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中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测试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有一种称为“摇头丸”的毒品已从国外流入我国某些地区,目前司法机关正在严厉查缉和打击。
该毒品中含氮10.37%,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A.
B.
1
C .
D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H2的电子式为H:C:::C:H
B.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C.鸡蛋白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沉淀,该过程属于蛋白质的盐析
D.6个碳原子形成的烃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碳单键
3. 下列关于食物所含营养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蔬菜是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B.谷物只含糖类
C.油脂主要提供脂肪,特别是必需的高级脂肪酸
D.鱼虾、蛋、奶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
4.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0年11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立即禁止使用含有PPA的抗感冒药物。
PPA是盐酸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已知苯丙醇胺
的结构简式如上图,下列对苯丙醇胺叙述错误的是:()
A 它属于芳香醇类
B 它具有弱的碱性,可与强酸反应生成盐
C 它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D 在一定条件下跟Br2反应时,可以发生苯环上取代反应
5.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2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钢化玻璃 B.聚四氟乙烯
C.钛合金 D.生物陶瓷
7. 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CH3—C—O—C6H4—C—OH某学生推测其具有下列性质, 其中推测错误的是()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有酸味
D.能发生酯化反应9.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铁、锌等微量元素有益人体健康,应大量食用含碘、铁、锌的食物
B.家庭中可用铝制容器长期盛放食盐、醋等调味剂
C.人在咀嚼米饭时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在唾液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的缘故
D.为节省粮食,可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兑制成饮用白酒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0.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③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
④除去乙酸乙酯种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⑥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⑤⑥ B.②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3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实验题
11. 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
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
Ⅰ.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
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Ⅱ.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
Ⅲ.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Ⅳ.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 溶液并加热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12. 含镁3%~5%的铝镁合金, 现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 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 几位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
铝镁合金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设计2:
4
铝镁合金
实验设计3:
铝镁合金溶液
(1)上述实验方案中, 各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请尝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反应体现了铝、镁单质的哪些性质?
(2)上述各实验方案能否测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
13. 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病, 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 简称碘盐. 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请计算(精确到
0.1):
(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2)若成人每天食用7 g碘盐, 从中摄取0.15 mg碘, 那么1 kg 碘盐中含碘多少毫克?
(3)我国规定每千克食盐中碘酸钾的含量在0.06~0.08 g. 某研究小组称取食盐样品100 g, 加入足量碘化钾发生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测得生成碘单质0.0254 g, 请计算1000 g样品中KIO3的含量, 并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14. 充分燃烧某糖, 消耗的氧气、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都相等,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它实验式的5倍, 0.1 mol 该糖能与24 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且该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求:
(1)该糖的实验式.
(2)该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3)若该糖是直链分子,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不稳定, 推导出它的结构简式.
评卷人得分
四、推断题
5
15. 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SiO32-、NH4+、Fe2+、Fe3+、
CO32-、SO4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溶液进行连续实验,能实现如下转化: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选择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加入X溶液中,根据现象就可判断,则该试剂是:___________。
(选填:①NaOH溶液,②酚酞试剂,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SCN溶液,⑥KMnO4溶液)
(2)气体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沉淀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所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步骤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则D、H2O、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B、C、D、E
元素结构或性质信息
A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
B 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C 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为气态,有多种氧化物且都是大气污染物
6
D 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易挥发的液体。
基态原子的N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 电子
E 常见金属元素、基态原子M层有4个未成对的电子,有两种黑色氧化物
(1)D
(2)B、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C与B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
(3)在水溶液中D的单质可以氧化S的一种氧化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D2与过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其中生成物有HDO3和一种遇空气显红棕色的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mol ED2与过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17. 如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①反应C+G 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I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
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8. 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顺序依次减小,B和E是同主族元素。
(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B、E不可能在同一主族
(b)、A、B、C可能在同一周期
(c)、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显碱性
(d)、C和D的单质可能生成离子化合物。
(2)若A与D同主族,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与B的最外层电子总数还多1。
则A与C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F的电子式为;C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19.5g与足量的水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3)由ABCD四元素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水溶液呈性(填酸或碱),其原因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五、填空题
19. 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的是(写代号) ________。
A.重晶石B.蓝矾C.碘酒D.高锰酸钾 E.酒精F.生牛奶G.熟鸡蛋
(2)如果你发现有人误服重金属盐而出现了轻微中毒症,需要你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你认为上述物质中可以应用的是(写代号) ________。
(3)当你选择物质对病人进行抢救以后,下一步的打算或做法是(写代号) ________。
A.建议病人快去医院继续治疗
B.将病人安置于通风处呼吸新鲜的空气
C.建议病人卧床休息
8
20. 误食亚硝酸钠会造成人畜中毒。
亚硝酸钠像食盐一样有咸味,但有很强的毒性。
实验证明,它还有很强的氧化性。
(1)已知亚硝酸钠溶液能和氢碘酸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黄色,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即变为红棕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两种粉末,一种为亚硝酸钠,另一种为氯化钠,请用两种方法鉴别它们。
21. 大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由大豆配制出来的菜肴品种多,营养丰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_。
A.凝胶B.蛋白质
C.脂肪D.淀粉
(2)大豆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中最终水解成各种________,以供人体所需。
(3)大豆中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酯类,它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
22.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23. 与淀粉相关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B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9
(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欲验证淀粉完全水解的产物A,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②加热3~4 min ③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④加入少量稀硫酸⑤加热⑥待冷却后,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则以上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⑤③④⑥②
24. 是一种酯。
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种新物质。
这些物质每两个分子一组再进行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种酯。
在新生成的酯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摇头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故其分子式为C9H13N。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C2H2的电子式为,故A错。
B项: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518OH,酯化反应,酸去羟基醇去氢,故
B错。
D 项:中有6个碳碳单键,故D错。
故选C。
考点:电子式酯化反应蛋白质化学键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电子式书写要求组成各种微粒的各个原子的电子式,必须力求均匀、对称。
蛋白质的性质为:1.具有两性。
2.
10
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水解,最终形成多种a-氨基酸。
3.盐析(蛋白质在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中,由于水化层被破坏和表面电荷被中和,容易发生沉淀)。
4.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高温、高压、电离辐射、超声波、紫外线及有机溶剂、重金属盐、激烈的搅拌强酸强碱等。
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
5.显色:遇浓硝酸显黄色。
6.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味道。
不能忽视环烷烃中的C-C键。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苯丙醇胺的结构简式如上图,从结构上看它不能与溴水反应,
5.【答案】D
【解析】A项,制备Fe(OH)3胶体应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B项,检验尿糖应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C项,配制1.0 mol·L-1SnCl2溶液应用容量瓶,加水稀释至100 mL。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
【解析】其结构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只有淀粉遇碘水才显蓝色,A错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而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只有乙酸才属于电解质,B不正确;溴乙烷属于卤代烃,在NaOH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正确;食用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水解生成的醇是丙三醇即甘油,D不正确。
10.【答案】B
【解析】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③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也可能是无机物,如Br2、I2等;⑤橡胶中的天然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⑥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二、实验题
11.【答案】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11
【解析】由Ⅰ可知:F、G为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Ⅲ可知F为葡萄糖溶液,G为蔗糖溶液,B为乙酸。
由Ⅱ可知C、D、E应为苯,乙酸乙酯、油脂,故A只能是乙醇。
又由Ⅳ可知C为苯,D为乙酸乙酯,E为油脂。
12.【答案】(1)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MgCl2+2NaOH===2NaCl+Mg(OH)2↓、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体现了Mg、Al单质的还原性和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
(2)上述三个方案都可测出镁的质量分数.
【解析】实验设计1: Mg、Al均与盐酸反应, 生成H2, 体现还原性, 根据合金的质量和氢气的体积可求出镁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2: 只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生成氢气, 体现还原性, 根据剩余固体质量可求出Mg的质量分数.
实验设计3: Mg、Al与盐酸反应后, 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 Mg2+生成Mg(OH)2沉淀, Al3+生成NaAlO2溶液, 根据Mg(OH)2沉淀的质量, 可求出镁的质量分数.
三、计算题
13.【答案】(1)59.3% (2)21.4 mg (3)0.07 g 符合
【解析】(1)w(I)=≈59.3%.
(2 , 则m(I)=21.4 mg.
(3)KIO3~3I2
214g 3×254 g
m(KIO3) 0.0254 g
则100 g碘盐样品中m(KIO3)≈0.007 g
则1000 g碘盐中含KIO3的质量为0.07 g, 介于0.06~0.08 g, 故符合国家标准.
14.【答案】(1)CH2O
(2)150 C5H10O5
(3)CH2OHCHOHCHOHCHOHCHO
【解析】据“充分燃烧某糖, 消耗的氧气、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都相等”可得出实验式为CH2O, 再据“相对分子质量是实验式的5倍”可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 然后确定它的分子结构: “0.1 mol该糖能与24 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且该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首先说明该糖分
12
子中同时有羟基和醛基, 根据“0.1 mol该糖能与24 g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可计算出羟基数目为4个.
四、推断题
15.【答案】(1)SO42-、Al3+、Fe2+、NH4+ Fe3+⑤
(2)NH3 Fe(OH)3 Al(OH)3 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
(3)Ba2++SO42-=BaSO4↓ 3Fe2++NO3-+4H+=3Fe3++NO↑+2H2O
(4)4∶2∶1
【解析】强酸性溶液中含有H+,则不含SiO32-、CO32-;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定是BaSO4,则溶液中含有SO42-,不含Ba2+;气体A能够和氧气反应,所以A为NO,D为NO2,D到E的反应为:4NO2+O2+2H2O4HNO3,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即Fe2+,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O3-。
溶液B能
够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该气体一定是NH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符合转化关系:“B H沉淀K”的K为Al(OH)3,则溶液中含有Al3+。
16.【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2)H2O>HBr O>N
(3)Br2+SO2+2H2O===H2SO4+2HBr
(4)3FeBr2+22HNO3===3Fe(NO3)3+6HBrO3+13NO↑+8H2O 13N A
【解析】由题意可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氮元素、D为溴元素、E为铁元素。
(1)B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2)由于非金属性O大于Br,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Br,非金属性O大于N,即电负性O>N。
(3)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
(4)根据信息,方程式为3FeBr2+22HNO3===3Fe(NO3)3+6HBrO3+13NO↑+8H2O,1 mol FeBr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3N A。
17.【答案】(1)2Al+Fe2O 32Fe+Al2O3
(2)
(3)Fe2O3+6H+===2Fe3++3H2O,
2Fe3++Cu===2Fe2++Cu2+,
13
铜粉的质量m(Cu)=64 g/mol×0.010 mol=0.64 g。
(4)2 Al+2OH-+2H2O===2AlO+3H2↑
AlO+CO2+2H2O===Al(OH)3↓+HCO
(注:不要求写OH-+CO2===HCO)
(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固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①确定C为金属铝、A为氧气、B为铁、G为三氧化二铁;由信息②确定I为二氧化碳、D为碳、E为金属镁、F为氧化镁。
(1)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于焊接铁轨;
(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3)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铜能与三价铁离子反应得到亚铁离子和铜离子;
(4)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过量二氧化碳通入到偏铝酸钠溶液中,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
18.【答案】(1)ad (2) 0.25 mol
(3)碱性 HCO3-+H2O H2CO3+OH-
【解析】
五、填空题
19.【答案】(1)BCDE (2)F (3)A
【解析】(1)蓝矾、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等物质都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
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它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
14
酸,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对人无毒。
(2)生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未变性的蛋白质,熟鸡蛋中蛋白质已经变性了。
(3)重金属盐中毒者服用生牛奶能降低重金属盐对人体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病人去医院请医生做更有效的冶疗是最佳选择。
20.【答案】(1)2NaNO2+2HI===I2+2NO↑+2NaOH
2NO+O2===2NO2
(2)方法1: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aCl。
方法2:用氢碘酸检验,加入氢碘酸变浅黄色的是NaNO2。
【解析】(1)由题意得,NaNO2将HI氧化为I2,本身被还原为NO。
(2)可根据Cl-和NO-2性质分别进行检验。
21.【答案】(1)A (2)氨基酸(3)高级脂肪酸甘油
【解析】(1)豆腐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不是某种单一的物质,而是豆浆遇到石膏或盐卤后形成的一种凝胶。
(2)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肠等消化器官中受到蛋白酶的作用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3)油脂可看作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亚油酸(C17H31COOH)等]跟甘油[丙三醇,C3H5(OH)3]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它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2.【答案】(1)3、4、5、6
Fe-2e -Fe2+(或2Fe-4e -2Fe2+) 2H2O+O2+4e -4OH-
(2)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存在
(3)电镀、发蓝等表面覆盖保护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等
【解析】(2)对比实验2和实验4,可看出氧气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4和实验5,可看出温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5和实验6可看出电解质溶液成分的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3.【答案】(1)CH3
CH(OH)COOH
15
【解析】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则A为葡萄糖。
(1)B与羧酸和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则B含有羧基和羟基,又B中含有1个甲基,则其结构简式为
(2)C的催化氧化产物既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原料之一,又是常见的居室污染物,则C为CH3OH,因此D为B和C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E为D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
CH2===CHCOOCH3。
E→F为E 的加聚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时,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前应先加入NaOH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稀硫酸,因此操作步骤为c。
24.【答案】
【解析】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1)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1)与(1)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1个水分子,(1)与(1)生成环状酯分子时脱去2个水分子。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