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1415学年度高二3月月考——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
高二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A. 血浆、组织液和激素
B. 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
C. 淋巴、CO 2和肌糖原
D. 氨基酸、递质小泡和葡萄糖
2.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由于c 的作用使细胞代谢增强,同时产生了较多的水,所以激素e 的含量适当降低
D .皮肤在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中只能作为效应器
3.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4.根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
B .若刺激A 点,图中电流计B 将偏转2次
C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 .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
e
5.2011年3月日本政府暂停使用辉瑞7价肺炎球菌疫苗,因为有儿童在接种该疫苗后死亡。

在注
射该疫苗时,每个孩子需持续接种3 -4次,才可获得终身对肺炎球菌的免疫。

如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1~5中,仅细胞4含有 合成物质a 的基因和mRNA
B .多次注射疫苗后,可增加人体内细胞5和物质a 的数量
C .接种疫苗引起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疫苗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D .②③过程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但其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
6.2011年3月15日,《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 发表了张雁
云教授关于发现 Graves 病重要调控机制成果。

Graves 病发病原因
如右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 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
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 激素所致。

张雁云研究发现寡核
苷酸UDP 能够减弱Graves 病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 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B .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
C .Graves 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D .UDP 能减弱Graves 病症状可能与UDP 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
7.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 .保持生态平衡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D .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方向
8.在下图的食物网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 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 .G/75千克
B .3G/125千克
C .6G/125千克
D .G/550千克
9.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
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这种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B .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 .甲虫与落叶树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 .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10.下面两幅示意图,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 为生产者, Q1为初级消费者,Q2

绿色植物
次级消费者;乙图是将甲图中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乙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请指出不正确的叙述

A.假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含有的能量为w1、w2,
则N1×W1>N2×W2
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用乙图中的字母可表示为abcde
C.乙图P中的c表示的是流入Q1的能量
D.乙图Q1中b1表示未被Q2利用的能量,则d1可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1.下列关于月季的花药培养,认识错误的是
A、花粉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B、选择花药的最适宜时期是完全未开放的花蕾,镜检花粉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C、选取的材料一定要进行消毒
D、花粉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12.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AaBbDd,那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可能是
A.ABD和abd B.Abd和Abd C.AaB和Bbd D.AbD和abd
13.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需要加热,但是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
A. 前者需要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保持恒温
B. 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 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前者烧瓶中含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14.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
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
15.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
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空白对照B.标准对照C.相互对照D.条件对照
16.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17.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18.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

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

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除哪项外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19.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

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20.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
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
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
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21.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

这些操作目的正确的是
A.①是洗涤红细胞,去除血细胞表面的杂质
B.②是溶解DNA,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
C.③溶解DNA,去除不溶于2mol/LNaCl溶液的杂质
D.④稀释NaCl溶液,去除不溶于低浓度NaCl溶液的杂质
22.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将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23.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24.有一罐用葡萄糖液培养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气,酵母菌就有了两种呼吸类型。

假使全部酵母菌都
在分解葡萄糖,且两种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

当罐内产生的CO2与酒精的mol数之比为2:1时,有多少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A.1/2
B.1/3
C.1/4
D.1/5
25.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遗传物质是RNA
C. 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 都没有细胞壁
26.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A.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B.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C.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D 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过滤
27.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
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
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
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
分杂质
28.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
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29.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
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O2
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H2O
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
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
A.①④B.③⑤C.②⑤D.②④
30.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生长素作用的机理是促进细胞生长,生长素所诱导的生长既有快速反应:生长素→质膜上的受体→H+分泌到细胞壁中→细胞壁软化→细胞膨压下降→细胞吸水→快速反应;又有长期效应:生长素→细胞质中的受体→信使物进入核内→使某些基因解阻遏,与生长有关的mRNA被转录→蛋白质合成→长期效应。

因此有人提出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方式设想(如图)。

请回答问题:(1)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溶液pH下降,切段开始。

如将切段转入含IAA的pH=10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

(2)若用呼吸抑制剂如氰化物(CN-)和二硝基酚(DNP)处理可抑制生长素的这种效应,则生长素诱导的细胞伸长生长是一个过程。

(3)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横、纵)向的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切片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4)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索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取若干相同的、直的燕麦胚芽鞘,去顶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这些的去顶胚芽鞘左侧。

0开始逐渐
的取值范围是。

32.氧化塘是一个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请根据下面的氧化塘污水净化功能模式图回答有
关问题:
(1)排入氧化塘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等生物分解,分解的方式是,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排入氧化塘的污水中的无机物可以被生物吸收利用,这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3)氧化塘在一段时间后,水质会变绿,原因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4)可以在氧化塘内放养水葫芦和褶纹冠蚌来降低藻类的数量,水葫芦与藻类的关系是。

33.生物技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我们制造了许多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植物色素的利用让食物变得更加温馨诱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加快了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必须经过分离和提纯后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在应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每次划线结束后仍然要灼烧接种环,原因是。

⑵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

⑶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现象是。

⑷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

34.右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表示的方法为萃取法,要想效果好,必须保证原料颗粒小,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右图是胡萝卜素提取结果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①该色素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

②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

③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0 ADACA BDADB 11~20 DBDAD ADBBB 21~30 CACCA DBCDC
31(1)(快速)伸长停止生长(2)耗能(3)纵(4)0<≦90°(或0≦<90°)
32(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缺一不给分);向氧化塘内通入空气
(2)生产者(3)污水中有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同时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后也产生大量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4)竞争
33.⑴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微生物,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者
⑵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经发酵后产生了醋酸
⑶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⑷C2H5OH+O2 CH3COOH+H2O

34(1)萃取温度高、时间长(2)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3)纸层析法A、D萃取样品中含有β-胡萝卜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