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化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0年联合国成立地名专家组, 指导地名标准化 1977年成立中国地名委员会及各 地地名审核机构 1977年联合国通过“采用汉语拼 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 的国际标准”
二、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一种,能起定位的作用, 是将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 重要方式。
地图注记分为:
线状符号:表达
面状符号:表达
空间上沿某个方
空间上具连续两
向延伸的线状或
点 空 的 带 具 半状间符状定依符上号现位比号一。象特例:个具的征符表点定符,号达位位号为。。点状
特征,为不依比 例符号。
线状 面状
几何 分类
体状 维符征号空征具体分号,。间的定积布。为上现位符的具依具象特号现定比三的征:象位例维符,表的特符特号与达。
尺寸
• 地物重要等级 • 尺寸大——重要 • 尺寸小——次要
颜色
• 习惯表示 • 黑色——居民地 • 蓝色——水系
棕色——地貌 绿色——植被
三、注记的定位
注记排布 — 注记在图 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 四种:
水平字列
垂直字列
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 注示物走向平行,成直 线,字直立。
屈曲字列:字符连线与 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 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3)立体层次和层次网络正好相反,它要求被表示的成 分处于不同的视觉平面上。
立体层次也可表现为单个符号的叠加和晕线处理。
4.图形与背景
图形是具有一定界限、组织比较严密的,背景则是没 有界限的同一性空间。在心理感受上,图形与背景的构成 有如下特征:
(1)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视觉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
在差别上,当其他的图形亮度一 致时,较暗部分成为图形,而由 于海水部分较暗,则较亮的陆地 成为图形。 (2)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二、色彩的表示
3、色谱和色库
色谱是建立在网点四 色印刷基础上的表示 系统,是以减色原色 及纹理变量的晕点为 基础。
在电子出版系统中, 常配备能产生数十万 种有效彩色的数据 库——色库。
三、彩色的感受效应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
用视觉次序反映地物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
感情色彩中性微冷中性微暖最冷自由血火胜利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阳光火美食活泼愉快有朝气阳光黄金收获华丽富丽堂皇和平春天青年友善舒适天空海洋信念冷静智慧开阔忏悔女性神秘感女性化贞洁光明纯洁清爽质朴阴天普通平易夜高雅死亡气魄高贵男性化四色彩的选配1
第五章 地图符号化
5.1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5.2 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5.3 符号的视觉变量 5.4 色彩 5.5 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 5.6 注记
一、彩色的量度 二、色彩的表示 三、彩色的感受效应 四、色彩的选配
一、彩色的量度
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 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色 相、亮度和彩度
1、色相:是彩色视觉相互区 别的心理学特征,取决于反 射光谱的主波长。
紫色 蓝色 绿色 420nm 470 510
黄色 橙色 580 620
红色 700nm
的感觉。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观众,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 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2.色彩的交互作用 包括亮度对比、颜色对比、彩度对比。
3.色彩的恒常性
当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时,被观察的对象 颜色会保持不变,这种特性称为色彩的恒常性。
4.感情色彩
比例尺相关。
一、符号的分类
几何 符号
抽象符号
视觉含义分类
形象符号
象征 符号
文字 符号
实体 符号
一、符号的分类
比例符号
比 例 半比例符号 分 类 非比例符号
二、符号的量表
• • • •
定
顺
间
比
名
序
距
率
量
量
量
量
表
表
表
表
依据制图 对象固有 特征 。
定量特征 进行排序 定级。
表明数量 反映要素 指标的间 彼此的大 距大小。 小比率。
(1)延伸网络 主要反映线状符号的网络关系,例 如河流系统的主流和支流关系,全国的道路系统也是如 此。延伸网络通常是顺序性的,但对线路的等级进行量 化,以显示空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
(2)层次网络 多用于表示主题的分类系统。由于 分类按上下级的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项类别和特征都 在网络中处于固定位置,一个类别的意义内涵要由该类 别与其他类别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
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
色彩
地图色彩的选择,有些是以生
感受 空间
理学为基础的,人的知觉机制所
起的作用构成设计图形时的限制;平衡 有些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对色
感受 过程
彩产生寓意的和主观的效果;有
些则是色彩应用长期形成的用色 习惯。
选取
图形 艺术
方向 网纹
等级
1.前进色和后退色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成。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系统地利用注记的字体、尺寸和色相,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 信息归类的手段。
二、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字体
地物等级 • 黑体——城镇居民地 • 宋体、仿宋体——农村居民地
(5)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较小区域与较大区域并列时,往往是小区域作为图形首 先出现。
5. 视觉平衡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重力;方向 在地图上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5.3 视觉分辨的限度
1.能见敏锐度:
不以图形的大小衡量,是衡量大脑图象的视角阈限,而不 是图形尺寸。
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 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 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 表现能力。
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 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 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第二节 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空间信息的几何特性
空间分布:3维 0, 1, 2, 3
x, y, z
时空分布:4维 0, 1, 2, 3, 4 x, y, z, t
物体再小,只要有足够亮度对比就能看见。
2.分辨敏锐度:
是指能够辨别出视野中空间距离最小的两个视点的能力, 又称分辨率或解像力。
视锐度(视力):分辨敏锐度的阈限的倒数. 当阈限为1ˊ时,视力为1.0。当阈限为30″时,视力为
2.0。
正常视力的分辨力
单位:mm
种类 可辨尺寸 点的直径 视距
单线宽
绿
白
紫
饱和度
色调
明
度
红
黑
二、色彩的表示
2、计算机表色系统
RGB 三原色: 模型 红(R)、绿(G)、蓝(B)
表色 系统
HSB 色相(hue)、彩度(Saturation) 模型 亮度(brightness)
CMYK 青(cyan)、品(magenta) 模型 黄(yellow)、黑(black)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双线间的 空白宽
虚线间的 空白宽
汉字边长
250
0.17
0.05
0.10
0.12
1.75
500
0.30
0.13
0.20
0.25
2.50
1 000
0.70
0.20
0.40
0.50
3.50
第六节 注记
6.1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地名关系着行政管理、领土
主权和民族尊严。
第一节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一、符号与地图符号
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表 示抽象的概念。这种表示以约定为基础。
符号学
本质
发展规律
意义
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二、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
一定的 约定性
传递空 间信息
符号 特征
可以等 价变换
层次结 构,符 号系统
地图符号的功能
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 的手段。
(1)线划对比 线划的类型和宽度构成一张地图的网 络,产生丰富的信息。
(2)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小的图形呆板单调,不能引起注意。 色相对比在视觉中出现不同层次,产生地图结构的差异。由亮 度的反差造成地图上的亮区和暗区可以突出主题。主题以外的 图形普染浅灰色也可以显现主题的地位。冷暖色对比和互补色 对比对一些图种非常有用。
边界起两种视觉作用,一是 使图形造成闭合,自然形成一个 整体;一是产生差异也区分为一 个整体。
(3)清晰的区域产生差异
主题部分的地图,经过较精心的设计和绘制,与周边图 形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便为知觉场发现,产生图形与背 景的差别。
(4)熟悉产生图形
若已知的图形已存储在记忆中,便能对比生疏的图形产 生差异,在知觉场中使熟悉的图形突出。相反的,若要 是未曾记忆的区域成为图形,就需要组织较多的记忆因 素。
度、彩度。
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 替使用。包括线划网纹、点状网纹、混合网纹。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在千变万化的符号形式中,根据空间事物相互联 系的特征,以某种变量为主脉,可以形成一系列 结构符号。
改变 间断 附加 组合 改变 形状 形状 形状 形状 方向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
方向
⊙
⊙
形状
⊙
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
研究人类知觉与意识
聚类 感受
上的问题,分析人类
如何对视觉刺激产生 视觉
视觉
视觉上的认知概念。 平衡 视觉心 对比
完形法则
理效应
图形 背景
层次 结构
1.聚类感受 (1)类似因素 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
(2)邻近因素 相互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刺激物,容易组成整体。
第三节 符号的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
1967年法国贝尔廷领导的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探 讨,提出形状、尺寸、方向、亮度、色彩和密度的 差别改变了图形外观,称为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 尺寸、方向、颜色、网纹五个方面。在细分时,颜 色的三个特性(色相,亮度,彩度)可以理解为独 立的视觉变量,而网纹中的三种组合(线划网纹、 点状网纹、混合网纹),也分别具备视觉变量的特 征。
暖 最暖
中性微暖
中性 微冷
冷
最冷
5. 习惯色彩
色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表示意义
自由、血、火、胜利 阳光、火、美食 阳光、黄金、收获 和平、春天、青年 天空、海洋、信念 忏悔、女性 贞洁、光明 质朴、阴天 夜、高雅、死亡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又称减色原色:黄、品红、青。 互补色:两种光混合产生白色或者灰色。
2、亮度----色光的强度,色彩和非色彩的明暗特征。
3、彩度----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也称纯度、饱和度。
二、色彩的表示
1. 蒙赛尔色立体 以心理学、颜色视觉制定
分类标记,建立了色相、亮度 、彩度为指标的三维色立体。
一、视觉变量的层次结构
视觉变量
颜色 方向 形状 尺寸 网纹
色相 亮度 彩度
排列 尺寸 样式
方式 顺序 方向 间隔
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2.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4.颜色变量 ---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
(3)闭合感觉 一个接近于完形但还没有闭合的图形,瞬时观
察总有把它和拢的倾向。
(___)
(o o)_____/
(4)完形倾向 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 ` \
而不相属的部分便离开了主体。
\ ____, / // //
^^ ^^
2.视觉对比
对比产生于视觉差异。区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地图设计者应努力造成差异,以便在对比中取得协调。
(3)网纹对比 因为网纹多数用于面状符号,它的对比程 度通常由选择的定性制图或定量制图的性质所决定。网纹的 排列变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比明显产生选择性感受。
3.层次结构
大多数空间信息的传输,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图形 便需要进行层次分析,以便将地图资料清晰化和专题资 料系统化,使重要性不同的地图内容层次结构分明。
线状符号形状的连续变 化,可以产生实线和间 断线,也可以用叠加、 组合和定向构成一个相 互联系的线状符号系列。 线状符号的变化也不限 于一种变量,尺寸变量 参与了线状符号的变异。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网纹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 定意义上说网纹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从构形 而言,视觉变量产生的符号可以区分为规则的和 不规则的图形。象形符号也是一种不规则符号, 很难以某种变量说明它。
四、色彩的选配
1.同种色的配合 2.类似色的配合 3.原色的配合 4.互补色的配合 5.对比色的配合 6.综合色的配合
第五节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一、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数量感、次序感、差异感。
感受效果 差 异 感
次序感 数量感
变量
组合感 选择感
尺寸
⊙
⊙
⊙
⊙
亮度
⊙
⊙
⊙
网纹
⊙
⊙
⊙
色相
பைடு நூலகம்
⊙
二、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一种,能起定位的作用, 是将地图信息在制图者与用图者之间进行传递的 重要方式。
地图注记分为:
线状符号:表达
面状符号:表达
空间上沿某个方
空间上具连续两
向延伸的线状或
点 空 的 带 具 半状间符状定依符上号现位比号一。象特例:个具的征符表点定符,号达位位号为。。点状
特征,为不依比 例符号。
线状 面状
几何 分类
体状 维符征号空征具体分号,。间的定积布。为上现位符的具依具象特号现定比三的征:象位例维符,表的特符特号与达。
尺寸
• 地物重要等级 • 尺寸大——重要 • 尺寸小——次要
颜色
• 习惯表示 • 黑色——居民地 • 蓝色——水系
棕色——地貌 绿色——植被
三、注记的定位
注记排布 — 注记在图 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 四种:
水平字列
垂直字列
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 注示物走向平行,成直 线,字直立。
屈曲字列:字符连线与 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 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3)立体层次和层次网络正好相反,它要求被表示的成 分处于不同的视觉平面上。
立体层次也可表现为单个符号的叠加和晕线处理。
4.图形与背景
图形是具有一定界限、组织比较严密的,背景则是没 有界限的同一性空间。在心理感受上,图形与背景的构成 有如下特征:
(1)明暗差异产生图形 视觉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
在差别上,当其他的图形亮度一 致时,较暗部分成为图形,而由 于海水部分较暗,则较亮的陆地 成为图形。 (2)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
二、色彩的表示
3、色谱和色库
色谱是建立在网点四 色印刷基础上的表示 系统,是以减色原色 及纹理变量的晕点为 基础。
在电子出版系统中, 常配备能产生数十万 种有效彩色的数据 库——色库。
三、彩色的感受效应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
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
用视觉次序反映地物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
感情色彩中性微冷中性微暖最冷自由血火胜利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阳光火美食活泼愉快有朝气阳光黄金收获华丽富丽堂皇和平春天青年友善舒适天空海洋信念冷静智慧开阔忏悔女性神秘感女性化贞洁光明纯洁清爽质朴阴天普通平易夜高雅死亡气魄高贵男性化四色彩的选配1
第五章 地图符号化
5.1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5.2 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5.3 符号的视觉变量 5.4 色彩 5.5 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 5.6 注记
一、彩色的量度 二、色彩的表示 三、彩色的感受效应 四、色彩的选配
一、彩色的量度
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 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色 相、亮度和彩度
1、色相:是彩色视觉相互区 别的心理学特征,取决于反 射光谱的主波长。
紫色 蓝色 绿色 420nm 470 510
黄色 橙色 580 620
红色 700nm
的感觉。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观众,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 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2.色彩的交互作用 包括亮度对比、颜色对比、彩度对比。
3.色彩的恒常性
当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时,被观察的对象 颜色会保持不变,这种特性称为色彩的恒常性。
4.感情色彩
比例尺相关。
一、符号的分类
几何 符号
抽象符号
视觉含义分类
形象符号
象征 符号
文字 符号
实体 符号
一、符号的分类
比例符号
比 例 半比例符号 分 类 非比例符号
二、符号的量表
• • • •
定
顺
间
比
名
序
距
率
量
量
量
量
表
表
表
表
依据制图 对象固有 特征 。
定量特征 进行排序 定级。
表明数量 反映要素 指标的间 彼此的大 距大小。 小比率。
(1)延伸网络 主要反映线状符号的网络关系,例 如河流系统的主流和支流关系,全国的道路系统也是如 此。延伸网络通常是顺序性的,但对线路的等级进行量 化,以显示空间信息的相对重要性。
(2)层次网络 多用于表示主题的分类系统。由于 分类按上下级的关系组成网络,因此每项类别和特征都 在网络中处于固定位置,一个类别的意义内涵要由该类 别与其他类别和特征的关系来决定。
增进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
色彩
地图色彩的选择,有些是以生
感受 空间
理学为基础的,人的知觉机制所
起的作用构成设计图形时的限制;平衡 有些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对色
感受 过程
彩产生寓意的和主观的效果;有
些则是色彩应用长期形成的用色 习惯。
选取
图形 艺术
方向 网纹
等级
1.前进色和后退色 暖色相由红、橙和黄等色构成。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
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 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或特征。 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 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 系统地利用注记的字体、尺寸和色相,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 信息归类的手段。
二、注记的作用与功能
字体
地物等级 • 黑体——城镇居民地 • 宋体、仿宋体——农村居民地
(5)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较小区域与较大区域并列时,往往是小区域作为图形首 先出现。
5. 视觉平衡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重力;方向 在地图上
重力:图形的绝对位置、尺寸、形状。 方向:图形的相对位置、内容、形状。
5.3 视觉分辨的限度
1.能见敏锐度:
不以图形的大小衡量,是衡量大脑图象的视角阈限,而不 是图形尺寸。
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 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 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 表现能力。
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 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 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第二节 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空间信息的几何特性
空间分布:3维 0, 1, 2, 3
x, y, z
时空分布:4维 0, 1, 2, 3, 4 x, y, z, t
物体再小,只要有足够亮度对比就能看见。
2.分辨敏锐度:
是指能够辨别出视野中空间距离最小的两个视点的能力, 又称分辨率或解像力。
视锐度(视力):分辨敏锐度的阈限的倒数. 当阈限为1ˊ时,视力为1.0。当阈限为30″时,视力为
2.0。
正常视力的分辨力
单位:mm
种类 可辨尺寸 点的直径 视距
单线宽
绿
白
紫
饱和度
色调
明
度
红
黑
二、色彩的表示
2、计算机表色系统
RGB 三原色: 模型 红(R)、绿(G)、蓝(B)
表色 系统
HSB 色相(hue)、彩度(Saturation) 模型 亮度(brightness)
CMYK 青(cyan)、品(magenta) 模型 黄(yellow)、黑(black)
慎重地进行注记定位能够加强地图的视觉平衡。
双线间的 空白宽
虚线间的 空白宽
汉字边长
250
0.17
0.05
0.10
0.12
1.75
500
0.30
0.13
0.20
0.25
2.50
1 000
0.70
0.20
0.40
0.50
3.50
第六节 注记
6.1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 地名具有音、形、义三要素; 地名关系着行政管理、领土
主权和民族尊严。
第一节 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
一、符号与地图符号
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表 示抽象的概念。这种表示以约定为基础。
符号学
本质
发展规律
意义
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二、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
一定的 约定性
传递空 间信息
符号 特征
可以等 价变换
层次结 构,符 号系统
地图符号的功能
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 的手段。
(1)线划对比 线划的类型和宽度构成一张地图的网 络,产生丰富的信息。
(2)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小的图形呆板单调,不能引起注意。 色相对比在视觉中出现不同层次,产生地图结构的差异。由亮 度的反差造成地图上的亮区和暗区可以突出主题。主题以外的 图形普染浅灰色也可以显现主题的地位。冷暖色对比和互补色 对比对一些图种非常有用。
边界起两种视觉作用,一是 使图形造成闭合,自然形成一个 整体;一是产生差异也区分为一 个整体。
(3)清晰的区域产生差异
主题部分的地图,经过较精心的设计和绘制,与周边图 形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便为知觉场发现,产生图形与背 景的差别。
(4)熟悉产生图形
若已知的图形已存储在记忆中,便能对比生疏的图形产 生差异,在知觉场中使熟悉的图形突出。相反的,若要 是未曾记忆的区域成为图形,就需要组织较多的记忆因 素。
度、彩度。
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 替使用。包括线划网纹、点状网纹、混合网纹。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在千变万化的符号形式中,根据空间事物相互联 系的特征,以某种变量为主脉,可以形成一系列 结构符号。
改变 间断 附加 组合 改变 形状 形状 形状 形状 方向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
方向
⊙
⊙
形状
⊙
二、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格式塔心理学
研究人类知觉与意识
聚类 感受
上的问题,分析人类
如何对视觉刺激产生 视觉
视觉
视觉上的认知概念。 平衡 视觉心 对比
完形法则
理效应
图形 背景
层次 结构
1.聚类感受 (1)类似因素 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
(2)邻近因素 相互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刺激物,容易组成整体。
第三节 符号的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
1967年法国贝尔廷领导的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探 讨,提出形状、尺寸、方向、亮度、色彩和密度的 差别改变了图形外观,称为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 尺寸、方向、颜色、网纹五个方面。在细分时,颜 色的三个特性(色相,亮度,彩度)可以理解为独 立的视觉变量,而网纹中的三种组合(线划网纹、 点状网纹、混合网纹),也分别具备视觉变量的特 征。
暖 最暖
中性微暖
中性 微冷
冷
最冷
5. 习惯色彩
色彩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表示意义
自由、血、火、胜利 阳光、火、美食 阳光、黄金、收获 和平、春天、青年 天空、海洋、信念 忏悔、女性 贞洁、光明 质朴、阴天 夜、高雅、死亡
运用效果
刺激、兴奋、强烈煽动效果 活泼、愉快、有朝气 华丽、富丽堂皇 友善、舒适 冷静、智慧、开阔 神秘感、女性化 纯洁、清爽 普通、平易 气魄、高贵、男性化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又称减色原色:黄、品红、青。 互补色:两种光混合产生白色或者灰色。
2、亮度----色光的强度,色彩和非色彩的明暗特征。
3、彩度----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也称纯度、饱和度。
二、色彩的表示
1. 蒙赛尔色立体 以心理学、颜色视觉制定
分类标记,建立了色相、亮度 、彩度为指标的三维色立体。
一、视觉变量的层次结构
视觉变量
颜色 方向 形状 尺寸 网纹
色相 亮度 彩度
排列 尺寸 样式
方式 顺序 方向 间隔
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2.尺寸变量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
4.颜色变量 ---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
(3)闭合感觉 一个接近于完形但还没有闭合的图形,瞬时观
察总有把它和拢的倾向。
(___)
(o o)_____/
(4)完形倾向 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 ` \
而不相属的部分便离开了主体。
\ ____, / // //
^^ ^^
2.视觉对比
对比产生于视觉差异。区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地图设计者应努力造成差异,以便在对比中取得协调。
(3)网纹对比 因为网纹多数用于面状符号,它的对比程 度通常由选择的定性制图或定量制图的性质所决定。网纹的 排列变量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比明显产生选择性感受。
3.层次结构
大多数空间信息的传输,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图形 便需要进行层次分析,以便将地图资料清晰化和专题资 料系统化,使重要性不同的地图内容层次结构分明。
线状符号形状的连续变 化,可以产生实线和间 断线,也可以用叠加、 组合和定向构成一个相 互联系的线状符号系列。 线状符号的变化也不限 于一种变量,尺寸变量 参与了线状符号的变异。
二、视觉变量的组合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网纹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 定意义上说网纹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从构形 而言,视觉变量产生的符号可以区分为规则的和 不规则的图形。象形符号也是一种不规则符号, 很难以某种变量说明它。
四、色彩的选配
1.同种色的配合 2.类似色的配合 3.原色的配合 4.互补色的配合 5.对比色的配合 6.综合色的配合
第五节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
一、视觉变量的感受效果
数量感、次序感、差异感。
感受效果 差 异 感
次序感 数量感
变量
组合感 选择感
尺寸
⊙
⊙
⊙
⊙
亮度
⊙
⊙
⊙
网纹
⊙
⊙
⊙
色相
பைடு நூலக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