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亲子互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2
不吃饭就饿着
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苏珊说了他几句,愤 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 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 来你确实不想吃饭 !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 点头,坚定地回答:“Yes!”我 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 ,还都挺倔!
如孩子问“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图图给妈妈的讲述
Page 19
3、引导性互动
通过交谈、讨论、解释来完成的互动。 引导性互动是以沟通作为主要手段的互动,通
过信息的交流完成对子女引导之职责。由于父 母与子女永远存在着角色上的差异,故父母对 子女始终具有引领的义务。
Page 20
4、干预性互动
这是互动中比较极端的形式,如武断、强权、 家长意识等。如果说控制性互动主要体现的是 父母潜在的家长意识的话,那么干预性互动则 体现了父母显性的家长意识。
Page 25
(一)有效沟通的要素
1、理解 2、积极倾听 3、鼓励 4、培养自尊
Page 26
1、理解
它要求了解儿童的行为与内心世界,并能够解 释孩子所见、所感、所闻、所尝及所触摸的事 物,以平等的心态去感受孩子的想法、感觉与 行为。
Page 27
2、积极倾听
真诚地对待沟通过程,对孩子的谈话发自内心 的感兴趣,放下自己的判断与批评,感受非语 言的沟通线索,从语调、表情、速度、姿势等 角度捕捉沟通信息。
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 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 读的密码。——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Page 35
南希的故事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会教育
专题五 亲子互动: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亲子互动的机制 二、亲子互动的类型 三、亲子沟通
Page 2
一、亲子互动的机制
(一)暗示 (二)模仿 (三)感染 (四)撤回爱护 (五)体验后果
Page 3
(一)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收到的某种 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为行 为反应的过程。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 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 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 外 。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Page 15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 坐在玩具车里, 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 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 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 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 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 己最喜爱的食物。
(二)沟通的小技巧
关心话语简练说 知心话语含情说 开心话语带理说 有心话语变通说 批评话语悄悄说 话不好说可以带他去参加活动或送他一本书
Page 31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 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 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模仿分为自发的模仿和自觉的模仿。
Page 7
塔德提出了模仿的三定律说:
1、下降律即下层模仿上层阶级,如时尚就是 一种自上而下的瀑布式传播,如不发达国家对 发达国家各方面的模仿。
2、几何级数律,如谣言,以滚雪球的方式扩 散。
3、先内后外律,如孩子总是从自己最亲近的 人身上获得模仿行为,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师。例如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孩子真心坦诚地向父母说明他犯了个错误,还没等他说明 具体情况,父母却不分青红皂白,当头一棒。其实这等于 告诉孩子:有了过错要向家长隐瞒。
Page 33
怎样做才是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第一,父母要消除对孩子过去正负评价的心理定势。 第二,父母一定要认真地听取孩子讲话,表现出热心,有
兴趣,高兴和孩子沟通。 第三,父母要注意孩子内心的需要与感受,体会他的心声
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
Page 23
他的父亲决定用一种新的方法。以前他总是说一些让事情 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 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 但是,这一次,埃里克的父亲没有这么说,他心里想:我 的儿子对错过了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 我表现他的这种失望,我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 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埃里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 。”埃里克:我当然很失望了。父亲:你已经准备好了一 切,该死的却下雨了。埃里克:是的,正是这样。这时, 出现了短暂的沉默,然后埃里克说:“哦,不过,可以以 后出去玩。”他的怒气看起来消失了,在下午余下的时间 里,他都很合作。通常,只要埃里克生气地回家,一家人 都会心烦,迟早他会激怒家中的每个成员,直到深夜他终 于睡着了,家里才能重回宁静。
静等孩子把话说完,勿随便插话或打断。
Page 28
3、鼓励
学会称赞与欣赏孩子的技巧。 赏识的艺术。
Page 29
4、培养自尊
父母应借助于语言与非语言的行为与态度来传 达孩子是有价值的人的信息,孩子从与大人及 同伴交往中了解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学会表达 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在哪些地方产生了作用? 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 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或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 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 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心情。而且,他们希望不用 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们。他们的情绪 只会透露一点点,我们必须猜出剩下的部分
干预性互动是专制教养行为的集中体现,其行 为表现常见的有偏见、一意孤行、强权、暴力 等。干预性互动常常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Page 21
三、亲子沟通
和谐的亲子关系就是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实现 的。
沟通是信息的传递,也是心理相容的基础。沟 通前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方。
Page 22
沟通是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 案例:埃里克,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
当孩子以不吃饭威胁时,让其体验饥饿的后果。
Page 11
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每 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 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 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 柜里找衣服、鞋子 ,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子的正反 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 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 ,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如果他 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 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 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 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
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 托比告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 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Page 1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
有一天,我们带托比去公园玩。很快,托比就和两个女孩 儿玩起了厨房游戏。塑料小锅、小铲子、小盘子、小碗摆 了一地。忽然,淘气的托比拿起小锅,使劲在一个女 孩 儿头上敲了一下,女孩儿愣了一下,放声大哭。另一个女 孩儿年纪更小一些,见些情形,也被吓得大哭起来。大概 托比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苏珊走上前,开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一声不吭,拿 起小 锅,使劲敲到托比的头上,托比没防备,一下子跌 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苏珊问托比:“疼吗?下 次还这样吗?”托比一边哭,一边拼命摇头。我相信他以 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Page 14
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闷 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 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 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 了, 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 肃的妈妈,“哇”地 一声在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 ,我饿,我要吃饭。”“不 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 珊毫不心软。
Page 18
2、支持性互动
这类互动较好地体现了民主平等、伙伴关系的特征 ,父母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看待孩子的行为,支持鼓 励孩子成长,重奖励、尊重、交谈等。
支持性互动在家庭教育中体现为对孩子的尊重与信 任,着眼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人,侧重孩子的自信心 这一能力支柱的培养。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鼓 励孩子的正向行为,制止孩子的负向行为。让孩子 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自然成长。
简单说暗示就是让对方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 种观念行事。
1、直接暗示 2、间接暗示
Page 4
1、直接暗示
是由暗示者把某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 ,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案例:五岁的龙龙十分好动,妈妈拖地时,他抢 着要去拖;奶奶做饭时,他想着要去帮着舀米。 大人觉得他碍事,告诉他:我们在忙,你到一边 玩去,龙龙听了这话,很失望。成人并未向孩子 讲太多道理,却明白无误地暗示了他“你做不好 任何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孩子慢慢感到了自 己的无能,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他们开始对 自己的评价降低,更可怕的是通过暗示孩子形成 了错误的观念,如我的任务就是玩。
Page 17
1、控制性互动
这是一种典型的非对称相倚,体现为一方始终控 制着互动的方向与进程,另一方则依据对方的行 为作出反应。
这类互动其本质的特征是家长权力的无限扩大。 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以自己的感受去替
代孩子的感受,过分重视自己的权力而忽略孩子 的权力,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常常暴露 出潜在的家长意识。 频繁运用惩罚的手段来教训孩子,过分地纵容孩 子,过度地保护孩子。错误地认为孩子尚幼,毫 无经验,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部的责任,也就必须 全面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决定孩子的一切。
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 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 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 了口气,又问 :“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 。”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Page 16
二、亲子互动的类型
1、控制性互动 2、支持性互动 3、引导性互动 4、干预性互动
、动机、困扰和心理的矛盾、冲突,鼓励孩子坦率地表明 他的想法和感受。
Page 34
推荐你一本好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 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 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 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 ,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 知识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 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Page 32
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孩子来到你的身边想说点什么,父母不以为然,或不屑一 顾,或敷衍搪塞。
孩子和父母讲话,父母却很冷淡,漫不经心,眼睛不离书 报或电视,哼哼呀呀地搭着腔。
当孩子和父母讲话时,父母静不下心来,或者找借口“我 正忙着呢!改日再说。”或者不耐烦。
Page 8
(三)感染
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们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感染快乐的情绪、愤怒的情绪。 例如孕妇的情绪影响胎儿的发育。
Page 9
(四)撤回爱护
以不爱了要求孩子服从父母。 例如说:你再调皮我们就不喜欢你了,就不给你买好吃的
了。
Page 10
(五)体验后果
例如孩子哭闹着满地打滚时,父亲也像他一样满 地打滚,孩子看到父亲的行为很意外停下来看父 亲胡闹,自己倒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Page 5
2、间接暗示
是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 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 而有意识的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例如借助态度表达情感,态度是中介,关注表 达尊重。
Page 6
(二)模仿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 的行为方式。
模仿的内容极为广泛,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 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及个人 性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