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病与溶血三项试验诊断意义
直抗试验
+ + + + -
游离抗体试验
+ + + + -
抗体释放试验
+ + + + -
结论
确诊 可疑 确诊 可疑 确诊 确诊 确诊 不可证实
产前诊断 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 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 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不合 者进行孕妇血清中抗体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A或抗B>1: 64,提示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病。Rh阴性孕妇在妊娠16周 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作为基础值,以后每2~4周检测 一次,当抗体效价上升,提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 生后诊断 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母子血型不 合,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即可确诊。改良Coombs、游离 抗体试验并非确诊试验。
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原 抗体
抗体
抗原
抗体
Rh溶血(2)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 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发 病; 即使抗原性最强的RhD血型不合者,也仅有1/20
发病。
病理生理
Rh溶血:胎儿重度贫血,心力衰竭,重度贫血、低 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可导致全身水肿(胎儿水肿)。 高胆红素脑病: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透过血脑 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黄染。
治疗(2)——新生儿治疗
光照疗法 原理: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g/d1);LBW>170μmol
/L(10mg/d1);VLBW>102μmol/L(7mg/d1); ELBW>85μmol/L(5mg/d1) 。
治疗(1)——产前治疗 提前分娩 血浆置换 血Rh抗体效价明显增高,但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 妇,进行血浆置换 宫内输血 对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 可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下注入脐血 管或胎儿腹腔内 苯巴比妥 孕妇于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可诱导胎 儿UDPG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产生增加, 以减轻新生儿黄疸。
母子血型检查 检查有无溶血 Hb<145g/L;网织红细胞增高(>6%);血涂 片有核红细胞增多(>10/100个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和未 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 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即改良Coombs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antibody release test) 游离抗体试验(free antibody test)
临床表现 黄疸: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 素以未结合型为主,但如溶血严重,造成胆汁淤积,结合 胆红素也可升高 ; 贫血: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后即可有严重贫血或伴 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也可于生后3— 6周发生晚期贫血。 肝脾大: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 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治疗(3)——新生儿治疗 (药物治疗)
1:血浆每次10~20ml/kg; 白蛋白lg/kg; 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5%碳酸氢钠; 3、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5mg/kg,分2~3次口服,共4~5日。 4、静脉用免疫球蛋白:lg/kg,6~8小时内静脉滴入。
5、胆红素吸附剂:光疗时应用,疗效佳。10%药用炭(活性炭),每次 喂奶前服5ml。
6、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减少溶血,感染者慎用; 用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口服或地塞米松0.5~ 1.0mg/(kg·d)静注。
治疗(4)——换血疗法
作用: 1、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2、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 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治疗(2)——新生儿治疗
光照疗法 原理: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 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设备: 副作用:发热、腹泻和皮疹; 指征足月儿>205μmol/L(12mg/d1);LBW>170μmol/ L(10mg/d1);VLBW>102μmol/L(7mg/d1); ELBW>85μmol/L(5mg/d1) 。
患儿可能发生溶血吗?
治疗(6)——换血疗法
方法: 血源:首选Rh与母亲同型、ABO与患儿同型的血液,次之用 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 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 途径:一般选用脐静脉或其他较大静脉进行换血,也可选用 脐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
思考
母亲:Ddee; A型 患儿:DdEE; O型
治疗(5)——换血疗法
指征: 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μmol/L (4mg/ d1),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12μmol/L (0.7 mg/d1)者; 总胆红素已达到342μmol/L(20mg/d1)者; 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者; 小早产儿、合并缺氧、酸中毒者或上一胎溶血严重者,应适 当放宽指征。
新生儿RH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 性溶血。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 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Rh溶血(1)
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即D、E、C、c、d、e(d 抗原未测出只是推测),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 D>E>C>c>e,故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见, 其次为RhE,由于e抗原性最弱,故Rhe溶血病罕见。 传统上红细胞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而具有D抗 原称为Rh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