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情况汇报
近年来,xx区坚持新农业、新旅游、新生活、新交流“四新“理念,以中法农业科技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中国农业公园、城市后花园、旅游目的地”。

一、深化开放合作,坚持“高品质”建园区
依托中法合作平台,坚持高点规划、高标建设、高位推进,着力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欧盟标准现代农业、法式风情水镇、脱贫奔康产业四大功能区,打造“生命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三大生态带,实现园区高端化。

一是立足对外开放引先进。

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契机,以法国最美小镇—艾吉斯镇为蓝本,创新新农业、新旅游、新生活、新交流“四新”视角,邀请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政府代表以及企业、机构代表多次实地指导,整合法国顶级品牌与先进农业技术,引进欧洲最大的温室集团法国瑞奇、全球食品花卉种植专家荷兰答而丰等企业的设施和技术,建设国际领先技术的全气候智能温室。

按照欧洲田园模式和农业标准,建成循环农业园伏季水果公园,引进国外优质果蔬品种30余个,完成2000亩伏季水果栽植、500亩智能温室、500亩鲜花(梅花)栽植。

二是突出国内合作创一流。

依托温室大棚建设科技孵化中心,建设先进技术输出推广示范点,与中、省农科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聘请省农科院和xx农大对园区进行了概
念性策划,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优秀的规划设计团队在概念策划的基础上完成总体规划,以生态湿地公园、欧盟标准现代农业、法式风情水镇、脱贫奔康产业四个支点打造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规模化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三是注重融入发展树标杆。

致力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本土化”,充分吸取法国农业发展的多样性特征,融入法国享誉世界的饮食文化、香水文化、葡萄酒文化、咖啡文化、生活文化,通过饮食厨艺、人文艺术、康养养生、创新娱乐多种方式,提升农业产业附加价值,实现农业发展“接二连三”,打造涵盖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美学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多态合一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国际领先示范点。

二、突出科技创新,坚持“智能化”管园区
坚持创新引领园区发展,在功能分区、农业科技、配套设施上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推动园区从田园变公园。

一是突出科学分区,增强园区发展功能。

依托山、河、田、林、湖生态资源,把生态优先、农旅结合作为发展核心,培育绿色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一核一体两园两镇”(“一核”即中法农业科技园核心区;“一体”即高品质农旅结合田园综合体;“两园”即生态湿地公园和循环农业园;“两镇”即风情水镇和特色小镇),发挥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园区整体效益。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升园区智能水平。

以法国文化元素为主要特色,重点打造多元化特色商业小镇,建设欧盟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

突出科技含量,在循环农业园区内全面推广果树配方施肥、肥水一体、自动灌溉、统防统治等肥药双控减量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建设2公顷法国维朗德里蔬菜花园广场、生态种养循环示范园、中法农业科技孵化中心以及高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30亩的全气候智能温室,建成蔬菜、水果等基地9000亩,有机(有机转换)基地认证总面积4000亩,湿地公园柑橘等主导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三是突出超前标准,优化园区配套建设。

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实行aaaa级景区配套设施标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总投资9000万元,改扩建龙江公路14.7千米,及时开辟第二通道,打造江陵镇农业产业道路环线5.5千米,提升园区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

同时,新建园区外部高压输电线路、通信基站、天然气管道、配气站、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保障了园区及园区周边群众用电、供气、供水,提升园区宜居水平。

三、注重区域覆盖,坚持“互动化”促发展
中法农业科技园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在xx区内助推群众脱贫奔康、促进乡村逐步振兴、带动区域产业发展,而且辐射带动顺庆、蓬安,在嘉陵江畔形成“两岸三地”和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走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以中法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在区内沿擦耳镇、御史乡方向,形成双叉河—中法农业科技园百公里特色观光产业带,连接嘉陵江流域百公里柑桔旅游产业带和螺溪河流域百公里蔬菜特色养殖生态康养产业,形成三大百公里、百万亩特色农业产业带集聚发展,行政村实现产业全覆盖。

跨越xx区界,双叉河—中法农业科技园百公里特色观光产业带与蓬安县产业带相连,形成全市一条特色经济发展带。

二是带动乡村发展提档升级。

为发挥中法农业科技园集聚效应,区委、区政府争取20xx年省“百镇建设”扩面增量镇落户园区所在的江陵镇,按照“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以强带弱”的整体发展战略,打造观光农业型特色小城镇,已完成编制全镇总规和详规的编制工作。

整合资金5000万元集中打造园区所在的元宝山村,按照“依托景区建新村、围绕新村建家园、建好家园融入景区”的发展思路,打造xx东北古法农业印象体验地、xx东北原乡农耕风情体验地、xx东北微田园综合体,建设xx东北民居70余座,完善文化广场、游客中心、公共卫生间等旅游配套设施,整体打造成“四季百花谷”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文明新风整体提升。

三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康。

采取“土地入股”“两统两返”“劳务承包”“公司+产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助农增收。

省港航公司在元宝山村租赁土地,建立1000亩脱贫奔康
鲜花产业园,提供园区就业岗位2000余个。

农户按期领取土地租金,按月领取园区务工收入,1500户当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致富奔康。

园区建成后,每年可培养输出万余名农业专业人才,实现农业产业收入8500万元,旅游产业收入14400万元,康养收入8500万元,真正实现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一业变多业、打工变创业、农户变商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