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作业常备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作业常备药品
一、防暑降温类
1、仁丹:清暑祛湿。
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2、十滴水:清暑散寒。
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3、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
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4、清凉油:能清暑解毒。
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5、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
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6、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
可开水泡代茶饮。
7、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
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8、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
有高血压患者尤宜。
以开水泡代茶饮。
二、外用类
1、绷带;不同的阔度及质料,以处理不同面积及种类的损伤。
一般有:纱布滚动条绷带:适用于处理一般伤口,主要作固定敷料之用。
弹性滚动条绷带:具弹性,除应用于处
理伤口外,更可应用于处理一般拉伤、扭伤、静脉曲张等伤症,以固定伤肢及减少肿胀。
2、三角绷带:三角绷带可以全幅使用,或折迭成阔窄不同的绷带。
通常作手挂使用,承托上肢。
3、敷料;由数层纱布制成,质地柔韧。
主要用作覆盖伤口及吸收分泌物;流血及分泌物较多的伤口,可加厚覆盖。
三、消毒药水类
1、龙胆紫(紫药水):加快伤口结痂,加快伤口愈合。
2、红汞(红药水):保护伤口并具有抗菌的作用。
3、酒精和碘酒:用作非黏膜伤口的表面消毒。
不可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4、双氧水;用于受污染的黏膜或破损伤口的基本消毒。
洁净的棉花球;用于清洁伤口,使用时蘸透消毒药水。
5、消毒胶布;通常用来处理面积较小的伤口。
贴上胶布前,必须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爽清洁,否则不能贴得牢固。
四、感冒类药物:
1、复方阿司匹林——(规格)片剂0.42——解热镇痛。
用于发热、头痛。
服药后偶有恶心、呕吐,个别人有过敏反应——(用法与用量)每次1-2片,每天3次。
2、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肿痛——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
3、速效伤风胶囊——含扑尔敏较多, 每次1粒,每天3次
4、吗啉呱——抗病毒的,无副作用,最好与速效一起吃,每次2粒,每天3次。
5、白加黑——嗜睡症状较轻,适合高空作业或司机师傅。
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
五、抗过敏药物:
1、扑尔敏——片剂4毫克——抗过敏。
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及妊娠呕吐、晕船晕车。
多服会引起口干、嗜睡——每次一片,每天三次
2、开瑞坦——抗过敏,每次一片,每天二次
六、镇咳类药物:
1、复方甘草片——怯痰镇咳。
用于一般咳嗽——每次两片,每天三次
2、双黄连口服液——怯痰镇咳,抗病毒。
每次10毫升,每天三次
七、治疗肠胃类的药物:
1、复方胃舒平——制酸止痛。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四片,每天三次
2、吗丁啉——增加胃肠蠕动,每次一片,每天三次。
3、雷尼替丁——抗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疼,胃酸过多,胃溃疡。
4、黄莲素——片剂0.1毫克——抗菌。
主要用于肠炎、痢
疾等肠道感染——每次2-3片,每天4次
八、抗菌类药物:
1、复方新诺明——抗菌。
用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感染及皮肤化脓感染。
副作用有胃肠不适,皮疹。
服用时要多喝水,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禁用——每次两片,每天两次
2、氟派酸——胶囊0.1毫克——抗菌消炎药。
用于泌尿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皮肤、外科、妇产科感染(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损伤者禁用)——每次两片,每天四次
3、阿莫西林胶囊——抗菌消炎药,用于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每次两粒,每天三次
4、头孢氨苄胶囊——抗菌消炎药,用于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每次两粒,每天三次
九、治疗预防心脏类药物:
1、硝酸甘油——片剂0.3毫克、0.5毫克、0.6毫克——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
(个别人有轻度头昏、头胀、低血压反应、青光眼禁用。
)——1-2片,舌下含服,1天多次
2、复方丹参片——活血化淤,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口服,一次4片,每天3次九、
十、驱虫止痒及消毒创伤类药物:
1、风油精——去风除湿,止痛消肿。
主治伤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中暑,晕船,晕车,蛇虫叮咬。
——外用,涂于患处。
2、红花油——处理伤口时不会刺疼,效果很好。
3、云南白药(内出血时可使用) ——当出现大出血时,用手按住动脉,并在伤口上洒红花油与云南白药的混合,可止血可消炎。
4、止血粉——局部止血,用于皮肤小外伤止血——敷于患处,纱布包扎。
5、创可贴——每包8片——消炎止血,愈合伤口,用于皮肤小外伤——贴在伤口处
6、碘酒——2%30毫升——杀菌消毒,用于小外伤和皮肤消毒——局部皮肤涂擦
十一、治疗便秘类药物:
1、麻仁丸——润燥通便。
主治便秘——口服,每次6-9
克,每天1-2次。
2、开塞露——用于数日未大便者。
十二、预防眼病及其他类药物:
1、氯霉素滴眼液——0.25% 8毫升——用于砂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每2小时滴眼一次,每次1-2滴
2、色甘酸钠滴眼——2毫升,用于砂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每2小时滴眼一次,每次1-2滴。
3、红霉素眼膏、眼药水——用于抗菌消炎。
4、金嗓子喉宝——用于咽干咽痛,可含服。
5、西瓜霜含片——用于咽干咽痛,可含服。
十三、自制降温防暑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品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
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1.山楂汤。
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
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
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
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
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
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
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
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在选择抗生素、镇静催眠药、解热止痛药等时要特别谨慎(如速效感冒胶囊中含有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等成分,有过敏者应禁用。
对磺胺过敏的人不得选择磺胺类药物。
安必仙胶囊中含有青霉素的成分,对青霉素
过敏者应慎用,可改用其它较为安全地药物)。
另外,根据各人身体情况,带上胃药、硝酸甘油等药,最好准备一支体温计,这样可以在发烧时准确计录体温,掌握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