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 第三节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与周期性风 系 海流异常与El Nino事件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一)沃克环流
1、含义:赤道附近大洋东西两岸之间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 2、成因: 信风 海水向西运动 东岸冷海水补充 西岸暖流堆积 气流上升 3、意义: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 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气流下沉
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沃克环流:减弱,甚至相反
2、影响:
大洋东岸:(气候)降水增多,甚至出现洪 涝灾害 (洋流)秘鲁寒流----减弱 大洋西岸:干燥少雨,甚至出现旱灾 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二)水分指标
1、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多于同纬度大陆性气候。 2、海洋性气候一年中降水的分配较均匀,降水的变率小。 3、大陆性气候以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4、海洋性气候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一般都比大陆性气候大。 5、相对湿度的年较差海洋性气候小于大陆性气候。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二)焚风—出现在山区
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 形成的干热风。
焚风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 特点
迎风坡的气团逐渐上升降温达到饱和,并出现大量降水。
背风坡气团降低升温,蒸发旺盛,出现雨影区。背风坡山麓出
现干热风。
有利的方面: 1、初春促使积雪消融;2、夏末促使粮食和水果早熟。 不利的方面: 强大的焚风易造成北方小麦空瘪粒现象;在林区易造成 森林火灾。
海陆风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二)季风
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 象,称为季风。
2、特点:
1)盛行风向具有明显变化,即1 月与7 月盛行风向的夹 角至少有120°, 1 月与7 月盛行风向的频率超过40%;
2)这两种风的性质(主要是湿润程度)有明显差异;
3)多带来的天气现象有明显差别。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根据陆地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势,可分为山地、高
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类型,它们以不同规模错
综分布在各大洲,构成崎岖复杂的下垫面。
这些下垫面,又因沉积物、土壤、植被等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特性,使陆气相互作用的过程更为复杂。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从11 月至翌年2 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
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 月、1 月份
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 多J/cm2d。
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 月份 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 以上。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Welcome to the class!
第九章 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应急管理学院-2012
本章内容
1 2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本章重难点
重点
•海陆风和山谷风是如何现成的;
难点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又是 低层空气运动的边界面,它对气候的影 响十分显著。就下垫面差异的规模及其 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来说,海陆间的差别 是最基本的,并主要影响气温、大气水 分和环流。
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地方性风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一)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青藏高原为例)
1、动力作用
(1)机械阻挡作用—屏障效应
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 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
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
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 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与周期性风 系 海流异常与ENSO事件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引起气温差异而造成的周期性风系,主
要有以一日为周期的海陆风和以一年为周期的季风。
(一)海陆风 ----由于滨海区域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地方性风。 ----海陆昼夜热力因素引起的。
热力环流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二)厄尔尼诺
1、含义: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El Nino”,原意是“圣
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 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 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 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
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
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许多观测事实还证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 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亦有一 定的影响。据研究当厄尔尼诺出现时,将使我国北方夏季易发 生高温、干旱,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2)分支作用
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 原绕行,形成南槽北脊。
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 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北支急流
南支急流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2、热力作用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与周期性风 系 海流异常与ENSO事件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破 坏了气候的地带性分布,使得在同一纬度 带内:
在海洋条件下形成的气候称为海洋性气候; 在大陆条件下形成的气候称为大陆性气候。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温指标
气温日较差:一般夏季大于冬季,陆地大于海洋。
气温年较差:大陆大于海洋。
年温相时:大陆最热月在7月,最冷在1月,而海洋最热
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出现时间比大陆落后1 个月。
春温与秋温差值:气候学上通常以4 月和10 月气温分别 代表春温和秋温。海洋性气候,春温低于秋温。大陆性 气候,春温高于秋温。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三)峡谷风
概念——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狭窄 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 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 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称为峡 谷风或“穿堂风”。
特点——风速大,强气流
著名分布区域——我国的台湾海峡,松辽平原等喇叭地形处。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日出后2—3小时转为谷风(午后最大),日落前1~1.5小时转
为山风。
夏季谷风比山风强,冬季山风比谷风强。 谷风时能加大山上湿度,甚至形成云雾或降水,山风则相反。
昼 暖
山坡 山谷 冷
夜 暖
山坡 山坡 山谷
泠
暖
冷
山坡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山谷风是如何形成 的
(一)山谷风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
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 风。
白天因坡上的空气比同高度上的自由大气增热强烈,于是
暖空气沿坡上升,成为谷风---风从山谷吹向山坡。 夜间由于山坡上辐射冷却,使邻近坡面的空气迅速变冷, 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成为山风---风从山 坡吹向山谷。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晚,风 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白天 近地面气流:海洋 陆地 海风
夜间 近地面气流:陆地
海洋 陆风
上午陆风转为海风(13-15时最强),阴天海风则推迟在 中午出现。日落后海风转为陆风。
强
弱
§9.1 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二)中小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中小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也是相当复杂的。首先由于 坡地方位不同,日照和辐射条件各异,导致土温和气温 都有明显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有明显的影响。在我国, 多数山地是南坡的温度高于北坡。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地方性风
§9.2 地形起伏对气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