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磁体谈起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遗传变异);
▪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 饿死了(适者生存)。
生物普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数代选择
适应环境的所需变异被保存
进化,新物种产生
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认为: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 画出下列各磁极间磁感线:
地 磁 场
地磁场
指南针静止时指 向地理南方的是 指南针的磁____ 极。
指南针静止时指 向地理北方的是 指南针的磁____ 极。
练习与提高
将下列 各图补 充完成:
今天学到了什么 ▪ 请同学们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再见!
生物普遍存在变异 人们根据自己需要
选择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 数代选择 所需变异被保存
YYRR
yyrr Yy Rr
Y y 基因座位
一个特定基
r
R 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
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两对相对性状: 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那么n 对相对性状? 3n
2n
生物通过变异(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通过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
种群中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变异 是自然 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求:1、基因B、b的频率(即p 和q)
2、基因型Bb的频率
82×2+18
1、 p=
×100%=90%
100×2
q=1-90%=10%
2、 (Bb)=
18 ×100%
100
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
假定AA 中有 20%的 个体基 因型突 变成Aa
亲代基因 AA(80%) Aa(20%) aa(0%)
微小变异变成显著变异
培育出新品种
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
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如何解释 长颈鹿脖子为什么会变长?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
▪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 是:
▪ 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 受能力(过度繁殖);
▪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生存斗争);
例1: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 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 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A
=
30×2 +60 100×2
=60%
,
a=40%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经调查,女性色盲 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 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
▪ 问:磁极间相互作用需要接触吗?如果不需 要接触,哪么这个相互作用是怎样产生的?
磁极
磁场
磁极
认识磁感线
认识磁感线
▪ 画磁感线的目的: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 ▪ 磁感线特点: 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认识磁感线
▪ 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
认识磁感线
▪ 画出下列各磁极间磁感线:
N S
认识磁感线
第十五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5.1 从永磁体谈起
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胡凯
认识永磁体
▪ 实验一:将一个条形磁体放入一盒铁粉中,观察磁 体对铁粉的吸引情况。
▪ 结论:磁体的磁性集中于磁体的__两__端__. ▪ 实验二:将不同的磁极相互接近,观察磁极间的相
互作用情况。 磁极间有时相互______,有时相互______,这说 明磁极是___(一样、不同)的. ▪ 结论:所有磁体存在_____ ___个不同的磁极。
Xb
=
15+5×2 +11 200×2+200
=6%
4、基因型频率: 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特定基因型的个数
基因型频率 =
×100%
总的个数
例3: 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
)
控制,基因B的频率为p,基因b的频率为q, 现有100只豚鼠,BB、Bb、bb的个体数分别为81,18 ,1,
认识永磁体
▪ 实验三: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
引。 ▪ 实验四:怎样使无磁性的钢条带上磁性。
方法1:让钢条接近磁极。 方法2:使磁极沿同一方向与钢条反复摩擦。
认识永磁体
▪ 1、请标明小磁针的磁极:
S
N
认识永磁体
▪ 2、根据现象判断物体A是否磁体:
认识磁场
思考:
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__基__因__突__变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 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_有__抗__药__性_基__因__的__个__体. 占极少数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定___向__选___择___ 的结果.
基因在传递给后代时如何分配?
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一个种群全部等位基因总和称为什么? 基因库
3、基因频率 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
:
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比例。
基因频率 =
某种基因的数目
×100%
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
例4: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 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 30%、60%、10% (1)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也叫A配
子数,a配子数) (2)子代各种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3)子代各种基因频率是多少? (1)A基因占60%,a基因占40%。
▪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 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 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在农药使用前,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 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 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 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 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 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 作用。
型的频率 80% 10% 10% 0%
配子的 A(
) A( )1a0(% ) a( )
比率
A( 90%)
a( )
子一代基 AA
Aa
aa
因型频率 ( 81%)
( 18% ) ( 1% )
子一代基 因频率
A ( 90% )
a (10% )
(p+q)2 = p2 + 2pq + q2 =1 (A% + a%) 2 = (AA% + Aa% + aa%)
▪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 饿死了(适者生存)。
生物普争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数代选择
适应环境的所需变异被保存
进化,新物种产生
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认为: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 画出下列各磁极间磁感线:
地 磁 场
地磁场
指南针静止时指 向地理南方的是 指南针的磁____ 极。
指南针静止时指 向地理北方的是 指南针的磁____ 极。
练习与提高
将下列 各图补 充完成:
今天学到了什么 ▪ 请同学们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再见!
生物普遍存在变异 人们根据自己需要
选择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 数代选择 所需变异被保存
YYRR
yyrr Yy Rr
Y y 基因座位
一个特定基
r
R 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
一对相对性状: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两对相对性状: 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那么n 对相对性状? 3n
2n
生物通过变异(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通过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
种群中普遍存在的 可遗传变异 是自然 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求:1、基因B、b的频率(即p 和q)
2、基因型Bb的频率
82×2+18
1、 p=
×100%=90%
100×2
q=1-90%=10%
2、 (Bb)=
18 ×100%
100
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
假定AA 中有 20%的 个体基 因型突 变成Aa
亲代基因 AA(80%) Aa(20%) aa(0%)
微小变异变成显著变异
培育出新品种
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
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如何解释 长颈鹿脖子为什么会变长?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
▪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 是:
▪ 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 受能力(过度繁殖);
▪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生存斗争);
例1: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 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 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A
=
30×2 +60 100×2
=60%
,
a=40%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经调查,女性色盲 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 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
▪ 问:磁极间相互作用需要接触吗?如果不需 要接触,哪么这个相互作用是怎样产生的?
磁极
磁场
磁极
认识磁感线
认识磁感线
▪ 画磁感线的目的: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 ▪ 磁感线特点: 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认识磁感线
▪ 几种常见磁场的磁感线:
认识磁感线
▪ 画出下列各磁极间磁感线:
N S
认识磁感线
第十五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15.1 从永磁体谈起
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胡凯
认识永磁体
▪ 实验一:将一个条形磁体放入一盒铁粉中,观察磁 体对铁粉的吸引情况。
▪ 结论:磁体的磁性集中于磁体的__两__端__. ▪ 实验二:将不同的磁极相互接近,观察磁极间的相
互作用情况。 磁极间有时相互______,有时相互______,这说 明磁极是___(一样、不同)的. ▪ 结论:所有磁体存在_____ ___个不同的磁极。
Xb
=
15+5×2 +11 200×2+200
=6%
4、基因型频率: 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特定基因型的个数
基因型频率 =
×100%
总的个数
例3: 豚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
)
控制,基因B的频率为p,基因b的频率为q, 现有100只豚鼠,BB、Bb、bb的个体数分别为81,18 ,1,
认识永磁体
▪ 实验三: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
引。 ▪ 实验四:怎样使无磁性的钢条带上磁性。
方法1:让钢条接近磁极。 方法2:使磁极沿同一方向与钢条反复摩擦。
认识永磁体
▪ 1、请标明小磁针的磁极:
S
N
认识永磁体
▪ 2、根据现象判断物体A是否磁体:
认识磁场
思考:
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细菌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__基__因__突__变___. (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 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 _有__抗__药__性_基__因__的__个__体. 占极少数 (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定___向__选___择___ 的结果.
基因在传递给后代时如何分配?
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一个种群全部等位基因总和称为什么? 基因库
3、基因频率 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
:
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比例。
基因频率 =
某种基因的数目
×100%
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
例4: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 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 30%、60%、10% (1)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也叫A配
子数,a配子数) (2)子代各种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3)子代各种基因频率是多少? (1)A基因占60%,a基因占40%。
▪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 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 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在农药使用前,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 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 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 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 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 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 作用。
型的频率 80% 10% 10% 0%
配子的 A(
) A( )1a0(% ) a( )
比率
A( 90%)
a( )
子一代基 AA
Aa
aa
因型频率 ( 81%)
( 18% ) ( 1% )
子一代基 因频率
A ( 90% )
a (10% )
(p+q)2 = p2 + 2pq + q2 =1 (A% + a%) 2 = (AA% + Aa% +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