读3】
老屋祭
记忆里老屋比我的年纪还大。
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密的小花间。
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
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
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妺三个最快乐的日子。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
妺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
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老屋院子很小,小得养上牛、猪、狗、鸡等家畜以后就挤得满满的。
来人的
时候,鸡犬相鸣,其乐融融
....。
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
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
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其乐融融:
回味无穷:
2.短文主要写了老屋留给“我”的印象,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的___________和隔壁院子里的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__________之情。
3.对画“______”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兴奋和感动”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B.“那种情形”指的是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的情景
C.作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兴奋,表现出了儿时生活的快乐
D.作者“兴奋和感动”是因为兄妹三个都很勤奋,收枣工作很顺利
4.读文中画“﹏﹏”的句子,抓住“陶醉”一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参考答案
【主题阅读1】
难忘的乡村生活
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
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
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慢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
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
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
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
1.作者笔下,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两字词语概括:___宁静____、____悠闲___。
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抓住了月光怎样的特点?
(1)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拟人;描写出月光的宁静、美好、娇羞的特点。
(2)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
比喻;用比喻手法把月光笼罩大地的状态描写得更加生动。
3.文中几个女人的生活与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相比,有什么异同?
文中的女人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就是一天忙碌生活,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
4.本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怎样的关系?
首尾呼应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好在哪里?
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
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夜风比作老酒,再用人的醉态来形容树、竹在夜风吹拂下晃动的情形,增添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表达更生动。
【分析】
1.本题考查从文本中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短文内容:“夜色越来越浓,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
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
”可知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是恬静的。
“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地移动一下。
”是写的乡村人们悠闲的生活。
2.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1)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从“羞涩”是人的行为,这里将月光拟人化,描写出月光的宁静、美好、娇羞的特点。
(2)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白绸子,把月光笼罩大地的状态描写得更加生动。
3.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中的女人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传统的农村劳动妇女就是一天忙碌生活,过着男耕女织的日子。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开头说“乡村的夜晚,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
”描写的是乡村夜晚的月光,最后这句话“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
”也是对月光的描写,因此说: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前后呼应的关系。
5.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注意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夜风比作老酒,再用人的醉态来形容树、竹在夜风吹拂下晃动的情形,增添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表达更生动。
【主题阅读2】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
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
真是舒服。
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
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
我们看了真喜欢。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
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
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②段“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C )A.诱骗B.迷惑C.吸引D.疑惑
2.下列对第②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③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A )
A.赶鸭羊 B.编草帽C.捆青草D.烧午饭
4.第⑦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
图案。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B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C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第①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分析】
1.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语境中体会。
“诱惑”①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
②吸引;招引。
通过理解短文可知此句的含义是麦子和豆荚吸引着我们。
2.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词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比作青草蜢,形象的说明了孩子们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短文内容“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可知“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赶鸭羊。
4.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出自唐朝
诗人吕岩的古诗词作品《牧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意思是: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5.考查结尾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文末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通过分析比较开头可知此句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6.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那时候”“随后”“我们也不闲着”“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
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
可知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考查修辞手法。
这句话中“娴静地微笑”是人的动作,把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主题阅读3】
老屋祭
记忆里老屋比我的年纪还大。
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春天的时候,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长出嫩嫩的细芽,一场春雨过后,便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夏天的时候,黄绿色的小花簇满了枝头,浓郁的芳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嗡嗡地穿梭于细密的小花间。
花谢后,便结出青绿的小枣子,起初还不如绿豆大,后来竟长成如大拇指肚大小的椭圆形枣子。
秋天,枣子渐渐地由青变白,由白再变红,到了金秋八九月间,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
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妺三个最快乐的日子。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抓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继而传遍整个神经末梢。
妺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
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老屋院子很小,小得养上牛、猪、狗、鸡等家畜以后就挤得满满的。
来人的
时候,鸡犬相鸣,其乐融融
....。
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
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
....。
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
1.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其乐融融:形容快乐和谐的景象。
文中指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
回味无穷:食物吃过后的余味让人难忘,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
文中指槐花的味道让“我”难忘。
2.短文主要写了老屋留给“我”的印象,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的___老枣树___和隔壁院子里的__老槐树 ____,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__喜爱和怀念__之情。
3.对画“______”的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兴奋和感动”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B.“那种情形”指的是作者兄妹三个爬树、摘枣、吃枣的情景
C.作者至今回想起来还会兴奋,表现出了儿时生活的快乐
D.作者“兴奋和感动”是因为兄妹三个都很勤奋,收枣工作很顺利
4.读文中画“﹏﹏”的句子,抓住“陶醉”一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令作者“陶醉”的不仅仅是枣子和槐花香甜的味道,更是在乡村度过的美好时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读词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即可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答题时可以先写出这两个词语的本来意思,再写出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题干中已给出了提示,重点介绍了“自家院子里”和“隔壁院子里”的事物,可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字眼,再填写所描写的事物。
从“那种情形至今回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和“直到现在,那些甜和香还一直让我陶醉不已”这两句可看出作者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无比怀念与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令作者兴奋和感动的不是兄妹三个都很勤奋,也不是收枣工作很顺利,而是童年上树摘枣、吃枣的那段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