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教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2.了解《战国策》等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课文,讨论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
2.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刺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2、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领悟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过程中设喻讲理和表明见解的技巧。
【教学方法】
1.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课时】本片文章需 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国有句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有利于行,但这种忠言人们很不喜欢啊!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效果也很好,叫什么?(“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第二课时,看邹忌是如何劝说齐王听从他的建议的。
(二)思读课文,巩固文意:
1、本文选自《战国策》,请同学再次回顾介绍《战国策》的情况。
《战国策》,原为战国末期秦汉间人所辑,后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
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战国策》的体例是编年体史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记载的是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2、回答的很好。
下面请大家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各学习小组把难懂的,还是不理解的字词划
出来,小组内讨论解决。
时间约五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师:还有不懂的字词吗?师:大家合作的真好。
)
(三)朗读指导,角色扮演: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的梗概,这里涉及到几个人物?
(邹忌、妻、妾、客、齐王。
)
2、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也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有的感情色彩。
除了主人公,其它人物的言语不多,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教师在班内巡视指导)生1:邹忌问妻时是亲昵的,问妾时很严肃,问客人是平淡的语气。
生2:妻子回答时应该是热情的赞扬,因为她在家中的地位较高。
生3:小妾地位低,回答时会表现的较为拘谨、害怕。
……
3、我们都是小演员
好,有同学开始跃跃欲试了!现在各小组讨论一下这些人物说话时的心理及语气,分角色朗读一下,注意把握微妙的感情差异。
然后小组合作,推荐六位同学分别饰演五个人物、朗读旁白,也可以毛遂自荐,我们看看表演的效果如何。
(学生活跃起来,开始琢磨人物心理,用各种口气进行对话。
老师参与各组讨论,指导朗读,同时注意全班学生的整体纪律。
)
师:大家都很认真,也很有表演能力,刚才我已经发现了许多的"影视新秀",(学生笑)现在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几位学生煞有介事地表演开来,尤其是表演齐王的男生,表演很到位。
几分钟的表演不时赢得掌声和笑声。
)
4、七嘴八舌评演技
大家说演得好不好?(同学们齐喊:好!)好在哪里?要说出理由,当一个有水平的评论家。
这几位演员哪些地方表演得特别好,哪些地方如果这样表演会更恰当,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表演最好的应该是"齐王",多有君王气度!说起话来有霸气。
而且,把这位君王谦逊、知错就改的一面表现出来了。
生2:我认为扮演妻妾的同学表演很好,把妻子对丈夫的宠爱之情和小妾的畏惧拘谨都表现出来了。
生3:(扮演邹忌者):我说说我扮演邹忌的感觉吧,如果让我再演一次,我觉得应该再严肃一点。
因为说得毕竟是国家大事,他只是采用委婉的方法,但态度是很认真,很严肃的。
师:有道理!邹忌果然非同一般,不仅敢于进谏,而且能将齐王说得心悦诚服,现在我们仔细品味一下说话的艺术。
请讨论:邹忌的说话艺术(技巧)
生1:邹忌采取了类比的方法,家庭是国家的缩影,他把自己在家庭中的真实感受说出来,打动了齐王,使齐王欣然接受了建议。
生2:邹忌运用了委婉的说话方式。
邹忌很聪明,他只有不犯上,才能免遭杀身之祸。
他在尊重齐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推论。
生3:邹忌的话语让齐王产生反思。
既然一个家庭是这样的,那么国家更应该警惕,这样才能使国家兴利除弊。
我们看到齐王也很开明,他接受了建议,便立即拟诏,结果不言而喻。
(四)整体感知,重点突破:
师: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文集体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
(学生读时,教师同时板书如下问题)(板书)A、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B、邹忌是怎么样讽齐王的?
C、邹忌讽齐王的结果怎么样?
D、齐王是怎样纳谏的?
E、纳谏后的效果如何?
(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思考黑板上的问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抢答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生:早晨照镜子,想到与徐公比美的问题,随后接连询问了妻、妾、客,他们都夸邹忌美。
由此邹忌想到齐王身边的人可能都会赞美齐王,从而委婉规劝齐王。
师: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没有。
师:其实,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邹忌就是拿妻、妾、客比齐王身边的人。
那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讨论)对比
生:反衬。
……
师:运用的是譬喻说理。
那么齐王有没有纳谏啊?
生:有。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定了三种奖赏的方法:上、中、下。
(学生齐读三赏部分语句)
师:是的,他接受了。
那么齐王纳谏后的效果如何?
生:(大声齐答)四海之内皆朝于齐。
(五)评价人物,简要小结:
师:你如何看待邹忌这个人?
生1:我认为邹忌是关心国家大事,善于思考,有远见卓识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生3:他足智多谋,长于辞令,能够洞察君王心理。
师:大家说的真好!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齐王的呢?
生1:齐王是个明君,他能够积极采纳大臣的意见。
生2:齐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
……
师:因为时间关系,人物评价我们就进行到这里。
课下请大家把你对两人的评价整理到自己的作业本上。
师: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理清了课文意思,分角色表演了课文内容,重点研讨了进、纳谏的方式方法,分析了人物形象。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本节课的学习成果,都是靠同学们自己的诵读、思考和研讨而获得的。
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多诵读,多思考,多合作,多讨论。
四、【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以事设喻巧讽谏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面刺---------上赏----------门庭若市
欣然纳谏行三赏书谏----------中赏----------无可进者
谤讥---------下赏---------战胜于朝廷
五、【教学反思】
由于同学们的重视和预习,整堂课一气呵成。
在课堂上,我把“表演”的机会“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
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我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挑战!
本节课有成功的体会,也有许多疏漏。
如教学中强调多读多背,但读的仍然不够;对课文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时间关系没有涉及;教学中未涉及到对情节、语言、选材等写作特色的分析,是一个遗漏。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
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3.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话是一门艺术,提意见、建议更是一门艺术。
会提的,让人心悦诚服;不会提的,让人火冒三丈。
今天,我们看看邹忌是怎样向齐王提建议,齐王又是怎样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建议的。
二、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研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邹忌结合自身容貌问了妻、妾、客三人一个什么问题?分别怎么问的?
三问: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②、三人分别怎么答的?三人的回答有没有不同?
三答: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叹句,读出其妻由衷的偏爱之情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反问句,读出其妾畏惧拘谨之情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陈述句,读出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
语气:强----弱
(教师指导后,学生齐读,注意其语气、节奏感)
③、徐公来后,邹忌和他比美的结果如何?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
④、比美观结果引发了邹忌什么样的思考?
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小结:邹忌经过一番思考,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2.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
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①、邹忌入朝后先向齐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而皆以臣美于徐公。
”
原因是什么?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
②、邹忌向齐王说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三比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有莫不求于王
③、如果说“皆以臣美”是生活小事,那么“王之蔽甚矣”就是什么事?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理?
•“皆以臣美”--------- “王之蔽甚矣”
•小事 --------- 大事
•家事 --------- 国事
•设喻说理、对比推理
小结: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3.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王曰:“善”则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体现齐威王的心悦诚服。
由于邹忌由小及大。
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认自然。
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②、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下赏
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初门庭若市
数月间进
期年无可进
纳谏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总结人物形象:
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齐威王: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四、布置作业
1.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2.用今天你所学到的劝谏方式完成下列各题(任选一题)
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上网。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