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王芬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王芬芬
发布时间:2021-10-09T01:50:13.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9期作者:王芬芬
[导读] 近年来,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得以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食品的产量和品质
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枣庄 277599
摘要:近年来,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得以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食品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向前推进,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传统的检测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就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可以采用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化学检测技术就是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类检测手段。

尤其是最近几年色谱检测、光谱检测和固相萃取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应用,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检测需求。

关键词:食品生产;农药产品;危害;原因;检测技术
引言
各种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未加工、半加工和精加工食品都会面临农药残留问题。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户会使用大量农药预防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农药会被农作物吸收,如果农药用量超标,就会在农作物体内形成蓄积。

如果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残留的农药就会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食品生产中,需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做好检测,有效判断食品的质量等级。

1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是人们生命得以良好维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全社会都开始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经济指标的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食品开始逐渐趋于多样化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即不仅要保障食品富有营养、具有健康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保障食品安全性[1]。

面对此种情况,各食品检测机构及相关检测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科学地对送检样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通过出具检测报告,为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提供可靠保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2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与原因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蔬菜、果品、谷物、水产品和畜产品等食品中。

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的危害,直接表现为污染食物、损害人体健康。

如有机氯农药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不能及时代谢出去,就会在人体内逐渐蓄积,如果长期食用含有有机氯残留的食品,有机氯的累积速度就会高于代谢速度,从而导致人体内的有机氯不断增加,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导致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农民不具备专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合理种植等技术不了解,导致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常选择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而且,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比物理、生物方法简单、高效,因此,农民也乐意使用农药。

这就导致农药使用偏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②部分农药本身的残留性较强,难以在短时间内降解。

如包括滴滴涕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降解性较弱,能在农产品中长时间残留;③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农药残留,光照、降水和通风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农药残留形成一定影响。

如不通风、缺少降水,农药就会长时间留存在植株表面,从而增加农药残留的发生概率;④部分农药本身的毒性较低,但是其代谢物的毒性较高。

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本身的毒性不高,但是代谢物乙撑硫脲属于致癌物。

3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3.1快速检测技术
农业种植是食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农业种植过程,一些农户为有效预防病虫害、达到增产的目的,通常会选择使用一些农药,而一旦农药使用过量,就会导致农作物上残留大量农药,如果并未针对农药残留进行处理,有可能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十分必要。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农药检测技术发展较缓慢,但近年来,我国通过技术的不断优化及科技水平提升,快速检测技术水平已取得较大发展。

如在检测农药残留时,以乙酰胆碱酯酶为主,针对有机磷等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的研发,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85%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出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含量。

3.2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免疫细胞中抗原和抗体之间的高度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由于抗体对特定类型的抗原具有特异性和高敏感性,因此用于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抗体只针对特定类型农药的抗原,因而很难执行多个农药残留
测试。

免疫分析主要由免疫应答系统和检测系统两部分组成,整个应答系统中每种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基本相同,抗原和抗体用于特异性反应。

当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3.3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了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这两种检测技术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的高精度的检测技术。

其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它能够高效分离食品当中各种药物的残留,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但是检测周期相对较长,仪器要求较高。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是由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发展而来的,通过应用新型的分离操作体系,在碳水化合物和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升检测的准确率,缩短检测时间。

此外,近年来色谱检测技术体系当中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技术,即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在今后的食品安全检测中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

在该检测体系之下,能够针对不同的食品种类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检测范围较广、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覆盖食品的各个生产和运输环节。

通过将生物和化学检测技术有效结合,能够推动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精确性的提升,提升检测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4酶传感技术
酶传感技术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在食品检测科研工作过程当中实现对酶传感技术的持续化改进,使酶传感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当中得到了明显的突破。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氨基甲酸酯都会出现键和反应,有助于保持各类酶物质的一致性,针对酶活性的程度进行全面化的测定,从而对抑制剂进行定量化的分析,最终完成对残留药物实际含量的计算。

3.5光谱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吸收和照射的分析方法,并且基于光谱过程和强度检测来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

就技术实践过程而言,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已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查过程中,并且对于确定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是重要的帮助。

在食品检验方面,光谱化学技术可细分为几种方法,例如荧光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所有这些方法均基于光谱化学技术进行细分。

就荧光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市场需求逐年增多,这为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动力,然而农药用量相应增加、农药用途相应扩大,无疑在农产品农药检测方面提出较高要求。

为快速、准确得出农药残留结果,应与时俱进创新检测技术,为农药处理工作提供正确指导,尽可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提质增效、创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钱杨.化学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19,46(06):21-22.
[2]孙雁.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35):34.
[3]程雪梅.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5):107.
[4]赵宗亮.浅谈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19(12):41-42.
[5]程慧.食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意义[J].食品安全导刊,2019(33):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