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及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但凡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开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拟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欣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二、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开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兴旺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兴旺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欣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②角度
③动态: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可乘船〔筏〕沿水路欣赏两岸风景。
常见景观欣赏角度、动态把握
2.把握欣赏时机
3.抓住景观特色
①做好景观欣赏前的准备工作
②欣赏过程中,欣赏工程、活动方式、欣赏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节奏,将欣赏与思考结合起来。
①我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A.寺、庙、亭、阁、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根本思想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庙与塔
寺庙与塔
B 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②其他人文景观的建立上表现出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在我国古代园林建立:要求再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比照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 5.以情观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以情观景的具体要求
①综合感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②发挥想象——泰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③移情与景,情景交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④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二〕旅游区的景观特点及成因--------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1.风景名胜区
〔1〕位置:风景区位于我国省南部。
〔2〕景观特征: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自然景观的成因: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出色代表。
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的地质地貌景观。
〔1〕概况: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①位置、分布:
A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B .大堡礁海域处于热带的纬度位置,温暖的浅海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②成因
〔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A .海底世界
B .热带风光的大陆岛屿和土著部落文化 3.中国的元阳梯田景区
〔1〕地理位置:元阳县位于我国省南部,与省省会相距290千米。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
4.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1〕开展历史:2 000年以前的巴黎只是塞纳河上西岱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场有了巴黎这个名字。
〔2〕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夜景、卢浮宫外景、巴黎圣母院外景
五、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景区的根本要素应具备交通便捷、景观独特、平安卫生、效劳周到、环境优良、配套设置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等根本要素
2.旅游规划的根本容
①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②旅游目标定位与开展战略规划
③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④旅游效劳设施规划⑤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3.旅游规划的根本要求
①规划观念新颖②调查分析细致③旅游定位准确
④空间布局合理⑤容体系完整⑥规划科学可行
4.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立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立痕迹太多,对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立工程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立、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游活动设计
1.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
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历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
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效劳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效劳、旅行费用等〕,以及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2.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
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正确路径
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正确效果
七、旅游平安
1.旅游不平安因素
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灾与爆炸、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动乱、恐惧活动、旅游者冒险造成的以外伤害、旅途迷路、其他突发性以外事故
2.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平安防措施
加强预防与管理
做好自我防
八、说明旅游业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1.拉动经济开展
〔1〕开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开展国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促进产业构造优化
〔4〕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地区差异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1〕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2〕促进文化交流与开展
〔3〕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3.旅游业促进社会进步
〔1〕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明程度
〔2〕增加就业时机,促进社会稳定
〔3〕促进社区建立,改善生活环境
〔4〕推动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九、旅游与环境
1.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1)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
(2)提高环境质量(3)改善根底设施和效劳设施
2.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1)污染自然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视觉)(2)破坏生态系统
(3)损毁文物古迹(4)扰乱社会秩序
3.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立,防治环境污染
(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