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3(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三)
一、预习导学
1.分子是由构成的。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构成的,二者所带电量大小,电性,因而原子呈性。
2.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原子核中带正电荷,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
3.称为离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通过形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
转变成原子。
二、课堂检测反馈:
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中子C.电子、中子D.质子、电子
3.在原子中,与核电荷数不一定相等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4.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A.质子B.原子核C.阳离子D.带负电荷的离子
5.原子由和构成,二者所带电量、,因而原子呈性。
阳离子带电荷,是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带电荷,是因为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如图是构成纯净物的粒子间的关系图。
请在A、B处填入物质的化学符号,C、D处填入粒子名称(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三、课后作业:
1.原子是 ( ) A.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B.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C.带电的粒子 D.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
C.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Cl-)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离子,而离子则不能变成原子
3. 某原子失去电子后,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带了正电荷 B.该原子的质子数发生了变化
C.该原子带了负电荷 D.该原子的相对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
4.Al3+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的确切意义是()
A.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B.铝原子有3个电子层
C.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D.3个铝离子
5.当原子变成离子时,该原子()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发生物理变化 D.可能失去电子
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
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相反粒子所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
现象,释放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7.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8.将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氧______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______,核外有8个______作高速运动。
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______带1个单位正电荷,______不带电。
_______带1个单位负电荷。
整个氧______不显电性。
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因此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
(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10.从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子中,选出适当的微粒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2)呈电中性的是,带正电荷的是,带负电荷的是;
(3)一般来说,同一种原子里,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