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抗震设计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文翻译--抗震设计的发展
附录一:
抗震设计的发展
摘要: 1 抗震设计思路发展历程;2 现代抗震设计思路;3 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 4 常用抗震分析方法
关键词:结构设计抗震
1.抗震设计思路发展历程
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最初,在未考虑结构弹性动力特征,也无详细的地震作用记录统计资料的条件下,经验性的取一个地震水平作用(0.1 倍自重)用于结构设计。
随着地面运动记录的不断丰富,人们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反应谱,第一次从宏观上看到地震对弹性结构引起的反应随结构周期和阻尼比变化的总体趋势,揭示了结构在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激励下的强迫振动动力特征。
但同时也发现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当时规范所取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明显小于按弹性反应谱得出的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面运动加速度,这些结构大多数却并未出现严重损坏和倒塌。
后来随着对结构非线性性能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设计结构时取的地震作用只是赋予结构一个基本屈服承载力,当发生更大地震时,结构将在一系列控制部位进入屈服后非弹性变形状态,并靠其屈服后的非弹性变形能力来经受地震作用。
由此,也逐渐形成了使结构在一定水平的地震作用下进入屈服,并达到足够的屈服后非弹性变形状态来耗散能量的现代抗震设计理论。
由以上可以看出,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经历了从弹性到非线性,从基于经验到基于非线性理论,从单纯保证结构承载能力到允许结构屈服,并赋予结构一定的非弹性变形性能力的一系列转变。
2.现代抗震设计思路
在当前抗震理论下形成的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其主要内容是:
(1)合理选择确定结构屈服水准的地震作用。
一般先以具有统计意义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作为该地区地震强弱标志值(即中震的),再以不同的R(地震力降低系数)得到不同的设计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即小震的)来进行结构的强度设计,从而确定了结构的屈服水准。
(2)制定有效的抗震措施使结构确实具备设计时采用的R所对应的延性能力。
其中主要包括内力调整措施(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抗震构造措施。
现代抗震设计理念是基于对结构非弹性性能的研究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是关系,关系主要指在不同滞回规律和地面运动特征下,结构的屈服水准与自振周期以及最大非弹性动力反应间的关系。
其中R为弹塑性反应地震力降低系数,简称地震力降低系数;而为最大非弹性反应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称为位移延性系数;T则为按弹性刚度求得的结构自振周期。
在滞回曲线为理想弹塑性及弹性刚度始终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周期,不同屈服水准的非弹性单自由度体系做动力分析,得到了有关弹塑性反应下最大位移的规律:对T大于1.0秒的体系适用“等位移法则”即非弹性反应下的最大位移总等于同一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弹性反应最大位移。
对于T在0.12-0.5秒之间的结构,适用“等能量法则”即非弹性反应下的弹塑性变形能等于同一地震地面运动输入下的弹性变形能。
当“等能量原则”适用时,随着R的增大,位移延性需求的增长速度比“等位移原则”下按与R 相同的比例增长更快。
由以上规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以结构弹性反应为准,把结构用来做承载能力设计的地震作用取的越低,即R越大,则结构在与弹性反应时相同的地震作用下达到的非弹性位移就越大,位移延性需求就越高。
这意味着结构必须具有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
规律初步揭示出不同弹性周期的结构,当其弹塑性屈服水准取值大小不同时,在同一地面运动输入下屈服水准与所达到的最大非弹性位移之间的关系。
也揭示出了延性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是屈服水准不高的结构在较大地震引起的非弹性动力反应中不致发生严重损坏和倒塌的主要原因。
让人们认识到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之所以存在上诉的规律,我们应该注意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些相关特性。
首先,通过人为措施可以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延性,即结构在外部作用下,可以发生足够的非线性变形,而又维持承载力的属性。
这样就可以保证结构在进入较大非线性变形时,不会出现因强度急剧下降而导致的严重破坏和倒塌,从而使结构在非线性变形状态下耗能成为可能。
其次,作为非线弹性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结构将从弹性进入非弹性状态。
在非弹性变形过程中,外力做功全部变为热能,并传入空气中耗散掉。
我们可以进一步以单质点体系的无阻尼振动来分析,在弹性范围振动时,惯性力与弹性恢复力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体系能量在动能、势能间不停转换,但总量保持不变。
如果某次振动过大,体系进入屈服后状态,则体系在平衡位置的动能将在最大位移处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塑性变形能两部分,其中,塑
性变性能将耗散掉,从而减小了体系总的能量。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地震往复作用下,结构在振动过程中,如果进入屈服后状态,将通过塑性变性能耗散掉部分地震输给结构的累积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反应。
同时,实际结构存在的阻尼也会进一步耗散能量,减小地震反应。
此外,结构进入非弹性状态后,其侧向刚度将明显小于弹性刚度,这将导致结构瞬时刚度的下降,自振周期加长,从而减小地震作用。
随着对规律认识的深入,这一规律已被各国规范所接受。
在抗震设计时,对在同一烈度区的同一类结构,可以根据情况取用不同的R,也就是不同的用于强度设计的地震作用。
当R取值较大,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小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越严;反之,当R取值较小,即用于设计的地震作用较大时,对结构的延性要求就可放松。
目前,逐步形成了一套“多层次,多水准性态控制目标”的抗震理念。
这一理念主要含义为:工程师应该选择合适的形态水准和地震荷载进行结构设计。
建筑物的性态是由结构的性态,非结构构件和体系的性态以及建筑物内容物性态的组合。
目前性态水准一般分为:损伤出现、正常运作、能继续居住、可修复的、生命安全、倒塌。
性态目标指建筑物在一定程度的地震作用下对所期望的性态水准的表述。
对建筑抗震设计应采用多重性态目标,对一般结构、必要结构、对安全起控制作用的结构分别建议了相应的性态目标――基本目标(常遇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少遇地震下正常运作,罕遇地震下保证生命安全,极罕遇地震下接近倒塌)、必要目标(少于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罕遇地震下正常运作,极罕遇地震下保证生命安全)、对安全其控制作用的目标(罕遇地震下完全正常运作,极罕遇地震下正常运作)。
对重要性不同的建筑,如协助进行灾害恢复行动的医院等建筑,应该按较高的性态目标设计,此外,也可以针对甲方对建筑提出的不同抗震要求,选择不同的性态目标。
3.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
合理选择了结构的屈服水准和延性要求后,就需要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确实具有所需的延性能力,从而保证结构在中震、大震下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系统的抗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强柱弱梁”:人为增大柱相对于梁的抗弯能力,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大震下,梁端塑性铰出现较早,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大;而柱端塑性铰出现较晚,在达到最大非线性位移时塑性转动较小,甚
至根本不出现塑性铰。
从而保证框架具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塑性耗能机构和较大的塑性耗能能力。
(2)“强剪弱弯”:剪切破坏基本上没有延性,一旦某部位发生剪切破坏,该部位就将彻底退出结构抗震能力,对于柱端的剪切破坏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倒塌。
因此可以人为增大柱端、梁端、节点的组合剪力值,使结构能在大震下的交替非弹性变形中其任何构件都不会先发生剪切破坏。
(3)抗震构造措施: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形成塑性铰的部位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能力,同时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这一系统的抗震措施理念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对于耗能机构却出现了以新西兰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思路。
首先,这两种思路都是以优先引导梁端出塑性铰为前提。
抗震研究者认为耗能机构宜采用符合塑性力学中的“理想梁铰机构”,即梁端全部形成塑性铰,同时底层柱底也都形成塑性铰的“全结构塑性机构”。
其具体做法是通过结构分析得到各构件组合内力值后,对梁端截面就按组合弯矩进行截面设计;而对除底层柱底以外的柱截面,则用人为增大了以后的组合弯矩和组合轴力进行设计;对底层柱底截面则用增大幅度较小的组合弯矩和组合轴力进行截面设计。
通过这一做法实现在大震下的较大塑性变形中,梁端塑性铰形成的较为普遍,底层柱底塑性铰出现迟于梁端塑性铰,而其余所有的柱截面不出现塑性铰,最终形成“理想梁铰机构”。
为此,这种方法就必须取足够大的柱端弯矩增强系数。
另一方则认为取的柱弯矩增强系数过大,根据经验取了较小的柱弯矩增强系数,这一做法使结构在大震引起的非弹性变形过程中,梁端塑性铰形成较早,柱端塑性铰形成的相对较迟,梁端塑性铰形成的较普遍,柱端塑性铰形成的相对少一些,从而形成“梁柱塑性铰机构”。
“理想梁铰机构”抗震措施的好处在于“理想梁铰机构”完全利用了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较好的梁端塑性铰来实现框架延性和耗散地震能量,同时因为除底层柱底外的其它柱端不出现塑性铰,也就不必再对这些柱端加更多的箍筋。
但是这种思路过于受塑性力学形成理想机构概念的制约,总认为底层柱底应该形成塑性铰,这样就对底层柱底提出了较严格的轴压比要求,同时还要用足够多的箍筋来使柱底截面具有所需的延性,此外,底层柱底如果延性不够发生破坏很容易导致结构整体倒塌。
这些不利因素使该方法丧失了很大的优势。
因此不需要被塑性力学的机构概念所限制,只要能在大震下实现以下的塑性耗能机构,就能保证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以梁端塑性铰耗能为主;
(2) 不限制柱端塑性铰出现(包括底层柱底),但是通过适当增强柱
端抗弯能力的方法使它在大震下的塑性转动离其塑性转动能力有足够裕量。
(3)同层各柱上下端不同时处于塑性变形状态。
我国的抗震措施中对耗能机构的考虑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思路,采用了“梁柱塑性铰机构”模式。
抗震设计中我们为了避免没有延性的剪切破坏的发生,采取了“强剪弱弯”的措施来处理构件受弯能力与受剪能力的关系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非抗震抗剪破坏相比,地震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是不同的。
以梁构件为例,在较大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交叉斜裂缝区,该区混凝土受斜裂缝分割,形成若干个菱形块体,而且破碎会随着延性增长而加剧。
由于交叉斜裂缝与塑性铰区基本重合,垂直和斜裂缝宽度都会随延性而增大。
抗震下根据梁端的受力特征,正剪力总是大于负剪力,正剪力作用下的剪压区一般位于梁下部,但由于地震的往复作用,梁底的混凝土保护层可能已经剥落,从而削弱了混凝土剪压区的抗剪能力;交叉斜裂缝宽度比非抗震情况大,以及斜裂缝反复开闭,混凝土破碎更严重,从而使斜裂缝界面中的骨料咬合效应退化;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和裂缝的加宽又会使纵筋的销栓作用有一定退化。
可见,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抗剪能力严重退化,但是试验发现箍筋的抗剪能力仍可以维持。
当地震作用越来越小时,梁端可能不出现双向斜裂缝,而出现单向斜裂缝,裂缝宽度发育也从大于非抗震情况到接近非抗震情况,抗剪环境越来越有利。
此外,抗震抗剪要求结构构件应在大震下预计达到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
因为框架剪切破坏总是发生在梁端塑性铰区,这就不仅要求在梁端形成塑性铰前不发生剪切破坏,而且抗剪能力还要维持到塑性铰的塑性转动达到大震所要求的程度,这就需要更多的箍筋。
同时,在梁端塑性变形过程中作用剪力并没有明显增大,也进一步说明这里增加的箍筋不是用来增大抗剪强度,而是为了提高构件在发生剪切破坏时所达的延性。
综上所述,与非抗震抗剪相比,抗震抗剪性能是不同的,其性能与剪力作用环境,塑性区延性要求大小有关。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式来考虑抗震抗剪的强度公式:
其中为混凝土抗剪能力,为箍筋抗剪能力,为由于地震作用导致的混凝土抗剪能力下降的折减系数,且随着剪力作用环境、延性要求而改变。
我国的抗震抗剪强度公式也以上面公式为基础的,但是为设计方便,不同的烈度区取用了相同的公式,均取为0.6,与上面提到的混凝土抗剪能力随地震作用变化而不同的规律不一致,较为粗略。
延性对抗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性质,我们要想通过抗震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那么就必须清楚影响延性的因素。
对于梁柱等构件,延性的影响因素最终可归纳为最根本的两点: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破坏时的受压区高度。
影响延性的其他因素实质都是这两个根本因素的延伸。
如受拉钢筋配筋率越大,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就越大,延性越差;受压钢筋越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越小,延性越好;混凝土强度越高,受压区高度越低,延性越好(但如果混凝土强度过高可能会减小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从而降低延性);对柱子这类偏压构件,轴压力的存在会增大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减小延性;箍筋可以提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从而提高延性,但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受压时,其横向变形系数较一般混凝土明显偏小,箍筋的约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所以对于高强度混凝土,不适于用加箍筋的方法来改善其延性。
此外,箍筋还有约束纵向钢筋,避免其发生局部压屈失稳,提高构件抗剪能力的作用,因此箍筋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上规律,在抗震设计中为保证结构的延性,常常采用以下措施:控制受拉钢筋配筋率,保证一定数量受压钢筋,通过加箍筋保证纵筋不局部压屈失稳以及约束受压混凝土,对柱子限制轴压比等。
按地震作用降低系数(“中震”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与“小震”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之比)来划分延性等级,“小震” 取值越高,延性要求越低,“小震”取值越低,延性要求越高。
对延性要求则并未按关系来取对应的,而是按抗震等级来划分,抗震等级实质又主要是由烈度分区来决定的。
这就导致同一个R对应了不同的,从而制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这与关系是不一致的。
另外,我国规定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该设防目标对甲类、乙类、丙类这三类重要性不同的建筑来说,并不都是恰当的。
这种笼统的设防目标也不符合当今国际上的“多层次,多水准性态控制目标”思想,这种多性态目标思想提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应灵活采用多重性态目标。
甲类建筑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指地震时使用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修复的建筑,由于不同类别建筑的不同重要性,不宜再笼统的使用以上同一个性态目
标(设防目标),此外,还应该考虑建筑所有者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设防目标,从而做到在性态目标的选择上更加灵活。
4.常用抗震分析方法
伴随着抗震理论的发展,各种抗震分析方法也不断出现在研究和设计领域。
在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用来进行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的地震作用值。
通常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方法来计算该地震作用值,这三种方法都是弹性分析方法。
其中,底部剪力法最简便,适用于质量、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结构。
它的大致思路是通过估计结构的第一振型周期来确定地震影响系数,再结合结构的重力荷载来确定总的水平地震作用,然后按一定方式分配至各层进行结构设计。
对较复杂的结构体系则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抗震计算,它的思路是根据振型叠加原理,将多自由度体系化为一系列单自由度体系的叠加,将各种振型对应的地震作用、作用效应以一定方式叠加起来得到结构总的地震作用、作用效应。
而对于特别不规则和特别重要的结构,常常需要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该方法为直接动力分析方法。
以上方法主要针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性阶段,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屈服水准。
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是抗震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非线性时程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抗震分析方法。
其中针对结构非线性反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法(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从建立在层模型或单列梁柱模型上的方法到建立在截面多弹簧模型上的方法,再到目前正在研究发展的建立在截面纤维滞回本构规律的纤维模型法,模拟的准确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数值方法建立和求解动力方程从而得到结构各个时刻的反应量。
但由于对地震特点和结构特性所做的假设,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其主要价值是用来考察地震作用下普遍的而非特定的反应规律,以及对抗震设计后的结构进行校核分析,评估其抗震性能。
非线性静力分析法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新方法。
这种方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静力非线性计算方法,但它将反应谱引入了计算过程和结果。
其根本特征是用静力荷载描述地震作用,在地震作用下考虑结构的弹塑性性质。
它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是先以某种方法得到结构在可能遭遇地震作用下所对应的目标位移,然后对结构施加竖向荷载的同时,将表征地震作用的一组水平静力荷载以单调递增的形式作用到结构上,在达到目标位移时停止荷载
递增,最后在荷载中止状态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判断是否可以保证结构在该水平地震作用下满足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丰定国、王清敏、钱国芳、苏三庆编,工程结构抗震,地震出版社,2002
2.艾伦·威廉斯著,建筑与桥梁抗震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王社良、曹照平,框架结构弹塑性性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998:15(2)
4.周锡元等,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和振动控制,建筑结构学报,2002:2 5.周云、徐彤,耗能减震技术的回顾与展望,力学与实践,2000:20
附录二: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development
Abstract: 1,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development course; 2, modern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3, guarantee structure ductility ability earthquake resistance measure; 4, commonly used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alysis method
Key word: Structural design earthquake resistance
1.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development course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earthquake resistance correlation fundamental research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e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has also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s. At first, in has not considered the structure elastic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lso does not have the detailed earthquake function recording statistical data under the condition, the experience takes an earthquake level function (0.1 time of dead weight) to use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Is unceasingly rich along with the ground movement recording, the people through the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elastic reaction spectrum, first time from on macroscopic saw to the earthquake the response which causes to the elastic structure along with the structure cycle and the damping ratio change overall tendency, has promulgated the structure in under the earthquake ground movement stochastic drive forced oscill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discovered the contradiction which is unable to explain, at that time the standard took the design obviously was smaller than with the ground movement acceleration the function which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lastic
reaction spectrum in the structure ground movement acceleration, these structures majority by no means appeared the major damage actually and collapse. Afterwards along with to structure non-linear performance unceasing research, the people discovered when design structure takes the earthquake function only is entrusts with structure basically to submit the supporting capacity, when has a bigger earthquake, the structure will enter after a series of controls spot submits the inelasticity strained condition, and will depend on it to submit the after inelastic distortion ability to undergo the earthquake function. From this, also formed gradually has caused the structure to enter in under the certain level earthquake function submits, after and achieved enough submitted the inelasticity strained condition to come the diffusion energy the modern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theory. May see by above, the structure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elasticity to the non-linearity, from based on experiences to based on the non-linearized theory, submits from the pure guarantee structural-load-carrying capacity to the permission structure, and entrusts with the structure certain inelasticity deformability ability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2. Modern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Modern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mentality forms which under the current earthquake resistance theory, its main content is:
(1) The reasonable choice determination structure submits the standard earthquake function. First by has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ground peak value acceleration to take generally this local earthquake strong and the weak symbolized the value (namely center shakes), then (seismic force step-down ratio) obtains the different design by different R (namely slightly to shake) with the ground movement acceleration carries on the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design, thus had determined the structure submits the standard.
(2) Which formulates the effective earthquake resistance measure to cause the ductility ability which the structure truly has when design to use R corresponds. Mainly includes the endogenic force adjustment measure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strong cuts weak is curved) and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structure measure.
The modern earthquake resistance design idea is based on establishes to the structure inelastic performance research in, its core is the relations, the relations mainly refers differently is stagnating under the rule and the ground movement characteristic, the structure submits the standard and the self oscillation cycle as well as the biggest inelastic dynamic response relations. R is the ball plasticity responds the seismic force step-down ratio, the abbreviation seismic force step-down ratio; But for the biggest inelasticity responded the displacement with submits ratio of the displacement, is called 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coefficient; T then for presses the structure self oscillation cycle which the elastic rigidity obtains. In stagnates the curve for the ideal ball plasticity and the elastic rigidity throughout under the invariable premise, through to the different cycle, differently submits the standard inelastic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ystem to make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btained under the related ball plasticity response the biggest displacement rule: Is bigger than 1.0 seconds systems to T to be suitable "the equipotential line to move the principle" is under the inelastic response biggest displacement always is equal to under the identical ground movement input the elastic reaction biggest displacement. Regarding T in 0.12 - 0.5 second between structure, suitable "and so on the energy principle" is under the inelastic response ball plastic energy of deformation is equal to under the identical earthquake ground movement input the elastic energy of deformation. When "and so on the energy principle" is suitable, along with R increasing, 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demand rate of rise compared to "and so on the displacement principle" under according to grows quickly with the R same proportion. We may see by the above rule, if take the structure elastic reaction as, uses for the structure to do the bearing capacity design the earthquake function to take lowly, namely R bigger, then structure in with elastic reaction time the same earthquake function issues to inela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