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明清科考的状元试卷中就不乏灵活运用经典、闪现真知灼见的佳篇名作,胶柱鼓瑟的迂腐之作实际上寥寥可数。

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

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莫衷一是,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无所适从。

③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近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记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苦心孤诣。

④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相,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惟妙惟肖。

⑤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

⑥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

这些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网络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

A . ①⑤⑥
B . ①③⑥
C . ②③⑥
D . ③④⑥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本报派往美国采访该事件的记者共两位,到美国三小时后,一人发回来一篇通讯稿。

B . 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 . 有关人士强调:最近连续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D .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回忆录中记录自己和别人的历史,是需要有选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回忆录才有正当性,才能提供有益的价值引领。

①也就是选择真实还是选择伪饰②还是有勇气去挑战体制与政治③这种选择④能够选择真实与真诚
⑤是停留在个体人生之上⑥能够让人看到个体与时代的命运关联成因
A . ③①⑤②④⑥
B . ④①③⑥⑤②
C . ③④①⑤②⑥
D . ④⑥①③⑤②
4.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
A . 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B . 我有亲父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 逼迫兼弟兄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5.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末) 下面对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小说的主人公苏比是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形象。

B . 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方式,使人物命运陡然逆转,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C . 小说以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美国下层社会小人物的悲剧命运。

D . 小说最后写到苏比想要第二天去找曾经给他提供过马车夫工作的皮草商人,就是为了表现苏比不能把握机
会、懒惰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6. (6分) (2018高二上·铅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

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

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

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虽然不同,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 . 一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又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

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C . 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由此产生了。

D . 随着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微创业”变得简单而易实现。

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分享经济在近些年才火起来。

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典型的分享经济。

B . 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 分享经济由于“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D .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分享经济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B . 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阐述了分享经济提供的产品具有丰富度和个性化特点。

C . 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属性,表达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D . 文章从个性化的需求、“微创业”的兴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逐层论述了分享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7. (13分) (2019高二上·静海期中) 阅读下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遍地战壕
季明
那时候,老兵还是个十七岁的新兵。

到了部队,就开始挖战壕,这活儿累,黄土还行,若遇上山石地,就受罪了,一镐下去,只刨出个鸡蛋大的白印,虎口却震得发麻。

老兵手上满是血泡,泡起,磨破,再起,最后成了老茧。

对此,老兵很有意见,当兵,练好枪就行,他是来杀日本鬼子,不是来卖苦力挖水渠的。

老兵认为,挖战壕,其实就是挖水渠。

老兵就开始消极怠工。

战壕挖好后,连长要检查。

连长是东北人,黑大个儿,挎着把盒子炮,每走一步,那盒子炮就会荡起来,然后,“啪嗒”一声,又拍打在屁股上,仿佛一只破拖鞋,不停地拍打着光脚板儿似的。

一听见这声响,老兵就知道连长来了,赶紧抬头、挺胸、立正,笔直地立在自己挖的战壕旁。

连长步子很慢,双手别在身后,握着一把小工兵铲,一上一下地晃悠。

连长看见老兵敷衍了事挖出的战壕,火苗腾地蹿上来,脸就更黑了,抡起小工兵铲,在老兵头上“咣咣”地敲。

“你个瘪犊子,找死啊!”连长骂。

老兵戴着钢盔,工兵铲拍在上面,脑袋不痛,但那“咣咣”声,却震得两耳嗡嗡响。

老兵不服,大声说:“长官,俺是来杀鬼子,不是来挖水渠的!”
连长愣了一下,绕着老兵转了两圈,说:“?——小王八犊子,来杀鬼子啊?要是没了命,咋杀?”
连长揪着老兵的耳朵,一指战壕,吼道:“战壕是保命的,记着,它,就是你的命,重复一遍!”
老兵“啪”地一个立正,就吼:“战壕,是俺的命!”
接下来,老兵只好认真地挖战壕,没办法,工兵铲拍在脑袋上的滋味,不好受。

战壕挖成后,还要掏防炮洞。

跟鬼子干了一仗后,老兵就发现连长的话,是真理。

那天,鬼子开始进攻了,连长观察
了一下,大声地喊:“防……炮……啦!”
连长声嘶力竭地喊:“防……炮……啦……”
在连长的吼声中,士兵们抱头鼠窜,纷纷钻进防炮洞,瞬间,鬼子的炮弹就铺天盖地砸过来,接二连三地爆炸,
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老兵哪见过这阵式,抱头缩在防炮洞里,筛糠一样抖。

炮声一停,连长立马跳出去,喊:“上战壕!玩……命……啊!”
连长又声嘶力竭地喊:“上战壕!玩……命……啊……”
老兵没有出去,抱头缩在防炮洞内,抖成一团。

鬼子的进攻被打退了,连长冲过来,一把将老兵提溜出去,抡起工兵铲,在他头上“咣咣”地敲,骂:“王八犊子!”
连长一边敲一边骂,敲一下骂一句王八犊子,半晌,才喘着粗气停下手。

老兵蹲在地上,两耳嗡嗡响,也不知是炮震的还是连长敲的。

连长吼:“站起来!”
老兵趔趔趄趄地站起来,连长揪着他的耳朵,一指战壕,吼:“这里不是乌龟壳,它,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重复一遍!”
老兵立正,就吼:“战壕,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
几仗打下来,老兵就记住了连长的话,战壕,不仅保命,更是男人拼命的地方。

于是,他在连长“防……炮……啦”的呼喊里,进防炮洞;在“上战壕!玩……命……啦”的吼叫中,跟鬼子拼命。

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身边的兄弟一茬茬倒下,新兵们又一茬茬补进来,老兵就真的成了老兵。

跟鬼子一路打下去,天南地北,到处都有老兵挖的战壕……
许多年后,九十多岁的老兵,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一处战场遗址,这里战壕犹存,只是淹没在荒草丛中。

拨开荒草,老兵下到战壕里,突然发现有一个防炮洞还在,他弯下腰,艰难地钻进去,静静坐着,倏地老泪纵横,他想起了连长。

连长就牺牲在这处战场,那天,鬼子的炮击开始时,几个新兵吓傻了,站着没动,连长冲过去,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的脚下。

老兵看见,在爆炸中,连长消失了,只有那把工兵铲飞在空中,车轮般翻转着,然后,落下,笔直地插在地上……许多年来,这把工兵铲,一直在老兵的脑海中翻飞。

老兵走出战壕,站在山坡往远处眺望,恍惚间,枪炮声在耳边响起,硝烟和那把翻飞的工兵铲,又在眼前浮现,于是,他握紧拳,深吸一口气,学着连长的样子,大喊一声:“防……炮……啦!”
四面群山荡起阵阵回声:“防……炮……啦……”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以回忆开篇,巧妙引入战壕的故事,在娓娓叙述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体现出高妙的艺术匠心,也使小说带有沧桑感。

B . 小说描写简练而传神,如描写老兵挖战壕的情形,虎口“被震得发麻”,手上“满是血泡”,为下文写他因不愿吃苦而消极怠工作了铺垫。

C . 从对挖战壕“很有意见”到“发现连长的话是真理”,老兵的思想认识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从战斗中获得了深刻的领悟。

D . 随着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老兵也变成了一个九十多岁的真正老兵,天南地北到处都有他挖的战壕,正所谓“遍地战壕”。

E . 小说以老兵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昔日战场,学着连长大喊结尾,将回忆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2)小说中的连长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小说两次写到连长揪着老兵的耳朵,其原因和目的都不同。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6高二上·潮阳期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元行冲,河南人。

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

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

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

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
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

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

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

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

四迁大理卿。

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

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

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

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

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

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 .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 .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 . 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 . “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 . “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 . “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

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 . 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

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 . 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

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 . 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

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4)
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②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 (7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原州①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②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释】①原州:北宋一边疆地区;②贫官:指张贲,其官职卑小,俸禄菲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惟”“更”二字写出了边塞之地离家乡的距离之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B . 颈联将塞角高咽与泾河不流两种情景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

C . 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D . 诗人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乐景写悲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默写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要让一个人担负重大使命,一定会让这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一句充分印证了这句话。

③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先用“________,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通过描写急流、瀑布发出巨大声响来写其险。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1. (3分) (2017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无名氏的《全相三国志平话》都在评述三国的故事,①________。

这不仅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哲学深度和时代精神,更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人口吻”:陈寿用的是史臣的口吻,②________ ,无名氏用的是说书艺人的口吻。

近代以来,“各位看官”、“却说”、“且说”等这些作者用于自白的陈词套语渐被丢弃,汉语小说作者那类传统的说者形象开始退出叙事舞台,正如人们常提及的:现
代小说史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作者的隐退。

尽量不要站出来说话,③________ ,这几乎成了当代小说家不约而同遵守的一个规则。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期中) 请以“现在想想,这样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6-1、
6-2、
6-3、
7-1、
7-2、
7-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1、
9-2、
五、默写 (共1题;共5分)
10-1、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1-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