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
摘要本文就当前时期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效策略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范围不全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滞后于我国财政
预算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本身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仍然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发展。

本文就当前时期加强事业单
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2.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事业单位资产状况不明确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
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在收付实现制下,许多当期已经发生的,但在后期
支付的现时义务并没有确认为负债;许多当期应收未收的收入因为暂时无法收到,而不能确认为收入。

例如单位借款利息支出,只有在支付时才确认为支出(减少
资产),而不能及时归属为资金占用期的一种负债;已完工程未支付的工程款因
为没有支付,而不能及时确认为单位负债;应收未能收回的收入(高校学费收入)因为当期没有收到,而不能确认为单位收入,从而人为地夸大(或缩小)了单位
可支配财力,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情况不真实。

2.2事业单位资金价值有待分析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的事业单
位除经营性业务外,其他所有固定资产都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
的资金一旦支付以后,就以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原值反
映价值状态。

除固定资产损毁、报废、转让等事项发生时直接冲减原值外,在使
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性、功能性和技术性损耗都不予以反映,这显然有悖于市场
经济的价值规律。

由于没有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通过计提折旧归集到相应的受
益期,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发挥了应有效益,就无法体现,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普
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

这样,既不利于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利于
真实地反映资金的实际价值。

2.3事业单位财务成果难于考证
配比原则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
互配比。

它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
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

而在收付实现制下,收入、费用
却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它不考虑收支项目在时间上的配比性,更无法考虑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性,从而在技术上为粉饰财务报表数据提供了可能。

有些管理当局为了满足其期望的预算收入的增加(减少)或支出的节约(超支),达到其最终的意愿和效用,人为地将收付的时间在当期和以后期间进行调节,或者是将有些模糊的收支在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之间进行调节,从而
导致财务成果和工作业绩严重偏离实际的情况。

2.4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不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作为
会计核算基础,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的是会计年度内收支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如对
跨会计期间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下是用现金的支付日记作费用核销,经常
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混淆的做法导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信息失真,对这些资
产的监督和控制也可能失真。

再如收付实现制下,以款项的实际收支为基础确认
收入和费用,主要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会计期间内资金来源、使用及报告
日现金余额等信息,其实质是将事业支出总量和事业收入总量相配比,这种配比
不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

3.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有效策略
3.1加大推进权责发生制力度
引入企业实行多年的权责发生制,并逐步创造条件全面铺开。

现行的《事业
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六条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
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可以说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并没有完全诠释好会计的内在精髓;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经常存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会
出现不配比的情况,有的年份支出过于偏大,是不合理的失偏。

由于事业单位对
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就难以对这些非经营性业务进
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考核。

同时,实际工作中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
务常常并不容易区分,这使得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计量,不利
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财政经费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

因此,循序渐进对事业
单位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以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
运行效率。

3.2健全资本金制度
随着事业单位非政府来源资金的出现,不同投资主体权益、投资者利益在现
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有力保障。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配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资本金核算制度。

可以设想在对事业单位固定
资产进行评估确认现值的基础上,加上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一次性确认为国有投资,在“实收资本”或“资本金”科目下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形式的投资也相应在该
科目下进行分项明细核算;对于接受的捐赠可以下“资本公积”下进行明细核算;
对于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或部门其他预算资金,可以视同为一种特定服务收入,
要与资金提供者要求提供的服务或完成的任务所需耗费的资源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遵循因果配比的原则进行更为细致、完整的收入和成本核算,分期确认事业
结余或经营结余。

另外,还可以借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这方面的
规定,进一步完善净资产的核算工作。

3.3建立完善的会计报表体系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可设计成四张表:资产
负债表、业务收支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

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去除原表中的收支类项目。

业务收支表反映事业收支、经营收支等各项收支情况。

预算收支表反映预算收入和支出金额。

基建投资表反
映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

3.4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模式可参照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
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充分体现固定资产的净值。

购置
固定资产时,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的会计处
理既简洁又清晰。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可采取直线法或工作量法对使用的固
定资产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
计折旧”科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核
算内外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现行事业
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借鉴各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逐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新民.浅析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2】杜勇.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现实路径选择[J].财会学习.201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