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01 化学与STSE专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01 化学与STSE专题
高考化学试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景,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用品、材料、能源、医药、环境问题、化工生产、科技前沿、科研文献、传统文化(科技发明、古籍文献、经典诗词等)等领域,最终都是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不但注重了对考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要求,而且突出了思维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考查。

从选材情况看,高考会继续选择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和实际问题命题。

高考将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从化学视角,运用化学原理去解释;二是运用化学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从近十年STS考题分析来看,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素材。

1.化学与环境保护
(1)绿色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原则是原子利用率为100%。

(2)环境污染
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SO2、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2SO3,SO3+
1
(1)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①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②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

(2)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
①一级能源: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②二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获取的能源,如:电能、热能等。

(3)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2
(1)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应用
3
4
(1)传统文化涉及“物质”的判断
根据文言文信息分析物质的性质,判断是何种物质。

如“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入脑,非有病不可嗅。

”“鼻冲水”指的是氨水。

(2)传统文化涉及“变化”的判断
由古代文献内容,联系化学反应的特点与本质,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如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等。

如“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变化——碳酸钙的分解;“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3)传统文化涉及“分离”方法的判断
根据过程判断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

如蒸馏、蒸发、升华、萃取等,如“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该过程涉及蒸馏操作;“……(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煎炼”涉及蒸发结晶操作。

5
6
1.(2020•新课标Ⅰ卷)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 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H 3CH 2OH 能与水互溶
B .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 .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 .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答案】D
【解析】A 项,乙醇分子中有羟基,其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能与水互溶,A 说法正确;B 项,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 说法正确;C 项,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 2H 4O 3,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说法正确;D 项,氯仿的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D 说法不正确。

故选D 。

2.(2020•新课标Ⅰ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 4
B .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A
【解析】A 项,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 4 5H 2O ,A 说法错误;B
项,湿法冶铜是
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C项,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D项,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

故选A。

3.(2020•新课标Ⅰ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答案】C
【解析】A项,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B项,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C项,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D项,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答案】C
【解析】A项,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A正确;B项,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B正确;C项,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项,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D正确;故选C。

5.(2020•江苏卷)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 5 B.O2 C.SO2 D.NO
7
【答案】B
【解析】A项,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
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大,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A不选;B项,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选;C项,SO2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SO2属于空气污染物,C不选;D项,NO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有: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O3层等,NO属于空气污染物,D不选;故选B。

6.(2020•天津卷)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NaOH B.NaCl C.NaClO D.Na2CO3
【答案】C
【解析】工业上用Cl2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84消毒液”,反应原理为
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用于杀菌消毒,故“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故选C。

7.(2020•天津卷)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屠呦呦B.钟南山C.侯德榜D.张青莲
【答案】A
【解析】A项,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测定了青蒿素的组成、结构,成功合成双氢青蒿素等;B项,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C项,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是: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创立了侯氏制碱法等;D项,张青莲的主要贡献: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描述的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屠呦呦;故选A。

8.(2020•北京卷)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

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
8
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B.“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
D.“C919”飞机身使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
【答案】A
【解析】A.钛合金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B.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不是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液氢是液态氢气单质,氢元素是非金属,不是金属材料,故C 不符合题意;D.碳纤维是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环氧树脂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都不是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021·北京昌平区高三调研)下列“十四五”规划重要科技领域所涉及的材料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答案】A
【解析】A项,高纯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B项,铝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C项,铜是金属材料,故C错误;D项,聚乙烯醇是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故选A。

2.(2021·山西吕梁市高三一模)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年12月3日,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

这面闪耀月球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9
B.“神舟”和“天宫”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2020年春季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该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杀菌消毒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84消毒液与酒精混用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答案】D
【解析】A项,2020年12月3日,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

这面闪耀月球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由于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失去活性,故它的主要成分不可能是蛋白质,是一种新型合成材料,A错误;B项,“神舟”和“天宫”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不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项,84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而酒精具有还原性,二者混用将减弱杀菌消毒效果,C错误;D项,血液可以看成为胶体,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渗析”这一物理性质,“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故选D。

3.(2021·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联考)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顺利返回,我国探月工程圆满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

发射火箭常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与煤油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煤油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液氧D.煤油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项,氧气与煤油的反应属于燃烧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A正确;B项,煤油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热能大部分转化为动能,B不正确;C项,工业上以液态空气为原料,利用蒸馏法分离液态空气,从而获得液氧,C正确;D项,煤油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混合烃,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正确;故选B。

4.(2021·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三模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圆满成功,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探月工程所选用的新材料与化学有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登月中,所用北斗系统的导航卫星,其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
B.用于光学望远镜的高致密碳化硅特种陶瓷材料,是一种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面对高空低压的环境,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D.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国旗,其材料要求具有耐高低温、防静电等多种特性,
10
所用的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是复合材料
【答案】D
【解析】A项,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故A错误;B项,碳化硅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项,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属于无机材料,故C错误;D项,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因此国旗材料要求具有耐高低温、防静电等多种特性,故D正确;故选D。

5.(2021·北京高三综合能力测试)2020年11月24日凌晨,嫦娥5号在长征5号火箭巨大的推力下,启程前往月球,经20多天旅程后带着月壤返回,这是中国航天“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力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嫦娥5号带回的"快递”——“月壤”中含有珍贵的3He,它与4He互为同位素
B.嫦娥5号使用的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嫦娥5号升起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的国旗,具有“强度高、耐高低温”的特点
D.长征5号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
【答案】B
【解析】A项,3He与4He是质子数相同的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项,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项,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低温”的特点,故C正确;D项,“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所以“液氢”属于绿色环保燃料,故D正确;故选B。

6.(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华为5G 芯片巴龙5000 的主要材料是硅酸盐
B.生产N95 口罩的聚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推广使用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
D.中国天眼用到的高性能材料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A项,芯片的主要材料为高纯硅,而不是硅酸盐,A错误;B项,聚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丙烯加聚时断裂),故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B错误;C项,白色污染主要由难降解的塑料形成,故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D项,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C。

11
7.(2021·江苏常州市高三期末)自古以来,化学在抗击病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代张杲《医说》记载:“每每外出,用雄黄(As4S4)桐子大,在火中烧烟薰……,以消毒灭菌,……”古代烟熏的消毒原理与H2O2、酒精相同
B.天然橡胶是制作医用无菌橡胶手套的原料,它是2―甲基―1,3―丁二烯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
C.冷链运输抗病毒疫苗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D.制医用口罩的聚丙烯纤维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项,古代烟熏与H2O2的消毒原理相同,为化学变化,而酒精消毒为物理变化,原理不相同,A说法错误;B项,天然橡胶是制作医用无菌橡胶手套的原料,它是2―甲基―1,3―丁二烯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B说法错误;C项,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则冷链运输抗病毒疫苗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C说法正确;D项,制医用口罩的聚丙烯纤维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说法错误;故选C。

8.(2021·辽宁丹东市高三摸底考试)2019年,中国研发的“双曲线一号”火箭在酒泉发射升空;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进行深海科考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曲线一号”火箭中使用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可同时满足耐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等特殊需求
B.制造潜水器载人球舱的钛合金比纯金属钛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熔点
C.“奋斗者”号返回水面的浮力材料纳米级玻璃微珠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奋斗者”号使用的深海水下超高压光纤微缆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A项,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中,碳纤维起到增强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呈现高强度、耐高温及抗腐蚀等特性,故A正确;B项,在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的强度、韧性,多数合金熔点低于其组分金属的熔点,故B错误;C项,纳米级玻璃微珠没有确定具体粒子大小,1~100nm会有丁达尔效应,小于1nm不会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项,光纤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故选A。

9.(2021·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第四次理综)化学在达成我国2035年生态建设的远景规划“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中,有
12
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环保、科技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雨发庄稼”与N2+O22NO 等反应有关系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C.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可以提升消毒效果
D.护肤品中加入甘油是利用甘油的芳香气味
【答案】A
【解析】A项,“雷雨发庄稼”,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即发生反应N2+O22NO,NO再被氧化成NO2之后再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土壤中的无机盐反应形成硝酸盐,起到氮肥的作用,从而发庄稼,A正确;B项,乙烯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B错误;C项,84消毒液是以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不能与医用酒精混合使用,两者混合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物质,C错误;D项,护肤品中加入甘油是利用甘油的吸水性,可以保湿,D错误;故选A。

10.(2021·湖北鄂州市质量监测)某大型纪录片中展示了中国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连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风能、潮汐、地热能是一次能源,而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等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
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硅
D.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可减轻机身自重
【答案】C
【解析】A项,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则太阳能、风能、潮汐、地热能是一次能源,而我国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等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A正确;B项,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没有热效应为0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如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固体在常温下研磨发生反应,故B正确;C项,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晶体硅,故C错误;D项,铝锂合金的特点是轻便、坚固,可减轻机身自重,可用于制造飞机,故D正确;故选C。

11.(2021·山东济南市高三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
13
是( )
A.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流感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
C.“地沟油”经分馏可得汽油,用作汽车燃料
D.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现代工业骨骼”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A项,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故A错误;B项,蛋白质在高温下易变性,因此流感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C项,“地沟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粗生物柴油再经分馏才能得到发动机的燃料,地沟油属于酯类物质,汽油属于烃类物质,故C错误;D项,碳纤维是碳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12.(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一模)“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成功返回,下列涉及火箭发射及“嫦娥五号”的系列材料中,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 )
A.“长征五号”发动机推进剂-液氧和液氢
B.“嫦娥五号”主体框架-钛合金、铝合金
C.返回器表面所贴“暖宝宝”主要成分-铁粉、碳粉
D.制作月面展开的国旗材料之一-高强度芳纶纤维
【答案】D
【解析】A项,液氧和液氢均为非金属单质,属于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项,钛合金、铝合金,均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C项,铁粉属于金属单质,属于金属材料;碳粉属于非金属单质,属于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项,高强度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D。

13.(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2020 年,我国自主研制长征五号火箭“胖五”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轨道并顺利从月球带回月壤。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胖五”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在发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胖五”外壳为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熔点高、硬度大
C.月壤中可能含有未来能源材料3He,其中子数为1
D.3He 与4He 互为同位素
【答案】B
【解析】A项,“胖五”用液氧和液氢作推进剂,这两种物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
14
项,“胖五”外壳为铝合金材料,其优点为密度小、熔点高,B错误;C项,32He原子的质量数为3,质子数为2,则其中子数为1,C正确;D项,3He和4He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D正确;故选B。

14.(2021·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生物性别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中国正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氢能属于一次能源
C.使用医用酒精(75%)、“84”消毒液或加热均能有效灭活病毒
D.组成Omega-3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B
【解析】A项,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项,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太阳能、水力、风力、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故B错误;C项,蛋白质遇酒精、消毒液、加热发生变性,因此使用医用酒精(75%)、“84”消毒液或加热均能有效灭活病毒,故C正确;D项,二十二碳六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故D正确;故选B。

15.(2021·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庭装修时用植物生态涂料替代传统涂料,有利于健康及环保
B.可燃冰、页岩气是绿色清洁能源,作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C.火箭开空常用偏二甲肼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
D.血液和新鲜的动物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项,家庭装修时用植物生态涂料可有效减少室内甲醛和苯的排放,有利于健康和环保,故A正确;B项,可燃冰、页岩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是绿色清洁能源,氮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错误;C项,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燃烧时,四氧化二氮中的氮得电子变为氮气,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C正确;D项,血液与新鲜的动物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而酶可以做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

16.(2021·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三模拟)2020年12月,我国石家庄藁城区小果庄村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疫情就在我们身边,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