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7期┆39
管理方略
教师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肖淑兰 姚 才
摘 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职业行为偏差;人际关系障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很难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严格的界限。
我们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使教师心理更健康。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关键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学工作中也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影响教师心理健康。
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产生了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工作。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职业行为偏差。
社会、家长寄予教师过高的期望,赋予教师太多的角色,以至使教师产生角色冲突,从而引起了心理问题,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等不良情绪。
中小学教师处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中,腹背受敌,尴尬不堪。
其次,人际关系障碍。
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事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抗,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使这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再有,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很难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
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使教师或多或少模糊感到他们的工作是一个无底洞,似乎永远做不完,永远看不到尽头,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甚至对教师职业失去兴趣和信心,精神不振、不求上进。
又因为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如此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便会导致教师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
教师的收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级别,目前对于我们县城这样的学校来说,每年教师晋级的压力都很大,那些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老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愿以偿的晋升到上一级别,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影响了教师的生活水平。
很多教师也是有父母需要去孝敬,有子女需要去提供教育经费。
甚至有的教师自身有疾病都舍不得花钱医治,常年处在亚健康身体状态,而工作量确是年年超课节,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这也导致了这些教师心理不健康。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是热爱教师职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有效的调节不良情绪;在专业建设上好学创新,不断提高。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提高教师健康水平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增强教师角色转换能力,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引导教师善待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消极现象、挫折情境和环境压力,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为取悦他人而过分自责或违心行事。
促使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心理保健与预防的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适,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提高自己的角色转换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并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去体验成功。
建议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外出旅游观光、访问,使教师释放不良情绪,舒缓身心,增强见识,拓宽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
因此,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改进领导作风,实行科学管理,加强与教师的感情沟通,努力维护和发展教师的根本利益,致力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
再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条件,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一个教师也要有创新意识,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工作中能应对不同的情况,不断取得进步与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不断进取,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学校可定期请有名的心理学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不要只重视教师教育质量高低,而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而忽视教师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强调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而忽视维护教师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愿望,让教师常年超课节工作,而无额外报酬。
除此之外,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教师质量评价方案和细则,把教师从过重的心理压力之中解脱出来。
尤其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评职晋级。
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工作也是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评价要尽量做到照顾到大多数教师的利益,鼓励激励那些勤恳工作的一线教师,而不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