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氧气瓶和移动式乙炔瓶发生器应距明火多少米以上? [ ]
A.2.5m
B.5m
C.10m
D.15m
2.高度在 20 m 时的作业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特级
3.皮肤由于接触液化气体或干冰等物质而受损,这种情况属于 [ ]
A.化学灼伤
B.热力灼伤
C.复合性灼伤
D.辐射灼伤
4.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式能量失控的是 [ ]
A.核污染
B.热辐射
C. 自动反应
D.爆炸
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哪一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 [ ]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管安全必须管生产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监督原则
6.企业领导在设备安全运行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对全企业设备安全运行负具体指导、检查责任 [ ]
.全技术部门 B.生产计划部门 C.技术部门 D.设备动力部门
7.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515℃、466℃、365℃,那么这几种物质中最易自燃
的是 [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8.Ag
2C
2
、CuC
2
、NI
3
、TNT 等四种爆炸物中,爆炸危险最小的是 [ ]
A.Ag
2C
2
B.CuC
2
C.NI
3
D.TNT
9.CH≡CH、 CH
2=CH
2
、CH
3
CH
3
等三种物质中,毒性最小的是 [ ]
A.CH≡CH
B.CH
2=CH
2
C.CH
3
CH
3
D.三者毒性一样大
10.电流通过人体的下列途径中,对人体危险最小的是 [ ]
A.从左手到右手
B.从左脚到右脚
C.从左手到脚
D.从右手到脚
11.铁质硫酸贮罐用水冲洗后还应用什么气体吹扫 [ ]
A.N
2 B H
2
C.空气
D.水蒸汽
E.He
12.住宅、公共场所、生活建筑物及实验室等场所属于 [ ]
A.无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B.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C.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D.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
13.设备、管道物料排空后,加水冲洗、再用 N
2
、空气置换至可燃物含量合格 ,氧含量在( )之间。

[ ]
A.15-18%
B.18-19%
C.18-20%
D.19-21%
14.有( )级以上大风时,不宜高处动火。

[ ]
A.2
B.4
C.5
D.6
15.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并挂上 ( )的警告牌。

[ ]
A.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B. “高压危险”
C. “前面施工请绕道”
D. “严禁通行”
E. “危险,缓行”
16.限定空间内作业时,一般应派 ( )人以上作罐外监护。

[ ]
A.0
B.1
C.2
D.4
17. ( )是企业领导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助手,负责组织、推动和检查督促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 ]
A.安。

全技术部门
B.生产计划部门
C.技术部门
D.设备动力部门
18.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 (如锅炉内、金属容
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 )V。

[ ]
A.36 12
B.50 42
C.110 36
D.50 36
19.以下不会引发火灾事故的是 [ ]
A.冲击摩擦
B.电磁辐射
C.静电火花
D.高温表面
20.作业场所氧含量低于 ( )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窒息事故。

[ ]
A.18
B.21
C.30
D.15
21.有关置换作业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保证检修动火和进人设备内作业安全,在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气体都应进行置换
B.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置换可直接使用空气进行
C.丁二烯生产系统,不宜使用氮气进行吹扫置换
D.设备置换后,应尽快迸入内部进行检修
22.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
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这种功能称为 [ ]
A.安全联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封保护
23.对产生尘、毒危害较大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有效的密闭、 ( )、吸收、净化等综合措施
和监测装置,防止尘、毒的泄漏、扩散和溢出。

[ ]
A.高压
B.中压
C.零压
D.负压
24.下列( )不是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 ]
A.安全阀
B.爆破片
C.易熔塞
D.防爆帽
25.在气瓶安全使用要点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为避免浪费,每次应尽量将气瓶内气体用完
B.在平地上较长距离移动气瓶,可以置于地面滚动前进
C.专瓶专用,不擅自更改气瓶钢印和颜色标记
D.关闭瓶阀时,可以用长柄螺纹扳手加紧,以防泄漏
26.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中,轰燃发生在 [ ]
A.最盛期
B.初起期
C.发展期
D.熄灭期
27.从防止触电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 )的安全措施。

[ ]
A.电磁场伤害
B.间接接触电击
C.静电电击
D.直接接触电击
28.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 ( )的主要措施。

[ ]
A.雷电侵人波
B.直击雷
C.反击
D.二次放电
29.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以按 ( )考虑。

[ ]
A.800~1000Ω
B.l00~500kΩ
C.50~100Ω
D.l~5MΩ
30.将机器上的紧急事故开关 (亦称急停开关)作为一般操作的停止开关频繁使用,这是 [ ]
A.允许的
B.不允许的
C.无所谓的
D.有些机器可以,有些不可以
31.在机械产品寿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决定机器产品安全性的最关键环节是 [ ]
A.设计
B.制造
C.使用
D.维修
32.多数固体的燃烧呈( ),有些固体则同时发生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

[ ]
A.固相
B.液相
C.气相
D.三相混合
33.电石和石灰是 [ ]
A.易燃物品
B.遇湿易燃物品
C.氧化剂
D.有毒品
34.可燃固体根据( )分类 [ ]
A. 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爆炸下限
35.易燃液体应盛装在 [ ]
A.玻璃容器
B. 瓷器
C.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D.塑料容器
36.下列专用于盛装乙炔是 [ ]
A.压缩气体气瓶
B.液化气体气瓶
C.溶解气体气瓶
D.高压气体气瓶
37.永久气体气瓶属于: ( )气瓶 [ ]
A.低压
B.中压
C.高压
D.常压
38.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 [ ]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炸药爆炸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锅炉爆炸
C.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D.化学爆炸、核爆炸、分解爆炸
39.承压后受力最均匀的形状是 [ ]
A.球形
B.圆筒形
C.正方形
D.椭圆形
二、判断题:
1.重大危险源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 ]
2.爆炸性压力液化气体和连续压力液化气体属于泄放型危险源。

[ ]
3.H
2 、CO、CH
4
等三种气体,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排序为 H
2
>CO>CH
4。

[ ]
4.钾钠须浸入石油中贮存。

[ ]
5.相对密度小于 1 的液体发生火灾时,用水灭火是无效的。

[ ]
6.燃烧过程中会发光、发热,但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 ]
7.对于压力容器的安装,应待其彻底完成后再进行验收。

[ ]
8.锅炉停炉 100 天左右时宜采用热法保养。

[ ]
9.在通电电流不大.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电流会引起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

[ ]
10.有 5 级以上大风时,不宜高处动火。

[ ]
11.磷落在皮肤上引起的灼伤是化学灼伤。

[ ]
12.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 13.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门、电缆沟等进人室
内的设施。

[ ]
14.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 ,应穿防静电(导电)鞋,以防人体带电,地面也应配用导电地面。

[ ]
15.火灾的防治趋势是"清洁阻燃、智能探测、清洁高效灭火、性能化设计与评估。

"火灾防治途径环环相
扣就构成了火灾防治系统。

[ ]
16.气瓶充装前,必须把瓶内的余气用完。

[ ]
17.常压锅炉不存在锅炉爆炸问题。

[ ]
18.制氧站的空、实瓶同库时,可以混合存放,但应有明显标记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 ]
19.安全色要根据信息内容,按规范正确使用。

绿色常表示正常工作状态。

[ ]
20.当作业位置太高,又缺乏登高工具时,可以利用起重机将作业人员吊到高处作业位置。

[ ]
21.检验人员进入锅炉时,若通风和照明良好,可不必派监护。

[ ]
22.动火分析不宜过早,一般不应早于动火前 1h。

[ ]
23.人体摆脱电流的能力是因人而异,且随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 ]
24.采用吸声、隔生或消声材料等是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

[ ]
25.紫外线属于非电离辐射。

[ ]
26.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在于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从而使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 ]
27.氢气的爆炸极限为 4.0%,上限为 75.6%,所以,氢气含量低于 4.0%或高于 75.6%的混合物就不会有爆
炸危险。

[ ]
28.如果破裂容器具有明显的形状改变和较大的塑性变形,那么这是由于疲劳破坏所致。

[ ]
29.在通电电流不大、通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

[ ]
30.当同时具备引起伤害的能量和可能遭受伤害的对 (人或物)时,潜在的危险就必然会发展成事故 [ ]
31. 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

,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
的时侯,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 ]
32.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 ]
33.温度升高、压力增大或氧含量增加均会是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增大。

[ ]
34.移动式灭火机是扑救初期火灾常用的有效灭火设备。

[ ]
35.锅炉内水位波动幅度超出正常情况,水面翻腾程度异常剧烈的现象叫作汽水共腾。

[ ]
36.电伤不能伤及人体内部而只能伤到人体表面,并常会在人体上留下伤痕。

[ ]
三、名词解释:
1.爆炸极限
2.工业毒物职业接触限值
3.保护接地
4.安全泄放量
5.安全生产责任制
6.灼伤
7.气瓶
8.保护接零
9.噪声
10.危险化学品
11.系统安全
12.韧性破裂
13.蠕变破裂
14.燃点
15.双相触电
16.冷却灭火法
17.高处作业
18.安全管理
四、简答题:
1.化学危险货物可分为哪九大类?
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应遵循哪些原则?
3.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是指具备哪些条件的容器?按用途可以分为几类?
4.职业病的“三级预防”是什么?
5.为什么混合物中可燃物只有在爆炸极限以内才会有燃烧爆炸危险?
6.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7.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8.如何通过工艺控制预防静电。

9.简述化工装置的检修特点。

10.简述消防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1.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12.为什么说毒物的含义是相对的?
13.何为可燃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有何区别?
14.职业危害因素包含哪些?
五、论述题:
1.某火力发电厂有 6 台额定压力 13.72 MPa、额定蒸发量670t/h 的电站锅炉。

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
烧,建有 2 个 500m3 的轻柴油储罐。

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

制氢站装有 1 套制氢设备和 4 个氢
罐,氢罐的工作压力 3.2 MPa、体积 13.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

因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

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 6m 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 5t 的电动葫芦。

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

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

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旧设备使用叉车运走。

施工现场周围有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清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因素。

3)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某化工厂有一批货物需要临时储存在仓库中,该仓库同时储存有黄磷和一些木箱,因存放地点狭小,
需挪动仓库中的一些铁架,摆放到另外一个地方。

领导指派电焊工将一铁架割开,在切割过程中,火星溅到木箱上引起木箱着火。

厂消防队的消防员立刻用水枪灭火,为了防止相邻的黄磷发生爆炸,厂领导要求同时对密封的黄磷桶进行喷淋降温。

1)切割属于哪类作业?该类作业有哪些必须遵守的禁令?
2)请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错误做法和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理由。

3.某日,某污水处理厂张某等 3 位职工来到马路上,先后打开了 6 只窨井盖抽取污水,下午 1 时半左右,
张某等 4 位外地民工到达现场准备下井作业, 2 时左右,井内污水抽至露管口,民工张某自己用绳子绑住腰部,没有佩带防毒面具先下井作业,下井后张某用榔头、凿子等敲凿管道内的石块,这时一块砖块被敲落,管道内的污水冲了出来。

民工杨某在井口上守望,发现张某靠在井壁不动了,觉得情况有异,便想拉张某出井,但这时绑在张某身上的绳子已经松开,无法拉张某出井,杨某便在不采取任何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也即刻昏倒在井内。

在井上的程某等另 2 名民工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用绳子系住自己的腰部下井救人,先将杨某救出,程某再次下井救人时,由于没有佩带防毒面具自己也昏倒在井内。

这时污水厂职工张某见状系绳下井,先后将程某和张某救出井外,此时自己也昏倒在路边。

在场的其他职工将 4 人急送医院抢救,第一个下井作业的民工张某已不治身亡,另 3 名工人出现脑水肿等病危症状,经医院抢救脱险,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1)急性中毒现场救护应遵循哪些原则?
2)硫化氢气体中毒应采取何种急救措施?
3)硫化氢常发生于何处?有何预防措施?
4.2005 年 9 月 28 日凌晨 6 时 39 分,开发区某公司的板材工厂,在做投产各项准备,对 2 楼的浆液贮槽
进行了 MMA 清洗,洗涤后发现槽底有块状固体异物,操作工王某在打开人孔盖后发现在槽内壁上部有一圈薄膜状固体聚合块付着,立刻向班长汇报,班长指令王某用 MMA 冲洗后发现无效果。

刘某在木棒(3m 长)前端缠上白布,斜着从人孔伸进去捅捣内壁上薄膜,王某在人孔的上方观察内部脱落状况。

在捅捣下第一块薄膜后开始第二块的时候,槽内发生燃爆,在事故中有两位员工发生了烧伤。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是什么?
2)针对此类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
.
C
5
.
A
6
.
D
7
.
D
8
.
D
9
.
C
1
.
B
11.A 12.B 13.D 14
.C
15
.A
16
.C
17
.A
18
.A
19
.B
2
.
A
21.B 22.A 23.D 24
.C
25
.C
26
.A
27
.D
28
.B
29
.A
3
.
B
31.A 32.C 33.B 34
.B
35
.C
36
.C
37
.C
38
.C
39
.A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三、名词解释:
1.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


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 (%)来表示。

可燃粉尘则以毫克/升表示。

2.职业接触限值 (OEL,有害物质容许浓度)指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
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3.保护接地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
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4.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指压力容器在超压时为保证它的压力不再升高,在单位时间内所必须泄放的气
量。

5.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各级领导应对本单位事故预防工作所负的总的领导责任,以及各级工程技术人员、
职能科室和生产工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事故预防工作应负的责任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

6.机体受热源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操作,并进一步导致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灼伤。

7.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下 (-40~60℃)可重复充气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为 0~30MPa(表压),公称容积
为 0.4~1000L 的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溶解气体等的移动式压力容器。

8.保护接零是指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外壳),用导线与低压电网的零线 (中性线)
连接起来。

9.噪声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一切令人不快或不需要的声音。

10.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
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11.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
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12.韧性破裂是容器壳体承受过高的应力,以致超过或远远超过其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使壳体产生较大
的塑性变形,最终导致破裂。

13.在高温下运行的压力容器,当操作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塑性
变形经长期累积,最终会导致材料破裂,称为蠕变破裂。

14.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达 5min
以上称为点燃。

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15.当人体的两处,如两手、或手和脚,同时触及电源的两根相线发生触电的现象,称为两相触电。

16.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
终止。

17.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8.安全管理是指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企业管理活动。

四、简答题:
1.化学危险货物可分为九大类:
(1) 爆炸品;(2) 气体;(3) 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危害环境物质。

2.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应遵循原则:
(1)救护者的个人防护; (2)切断毒物来源;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促进生命器官的功能恢复; (5)及时解毒和促进毒物排出。

3.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称之为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0.1MPa;
(2)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 2.5MPa ·L;
(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按用途压力容器可分为:反应容器 (R)、换热容器(E)、分离容器(S)和储运容器(T)。

4.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的控制;对现在
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要进行改善,减少危害和污染,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二级预防:早期发现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行健康监护,早期
发现、早期鉴别、早期诊断;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经常进行检查、检测,使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

(3)三级预防:对已经患职业病的员工,应尽快做出正确诊断。

对确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病有
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

5.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极限浓度称为爆炸极限,包
含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

如果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下限,因含有过量空气,即使遇到着火源也不会爆炸燃烧;同样,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上限,因空气非常不足,所以也不会爆炸,但
重新接触空气还能燃烧爆炸。

6.影响触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1)流过身体的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5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伤害愈严重;
(3)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
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臀部或背部至手、手至手也很危险,脚至脚的危险性较小。

此外,电流经过大脑也是相当危险的,会使人立即昏迷。

(4)电流频率高低:频率为 30~300Hz的交流电最易引起人体心室颤动;
(5)人体的电阻:当皮肤完好且干燥时,人体电阻大约为 40~100kΩ ;当皮肤有损伤且潮湿时,人
体电阻将降到800~1000 Ω。

7.电离辐射的防护:
(1)管理措施:建立辐射源的管理制度、建立卫生防护制度与操作规程、对工作场所进行分区管理、
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人员的体格与医学监督检查;
(2) 技术措施:控制辐射源的质量、设置永久的或临时的防护屏蔽、缩短接触时间、加大操作距离
或实行遥控、加强个人防护、信号和报警设施。

8.工艺控制是从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使其不超过
危险程度,是消除静电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1)控制物料输送流速; (2)选用合适材料; (3)增加静止时间; (4)改变灌注方式;
(5)清除油罐或管道内的杂质或积水,以利于减少静电; (6)合理选用防爆设备和装设松弛容器。

9.化工装置检修具有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

其复杂性表现为由于检修项目多、检修内容复杂、施工作业量大、任务集中而检修时间又短,人员多,作业形式和作业人数经常变动,为了赶工期经常加班加点,且化工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和性能各异,塔上塔下、容器内、外各工种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检修中又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所有这些都给装置检修增加了复杂性,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另一方面,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化工检修的危险性。

由于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中存在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装置检修又离不开动火、动土、进罐人塔作业,在客观上具备了发生火灾、爆炸和中
毒等事故发生的因素,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重大事故。

10.灭火原理:减少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或量的减少。

灭火方法: (1)窒息灭火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
助燃而熄灭; (2)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3) 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4) 化学抑制灭火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消除燃烧中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11.定期检验是指在压力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每隔一定的时期采用各种适当而有效的方法,对容器的各个
承压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

(1)年度检查: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检验周期内的安全而实施的运行过程中的在线检查;
(2)全面检查:指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进行;
(3)耐压试验: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合格后,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者气压试验。

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根据容器的制造和安装质量、使用条件、维护情况等情况,进行确定。

12.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它涉及毒性物质的数量、存在形态以及作用条件。

例如氯化钠作为
普通食用盐,被认为无毒,但是如果溅到鼻黏膜上就会引起溃疡,甚至使鼻中隔穿孔。

如果一次服用200~250g,就会使人致死,毒物的相对性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1)物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有毒性;
(2)物质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能出现毒性;
(3)具体讲某种物质是否有毒,则与它的数量及作用条件有直接关系。

13.可燃液体的蒸气(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 (延续时间少于 5s)燃烧,
称为闪燃。

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与火源接触即行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持续燃烧达 5min 以上,这种现象称为点燃。

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闪点与燃点的区别:在燃点时燃烧的不仅是蒸气,而是液体(即液体已达到燃烧的温度,可提供保持稳定燃烧的蒸气) 。

在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燃点时则能继续燃烧。

14.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以下三大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1)劳动组织不当造成的有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业方式、使用工具、不良体位、
人-机间不匹配等造成紧张和劳损;
(3)生产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的有害因素,如太阳辐射等;工艺要求的不良环境条件,
如冷库、烘房等;不合理生产工艺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管理缺陷,造成作业环境不良,如照明不利、地面湿滑,空间狭窄等。

五、案例分析题:
1.1)重大危险源:(1)锅炉; (2)制氢站或氢罐; (3)轻柴油 (柴油)罐。

2)事故类型: (1)物体打击:高空落物; (2)车辆伤害:叉车; (3)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倒链; (4)
触电:电焊、角磨机、运行中的电缆; (5)灼烫:高温管道、电焊、气割; (6)火灾:焊渣、煤粉及其他可燃物; (7)高空坠落:高空作业; (8)容器爆炸:氧气瓶 (罐)、乙炔气瓶(罐);(9) 机械伤害:角磨机; (10)锅炉爆炸:锅炉; (11)其他爆炸:煤粉。

3)安全措施: (1)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或安全带或安全帽或防护网或安全
手套; (3)照明良好; (4)清理煤粉或清理现场或专设通道; (5)设置标志; (6)电动工具使用前检查或配备漏电保安器; (7) 进行检查; (8) 隔离措施; (9) 起重作业设专人指挥: (10) 防火措施; (11) 保护措施; (12)责任制; (13) 管理制度;(14) 培训;(15) 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