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中的“人文”与“情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31期
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的最常用手段,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作业掌握所学,获得满足感。

但是仅凭一次作业是很难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判断的,所以如果能够设计最优化的作业,就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作出推断,进一步评估学生的成绩。

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体会:一、课前作业注重“导”,积极探索热情高在新课前,学生对新的知识会有强烈的学习需求。

作为老师就要抓住机会,设计切合学生需求的预习作业。

预习是学生在听课前,预先了解新课内容,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好比外出旅游前,先看一下导游图,粗略地了解一下要浏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圆柱体的表面积》前,我就给学生一个任务:动手测量家里属于圆柱体的面积(用“面积”来表述学生容易理解),学生们便进行了课前探究,有的想出先测量圆柱体的底面积,后将一张纸将圆柱的侧面包起来,再量一下那张纸。

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课前作业给了学生探索的空间,降低了课堂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课中作业贵在“巧”,乐做乐学显个性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这话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

课堂教学如此,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之一的作业也应如此。

由于机械反复的操练,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课内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得巧,采用自主完成,合作学习等多种参与练习的方式,使学生乐做乐学,彰显个性。

1.在自主性作业中夯实所学独立自主的作业是课堂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课堂内要完成的个体作业,老师设计的内容应简练一些,设计的环节应简单一些,且要有一定实践性、典型性。

如教学《判断一个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时,让学生在学完时独立判断一系列数,及时使老师检查一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程度,同时掌握了哪些学生的理解力较强,哪些学生还须进一步指导。

2.在合作性作业中不断提升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应布置一些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练习形式。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可以设计“包装礼盒”的实践题: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4个礼盒,让学生解决包装问题:4盒礼盒可以怎样包装?怎样包装可更省包装纸?让学生通过现场操作,加深乐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作业中学生会自主地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进行分工,合作,在分工合作中互相学习,巩固所学,提升能力。

三、课后作业“妙”笔生,好学善学效果佳课后作业老师们往往认为学生学习有很大的空间,有更多参与体会的机会。

但必须设计得“妙”,注意融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才能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变作业练习为学习动力。

1.设计层次性作业,增强学生自信新课标提出这样的理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既要对所有的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好。

如教完周长的计算后,可设计这样的分层作业:
基本级:爷爷给菜园围篱笆,菜园长8米,宽4米,要用多
长的篱笆?
提高级:爷爷给一面靠墙的菜园围篱笆,怎样围篱笆最短?如果学困生不能完成提高级,则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

这样的分层布置作业,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收获,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的观点,要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去参加实践。

教师在这新理念的指导下,应把学习空间拓展到自然社会,并把“时代活水引入课堂”,课外生机勃勃。

如学习了长度单位,让孩子测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自己脚步的长度,算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买学习或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又如,学了面积计
算后
,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如果你房间里铺30cm×30cm 的地砖,需要多少张。

给父母提一个装修计划。

这样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义,能学到课堂上得不到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皆生活,生活处处皆数学。

3.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学习的乐趣
孩子只有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此,根据教材的要求,在设计作业时,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数学
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做”变成“爱做”,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十以内加减法后,设计一个亲子游戏的作业,拿出十以内的牌,当父母拿出一张牌时,孩子拿出另一张能和它组成10的牌,并说出几和几组成十,十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学。

在学习“数的整除”这课后,我设计一道作业,1让学生猜老师的电话号码,猜出后立刻
打电话。

()一位数中最大的偶数。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
合数()最大的一位数。

()7的最小倍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6和9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

2让学生根据自己家的号码也仿照着编一下,第二天给自己的好朋友猜。

在这一作业中学生猜出号码拨出去,接电话的果然是自己的老师,学生非常高兴。

在编题的过程中也绞尽脑汁,乐此不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创造的,作业也是老师与学生创造的。

老师与学生同是学习的生命线,如果
设计作业时留一定的时间,空间给学生,就能让学生获得自信,热情,快乐,焕发出人文关怀与生命情感。

参考文献
: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小学数学作业中的“人文”与“情趣”
周旭刚(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作业是小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情感体验的最平凡的手段。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巧妙而富有创意地将知识、情感、态度融入其中,激发学习的乐趣,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作业人文关怀情趣【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50-01
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

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
一位学生。

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
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教学·信息150··.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