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风筝》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风筝》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 在听、读、说的基础上,理解简单的短文。
2. 学会用风筝这种玩具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3. 学会风筝的制作,培育良好的动手操作本领。
4. 能够与同伴共同体验风筝带来的乐趣,加强友情之间的交流。
5. 培育幼儿的制造力和想象力,进展孩子的综合素养。
二、课前准备:
1. 教具:绘本《风筝》、彩纸、颜料、剪刀、胶水、风筝。
2. 素材准备:准备一些风筝的图片。
3. 环境准备:教室内放置一些风筝的摆设,营造出与“风筝”主题相关的氛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min)
老师手拿一只风筝,向幼儿介绍风筝这个玩具,并向孩子们呈现一些风筝的图片,引导幼儿自由发言:“你们都玩过风筝吗?你们都看过什么样子的风筝?”
2. 阅读&赏识(20min)
老师朗读绘本《风筝》,在适当的时候停顿,引导幼儿发表对故事中人物、情节、道理的感受,并向幼儿谈到故事中风筝的寓意,即自由、美好、向上。
3. 制作风筝(30min)
老师向幼儿呈现风筝的制作过程,并现场演示如何制作风筝。
在老师的帮忙下,幼儿渐渐制作风筝,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如何将物品组合在一起,磨练其眼手协调本领。
4. 风筝比赛(15min)
让幼儿拿着本身制作的风筝,到操场或草坪(或大厅或教室中),和小伙伴共同放飞风筝,看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让孩子们把握风筝的基本操作技能,享受自由与欢快,同时加强友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精神。
5. 感悟&共享(25min)
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共享这次活动的感受,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表本身的见解,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语言表达本领得到磨练,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角度,加强团队意识。
四、教学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旨在帮忙幼儿了解风筝这种玩具,理解风筝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动手操作本领。
整场活动略显短促,希望下一次可以更充分地通约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察看、制作和游戏,达到更好的效果。
针对幼儿制作风筝的过程,活动中过多地帮忙孩子可能会打消孩子的动手积极性,下一次活动应考虑更好地围绕孩子的喜好与需求进行愉悦体验,并且多激发孩子们的制造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本领。
最后,希望老师能够快捷把握活动氛围,在活动中让每个孩子尽情享受自由与欢快的体验。
终归,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欢快、自由的童年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