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1 车辆交通组织方式
2.1.1 设置专用车道 2.1.2 左转车辆交通组织 2.1.3 组织渠划交通 2.1.4 调整交通组织
设置专用车道
01
左转车辆交通组织
02
一.设置专用的左转车道
二.实行交通管制——信 号灯或交通警察
三.变左转为右转:环行 交通、街坊绕行
10.2.2 行人及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1. 按计算行车 速度的要求
2. 按交织长度 的要求
(二)半径
一. 按计算行车速度 的要求
二. 按交织长度的要 求
(二)半径
一.按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 二.按交织长度的要求
交织角
环岛的宽度和布置
景观性 (与人的视觉
相关的)
安全性
平滑性
场所性
(与人
(与移动相关的)
的知识,认
识相关的)
环境性
(与人的 生理 相 关的)
10.6 交叉口立面设计
01
要求和原则
02
03
04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 本类型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 法与步骤
以方格网设计等高线 法为例进行立面设计
已知:某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位于斜坡地形上。 相交道路车行道的中心线及边线的纵坡 , 均为3%,路拱横坡为2%,车行道宽度B为 15m,转角曲线半径R为10m。交叉口控制标 高为2.05m,若等高距h采用0.10m,试绘制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本例采用方格网设计 等高线法,立面设计图式为图8-22e)
缘石半径
10.4 交叉口拓宽设计
设置条件
一.右转车道设置条件 2. 左转车道设置条件:除下列情况外,应设施左转车道
设置方法
(1)右转车道设置方法 (2)左转车道设置方法: o 宽型中央分隔带>4.5m 压缩 o 窄型中央分隔带<4.5m 外移车道线 o 无中间带: ➢ 增加进口道路幅宽度,在路中心线增设 左转车道 ➢ 不增加路幅占用靠近中心线的对向车道设左转车道
第10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0.1 交叉口设计概述
3 10.4 交叉口的 视距与圆 曲线半径
2 交叉口 的交通组 织设计
6 环形交 叉口的设 计
5 交叉口 的拓宽设 计
7 交叉口 的立面设 计
CONTENTS
10.1 交叉口 设计概述
1
WORKREVIEW
1.1 交叉口设计的基 本内容和要求
3
WORKHARVESTERWORK
交叉口交通分析
4
FUTUREOUTLOOK
交叉口的计算行车 速度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01
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形式, 确定个组成部分的几何尺 寸
02
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合理 布置各交通设施
03
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 证安全通视条件
04
进行交叉口立面设计,布 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10.1.2 交叉口交通分析
10.1.2 交叉口交通分析
22% 无 信 号 管 制 交 叉 口 ;
平面交叉口:
38% 信 号 管 制 交 叉 口 ; 40% 环 形 交 叉 口 。
10.1.3 交叉口类型及选择
加铺转角式
分道转弯式
拓宽路口式
环行交叉式
1、加铺转角式
2、分道转弯式
3、拓宽路口式
4、环行交叉式
4、交叉口形式的选择
原则:
形式要简单;
尽量使相邻交叉口之间的道路
直通;
○ 道路相交以正交为宜。 ○ 对于主流交通,其道路线形
尽量顺直, ○ 应尽量避免近距离的错位交
叉; ③ 对于畸形交叉和多路交 叉,应尽量避免和简化。
10.2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车辆交通组织方式
行人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拓宽车道的长度
1
一.右转车道
1. 渐变段:ld 2. 减(加)速需要长
度:lb(la) 3. 等待车队长度:ls 4. 右转车道:lp
2
左转车道
10.5 环行交叉口设计
01 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 02 环道宽度 03 交织角
中心岛的形状和半 径
形状——经过比较 研究,最合理的为 圆形
二.半径
行人的交通组织:人行道、人行横 道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置于机动车 道与人行道之间
10.3 交叉口的视距与缘石半径
一○.3.1 视距三角形
10.3.2 识别视距
视距三角形
识别视距
识别距离:为了使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驾 驶员应在交叉口前一定距离处看到交叉口的存在 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准,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第12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