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原理解析
简述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简述电动汽车工作原理电动汽车是一种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环保、低噪音和高效能的特点。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池供电、电机驱动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电机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运动。
电动汽车通常采用交流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将电流通过电枢线圈产生磁场,与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转矩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汽车轮胎上,推动汽车运动。
电机内部设有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定子上的线圈通过电流变化产生磁场,驱动转子旋转。
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它负责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以及汽车的加速和制动。
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来控制电机在不同道路条件下的动力输出,提高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同时,控制系统还可以对整个车辆进行监控和故障检测,保障车辆安全运行。
电动汽车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实现了零排放和低能耗的特性。
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它们不需要燃料燃烧产生废气,从而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电动汽车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高达90%以上,远高于内燃机汽车的25%至30%的效率。
实际上,在充电设施完善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与传统汽车相当甚至更好的性能。
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
由于电池的储能密度和充电速度的限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并且充电时间较长,这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和普及程度。
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容量逐步提高,充电速度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一些电动汽车已经实现了超过500公里的续航里程,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80%以上的充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充电便利性,还有一些新的技术被引入到电动汽车中,例如快速充电技术、超级电容器和回收制动能量等。
这些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延长续航里程、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减少能耗。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简称EV)是一种通过电池组存储电力并利用电动机驱动车辆运动的车辆。
相比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纯电动汽车无需燃料燃烧,减少了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具有环保和高效能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结构电池组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是储存电能的核心部件,通常由多个电池单体串并联组成。
电池单体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能量密度高且充放电效率较高。
电池组通常安装在汽车底部的底盘区域,以达到低重心和良好的车辆平衡性。
电动机电动机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它转化电能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电动机通常位于车辆的驱动轴上,与传统的内燃机相似。
根据不同车辆型号和性能需求,电动机的类型和配置也会有所不同。
纯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电池组、电动机以及其他各个部件的运行。
它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监测和平衡电池组中的电池状态,同时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运行。
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动机控制单元(Motor Controller Unit,MCU),负责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充电系统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负责将电能从外部电网转移到电池组中。
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口、充电电缆和充电桩。
充电口位于车辆侧面或后部,用于连接充电电缆。
充电电缆通过充电桩将电能传输到电池组中,并依据车辆的需求对电能进行充电过程中的控制和保护。
动力传输系统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传输系统相比传统车辆较为简单,不再需要传统的变速器和离合器。
通常采用单速变速器或直接驱动方式,将电动机的转矩直接传输到车轮上实现车辆的运动。
加速当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时,控制系统通过电动机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并驱动电动机。
电动机的控制单元根据油门踏板的行程和转速请求来调节电动机的输出扭矩。
电动机获得电能后开始转动,通过动力传输系统将扭矩传递给车轮,从而推动车辆加速前进。
制动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纯电动汽车采用再生制动系统。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它不同于传统汽车所使用的内燃机。
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现代汽车科技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电池系统1. 锂电池组成:锂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它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正极一般是由氧化物制成,负极是由石墨制成,隔膜是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的薄膜,电解液则是锂离子的传导介质。
2. 充放电原理: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是纯电动汽车实现能量转换的基础。
在充电时,电池会吸收外部电能将电子转移到正极,使正极富集锂离子;在放电时,电池会释放储存的电能,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使正极的锂离子逐渐流失。
二、电动机系统1. 电动机类型: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多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或永磁同步电动机,其中永磁同步电动机因其高效、可靠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2. 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在工作时,电动机会根据车辆行驶需求,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来调节转矩和转速,从而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和行驶控制。
三、能量管理系统1. 控制单元:纯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包含控制单元,它负责监控和控制电池、电动机和其它配套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整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2. 能量回收:在行驶中,纯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机的反向工作,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结语通过上述对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原理。
纯电动汽车以其环保、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则对我们更好地把握汽车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汽车科技爱好者,我深信纯电动汽车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而对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环保和能源危机的挑战。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汽车,它不像混合动力汽车那样同时搭载内燃发动机和电动机,而是完全依靠电池储存的电能来驱动。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现代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电控系统、充电系统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
其中,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它通常由锂离子电池组成,能够储存大量电能。
电动机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电控系统则是控制电动机和电池组的工作状态,确保汽车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充电系统用于给电池组充电,将外部电能转化为电池内部的电能。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则是对电池组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和稳定性。
其次,纯电动汽车的原理。
纯电动汽车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电池组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当纯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组会释放储存的电能,通过电控系统将电能传输给电动机。
电动机接收到电能后,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
当电池组的电能消耗完毕时,需要通过充电系统对电池组进行充电,以恢复储存的电能。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则负责监控电池组的工作状态,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通过电池组储存电能,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部分:电池组、电动机和控制系统。
首先是电池组。
电动汽车使用高容量的充电电池组来储存电能,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
这些电池通常被安置在车辆底部或后部,以实现良好的重心分布,并且与电机配套。
电池组提供直流电能给电动汽车的电机。
接下来是电动机。
电动汽车采用交流电动机,因为交流电机在转速调节和效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电动机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能输入和输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通常位于车轮、车轴或传动系统中。
最后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动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和相关传感器组成。
传感器感知车辆的状态和环境信息,如车速、油门位置、制动状态等。
ECU根据这些信息控
制电机的输出,以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并实现合理的能量利用。
控制系统还可以支持能量回收和储能系统的管理,使电动汽车在能量利用和续航里程方面更加高效。
总结而言,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池组储存电能,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能量的控制和管理。
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使得电动汽车成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方式。
新能源车辆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新能源车辆(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是以新型能源为动力源的汽车,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与传统燃油车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新能源车辆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
一、工作原理1. 电动车工作原理电动车主要依靠电池组提供电能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后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运动,从而实现汽车行驶。
整个过程可以简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混合动力车工作原理混合动力车采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可以分别或同时驱动车辆。
在不同的驾驶模式下,可以根据驾驶需求进行切换。
主要工作原理为:燃油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将电能储存于电池中,电池再提供电能给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二、基本构造1. 电动车基本构造(1)电池组:电动车使用的是大容量的蓄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电池组负责储存电能,提供给电动机使用。
(2)电动机:电动车使用的是交流电动机或直流无刷电动机。
电动机接收电池组提供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3)电控系统:电动车的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控单元等,用于控制电池组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实现驱动控制和能量管理。
(4)传动装置:电动车的传动装置主要包括减速器和差速器,将电动机的转速转化为适合车轮的转速,实现车辆行驶。
(5)充电系统:电动车需要通过充电系统进行电池组的充电,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桩等设备。
2. 混合动力车基本构造(1)燃油发动机:混合动力车使用的燃油发动机与传统燃油车相似,可以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
燃油发动机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发电,提供电能给电动机使用。
(2)发电机:发电机通过燃油发动机带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
(3)电池组:混合动力车同样配备电池组,用于储存由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并提供给电动机使用。
(4)电动机:混合动力车同样采用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装置,接收电池组提供的电能,与燃油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行驶。
(5)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可以实现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切换和协调工作,将两者的动力输出到车轮,实现车辆驱动。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汽车。
其结构
大致分为四部分:电动机、电池组、电控系统和车身结构。
电动机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驱动车辆行驶。
电动
机通常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等多种类型,其中永磁同
步电机由于其高效率、高动力等特点,成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常用的电机
类型。
电池组是储存电能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目前,电动汽车通常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良
好的安全性能等优点。
电控系统包括电力电子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控制系统。
其主要
作用是控制电机的启停和输出功率,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和稳定性。
车身结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外壳部分,包括车架、车身、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轮胎等组件。
在设计方面,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
的车身结构需要更加轻量化和紧凑,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高效能、低耗能的
特点。
电动汽车动力部分结构的原理及维修注意事项(二)
电动汽车动力部分结构的原理及维修注意事项 (二)
图13 帝豪EV旋转变压器
①轴用弹性挡圈;②旋变转子;③转子总成;④深沟球轴承;
⑤定子壳体总成;⑥波形弹簧;⑦圆柱销;⑧后端盖总成。
图14 电机分解图
图12 驱动电机基本工作原理
旋变信号的作用是反应驱动电机转子当前的旋转相位,电
机控制器在通过旋变信号计算当前的驱动电机转速。
如帝豪EV
2.交流高压充电(慢充)
图15 直流充电流量传递路径
图16 交流充电流量传递路径
图17 充电锁功能示意图
3.充电锁功能
4.低压充电
高压上电前,低压电路系统依赖12V铅酸蓄电池供电,当
图18 低压充电示意图
5.智能充电
长期停放的车辆容易造成低压蓄电池方电,当低压蓄电池严重方电将会导致车辆无法启动上电。
为避免这一问题,有些
图18 低压充电示意图
图19 智能充电示意图
图20 制动能量回收路径示意图
6.制动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系统是在车辆滑行或制动过程中,驱动电机从驱六、冷却系统
76-CHINA·December
图21 冷却系统功能示意图
并膨胀。
部分冷却液因膨胀而从散热器和驱动电机中流入膨胀
罐总成。
散热器和液道中滞留的空气也被排入膨胀罐总成。
车辆停止后,冷却液自动冷却并收缩,先前排出的冷却液
图22 第一种高压接插件
第二种高压接插件如图23所示。
按住①后,将接插件往外拔,听到咔响声后停止;按住②后,
图23 第二种高压接插件
(。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是一种使用电池驱动电动机的车辆。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池系统、电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
首先,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是电池,它通常是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系统中。
这些电池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或车辆所装备的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其次,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动机。
它使用电能来驱动车辆前进。
电动机中的电能通过导线传输到电动机内部的电线圈上,形成旋转磁场。
磁场与电动机内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旋转力矩。
这个力矩使车轮转动,推动车辆前进。
最后,控制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监测和控制电池和电动机之间的能量流动。
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度和驱动模式等信息,调整电池和电动机之间的能量转移,以实现车辆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通过电池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推动车辆前进。
控制系统确保电池和电动机之间的能量转化和能量利用最佳化。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电动汽车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更加环保和高效。
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
电动汽车构造与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电动汽车那点事儿。
电动汽车,你说它像啥?就好比是一个超级酷的大玩具,但可比玩具厉害多啦!咱先从它的构造说起哈。
那电池就像是电动汽车的“能量心脏”,给车子提供动力源泉呢。
想象一下,要是没了这颗强大的“心脏”,车子可不就趴窝啦!这电池的容量大小可重要了,就跟咱手机电池一样,容量大就能用得久一些嘛。
然后就是电动机啦,它就像是车子的“大力士”,负责把电池的能量转化为车子前进的动力。
你看,电动机一转起来,车子就“嗖”地跑起来啦,厉害吧!而且电动机可比传统的发动机安静多了,开着电动汽车在路上,那叫一个安静惬意呀。
还有那电控系统,就像是车子的“大脑”,指挥着一切呢。
它得时刻保证车子各部分协调工作,不能出岔子呀。
这“大脑”要是不灵光,那车子还不得乱套啦!再说说原理。
电动汽车跑起来不就是靠电嘛,电驱动着车子跑,多简单!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
电池把电输送给电动机,电动机就开始发力,带着车子跑起来。
就这么个过程,可里面涉及到好多技术呢,什么能量管理啦,动力分配啦,都是学问呀。
你说这电动汽车多环保呀,不烧油,没尾气排放。
咱开着电动汽车,也算是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呢。
而且电动汽车的保养也相对简单呀,没有那些复杂的发动机保养啥的。
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啦,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这说明啥?说明大家都越来越认可它啦!以后说不定满大街跑的都是电动汽车呢。
你想想,开着一辆安静又环保的电动汽车,多酷呀!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肯定会越来越好,续航里程会更长,充电也会越来越方便。
那时候,咱就更不用担心开着开着没电啦。
反正我是挺看好电动汽车的,它就是未来出行的趋势呀!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结构和原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能源汽车采用了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动力系统,以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少的排放。
下面将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主要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组、电控系统和驱动系统。
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主要包括电动机、变速器和驱动轴。
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中核心部分是电磁铁和转子,通过电流的作用产生磁场,使转子旋转,并驱动汽车行驶。
变速器起到电动机转速与车轮速度之间的匹配作用,保证汽车在不同速度下能够提供合适的扭矩。
驱动轴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能够行驶。
电池组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储存装置,其作用类似于传统汽车中的油箱。
电池组主要由锂电池组成,通过充电将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供电动机运行。
电池组的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
电控系统对新能源汽车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
电控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
中央控制器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号,并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电动机、变速器等。
传感器用于感知汽车的状态,如车速、转向角度、电池电量等。
执行器根据中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辅助装置,主要包括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悬挂系统。
制动系统通过制动器对轮胎施加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止。
转向系统通过转向装置改变车轮的方向,使汽车转向。
悬挂系统通过悬挂装置支撑车身,减震,提供舒适的行驶感受。
以上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汽车以其独特的动力系统和环保特性,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改进,新能源汽车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
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和原理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动机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内燃机位置相似。
电动机的类型包括直流电动机(DC)和交流电动机(AC)。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与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功能相似,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使车辆运动。
电池系统:电池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是储存电能的装置。
电池系统通常由一组串联或并联的电池组成,以提供足够的电能供给电动机。
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镍氢电池。
电池系统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监控和控制电池的状态,在过放、过充及温度等方面提供保护。
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重要支撑系统,它负责控制和监测电动汽车的各项功能,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
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控装置、电控单元和电控软件。
电控装置是实现电能转换、控制电机运行和自动切换的关键设备,电控单元是整个电控系统的大脑,通过电控软件对电池、电动机和其他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系统是保障电动汽车行驶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轮胎、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组成。
轮胎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操控性能,确保车辆平稳行驶。
悬挂系统负责车辆减震和保持悬挂高度稳定,以提供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片、制动盘和制动器,实现车辆的制动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是将电池释放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车辆行驶。
当车辆行驶时,电池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前进。
同时,电控系统将电池的电能输出和电机的运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车辆的稳定行驶。
新能源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汽车具有很多优点,如节能环保、零排放、低噪音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将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延长续航里程和提高充电速度,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新能源电动汽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新能源电动汽车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跟着节能减排政策普及及新能源家产的高速发展,电动汽车行业也获取了长足的发展。
有关于惯例的燃油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在构造及工作原理仍是没得获取广泛的认知,下边本文就对电动汽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进行详尽介绍。
一电动汽车的构造构成及运行原理图示:电动汽车系统运行原理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和有关协助系统等部分构成。
● 电力驱动系一致般来说包含驱动控制器、驱动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车轮等部分。
驱动电机就是传统燃油汽车中的发动机,主要负责高效率地将动力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车轮前进的动能,进而驱动车辆运行;同时,在制动状态下将车轮上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回馈到动力电池中以实现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
驱动控制器就像人体的神经中枢,电动汽车一定经过一个驱动控制系统来协调控制电机运行、运行运行,进而实现整车的最正确性能。
●电源系统包含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 等部分。
●协助系统包含协助动力源、动力转向系统、空调器、照明装置等部分。
二电动汽车调速图示:电动汽车调速控制流程图与传统燃油汽车换挡变速不一样,电动汽车的变速能够实现连续调速变化。
在电动汽车上,驾驶员同时是经过控制制动踏板和加快踏板来控制汽车的制动减速泊车和加快控制,不过制动踏板和加快踏板将驾驶员的操作转变为电信号,再由电动汽车总控制系统协调控制。
三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构造差别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在构造上的最大差别在于动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电动汽车采纳蓄电池、电动机、控制器及有关设施代替了原有的内燃机和油箱。
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所以不需要传统燃油汽车上与燃油发动机有关的零件。
在电动汽车中,不需要发动机、变速器、油箱、燃油供应装置、燃油发射装置、火花塞、进气管、排气管、三元催化转变器以及消声器等零件,甚至连车头上的进气格栅都不需要。
而电动汽车上配置的电气零件主要有蓄电池、电动机、控制器等。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取代了发动机,用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车辆运行。
电动汽车发动机原理
电动汽车发动机原理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它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在了解电动汽车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原理。
电动汽车的发动机是指电动机,它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通过电控系统控制电能的输入和输出,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停车等功能。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是电动机的静止部分,通常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中通入直流电流,产生一个稳定的磁场。
而转子则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通常由铁芯和永磁体组成,当定子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转矩,驱动转子旋转,从而带动汽车前进。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
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力,这个力就是转矩,驱动转子旋转。
而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这就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主要由控制器、电池、电机和传感器等组成,它可以实现对电能的输入和输出的控制,从而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停车等功能。
电控系统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作,实时调整电能的输入和输出,使汽车能够高效、安全地行驶。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驱动电动机工作,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通过电控系统实现对电能的输入和输出的控制,使汽车能够高效、安全地行驶。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原理也会不断完善,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环保。
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概述
汽车车轮行驶。
二、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2.车载电源模块
• 电源电源模块主要包括蓄电池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和充电控制器等。
它的功用是向电动机提供驱动电能、监测电源使用情况以及控制充电 机向蓄电池充电。
• 纯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主要是指电池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用是对电
动力总成
电机控制系统 控制框图
系统组成
动力总成
电动机最大输出扭矩: 450N.m,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 75kW, 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120kW,电机峰值功率驱动电机具有一定的过载
能力,采用峰值功率进行描述,它表示电动汽车行驶的后备功率,与整 车的加速、爬坡性能相关
电动机最大输出转速: 7500r/min; 动力总成总重量: 130kg。 总传动比: 6.417。 传动比: 1.667。 主减速传动比: 3.85。
三、 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4) 轮毂电机驱动模式。 图(e)和(f)同图(d)布置方式比较接近,将电动机直接装到了驱 动轮上,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行驶。
四、 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1)无污染,噪声低
• 纯电动汽车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空气的洁净是十分有益的,
有“零污染”的美称;电动汽车无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电动机噪声小。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5时39分20.12.1705:39December 17,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17日星 期四5时 39分41秒05:39:4117 Dec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5时39分 41秒上 午5时39分05:39:4120.12.17
电动汽车内部结构解析
电动汽车内部结构解析电动汽车主要由电力驱动系统、能源系统和辅助工作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电力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大脑中枢”,也是与燃油汽车最为不同之处。
电力驱动系统的功能是将蓄电池中储存的电能转化为行驶动能,并且扮演着再生制动的功能(也就是将汽车减速过程中动能回收利用,再返回到蓄电池之中)。
能源系统就是汽车体内的“消化系统”,将外界获取的“食物”(电能或者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蓄电池能量进行储存,为汽车行驶提供源源不断地能量来源。
辅助工作系统承载着“汽车服务员”的角色,她提供的是空调、照明、辅助动力源等所谓的“其它的”功能,可以提高汽车整体的可操作性和驾驶员的舒适感,此部分基本和普通燃油车类似。
电动汽车内部构造简图1.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作用是将蓄电池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运行的装置。
同时,大部分电动汽车在刹车状态下,电机又会扮演“发电机”的角色,将多余的机械能回馈给电池进行充电。
市面上,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
譬如,特斯拉用的是异步电机,起步加速较快,而且不会出现噪音;北汽EU260则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因为其轻便易于安置。
2.电动控制器电动控制器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而设置,其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电压或电流,完成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通过均匀改变电动机的端电压,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从而实现电动机的无极调速,这一过程称之为晶闸管斩波调速。
在电动汽车的旋向变换控制中,直流电动机是通过接触器改变电枢或磁场的电流方向而实现旋向变换。
当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时,电动机转向的改变只需变换磁场三相电流的相序即可,可使控制电路简化。
此外,采用交流电动机及其变频调速控制技术,使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更加方便,控制电路更加简单。
3.传动和行驶装置电动汽车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转矩传输给汽车的驱动轴,然后再由行驶装置(车轮、轮胎和悬架等)转化为对地面的作用力,从而带动车轮行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HEV的工作过程
HEV采用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驱动系统。 发动机的动力保证HEV正常行驶时所需要的 基本动力。然后采用控制发动机转速范围、 降低发动机的最高转速、保持发动机的稳 定均衡地运转和“开—关”的控制方式, 使发动机避开启动、怠速和转速突然变化 时,燃料燃烧不完全而引起的燃料经济性 降低和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HEV以电动机 驱动作为辅助动力。一般在HEV发动机启动、 车辆启动、加速和爬坡时起作用。还起发 电机的作用,使发动机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储存到电池组中去。
3 混合电动汽车(HEV)
从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看,电动汽车的 研究是从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纯电动汽车开始的。但 由于纯电动汽车是从单独依靠蓄电池供电的,而目前动 力电池的性能和价格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因此,纯电 动汽车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燃料电池研究 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受到 了限制。 在此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成为电动汽车开发过程 中最有可能市场化的一种新车型,它将现有内燃机与一 定容量的储能器件通过先进控制系统相组合,可以大幅 度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国外普遍认为它是投资 少、选择余地大、易于满足未来排放标准和节能目标、 市场接受度高的主流清洁车型,从而引起各大汽车公司 的关注。
通用Hy-wire氢动三号的电池组
2.2 FCEV的发展现状
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21 世纪首选的洁 净、高效的发电技术,其具有能量转化效率 高、不污染环境、使用寿命长等不可比拟的 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燃料电池研究还没有取 得重大突破,必须解决寿命、成本、稳定性、耐
久性、环境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 是寿命和成本问题。现在国际上每辆氢源燃料电 池汽车的成本,一般在100万美元到200万美元之 间,造价的确非常昂贵。燃料电池电动机 采用四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 机和柴油机)、二冲程内燃机(包括汽油 机和柴油机)、转子发动机、燃气轮机和 斯特林发动机等。 (2)电动机 采用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 动机、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等。 (3)电池 采用不同的蓄电池、燃料电池、 储能器和超级电容器等。
3.3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不同形式的组合可分为:
(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HEV) (2)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 (a) 发动机轴动力组合式 (b) 动力组合器组合式 (c) 驱动轮动力组合式 (3)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SHEV) (a) 动力组合器动力组合式 (b) 驱动轮动力组合式 日本、美国开展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 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多采用并联和混联的结构型式 不同,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的结构型式以串联 为主。
空气加湿、去离子 过滤器
水泵
空 气 压 缩 机
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甲醇储存罐
H净化器
氢气净化泵 重整器带燃烧气
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通用Hy-wire 氢动三号由200块相互串联在一起的燃料电池块组成的电池组产 生电力,通过68升的氢气储存罐向燃料电池组提供氢气。电池组 所产生的电能输入电动机后,通过功率为60千瓦/82马力三相异 步电机驱动车辆行驶,并几乎不产生任何噪音。氢储存罐分为两 种,一种罐内储存的是温度为-253°C的液态氢,另一种罐内储 存的是承受最高压力可达700Pa的高压氢气。一次充气行驶里程
2.1介绍几种典型的燃料电池电动车 下面分别介绍以氢为燃料和以甲醇为燃料的燃 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并介绍通用的一款用氢气作为 燃料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3逆变器 12 DC/DC转换器 驱动电机 氢气压力调节器 热交换器 燃 料 电 氢气储存罐 池 组 氢气循环泵 5冷凝器、汽水分离器 水箱
11电源开关
太阳能汽车
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采用燃料电池作电源的电动汽车称为燃料电池电动汽 车即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其动力源是用 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动机系统。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是FCEV的 核心部分,不同燃料作为动力源,发电机系统组成是有差 别的。目前,多以压缩氢气或液化氢气及作为基本燃料。
韩国现代公司推出的蓄电池电动跑车
法国文图瑞(Venturi)公司推出,集各种高端性能于一身,当今世界上 最昂贵的一款电动车。
i-unit是部变形車,分 為低速與高速兩種模 式,以锂电池为动力。 當低速行駛時,前、 後輪靠攏,間距收縮 到最短,讓車身挺直, 乘坐在車上,人與車 幾乎成為一體,可以 在狹小空間內,靈活 地執行進、退、迴轉 等動作。
3.4 柴油混合动力车
标致雪铁龙集团推出基于“柴油-电力”混合动力 的两款展示车——标致307和雪铁龙C4。这种混合动 力车平均百公里能耗为3.4升柴油,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为每公里90克。在高速行驶模式下为80g/km,与 307及C4的柴油发动机车型相比,分别减少了28%和 45%。柴油混合动力车的燃效为29.4km/L,比汽油混 合动力车提高25%,每100km可节省1L左右的燃料。 混合动力系统由最大输出功率为66kW的1.6L柴油 发动机、柴油颗粒过滤器(DPF)、起动器兼交流发 电机、“Stop & Start”系统、DC无刷马达、逆变器 及镍氢充电电池构成。该系统配套使用6速手自一体 变速箱。
第二讲 电动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2017年10月11日
1 蓄电池电动汽车(EV)
EV是一种最好的零污染或超低污染的车辆,它没有 噪声和振动,操作性能好等,远远地优先于燃油汽车, 是当前开发和研制取代燃油汽车的首选车型。EV动力源 采用蓄电池--电动机系统。 1.1 EV的基本组成部分: (1) 车载电源 (2) 电池的管理系统 (3) 驱动电动机和驱动系统 (4) 控制技术 (5) 车身及底盘 (6) 安全保护系统
1.2 EV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对动力蓄电池的基本要求
比能量高; 充电技术成熟、时间短;
连续放电率高、自放电率低;
适应车辆运行环境; 安全可靠; 长寿命、免维护。
1.3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
EV发展的瓶颈在于电池。近年来由于电 池技术的制约使得EV发展速度有所缓慢。 在车载电源得到解决后,电动汽车必会迅 速地发展。 目前EV趋于小型化、个性化和家庭化 发展,主要为家庭辅助用车或休闲用车。 1.4 几种典型EV 世界各国有各种微型和小型EV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