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20学年高二
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l—35.5 Cu—64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C.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4.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①
流向②;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④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5.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

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热量142.9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 === 2H2O;ΔH=142.9 kJ·mol-1
B.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6. 冰融化为水的过程的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
A.△H>0,△S>0
B. △H>0,△S<0
C.△H<0,△S>0 D.△H<0,△S<0
7.反应:2A(g)+3B(g)C(g)+4D(g),速率最快的是( )
A.v(A)=2.0mol·L-1·min-1B.v(B)=4.0 mol·L-1·min-1
C.v(C)=0.1mol·L-1·s-1D.v(D)=0.3mol·L-1·s-1
8. 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催化剂 B.降温 C.加压 D.加大反应物浓度
9.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碱性增强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10. 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盐酸,各加入生铁块,放
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11.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精炼法将粗铜提纯。

在电解精炼时( )
A.粗铜接电源负极 B.纯铜作阳极
C.杂质都将以单质形式沉积到池底
D.纯铜片增重2.56 g,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8 mol
12.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 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右图所示。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B.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正极反应为:Ag++e-===Ag
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 2(g)+B2(g) 2AB(g)达
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14.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有关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Pb+SO42﹣﹣2e﹣═PbSO4
B.PbO2作正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当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时,参与反应的Pb的质量为103.5 g
D.溶液中H+移向负极
15.已知2 SO2(g)+O2(g)2SO3(g).若在500℃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在上述条件下,SO2不能完全转化为SO3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D.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与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16.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
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 C(s、金刚石)△H=+1.9 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7.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编号纯锌粉质量0.2mol•L﹣1硫酸体积温度硫酸铜固体质量
Ⅰ 2.0g 10.0mL 25℃0
Ⅱ 2.0g 10.0mL t℃0
Ⅲ 2.0g 10.0mL 35℃0.2g
Ⅳ 2.0g 10.0mL 35℃ 4.0g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为了选择Ⅱ和Ⅲ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25
B.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C.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Ⅲ >Ⅱ >Ⅰ >Ⅳ
18. 已知外电路中,电子由铜流向a极。

有关下图中装置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少
B.该装之中Cu极为正极
C.b极的电极反应式:H2—2e—=2H+
D.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反应2A(g)+B(g)3C(g)+D(g),△H=a kJ/mol。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a 0 (填“<”“>”“=”)。

⑵该反应的熵变△s 0 (填“<”“>”“=”),在
(填“高”、“低”、“任何”)温度能正向自发进行。

⑶若反应在恒容恒温条件下进行,且A、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5mol/L、2mol/L,10min后平衡时D的浓度为1mol/L,C物质的量为3mol,则容器的容积为L,B的转化率为,A的反应速率为,化学平衡常数为。

20.(11分)(1)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

则11.2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构成原电池。

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

21. (12分) (1)铁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在相同条件下,三组装置中铁电极腐蚀最快的是 (填装置序号),该装置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效果最好的为上述的(填装置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电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电池:将两个多孔的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燃料电池。

其中通入CH4
的电极是电极反应式,电池工作期间,OH-应向极移动。

22. (11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①10mL2% H2O2溶液无
②10mL5% H2O2溶液无
③10mL5% H2O2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④10mL5% H2O2溶液+少量HCl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⑤10mL5% H2O2溶液+少量NaOH溶液1mL0.1mol•L﹣1FeCl3溶液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用过渡态理论来解释);
(2)常温下5% H2O2溶液的pH约为6,H2O2的电离方程式为;(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
是;
(4)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段化学学科联考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C A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D
B
A
D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19.(12分)⑴<(1分) ⑵>(1分)、 任何(1分) ⑶ 1(2分)、50%(2分)、0.2mol/(L·m in)(2分)、3(3分) 20. (11分)
(1)B 2H 6(g)+3O 2(g)===B 2O 3(s)+3H 2O(l) ΔH =-2 165 kJ·mol -1
(3分)
1016.5 (2分) (2) 负极:Cu -2e -
===Cu
2+
(3分) ,正极:2Fe 3++2e -===2Fe
2+
(3分)。

21. (12分) (1)① (1分) O 2+4e -
+2H 2O===4OH

(3分)
③(1分)
2Cl -
+2H 2O=====通电
通电Cl 2↑+H 2↑+2OH

(3分)
(2) CH 4+10OH - - 8e-=CO 32- +7H 2O (3分) 负 (1分) 22、(11分)(1)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2分) (2) H 2O 2
H +
+HO 2-
;(3分)
(3)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各2分)
(4)碱性环境能增大 H 2O 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小H 2O 2分解的速率(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