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最后一课》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3.8 课题6、《最后一课》(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
课标依据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教学目标1、知道小说的文学常识,创作背景。

2、跳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找出课堂气氛及人物表现与往日的不同。

3、通过勾画批注,全面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理解深切的爱国情、亡国痛。

4、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
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找出课堂气氛及人物表现与往日的不同。

2、全面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理解主人公深切的爱国情、亡国
痛。

编号:14
教学
全面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理解主人公深切的爱国情、亡国痛。

难点
教学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过程一、谈话导入:
(还记得父母外出务工的那一天是哪天吗?为什么
记得这么牢?……“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最后一课》……)都德……介绍……
二、初读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本文题为“最后一课”,那么围绕这一课,写到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这会是最后一课?
(引导学生理出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PPT补充有关小说的常识
三、跳读品析
1、“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并说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详见课后练习一)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语句,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PPT补充小说背景)
2、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

(学生跳读批注,教师引导学生对先生进行全面评价)
四、朗读感悟
老师引领学生朗读24---29段,朗读要求:
深沉缓慢,力求表现老师对最后一课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
五、课堂检测
详见《绩优学案》P.26第4题
六、作业设计:
1、必做:完成《绩优学案》基础题激发学习兴趣,因其情感共鸣。

补充背景,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之情、亡国之痛。

学习做批注。

进一步感受韩麦尔先生深挚的爱国情、亡国痛。

2、选做:阅读《最后一课》(郑振铎)
了解历史,激
发爱国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