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012年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10分)
2×5= 4.2-1.8= 12.5×8= 3.54×10= 5.2+0.8=
2.15+1.85= 0÷0.25= 2÷0.4= 9÷6= 70×50=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0分)
1、10个0.1是(),0.23里面有()个0.01。
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于第三边。
1是(),4.985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3、58.987缩小到原来的
100
()。
4、314.1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3.1415。
5、根据456÷38=1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4.56÷3.8=()120×3.8=()
6、比较大小:
12.251○12.351 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吨8千克=()千克
8.45米=()米()厘米
8、等腰三角形中,一个顶角是80°,另外两个底角是(
9、与整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
10、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11、如图:
()个三角形。
()个梯形。
三、判断(每题1分,共4分)
1、所有的小数都比整数小。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缩小10倍,面积就缩小10倍。
……………()
3、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小,也越清楚。
………………()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四、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1.76□≈1.76,□中的值最大是()
A、5
B、4
C、9
2、大于0.6而小于0.7的小数有()个。
A、9
B、0
C、无数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
A、大于90度
B、等于90度
C、小于90度
4、笑笑和淘气玩“剪刀、石头、布”游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笑笑一定胜
B、淘气一定胜
C、淘气可能胜
5、下面()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1㎝、2㎝、3㎝
B、2㎝、3㎝、6㎝
C、2㎝、3㎝、4㎝
五、计算(共28分)
1、竖式计算并且验算(每题3分,共12分)
8.52+1.36= 6-1.37=
验算:验算:
2.52÷0.12= 8.7×0.67=
验算:验算: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25×17×8 8.3×
2.6-8.3×1.6
3.25÷0.25÷0.4 7.8+
4.56+2.2
3.求下面各个三角形中∠A的度数(每题2分,共5分)
六、解决问题(第1小题6分,共24分)
1、小林和他的七位同学去公园游玩,每张门票的价格是12.5元,
他们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2、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8.05计算,小华的爸爸拿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元美元?
3、每个油桶最多可装油2.5千克,要把26千克的油装进这样的油桶里,需要多少个油桶?
4、四年级一班和二班都是60名同学,一班平均每人为为灾区损款10.5元,二班平均每人为为灾区损款11.7元,这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3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7 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
情。
第一课
时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三、指导朗读,想象画
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 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
伸
24 麦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