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及期末练习
第1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
2热胀冷缩
3水受热以后
4水遇冷以后
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地球
6月球
7太阳
8太阳钟
第3单元昆虫
9庞大的“家族”
10养昆虫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第4单元繁殖
12用种子繁殖
13用根、茎、叶繁殖
14动物的繁殖
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
15生物与非生物
16动物的庇护所
17环境变化以后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如,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5.使用酒精灯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7.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8.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9.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10.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11.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
积会增大。

12.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13.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1.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

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

2.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3.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4.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5.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它还是运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7.农历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8.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

9.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

10.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

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

1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

12.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界种数的80%以上。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

3.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

4.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的步骤;1)准备一些枯树枝和开心果果壳。

(2)用热熔胶把头、胸、腹三部分连接起来,把果壳粘在背部,把触角粘在头部。

(3)在胸部的两侧粘上三对足。

5.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

6.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发。

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
7.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需要观察、记录的内容有:(1)观察蚕卵和蚁蚕的样子。

(2)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3)记录蚕宝宝
的蜕皮过程。

(4)记录蚕宝宝吐丝结茧。

(5)记录飞蛾破茧而出。

8.我们可以从蚕宝宝的形态变化、蚁蚕的颜色、蚕宝宝的进食情况等方面来整理我们的观察日记。

9.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蚁蚕.蚕宝宝.蛹、蚕蛾的过程,蚕蛾交配产蚕卵后会死亡。

10.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
11.关于昆虫,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比如,菜青虫冬天去了哪里?蝉是怎么发声的?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蝴蝶下雨天躲在哪里?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来走进昆虫世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种子是有生命的。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2.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都包括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像玉米这样的种子内部构造还包括胚乳。

3.通过实验研究种子的萌发情况时,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

葵花子埋在土里的深度会影响其出苗情况。

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力传播,如凤仙花;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水力传播,如椰子;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自身的特点相适应。

5.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

6.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
的植物。

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

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7.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动物的繁殖
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8.雄蛙鸣叫、弹涂鱼“跳舞”、孔雀开屏、角马搏斗等都是动物求偶的方式。

动物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

9.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10.像鱼和鸟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1.有些动物产卵以后,卵会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孵化。

而有些动物产卵以后,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卵、孵化卵.
12.很多动物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1.植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动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能运动,需要食物。

2.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

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3.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这些非生物。

4.鸟儿的家一般安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下,电线杆上等十分隐
蔽的地方、燕子会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的家采用树枝、干草、羽毛,棉絮等材料来搭建。

鸟窝大多呈杯状。

5.当季节更替时.雷乌会变换羽毛颜色,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

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来度过旱季。

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

6.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
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灾害性事件。

当生物无法适应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

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7.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如,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等。

8.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
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徊游。

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被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

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大大影响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目前;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

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专项学习知识点
1.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自然界无数的“为什么”。

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素养。

①对世界充满好奇;
②不盲从权威;
③重视证据;
④持之以恒。

2.著名科学家的事例:
①对世界充满好奇:李四光小时候常常面对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遐想:为什么这里会出现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来到这儿的?
②不盲从权威:哥白尼通过观察和计算,对“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这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③重视证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遭到前辈们的强烈反对。

为证实这一假说,他4次去格陵兰岛实地考察,最终在考察时不幸遇难。

④持之以恒: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没有一天中断。

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宝贵资料,成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

3.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4.我的研究报告。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越慢;摆长越短,摆越快。

保持不变的是:摆幅、摆重保持不变。

需要改变的是:摆长
期末练习一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6分)
1.物体的_________用温度来表示,常用_________作为温度的标准
单位。

2.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后体积会_________,遇冷后体积会_________,这就是一般物体具有的_________的性质。

3.冰、水、水蒸气虽然_________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4.像蚂蚁样、蝴蝶、蜜蜂这样的动物,它们的身体部分分为_________、胸部、腹部三部分,头部有一对_________,胸部有三对足,凡是具有
这些特点的动物都是_________.
5.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_________有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_________有关系。

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本身不能发光,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_________,它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_.
7.蚕的一生要经历卵、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形态。

8.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动物的繁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

9.自然界的物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生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在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条件的实验中,我们用两个不漏水的盒子、几条纸巾、一些优质的绿豆种子当材料。

将纸巾放在两个盒子内,
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

向其中一个盒子中的纸巾上滴上适量的水后,将两个盒子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这个实验探究的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_________。

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描述正确的是()。

A.太阳上有火山
B.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
C.月球上没有水,但有风
2.哺乳动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全身长羽毛
B.吃妈妈的乳汁长大
C.妈妈孵化长成小动物
3.下列关于太阳和物体影子描述正确的是()。

A.永远在同一方向
B.太阳位置高.影子短
C.照射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相同
4.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A.卵白
B.卵黄
C.胚
5.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这时应该是()。

A.农历十五前
B.农历十五
C.农历十五后
6.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能得出准确数值的是()。

7.到月球上去旅行.我们必须要带的是()。

A.空气
B.水
C.以上都有
8.动植物最终会死亡,但却没有灭绝。

这是因为它们会()。

A.生长
B.繁殖
C.运动.
9.悬铃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A.水传播
B.动物传播
C.风传播
10.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

A.只有人类
B.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
C.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三、明辨是非。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
2.云、雾、雨、露、霜、冰是大自然中水多姿多彩的化身。

()
3.酒精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定温度的.()
4.鱼卵和蛇卵一样,都有卵壳。

()
5.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
6.蚕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眠","眠”时不吃也不动。

()
7.昆虫、鱼类和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

()
8.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
9.同一时间,操场上不同位置的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基本相同。

()
10.蚕的雄蛾和雌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四、连线题。

(10分)
将下列物体与所属种类及繁殖方式用线连起来.
鳄鱼
生物猫卵生
石笋
非生物.天鹅胎生
蝙蝠
五、填图题。

(8分)
下列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请在昆虫下面的括号里画“√”。

六、实验探究题。

(16分)
小兰同学用自制的日暑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她
记录.的影子变化数据。

1.从表中发现,_______时影子最短。

16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成“等于”)60厘米。

2.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物体影子长短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兰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

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__________。

4.小兰在观察记录的同时,给旁边一棵树拍下了五张照片,根据影子变化特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3分)
5.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8分)
6.阴雨天.我们可以用手电简代替太阳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A.模拟实验
B.观察实验
C.对比实验
期末综合能力测评参考答案
一、1.冷热程度摄氏度
2.膨胀收缩热胀冷缩
3.状态
4.头部触角昆虫
5.位置高度
6.月相一个月
7.蚕蚕蛹蚕蛾
8.求偶交配生产哺育
9.生物非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10.水分
二.1.B 2.B 3.B 4.C 5.C 6.A7.C8.B9.C10.C
三1.X 2.√ 3.√ 4.X 5.√ 6.√7.√8.X9.√10.√
五、懸蟀(√)蝴蝶(√)蚊子(√)瓢虫(√)蜜蜂(√)
六、1.12大于 2.太阳的高度
3.西边
4.b d a c e
5.物体影子的长短、位置和方向都会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

期末练习二一、填空题:
3.蚕卵也需要呼吸,所以要把它放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
4.月球上没有空气、水,自身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5.太阳自身能发光、发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
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中午。

……………………………………
()
7.蜘蛛是昆虫。

………………………………………………………
()
8.植物只能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
9.蚕的一生要蜕4次皮。

…………………………………………..()
10.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
三、选择题:
1.测量水温时观测温度计的角度应是()。

A、从上往下看
B、视线与温度计持平
C、从下往上看
2.通常的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3.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A、匀速下降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
4.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圆球形的是()。

A、张衡
B、亚里斯多德
C、麦哲伦
D、哥伦布
5.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15天
B、20天
C、30天
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

A、西→东;长→短→长
B、东→西;低→高→低
C、东→西;长→短→长
7.蚕的一生有四种变态,按顺序依次是()。

A、蚕蛾
B、蚕蛹
C、蚕宝宝
D、蚕卵
8.()是胎生的;()是卵生的。

A、鲫鱼
B、鲸鱼
C、麻雀
D、猫
E、蚕
F、北极熊
G、鸭嘴兽
H、鸭
四、实验题: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