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8年赴美,在爱 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 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 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 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 左右再度出山,“宝刀 未老”,勤耕不辍,代 表作有《错误》《水手 刀》等,他的作品大多 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 被称为“浪子诗人”。
版权所有
诗风豪放豁达而不失婉约情韵,其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据 说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 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现旅居美国,为“现 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3诗的风格轻柔、喜悦、亲切,充满童真童 趣。
明确: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较、排比、 反复的修辞手法。
版权所有
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 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 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 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 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 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 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林,穿梭其中,那是 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 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 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 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 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 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 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版权所有
这首诗按雨的行踪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 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5节)雨中。 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6、7、8节)雨教。 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 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9节)雨息。 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 幸福成长。
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 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 “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 诗?
写春雨希望孩子们 自由快乐地生活, 为此她甘心奉献自 己的一切;“快乐 的安息”可让我们 联想到龚自珍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版权所有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 雨“说”了哪些话。 2.读了课文,这些话集中表达了哪些 意思?
版权所有
诗歌的题目是《雨说》,那么 诗人笔下的雨都说了什么?这 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
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 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 快乐地安息。这 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 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 的代价。
版权所有
这首诗借春雨之口,表达了作者对春 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中国大地上生 活的孩子们温柔亲切的爱意,表达了希望 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的美好愿望, 表现了一种博大深沉的爱。
版权所有
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 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细细吟咏 倾心品味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 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 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 么好处?作者还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 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版权所有
细细吟咏 倾心品味
1 采用拟人手法,借春雨之口表达作者对孩 子的良好祝福和希望,这是最突出的特点。 2语言通俗、亲切、清新、自然,为人以温 柔可亲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郑 愁 予
1.请阅读副标题,然后说说:这 对我们理解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帮助?
2.理解诗歌开头括 号中的话的含义。
版权所有
明确1: 表明了对象,是诗人借春雨的口气,向生活
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透过 这个副标题,我们就可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 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对中国儿童的一种良好的祝愿 和殷切的希望。
代表作: 诗集有:小和尚坐在《梦土上》 怀里抱着师傅给的《衣钵》 手里拿着《郑愁予诗选》抬头 看了看天,随时都有下 《雪的可能》雪片如花, 小和尚这个 《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版权所有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 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 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 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 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 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 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 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 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 版权所有 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版权所有
郑愁予 本名郑文
韬,原籍河北,1933年生于 山东济南,台湾诗人。童年 随当军人的父亲辗转大江南 北,母亲教他读古诗词。15 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郑 愁予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 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 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 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 土上》 。 版权所有
明确2:“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 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
版权所有
听读诗文、整体感知:
1 正音解释。
2 听朗读,体味诗中的意境,明确诗人为我们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基调。
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朗读语调是轻快的。
版权所有
齐声朗诵 感受诗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