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5《好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5《好
的故事》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
25.好的故事创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想象成分和情感变化。
3.品悟文本的美学意境。
4.研究作者美好的人生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XXX(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XXX,后改名XXX,字豫山,后改豫才,“XXX”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XXX曾评价:“XXX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背景:【课件3】
《野草》是XXX师长教师的诗集,作于1924—1926年。
它是中国当代散文诗的一个艺术高峰。
XXX在这部诗集中,通过对自我的严格理会,反应了在当时的暗中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要求进步,追求光明,又到处受阻的,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记录了XXX自己由反动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战士这一转变过程。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
作于1925年2月,当时XXX在XXX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反动运动。
在封建军阀XXX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暗中。
在如许的配景之下,XXX蔑视暗中,憧憬光明。
十月反动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肉体鼓舞着他,固然说中国当时是暗中的,但他深信胜利的曙光就在面前。
《好的故事》就作于如许的配景之下。
二、初品课文
1.在预的基础上,再次品读课文,注意字词。
2.请一组同学一一朗诵词语,纠正毛病。
膝髁乌桕伽蓝瘦削骤然皱蹙泼剌
3.你对《好的故事》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风景很美,乌桕,野花,茅屋,塔,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是美好的事物。
)
4.XXX为什么这么写?
(这篇貌似很美很悠闲的文章,同学们看不懂是很正常的。
它选自XXX的散文集《野草》,文章描述的风景总体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比较亮、比较美的感性印象。
)3、细品课文
1.看XXX写的“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自然段?(3—8自然段)
2.大家看出来没有,所谓“好的故事”不过是XXX的一个梦。
先生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梦,最后又回到“昏沉的夜”,这就是“好的故事”的结构。
3.你认为文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文章题目是“好的故事”,但通篇都没有具体的情节,只是把所经过的地方绘成了一幅图画,而这个“好的故事”就在这幅图话里面。
)
4.如果让你写山旁的景物,你会怎样写?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我们一般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些长句子。
可是作者只是写了一些词语拼接起来。
)
5.作者写“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用了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
(倒影)
我们看看“倒影”有甚么奇特的地方?请同学们读一读5—7末节。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复字词:
膝髁乌桕伽蓝瘦削骤然皱蹙泼剌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深入文本,分析“倒影”,了解“好的故事”的丰富内涵。
1.初步感知“倒影”的特点。
(这些风景的倒影一直在“动”,并且很混乱,良多)
“动”给你什么感觉?
(在梦境中畏惧动的东西会消失,很担心。
)
2.探讨“倒影”特点,体味先生情感。
(先生生活的年代很动荡,他害怕失去宁静的生活。
这些美好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可以看出先生当时先生起起伏伏的心境,怕失去这个美丽的梦。
)三、体味“昏沉的夜”
1.我们来看看“昏沉的夜”是甚么样的夜?
(好的故事——美好虚幻希望)
3.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这是甚么时分?
(应该是过年的时候。
)
4.作者在干什么?
(独自一人抽着烟,拿着书,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享受着夜的黑暗。
他很孤独,很寂寞。
)
四、深入探讨“昏沉的夜”,体味先生的寂寞心情。
1.师长教师为甚么是孤单的?
出示课件: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XXX,有的隐退,有的前进。
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而且落得一“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
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
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
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XXX、深入文本探究先生面对绝望的人生态度。
1.回顾课文结构: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关于“好的故事”的梦,然后又回到了深沉的夜。
也就是说,先生从绝望
开始,进入虚幻而美好的希望后又回到绝望。
先生会就此绝望下去吗?不会!那样就不是XXX了。
2.出示句子: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这是先生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精神,他对美好有着积极的向往,他对美好的东西积极地追求着。
六、总结
1.在矛盾中挣扎,在绝望中追求希望。
这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丧失信心。
2.出示: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XXX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
授课
工夫
1课时
1.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讲授
目标
2.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研究拟出合适的题目。
3.学会正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及方法。
4.了解柳公权楷书的特点。
5.理解积累XXX的名言。
教学
重点
研究把握主要内容,积累XXX名言。
讲授
难点
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交流平台
一、回顾所学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1.要把文章写得具体而有条理,编写作文提纲是个好办法。
详细的作文提纲就是一篇文章的整体骨架。
编写作文提纲关键是在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之后怎样处
理我们所选择的材料。
列提纲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明确地表
新课
讲授现文章的结构的各个部分,我们还可以把重点材料看做一
()分
个整体,依据上述方法把材料再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各个
钟
部分的子标题排序,从而更加清晰详细地表现整篇文章的
脉络。
2.回想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划分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
容?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
2.把各部分连起来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只有一个地
球》为例,教会我们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如果为研究如何列提纲打
地球被破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所以我们要下根蒂根基。
3.讨论: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教师明确:
(1)先相识每一个部分主要讲的是甚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保护地球。
)
(2)关注文章的题目,抓枢纽句,对相识主要内容也
有帮助。
(3)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应用不同方法把握主要内
容。
词句段运用
一、分析题目妙处,拟出合适题目
1.出示四组学过的课文题目。
【课件2】
(1)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
(2)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
(3)竹节人桥冰项链
(4)草虫的村落在牛肚子里旅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
子顾客
2.学生讨论:这四组题目各有甚么特点?
3.学生反馈,其他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4.教师明确:
第一组和第三组是点明文章写作对象,第一组的写作对象是人,第二组的写作对象是物。
第二组这些题目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组这些题目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练一练【课件3-5】
影象中,我第一次走
进商店时,大概四岁。
一进门,就被满柜台可爱的糖果吸引住了。
我贪心地要了一大堆各式百般的糖果。
售货员是学生阐发题目特
点,总结拟题的要求,
研究拟题的技巧,以便
于在以后的作文中拟
出合适的题目。
位态度亲热的阿姨,她问我:“你有这么多钱吗?”
“我有许多钱。
”我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将一大把的硬
币放在她的手中。
阿姨一下子愣住了,盯着她手中的硬币看了老半天,然后,
她又看看我。
“够了吗?”我有些七上八下地问。
我想,多了一点,我还要找些钱给你。
”说着,她转身拿
了两个硬币放在我手中。
良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和妻子谋划一家海鲜店,供给各类
新鲜活鱼。
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弟弟来到在练中巩固所
我的店里,两个小孩瞪着的眼睛,盯着那些水里游动学到的方法,学为己
的美丽的鱼儿,看了老半天。
“这条鱼卖吗?”那个小男孩指着一条惹人喜爱的热带鱼
问。
“当然卖啊,只要你们有钱。
”我说。
“我们有良多钱。
”小女孩自信的回覆,给了我自信的感
觉。
当小女孩紧握着的手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
将要发生甚么,我知道小女孩要说甚么。
她的小手松开了,在我手里,她放了三枚小小的硬币。
那时候,我才猛然意
识到那位阿姨当年的心情。
“够了吗?”小女孩轻轻地问了声。
“我想,多了一点,我还要找些钱给你。
”我转身,拿了两个硬币放在她手里。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1.源自短文,可以是:,
2.根据主要内容和中心自己概括,还可以是:
(参考答案:1.“我有良多钱”或“够了吗?”或“我还
要找些钱给你”或“两个硬币”;2.保护童心或呵护童真)
二、读懂词语意思,领悟深刻含义
1.认真读一读两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用。
2.第一行是修饰词相同,但描写对象不同。
第二行是描写对象相同,前面透露表现范围的词与不同。
3.选择一个词语,注意描写对象与修饰词,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小组交流,看谁写得最好,取长补短。
书写提示
出示柳体楷书,领悟字体特点
1.出示作品,学生欣赏。
【课件6】XXX《玄秘塔碑》(局部)
教师弥补柳公权及“楷书四人人”资料:【课件7】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778- 865 )唐代书法家。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
官至太子少师。
工书,正楷尤知名。
初学XXX,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XXX、补充作者资料,有
XXX。
楷书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助于整体感知书法的
很大,与XXX并称“XXX”。
书碑良多,以《玄秘塔碑》、《金
文化内涵。
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
书迹有《蒙诏帖》《送梨
帖题跋》。
2.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相识柳公权,明确字体特点。
XXX是唐代著名的书法
家,他的楷书特点: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
精妙。
4.出示XXX其他作品,引导同学们再次欣赏。
日积月累
研究XXX名言,领悟肉体内涵
1.学生自读XXX名言,说说懂了多少。
2.指名读名言,教师纠正指导。
【课件8-11】
(1)“无情未必真豪杰,XXX如何不丈夫”:
看似多情,却是在玩弄感情,这是多情的无情。
更加
不是豪杰。
然而,在成就大义的同时又能顾全自己的子女,比无情的多情少了份悲怆,却多出了许多无法衡量的幸福与快乐。
这是多情的多情,难道不是大丈夫么?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要敢为天下先,要敢于披荆斩棘,
勇于开辟创新。
(3)“惟有民魂是值得贵重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
才有真进步”:
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
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
华民族的发展。
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
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
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是说明中国人中有骨气、有自信的人大有人在,他
们是中国的脊梁。
3.自读积累,领悟XXX的精神内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