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证 试讲 计算机基础 Excel公式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各位评委:
老师好!我叫** ,来自 **学院。

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2章第2节excel公式(板书),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下面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教材分析中的第一个环节——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EXCEL函数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计算,是掌握EXCEL软件使用的更高层次要求。

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安排一课时,学习sum, average, max, min, rank, if, mod, mid, count, countif, sumif函数。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借助“函数帮助”,掌握sum, average, max, min, rank, if, mod, mid, count, countif, sumif
函数的语法
●教学难点:if、countif, sumif、rank函数语法和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理解Excel中函数的概念;以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例子,分析、掌握使用函数处理数据,并完成一定的数据处理任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函数的功能。

(2)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组织教学与学生互致问候检查出勤
复习上节课内容Excel格式设置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3分钟)
函数计算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生活,询问各类成绩表的做法。

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算术运算求和,实践证明:在所求数据比较多的情况下,这种把单元格地址一个一个相加的方法太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从而引发思考:能否简化操作?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呢?由此引入函数计算,顺利导入新课。

2、提出任务,讲授新课
(1)首先演示使用SUM函数,求每个学生的总分。

(5分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指导学生查找函数帮助,讲解SUM函数的语法。

第2步:求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

第3步:求出所有学生的总分。

(2)学生动手(10分钟)
告诉学生函数名称,学生查找函数帮助,了解函数语法,完成表格平均分(average),最高分(max),最低分(min),及格率(统计个数count, 统计满足给定条件的个数countif),等级(逻辑判断if)(总分大于200分为“优秀”,其余为“一般”)的计算。

(3)拓展练习(8分钟)
设置本练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A. 巩固新知
B. 函数嵌套的使用
更改等级的评定方法:总分大于240分为“优秀”,大于200分为“合格”,其余为“不合格”,重新评定等级。

排名(rank)的计算。

提示:求名次时要用到绝对引用。

(4)巩固练习(15分钟)
性别、男生平均分的计算
取子串函数mid, 求余数mod, 计算满足给定条件的和sumif.
提示:根据现行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定,正在使用的18位的身份证编码,它的第17位为性别(奇数为男,偶数为女)。

(5)作业点评(2分钟)
3.课堂小结(2分钟)
通过学习Excel 中常用函数的使用,使我们认识到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

Exce l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还能数据排序、筛选、制作图表等操作,在以后我们将逐步学习。

4. 作业布置(1分钟)
《计算机应用基础》P225实训11
五、教学后记
高职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所以本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

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