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史惟圆《采桑子杂忆》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史惟圆《采桑子杂忆》阅读答案【古诗文阅读】史惟圆《采桑子?杂忆》阅读答案
采桑子·杂忆
史惟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

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言本曲人间太少,绝艺谁录?往事如烟,八十耳筝琶值几钱?
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

1.以下对本词的认知,不恰当的两项就是()()(5分后)
a.“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字字清妍”就是描绘音乐所达至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够使人感觉幸福绝伦。

c.“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d.“绝艺谁录”抒发出来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心之情。

e.“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

2.“八十耳筝琶值几钱”的意思作者指出现在的音乐不应该一听到,导致“筝琶不值钱”的原因存有两个?先行详述。

(6分后)
参考答案
1、cd(c作者就是深入细致品味了的,必须不如何能够言“字字清妍”呢?所以“没好好品味”不对。

d身逢江湖,如何能够专心学艺?诗歌并非责备艺人,而是筹钱音乐说道时事说道兴衰之美感而已)
2.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确实不如往昔(1分),过去是“字字清妍”,现在是“人间少”,可以知道(2分);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心境不好,无心鉴赏(1分)。

注解中的“明亡之痛”,诗歌当中的“往事如烟”,可以解说乱世心境如何能听得下“满耳筝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