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词五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倚(yǐ )凭(靠 )
夕斜阳晖的斜光
( mò 静默的)样子 脉脉( )
( 闲静的样子 )
悠悠( 形容极为伤心

肠断( píng

白蘋开洲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 古诗词中常代指分别的地方。

文章大意: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家 傲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zhàng)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 仲 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yān)然未勒(lè)归无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 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 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 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这两句紧承上句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哀伤的原因、程度。
“人非”具体指词人的什么遭遇?
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 幸遭遇
因此,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再次借助 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闻说”、“也拟”表达词人 一种什么心理?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想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 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 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 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 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婉约派
李清照、 秦观为代 表
1.《望江南》对夫的思念。《武陵春》还包括故国之
思,情感较为深广。
不 同 点
2.《望江南》反映由希望到失望到肠断的心理变化。 《武陵春》从愁思满怀写起,经历片刻轻松,终究愁 重难遣。
3. 《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
知识拓展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6、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辛弃疾《摸鱼儿》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丑奴儿》
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他名作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下眉头,却上心头。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 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 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 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 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 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 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 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 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 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 盾的心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 疾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 7),别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为后人留下了 许多雄浑豪放、脍炙人口的词章。尤以《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安赏心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为最著名。辛弃疾 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归路, 少女时期
• 兴尽晚回舟。
快乐生活
•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 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 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 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 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 谥(shì)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 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 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 首。《渔家傲 秋思》写边塞风光,苍凉悲 壮,开豪放词风之先河。
鬓微霜,又何妨!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 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 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 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 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 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运用联想类比、拟人,预示她 还要不停地等下去,其孤独生 活也将不断持续下去。
肠断白蘋洲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
水悠悠,当初同爱人分 手的江洲依旧,却不见 人影,怎能不使她愁肠 寸断呢?
小结:
本词写一独处深闺的女子登楼远眺、盼望 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 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 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 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 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 的归来,所谓“女为 悦己者容” 心情是 喜悦和激动的
动态描写
梳 洗 罢 ,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 么孤独 落寞之情.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 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 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 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 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 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 了铺垫。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豪壮
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题: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 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 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 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 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 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武陵春》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 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 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 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 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课堂总结(两首词的异同)
题材上:写生活中个人情趣、恋情、愁思。
相 同
抒发的思想感情:个人的荣辱悲喜,离愁别绪。
点 风格上:语言含蓄而圆润、精丽而清新;音
律都比较婉约、柔美;结构深细缜密。
风住尘香花已尽,
由 交待季节特征——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景 到
暗指: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

迟暮的身世之恸。
日晚倦梳头。
此句是什么描写? 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
通过具体的外在行为展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表 达什么情感?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
由此,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采用含 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 就 时间而言 ,从 清晨写到黄昏;
就 景物 而言,从楼头、千帆 写到 斜晖、江水 ,又写到 白蘋洲; 就 人物内心情感 而言,从 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的 “肠断”。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 事, 水风空落眼前 花, 摇曳碧云斜。
李清照
李清照简介:
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婉 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后人 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 清照集》。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来表
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
比喻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
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 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闻说”、“也拟” “只恐”欲抑先扬,曲折尽情的表达作 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衡阳雁去
渔 家
上阕写景 边声连角
千嶂孤城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长烟落日

景 抒
家万里- 归无计


抒发思乡
下阕抒情 羌管悠-霜满地 报国之情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 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 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 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 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赏析诗歌: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 昏的苍凉景 色:“边声 连角起”表 明战事紧,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 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燕然未勒归无计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东坡乐府》,340 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 “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 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 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 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 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 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 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 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 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 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 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 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 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 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 黄茅冈,作此词.
词五首
望 渔 江 武破 江 家 城 陵阵 南 傲 子 春子
温 庭 筠
范 仲 淹
苏 轼
李辛 清弃 照疾
词五首
学习目标:
1、准确而有节奏地朗读。 2、感知词的内容,体味文章中的情 感基调。 3、比较这些词在内容与情感方面的 异同,延伸课外同类题材的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
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 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 筠(晚唐人)是诗人,也 兼工词,有“花间鼻祖” 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 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丽、 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 响。这首《望江南》便是 很有特色的一篇。
静态描写
独倚望江楼。使全词情感上大转折 Nhomakorabea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
写出思妇怎样的心 理变化? 一次次从希望到失 望到断肠的变化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人影不
见,希望落空,幻想破灭,落 日流水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 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斜阳 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 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