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一中高二级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数学试题(文)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A. 1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复数,再利用共轭复数及虚部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
则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故选C.
【点睛】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复数的摸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若命题p:∀x∈,tanx>sinx,则命题非p为( )
A. ∃x0∈,tanx0≥sinx0
B. ∃x0∈,tanx0>sinx0
C. ∃x0∈,tanx0≤sinx0
D. ∃x0∈,tanx0>sinx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全称命题中“∀”改为“∃”,并否定结论,
所以命题非p为:∃x0∈,tanx0≤sinx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属于简单题.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定有一定的区别,否定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时,一是要改写量词,全称量词改写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改写为全称量词;二是要否定结论,而一般命题的否定只需直接否定结论即可.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分类变量X与Y,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越大,则判断“X与Y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
B. 在回归直线方程=0.2x+0.8中,当解释变量x每增加1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增加0.2个单位
C. 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
D. 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
【答案】A
【解析】
A.对分类变量X与Y的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来说,k越大,“X与Y有关系”可信程度越大,因此不正确;
B.在线性回归方程=0.2x+0.8中,当x每增加1个单位时,预报量平均增加0.2个单位,正确;C.两个随机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因此正确;
D.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正确.
综上可知:只有A不正确.
故选:A.
4.已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然后根据恒成立,求得m2+2m<8,进而求得m的范围.
【详解】由基本不等式可得≥2,
若恒成立,则使8>m2+2m恒成立,
∴m2+2m<8,求得-4<m<2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5.若变量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下图,
由得,平移直线,由图像可知当直线经过点B时,直线截距最
大,此时最小,由解得,B(-2,2),
故此时,所以选D.
6.“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考虑函数在上为单调递增时实数的取值范围后可得两者的关系.
【详解】若,则对称轴,所以在上为单调递增,
取,则对称轴,在上为单调递增,但,所以“在上为单调递增”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点睛】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可以依据命题的真假来判断,若“若则”是真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若则”是真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
是的充分必要条件;若“若则”是假命题,“若则”是真命题,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若则”是假命题,“若则”是假命题,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点到双曲线渐近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然后根据a,b,c关系求解双曲线的离心率即可.详解:
∵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为,
∴,
∴,,
∴双曲线的离心率.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8.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若,则的形状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C
直接利用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出A的值,进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得到:b=c,最后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b2+c2=a2+bc.
则:,
由于:0<A<π,
故:A.
由于:sin B sin C=sin2A,
利用正弦定理得:bc=a2,
所以:b2+c2﹣2bc=0,
故:b=c,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9.(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裂项相消化简求和即可.
【详解】(1)
=(1)=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求和方法:裂项相消求和,属于中档题.
10.若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是双曲线的焦点,过F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M,N两点,且
MN的中点为,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圆锥曲线中点弦问题,用点差法。
先把M,N两点坐标设出来,,代入双曲线方程,再做差,得到的式子,将中点及直线斜率代入,然后可以找出a、b的关系,从而解出双曲线方程。
【详解】解:根据题意,是双曲线的焦点,则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且,,
直线MN过焦点F,则,则有,变形可得,
,
,,
又由,且,,
变形可得:,
又由,则,
解可得:,,
则要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双曲线中点弦问题,利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学生在平常学习中要重点练习。
1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三角形的面积为;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内切球的半径为R.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四面体
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类比关系,三角形的边应与四面体中的各个面、面积与体积进行类比,利用类比推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根据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类比关系,三角形的边应与四面体中的各个面进行类比,
而面积与体积进行类比,则的面积为,
对应于四面体的体积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的应用,其中合情推理能帮助猜测和发现结论,在证明一个数学结论之前,合情推理常常能为证明提供思路与方向.合情推理仅是“合乎情理”的推理,它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而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的前提下).12.设函数是奇函数的导函数,,当时,,则使得
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当x>0时总有xf′(x)﹣f(x)<0成立,可判断函数g(x)为减函数,由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可证明g(x)为(﹣∞,0)∪(0,+∞)上的偶函数,根据函数g(x)在(0,+∞)上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大致画出g(x)的图象,而不等式f(x)>0等价于x•g(x)>0,数形结合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设g(x),则g(x)的导数为:g′(x),
∵当x>0时总有xf′(x)<f(x)成立,
∴当x>0时,函数g(x)为减函数,
又∵g(﹣x)g(x),
∴函数g(x)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
又∵g(﹣1)0,
∴函数g(x)的图象大致如图:
数形结合可得,不等式f(x)>0⇔x•g(x)>0
⇔或,
⇔0<x<1或x<﹣1.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由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解不等式,属于综合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等差数列中,,,则当取最大值时,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已知条件得到的数量关系,然后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结果
【详解】,,
,
即,
,
解得
若取最大值,
当时成立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最值情况的求解,结合题意先求出的数量关系,要求数列和的最大,找出限制条件,从而求出结果。
14.在中,分别是内角的对边,且,,,,若,则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向量垂直时数量积为0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可求得,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取值范围,即可确定,进而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详解】∵,且,
∴,∴,则,
∴,即.
故填: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在解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或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或已知三边,都能直接利用余弦定理理解三角形.
15.已知点为双曲线的右焦点,直线交于两点,若,
,则的虚轴长为__________.
【答案】
【分析】
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则四边形AF1BF2是平行四边形,利用余弦定理和双曲线的性质化简
求出b即可.
【详解】由题意知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设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1,连接AF1,BF1,
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F1BF2是平行四边形,
∴∠F1AF2=,,
设|AF2|=m,则|AF1|=2a+m,
在△A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4c2=m2+(m+2a)2﹣m(m+2a),
化简得:4c2﹣4a2=m2+2ma,即4b2=m(m+2a),
又=m(m+2a)•=,
∴b2=2.
∴2b=.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及简单性质的运
用,属于中档题.
16.函数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由只有一个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由得或,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或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函数有两个极值点,
因为只有一个零点,所以,
解得,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以及函数的零点,属于中档题.对于与“三次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往往考虑函数的极值符号来解决,设函数的极大值为
,极小值为:一个零点;两个零点;三个零点.
三、解答题(共70分.第17题10分,其余每题各12分,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17.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为和,且,,数列中,,.
求数列,的通项和;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求得等比数列的公比,结合,求得数列的首项,从而求得;根据条件,得到数列是等差数列,从而求得;
(2)由,得到,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得.
【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
∴,,
解得,,
∴数列是等比数列,
∴.
∵,即数列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又,
∴;
(2)∵
∵,
∴,
两式相减得:
,
∴.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以及利用错位相减法对数列求和,头脑清醒,思路清晰,知识点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8.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Ⅰ)求的值;
(Ⅱ)若外接圆半径为,求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及正弦定理得
从而,利用诱导公式结合,可求出的值;(Ⅱ)由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及,配方化简可得,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Ⅰ)由及正弦定理得
从而即
又中, ∴.
(Ⅱ)外接圆半径为3,,由正弦定理得
再由余弦定理,及
得
∴的面积.
【点睛】以三角形为载体,三角恒等变换为手段,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为工具,对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进行考查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类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解答这类问题,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诱导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一定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特别是二倍角公式的各种变化形式要熟记于心.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的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俗称“礼让斑马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规定:对不礼让行人的驾驶员处以扣3分,罚款50元的处罚.下表是某市一主干路口监控设备所抓拍的5个月内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统计数据:
(1)请利用所给数据求违章人数与月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2)交警从这5个月内通过该路口的驾驶员中随机抽查了50人,调查驾驶员不“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的关系,得到如下列联表:能否据此判断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有关?
参考公式及数据:
.
(其中)
【答案】(1);(2)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关.【解析】
【分析】
(1)利用所给数据计算、,求出回归系数,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2)由列联表中数据计算K2,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详解】(1)由表中数据知,,
∴,
∴,
∴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2)由表中数据得,
根据统计有的把握认为“礼让斑马线”行为与驾龄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属于基础题.
20.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交于、两点,点为坐标原点 .
(1)当k=1时,求的值;
(2)若的面积等于,求直线的方程.
【答案】(1)(2)或
【解析】
【分析】
(1)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关系求出A,B两点的横纵坐标的和与积,直接运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求解;
(2)直接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1)设,由题意可知:k=1,∴,
联立y2=x得:y2-y﹣1=0显然:△>0,
∴,
∴(y12)(y22)+y1y2=(﹣1)2-1=0,
(2)联立直线与y2=x得ky2-y﹣k=0显然:△>0,
∴,
∵S△OAB1×|y1﹣y2|,
解得:k=±,
∴直线l的方程为:2x+3y+2=0或2x﹣3y+2=0.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训练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是中档题.
21.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答案】(1)(2)当时增区间,当时增区间,减区间
【解析】
试题分析:(1)当时,,求得切点为,,求得斜率为,故切线方程为;(2)函数的定义域为,,当时,∵,∴恒成立,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试题解析:
(1)∵,∴,∴,即
,,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所求切线的斜率,
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即.
(2),
当时,∵,∴恒成立,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当时,令,得,
∵,∴,得;得;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考点:导数与切线、单调区间.
22.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的左顶点坐标为,离心率为.
求椭圆E的方程;
过点作直线l交E于P、Q两点,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M,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这个定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解析】
【分析】
设出椭圆的方程,得到关于a,c的方程组,解出即可求出椭圆方程;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设,,求出,通过讨论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联立直线和椭圆的方程,结合韦达定理求出m的值,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求出直线方程,代入检验即确定.
【详解】设椭圆E的方程为,
由已知得,解得:,
所以.
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
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设,,
则,,
,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
由,得:,
,,
,
,
对于任意的k值,上式为定值,
故,解得:,
此时,为定值;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
直线l:,,,,
由,得为定值,
综合知,符合条件的点M存在,其坐标为.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性质,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存在性问题、转化与划归思想的应用,属于难题.解决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注意:①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②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③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题很难时采取另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