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编制时间:2013年9月1日
执笔人:江卫华教研室主任:
审核人:系(部)主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本门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其先修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所有已修课程等,后续课程是第6学期的毕业综合实训。

(二)课程定位
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定位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即依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从而确立学习领域,确立通过哪些项目和任务来完成这些学习领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顶岗实习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包括:基础岗位-业务助理、跟单助理、单证员等,发展岗位-业务主管、高级跟单员、高级单证员等。

本课程需要训练完成以上岗位即工作过程所需的各项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在企业实际岗位的国际贸易实战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岗位提炼课程能力目标;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通过若干项目、任务训练达成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顶岗实习的主要实践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组织学生在实际岗位实习,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体验、应用前续课程所学理论,反复训练工作岗位所需能力,对在工作岗位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能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解决,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循环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540学时,为纯实训课程。

(六)课时安排说明
顶岗实习教学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训学生不应低于20%。

四、课程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⒈能够根据招聘企业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完成面试,确定顶岗实习企业和岗位。

⒉能够根据实习企业的安排完成各个营销岗位的岗前培训和企业文化的学习。

⒊能够根据实习企业要求完成营销岗位的顶岗实习,并撰写实习周记。

⒋能够根据实习企业特点和实习情况,反思顶岗实习得失撰写顶岗实习报告。

⒌能够根据学校要求完成顶岗实习的总结和考核,按时上交顶岗实习材料。

(二)知识目标
⒈了解企业面试的要求和流程,熟悉企业的主要外贸岗位,掌握面试技巧。

⒉了解企业培训的要求,熟悉企业培训的内容;掌握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

⒊了解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熟悉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工作岗位的内容。

⒋了解实习报告撰写的要求,熟悉实习报告的内容,掌握实习报告的撰写技巧。

⒌了解实习考核的内容,熟悉实习考核的流程,掌握实习考核的手续。

(三)职业素质目标
⒈提升学生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素质。

⒉提升学生言谈举止、心态、让人喜欢、赢得尊重等交往素质。

⒊提升学生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⒋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心、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素质。

⒌提升学生洞察力、应变思维、创造性意识、影响他人等的能力素质。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顶岗实习的教学内容。

工作过程包括:面试和定岗,洗脑与培训,岗位实习,反思与总结,考核与评价。

学生在实习企业工作,实习企业“师傅”负责辅导实习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学校指导老师负责辅导学生理论层面的问题,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安全。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组织学生在实际岗位实习,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体验、应用前续课程所学理论,反复训练工作岗位所需能力,对在工作岗位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能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解决,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循环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六、课程实施和教学保障条件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⒈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编写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书。

2. 教学参考资料
开发若干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习的网络课程。

(二)教学资源的要求和利用
⒈教师要求
(1)校内实训指导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从事国际贸易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要求具备国际贸易经营经验,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经历,能够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关心学生。

⒉实训场地、设施要求
(1)校外实习基地应有营业执照、一定规模和场所。

(2)学生可以集中或分散在实习企业具体岗位实习。

(三)教学实施
顶岗实习主要是在实际工作岗位实施,1-3周主要是进行市场调研、熟悉实习行业、参与面试、落实实习企业和岗位,填写实习申请表和实习申请书、审核实习任务书,接受实习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

4-16周主要是在实习岗位实习,撰写实习周记,接受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督查和学校对实习巡查。

17-18周,主要是撰写顶岗实习报告,实习考核表填写、签字和盖章,上交实习资料和实习成绩评定。

七、考核方式
⒈校企双方双方共同完成岗实习的考核评价工作。

⒉学生成绩按以下方案评定(非必须)。

(1)企业鉴定意见(50%):企业根据实习现场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实操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综合表现等因素)评定。

(2)实习作业(50%):其中,实习周记(30%),实习报告(20%)。

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 分以下)五级制计分。

八、其它说明
本标准由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写,最后由系部组织标准委员会审核。

一般每三年修订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