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之化学反应速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化学反应速率

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详细描述
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大,气体分子 密度越大,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碰 撞力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结词
催化剂可以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
详细描述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途径和能量需求,从而影响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 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从而提高反应速率;而有些催化剂则可能通过抑制或促进某些
课程目标
0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单位和表 示方法。
02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 浓度、压力等。
03
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 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
04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 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大学化学反应速率
• 引言 • 化学反应速率定义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概 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化学 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对 于化学工业、药物合成等领域具有重 要意义。
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和比较不同化学反应的进 行速度。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而与催化剂的存在、光、磁场等外部条件有关,这种速率常数称 为反应速率常数。

大学化学 反应速率

大学化学 反应速率

催化剂毒物 如CO可使合成氨铁催化剂中 毒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多孔陶瓷为载体 Pt、Pd、Ru为主催化剂 CeO2为助催化剂 少量的铅即可使其中毒, 从而失去催化活性。因此, 安装这种尾气净化催化剂 的汽车是不能够使用含铅 汽油的。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塑料中各种防老化剂大多属于负催化剂。
) 催化剂作用机理:
a.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元反应;部分地适用于 非元反应 对于元反应: v=k{c(A)}a{c(B)}b n=a+b 对于非元反应: v=k{c(A)}x{c(B)}y n=x+y b.速率方程中各反应物浓度项上的指数称为该反应物 的级数。 c.反应级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有 的反应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示级数。 d.对于复合反应,其反应级数是由实验测定的。

形式之二:
Ea ln k ln A RT
ln k ~
1 为直线关系,斜率为 Ea ,截距为lnA T R
ln{k }
若已知T1, k1, T2, k2, 可求出Ea
形式之三: O
求出Ea 后, 可用内插法或外推法求算 指定温度下的k值.
(b)
K/ T

关于Arrhenius公式的几点说明: a. 此公式至今仍是动力学中求Ea 的主要方法。
改变反应途径,从而降低了活化能,增加反应速率。 以 为例

催化和非催化反应活化能数值比较
反应 Ea(非催化) /kJ· mol-1 催化剂 Ea(催化) /kJ· mol-1
2HI
H2+I2
184.1
Au
Pt W 326.4 Fe
104.6
58.58 163.2 159-176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03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03化学反应速率
应速率越大。 ③活化配合物分解成反应物的速率:速率越小,
反应速率越大。
26
反应进程势能图
1.ΔH = E正 – E逆
2. 微观可逆性原理
27
实验活化能
❖ 反应物分子须经过一个活化中间状态才能 转化为产物,该中间状态即活化分子。
❖ 由普通反应物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需吸收 的能量即活化能Ea。
❖ 根据活化能的大小,和反应能量变化曲线, 可以知道反应是吸热的还是放热的,以及 反应速率的相对快慢。
30
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基元反应、简单反应与复合反应
➢ 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反应物分子一步 作用直接转化成产物的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构 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例:N2O4 = 2NO2 是基元反应,也是简单反应。
➢ 非基元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 化学反应,又称复合反应(complex reaction) 、 总反应(overall reaction)。
2. 当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以适当的空间取向靠近 时,要进行化学键重排,能量重新分配,形成 一个过渡状态的活化配合物。
3. 过渡状态的活化配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状态。 可形成生成物,也可回到反应物。
23
3.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二、过渡态理论
如: A+ B-C [A…B…C] = A-B +C 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 产物
化学反应涉及两个基本问题: ①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反应热力学
反应是否自发,自发的方向和程度 ②反应的速率和具体步骤: 反应动力学
研究途径和速率问题
3
研究反应速率的意义
反应速率
快 ,如爆炸反应,中和反应。 慢,金属的锈蚀,食品的腐烂,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局限性
化学热力学:只预测变化的可能性,不说明变
化的现实性
反应速率
Rate of reaction
✓变化能否发生 如何才能发生
✓变化的方向 ✓变化的结果
速率 进行细节
本质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局限性
rGm / kJ mol1
动力学研究表明
1 2
N2
3 2
H2
NH3
H2
• 转化速率定义为:
B
• •
SI单位:mol s1
.
def
d 1 dnB
dt vB dt
转化速率与物质的选择无关,但与化学反 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二、反应速率 常用单位:
对等容反应,反应速率定义为:
mol·L-1·s-1
反 化学应反速应率方与v程物de式质f V的的 写选 法择v1B有无d关关(n,dBt但/V与)
单分子反应: SO2Cl2 SO2 +Cl2 双分子反应: NO2 CO NO CO2 三分子反应: 2NO+H2 N2O+H2O
三、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区别
• 反应级数
✓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指数之

✓体现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数值可以是整数、分数或零,可
以是负数
k
CH2
C2 Cl2
k 为反应速率系数
1
H2 + Br2 = 2HBr
v
k
CH2
C2 Br2
1 k CHBr
CBr2
H2 + I2 = 2HI
v k CH2 CI2
反应速率系数 k

3 化学反应速率(大学化学)

3 化学反应速率(大学化学)

2 半衰期 当反应物A 的转化率为50%时所需的反应时间称为 半衰期,用t1/ 2表示。与浓度无关。
对于一级反应,其半衰期为:
c c k ln kt 或 lg t c0 c0 2.30
【例】某药物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体温37℃时, 反应速率常数为0.46h-1。若复用该药物0.16g,问该 药在胃中停留多长时间方可分解90%? 解:根据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就是催化作用。 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称为正催化剂。
而减慢反应速率的则称为负催化剂或阻化剂。 若不特别说明,所提到的催化剂均指正催化剂。
2 催化剂的特点
(1)催化剂参与反
应,改变反应的历程, 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
(2)只能对热力学上可能发生的 反应起作用 (3)催化剂不改变反应体系的热 力学状态,不影响化学平衡与反 应的反应热。 (4)催化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5)某些杂质对催化剂的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
即等于反应式相应物质分子式前的系数比
υ(N2O5L ):υ(NO2):υ(O2)=2:4:1 开始浓度/(mol· -1) 2.10 0 0 100秒浓度/(mol· -1) 1.95 L 0.30 0.075
2N2O5 → 4NO2 + O2
一般的化学反应: aA + bB = gG + dD 化学反应速率为:
1 van’t Hoff规则
范特霍夫(Van’t Hoff)由实验总结出:反应体系的温度 每升高10K, 化学反应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2~4倍。
kT 10 kT n10 kT kT
n
式中γ 为温度系数 ,一般为2~4。kT , kT+10 , kT+n · 分别 10 10)K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是TK , (T+10)K 和 (T+n·

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

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

cA kA t
c(A) = c(A)0 - k t
零级反应的特征:
①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是常数,与浓度无关。 ② 速率常数 kA 的单位为: mol dm 3 s 1 ③ A物质的浓度 cA 与时间 t 成线性关系。
半衰期: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用t1/2表示。它是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零级反应:
又如:H2 ( g ) + I2 ( g ) = 2 HI ( g ) 实验上或理论上都证明,它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基元反应, 它的反应历程可能是如下两步基元反应: ① I2 = I+I (快) (慢)
② H2 + 2 I = 2 HI
化学反应的速率由反应速率慢的基元反应决定。 基元反应或复杂反应的基元步骤中发生反应所需要的微 粒(分子、原子、离子)的数目称为反应的分子数。 反应的分子数与反应级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d cCH 4 dt
k1 1 / 2 3 / 2 k2 ( ) cCH 3CHO 2k 4
解:
d cCH4 dt
k2c CH3 cCH3CHO (1)
(2)
d cCH3 dt
2 k1cCH3CHO k2c CH3 cCH3CHO k3c CH3CO 2k4cCH 0 3
分类:
单分子反应: SO2Cl2 的分解反应: SO2Cl2 = SO2 + Cl2 双分子反应: NO2 的分解反应 : 2 NO2 = 2 NO + O2 三分子反应: HI 的生成反应 H2 + 2 I = 2 HI
四分子或更多分子碰撞而发生的反应尚未发现。
4-3-2 反应机理的探讨
反应 2 NO+O2=2NO2 实验得 r=kc(NO) 2c(O2) (快) (快) (慢)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ν = kc c
m A
n D
速率方程中的m和n通过实验确定。(m= a或m≠ a) 如m = a, n = d,反应是否是基元反应? 反应级数(order of reaction):在速率方程中,各反应 反应级数 : 物浓度的指数之和(m+n)称为反应的反应级数。
【例】已知反应 aA + bB = C 在某温度下实验测得 的数据如下表,求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k。
结论: 结论: 1、反应物分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才能 、 越过能峰(能垒)变为产物分子。 能峰(能垒) 能峰 2、反应的活化能Ea越大 能峰越高 、 越大,能峰越高 越大 能峰越高,能越 过能峰的分子数越少反应速率越小 反应速率越小; 反应速率越小 反之,Ea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
∆c dc ν = −lim = − △ ∆t dt
A A
A
t→0
υ = limυ
∆t →0
作图法求瞬时速率 作图法求瞬时速率 从瞬时速率的定义,可以归纳出: (1)做浓度---时间曲线图;(2) (2)在指定时间的曲线 (1) -(2) 位置上做切线;(3) (3)求出切线的斜率(用做图法, (3) 量出线段长, 求出比值)。 对于反应 aA + bB = gG + hH 某时刻的瞬时 速率之间, 乃有如此的关系:

A + B-C [A···B···C] 活化络合物

A-B + C
[ A ··· B ··· C ]
[ A ··· B ··· C ]
E
E正 E逆 A+BC △H AB+C (△H﹤0) △ 反应历程
E
E正

大学化学之化学反应的速率

大学化学之化学反应的速率

=
DnB nB
=
DnG nG
=
DnH nH
上一页 下一页
d = nB–1dnB
转化速率 (J):由反应进度 () 定义的化学反应速率
d
J = dt
IUPAC 所推荐的反应速率 (u):
u (mol·m–3·s–1) =
J V
=
1 V
·ddt
u
(mol·m–3·s–1)
=
1 nB
·V1
·ddntB
=–
D[N2O5] Dt
t = 100s = 1.510–3mol·dm–3·s–1
u(NO2) = D[NO2] Dt
u(O2) = D[O2] Dt
= 3.010–3mol·dm–3·s–1 = 0.7510–3mol·dm–3·s–1
– 1 ·D[N2O5] = 1 ·D[NO2] = 1 · D[O2]
Cl2(g) + M 2Cl(g) + M Cl(g) + H2(g) HCl(g) + H(g) H(g) + Cl2(g) HCl(g) + Cl(g) Cl(g) + Cl(g) + M Cl2(g) + M
2021/10/19
H2(g) + Cl2(g) = 2HCl(g)
上一页 下一页
Ea
f = e RT
能量因子(f) : 能量满足要求的碰撞占总碰撞次数 的分数。
活化能(Ea): 能发生有效碰撞的活化分子组所具有 的最低能量的NA倍 (NA:阿佛加德罗常数)。
上一页 下一页
(2) 瞬时速率 瞬时速率:某一时刻的反应速率。 即时间间隔 Dt 趋于无限小时的平均速率的极限。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3-反应速度和平衡

大学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PPT之03-反应速度和平衡

【例】在某温度下,测得下列反应4HBr(g) + O2(g) =
2H2O(g) + 2Br2(g)的 dc ( Br2 ) 4.0 10 5 mol L-1 s-1。
dt
求(1)此时的
dc (O2 ) dc ( HBr ) dt dt
dc ( HBr ) 4 dt

dc (O2 ) dt
【k的特征】
r kc c
m n A B
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时
的特征常数,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k值。
同一反应的k值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但随T、催化 剂等变化。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单位:mol1-X LX-1 s-1 (X=m+n,总反应级数)。
三、反应级数
§1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化学反应种类繁多,反应有快有慢: 快反应:白磷在40℃燃烧,爆炸等 慢反应:腐蚀,NO2分解
为了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入反应速率的概念。
如何表示反应速率呢?
还记得反应进度吗?
2 1
时间(t)
nB
B
二者联合,能否表 示反应快慢呢?
应速率的极限值。
aA + bB dD + eE
平均反应速率:
r 1 c A a t 1 c B b t 1 c D d t 1 c E e t
瞬时反应速率(简称反应速率):
r
1 dc A a dt

1 dcB b dt

1 dcD d dt

1 dcE e dt
将反应进度除以反应时间:
1 2 :
t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_大学化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_大学化学
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将它定义为:单位体积的反应系统中,反应进度 随时间的变化率,用符号表示。对于反应
aA + fF = gG + dD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式为:
=
1 d V dt
式中V为系统的体积, 按(2.8)式:
L · s 。 v 的单位常用mol·
加快2~4倍。
kT 10 K 24 kT
1.阿仑尼乌斯公式
阿仑尼乌斯根据实验,提出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定量关
系:
k=Ae-Ea/RT
式中的A是指前因子;Ea叫做反应的活化能,单位是 kJ· mol-1。A与Ea都是反应的特性常数,当反应的温度区间 变化不大时,其值不随温度而改变,均可由实验求得。
活化能越高,活化分子数越少,反应速率越慢。活化能的大小取
决于反应物的本性,它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 活化能小于40kJ· mol-1反应,其反应速率非常大,反应可瞬间完 成;活化能大于400kJ· mol-1的反应,其反应速率非常小。前面提到的 汽车尾气NO治理反应活化能611kJ· mol-1,因此看不到该反应的进行。
Ea和A 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学参量。由于Ea在指数
位置,所以它对k 的影响很大。 微分形式:
d ln k Ea 2 dt RT Ea Ea 积分形式 ln k2 ln A ln k1 ln A RT2 RT1 k2 Ea 1 1 ln ( ) k1 R T1 T2
例如的半衰期为8×108年,223Fr(钫)的半衰期为22 分钟,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等。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
可以作为估算古代化石、矿石、陨石以及地球年龄的基
础。如通常用于陨石和矿石年龄的估算,14C用于确定考古 学发现物和化石的年龄。 1947~1949年间美国科学家利比确立用14C确定地球年 代的概念与方法。为此他获得了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大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化学化学反应速率

(5-1)
式中: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c为浓度;
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浓度的指数;
(a+b)称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
基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的浓度以其计量数为指 数的幂的连乘积成正比,这就是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 把反应物浓度同反应速率定量地联系起来的数
学表达式称为速率方程。
◆ 反应的速率方程一般不能简单地从反应的计量
(3)活化络合物极不稳定,可以分解为产物,也可以分 解为反应物,反应速率取决于活化络合物的浓度及其分 解频率。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为反应的摩尔焓变。
化学反应速率(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在一个特定的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 时间的变化率,具有“浓度·时间-1”的量纲,常用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 加来表示。其单位是mol·L-1·s-1、mol·L-1·min-1或 mol·L-1·h-1。
温度能显著地影响反应速率,绝大多数化学反应,无论是放热 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其反应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T2>T1
温度升高,活 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有效碰 撞的百分数增 加,使反应速 率大大加快。
阿仑尼乌斯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对速率 常数k的影响上。1889 年瑞典物理化学家阿 仑尼乌斯总结了大量 实验事实,提出一个 较为精确的描述反应 速率与温度关系的经 验公式。
例如: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可采用如下的反应
CO(g)
NO(g)
CO 2 (g)
1 2
N
2
(g);
rG
m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工科-0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工科-0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7.2.2 过渡态理论(活化配合物理论)
化学反应不是通过反应物分子间的 简单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碰撞后 要经过一个由反应物分子以一定的 构型而存在的中间过渡状态(活化配合物)
O3(g) NO(g) NO 2 (g) O2 (g)
NO+O3
O ON O O
NO2+O2
E 活化络合物
Ea逆
以气体分子运动论为基础 主要用于气相双分子反应
O3(g) NO(g) NO 2 (g) O2 (g)
有效碰撞:能发生反应的碰撞 临界能(或阈能):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必须具备的能量 活化分子: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或:具有等于或大于临界能的分子
活化能(Ea):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E *与反
(activated energy) 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
Ea E * E
注:大多数反应的活化能在60~250kJ·mol-1之间
E 活化分子
Ea,逆
Ea正
E生成物
E 活化分子
Ea正 Ea逆
E反应物
E反应物
E生成物
(1) r Hm E(生成物) E(反应物) Ea正 Ea逆 (2) 可逆反应中,吸热反应的活化
能总是大于放热反应的活化能
ÊÔ Ñé ±à ºÅ
1 2 3 4 5
cH2 /(mol L1) 0.0060 0.0060 0.0060 0.0030 0.0015
cNO/(mol L-1)
0.0010 0.0020 0.0040 0.0040 0.0040
/(mol L1 s1) 7.9 107
单位:mol·L-1 a、c分别称为反应对反应物A和C的级数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7化学反应速率

大学化学教学课件-7化学反应速率

例题8-2
22
例: 已知60CO衰变的t1/2 = 5.26a,放射性60CO所产
生的γ射线广泛用于癌症治疗,放射性物质的强度以ci
(居里)表示。某医院购买一台20ci的钴源,在作用10 年后,还剩多少?
解:
t1/ 2

0.693 k
k0.6930.6930.13a 21 t1/2 5.2a6
N2O(g) Au N2(g)+ 1/2O2(g)
kc0N2O (为零级反应) 18
1、对于反应Cl2(g)+2NO(g) =2NOCl(g)(亚硝酰氯 ),实验 发现,如两反应物浓度都加倍,则反应速率增至8倍。该反 应的级数是 A. 0 B. 1 C.2 D.3 E. 1/2
2、已知A+2B= C,则其速率方程式为
A. υ = kcAcB2 B. υ= kcAcB C. υ = k cB2
D. υ=k c3
E. 无法确定
答:(1)D (2)E
19
二、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一级反应
一级反应是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一次方成正
比的反应。
设任一反应: aA
产物
则反应速率方程为:
c dc t
kdt
c0 c
(1)N2O5NO2 + NO3 (慢,速率控制步骤)
(2)NO3+ NO2 (3)NO + NO3
NO + NO2 + O2
(快)
2NO2
(快)
14
2.纯固态或纯液态反应物的浓度不写入速率方 程式。如:
C(s)+ O2(g)= CO2(g) υ = kc(O2) Hg(NO3)2 + Hg(l)= Hg2(NO3)2

2.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 碰撞粒子的动能必须足够大;
● 对有些物种而言,碰撞的几何方位要适当。
对 HCl 和 NH3 的气相反应,HCl 的 H 端只 能通过狭窄的“窗口”接近孤对电子,发生有
效碰撞的机会自然小多了。
《 大学化学基础 》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有效 碰撞
《 大学化学基础 》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2.2.3 过渡状态理论
《 大学化学基础 》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活化能: Arrhenius 把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至少 需要吸收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活化能(Ea):活化络合物或过渡态的能量(E#)与反应
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之差,Ea=E# – E。
(过渡态) E# EⅡ EⅠ
EⅠ: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
Ea(逆)
EⅡ:生成物分子的平均能量。 E# :活化络合物所具有的能量。
● 定义:以量子化学对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研
究为依据,认为运动着的两种(或多种)反应物
分子逐渐接近并落入对方的影响范围之内而形成
的处于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一种结合状态。
例如, A+B-C→[A‥· B ‥· C]* →A-B+C 反应物 (始态) 活化络合物 (过渡态) 产物 (终态)
过渡状态又叫活化络合物。
Ea(正) Ⅰ
△E

Ea(正 )=E#–EⅠ,正反应的活化能。
反应过程
Ea(逆 )=E#–EⅡ,逆反应的活化能。
《 大学化学基础 》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当 Ea(正)<Ea(逆)时, 即 △rHm<0 为放热反应见图(a), Ea(正)>Ea(逆)时, 即 △rHm>0 为吸热反应见图(b) 。

4_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4_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第三讲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一级反应速率方程◊一级反应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一级反应特点◊影响反应速率实质∫−BtB C C 0BB c dc ∫tkdt=B产物 ln = - k tc B0c Bt1. 一级反应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r B = = k c Bdc Bdtdc B νB dt =◌ ln c B t 与 t 呈线性关系t ½:c B 0 至 ½c B 0 所需时间。

◌ 半衰期 (t ½) 与 c B 0 无关1.02.03.04.0 1.5 2.5 3.5 反应时间/minl n c t2. 一级反应特点235U半衰期为8×108年223Fr半衰期为22分钟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估算陨石、地球的年龄ln c 0/c =kt , Co6027t 1/2=5.26aγ 辐射,广泛用于癌症治疗 Co 60 275.2居里20居里t =?解:t 1/2=0.693/k ,即5.26a =0.693/k ,故 k =0.132 a -1ln20/5.2=0.132a -1t 故 t =10.2年。

例1解:m t = ( 1– 90%) × 0.16 = 0.016 g0.016ln 0.460.16t =−V例2 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k为0.46 h –1。

0.16gt =?ln t c kt c=−代入方程: 分解90%3. 诸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实质催化剂温度浓度一级反应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Cl(g) + Cl(g) + M Cl2(g) + M (4) 上述四个步骤的每一步反应都是由反应物分子(或原子、 反应历程的举例说明: 离子及自由基等)直接发生相互作用而转变成生成物分子。 因此称作一个基元反应。 这四个基元反应组成了由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的反应历程。
5.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解决办法:
采用瞬时的浓度变化精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某一指定时刻的速率, 即瞬时速率,可以反映出更真实的反应速率。
2、瞬时反应速率 是指反应在某一瞬间的反应速率。即平均速率的 极限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1 c(i) 1 dc(i) lim t 0 (i) t (i) dt
瞬时反应速率的实质: 浓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对于复杂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是由最慢一步基元反应 的反应速率决定的,因此,复杂反应中最慢的一步基元 反应是该复杂反应的定速步骤。
例如复杂反应H2(g) + I2(g) == 2HI(g) 该反应由下列两个基元反应组成: 第一步 I2 → 2I (快反应) 第二步 H2 + 2I → 2HI (慢反应) 第一步是快反应,很快就能达到平衡,第二步是慢反应, 它决定着整个反应的速率,因此,第二步为定速步骤。
6
c(N2O5 ) (1.70 2.10)mol L-1 (N2O5 ) 2.00 10 3 mol L-1 s1 t 200s

例如,在某条件下,将2.10 molL–1 N2O5放入1L的容器中加热 分解,测得数据如下: 2N2O5(g) == 4NO2(g) + O2(g) 开始浓度(molL–1): 2.10 0 0 200s末浓度(molL–1): 1.70 0.80 0.20 则反应开始后200s内,用N2O5、NO2或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分别为: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 学 反 应 基 本 原 理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 完全的程度。
表示化学反应达到 最后的结果需要多 长时间?
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解决的问题不同,二 者绝不能混淆!
例如, 298K下,有下列两个反应: 而实际上:我们将氢气和氧气放在一个 1 H O (l ) H ( g ) O ( g ) G 285.838kJ .mol 容器中,好几年也不会生成水。 2 而第二个反应却可以瞬间完成。 N O (g) 2 NO ( g ) G 5.4kJ .mol 这说明:反应趋势大,不代表反应速率 θ的数值可知:当参加这两个反应的物质 从 Δ G 大:也即化学热力学不能解决化学反应 均处于标准状态时,第一个反应的趋势大于第 速率问题。
6、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定义:表示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定量关系的方程式 形式:对于一般反应:aA+bB=cC+dD 速率方程式如下
3、瞬时反应速率的作图测定
图3-1反应物或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3
对于化学反应
4、反应历程
H2(g) + Cl2(g) 2HCl(g)
定义: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由反应物变成生成 研究发现,该反应在光照条件下是由下列四个步骤完成 物具体经历的途径、步骤称为反应历程或反应机理。
的: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现问题: 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不同的反 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表示时,所得到的数值 可能是不同的。 解决办法: 将上面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在反应式中的 化学计量数,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用公 式表示如下:
1 c(i) (i) t

(3 3)
8
1 1 (N 2O5 ) 2.00 10-3 mol L-1 s 1 =1.00 103 mol L-1 s 1 2 2 1 1 (NO2 ) 4.00 10-3 mol L-1 s 1 =1.00 103 mol L-1 s 1 4 4
5
1.平均反应速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改变量的正值 (也即绝对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c(i ) 2 c(i )1 c(i ) (i ) | || | t2 t1 t

(3-1)
式中,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c i 表示i物质在t时间 内浓度的变化量; (i )表示i物质浓度变化的平均速率。
反应历程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 Cl(g) + H2(g) HCl(g) + H(g) (2) 通常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往往只能表明反应的总结果, 并不能说明从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所经历的途径。 H(g) + Cl (g) HCl(g) + Cl(g) (3)
2
Cl2(g) + M 2Cl(g) + M
c( NO2 ) (0.80 0)mol L-1 ( NO2 ) 4.00 103 mol L-1 s 1 t 200s

c(O 2 ) (0.20 0)mol L-1 (O 2 ) 1.00 103 mol L-1 s 1 t 200s

1 2 2 2 r m

1
2
4
r
m
二个反应的趋势。
本章主要内容
4
3.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 变为生成物的快慢程度。 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对气 体可用分压)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 也即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 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

(O2 ) 1.00 103 mol L-1 s 1


平均速率表示法的缺点:
大部分反应都不是等速的,因此每个时间间隔内的速率都不一 样。一般来说,开始阶段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的进行,反 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加,反应速率会逐 渐降低。故平均速率不能确切地反映速率变化的真实情况,只 提供了一个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