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规绘图(机械制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规绘图
§1.1尺规绘图
一、尺规绘图的工具和仪器使用方法。

1、图板和丁字尺
图板是用来支承图纸的木板。

图板左侧边是丁字尺的导边。

图板有不同大小的规格,根据需要来选定。

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两部分组成。

丁字尺主要用于绘制水平线,也可与三角板配合绘制一些特殊角度的斜线,如图1-9所示。

2、三角板
一副三角板包括45°三角板和30°—60°三角板各一块。

三角板主要用于配合丁字尺画垂直线和画30°、45°、60°角度线和与水平线成15°倍角的斜线,演示水平线、垂直线、特殊角度斜线的画法。

3、圆规和分规
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用圆规画圆时,应使针脚稍长于笔脚,当针尖插入图板后,钢针的台阶应与铅芯尖端平齐,如图1-20(b)所示。

画较大尺寸的圆弧时,笔脚与针脚均应弯折到与纸面垂直,如图1-14所示。

介绍圆规和分规的用法及绘图技巧,圆规上铅芯的磨削技巧。

4、铅笔
铅芯的软硬程度分别以字母B、H前的数值表示。

字母B前的数字越大表示铅芯越软,字母H前的数字越大表示铅芯越硬。

画图时,通常用H或2H铅笔画底稿;用B或HB笔加粗加深全图;写字时用HB铅笔。

铅笔可修磨成圆锥形或矩形,圆锥形用于画细线及书写文字,矩形铅芯用于描深粗实线。

二、几何图形的画法
机件的轮廓州般都是由直线、圆、圆弧或其他曲线组合面感的共因此,熟练地掌握它们的基本作图方法,是绘制机械图的墓础。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

1、常用正多边形画法
任意等分直线段的方法如图1一30所示(如将线段AB四等分)。

表1-5列举了等分圆周或作正多边形的方法。

先求出a的大小(其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再利用量角器或分规对圆周进行近似等分;依次连接各分点即得回的正n边形。

2、椭圆的画法
已知椭圆的长、短轴AB、CD,用四心圆法近似作椭圆的作留步骤如下:(l)连接AC,取CE=CE=OA一OC,见图1一39a;
H L (2)作AE1的中垂线,分别交长、短轴于点3与1,并取点3、1的对称点4、2,连接I 与4、2与3、2与4并延长,见图1一39b;
(3) 分别以点1、2为圆心,1C 或2D 为半径画弧;再分别以点3、4为圆心, 3A 或4B 为半径画弧,即画出椭圆,图中点M 、 N 、M1、N1为四段圆弧的切点,见图1一39c 。

3.斜度和锥度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

斜度=tan α=H ﹕L=1﹕
字高
斜度 斜度符号
斜度的画法如下图
()作OB OA,在OA上任意取10
单位长度,在OB上取1单位长
度,连接10和1点,即为110
的斜度()按尺寸定出点C,过点C作 线10—1的平行线,即完成 作图()求作如图所示的斜楔
斜度的画法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为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

锥度= = =2tan α
D — L D-d —— l
锥度锥度符号(基准线)
()求作如图所示的图形()从点0开始任意取5单位长度,得点C
在左端面上取直径为1单位长度,得
点B,连BC,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过点A作线BC的平行线,即完成 作图
锥度的画法
三、圆弧连接
在零件上,经常会遇到由一表面(平面或曲面)光滑地过渡到另一表面的情况,这种过渡称为面面相切,而反映到投影图上,一般为线段(曲线与直线、曲线与曲线)相切。

在制图中将这种相切称为连接,常见的连接形式有:一圆弧与直线连接、圆弧与圆弧连接,,如图1一35所示。

(一)圆弧连接的基本原理(轨迹法)
为保证连接光滑,必须准确地求出连接弧的圆心和切点的位置。

表1-16列出了求连接弧圆心和切点的基本作图原理。

(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由表1一16可知,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为:
(1)求出连接弧的圆心:
(2)定出切点的位置;
(3)准确地画出连接圆弧。

各种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举例如下;
〔例1一1〕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AB和BC,如图1-36所示。

作图步骤:
(1)求圆心:分别作与两已知直线AB、BC相距为R的平行线,、.得交点O,即半径为R的连接弧的圆心;
(2)求切点:自点0分别向AB及BC作垂线,得垂足KⅠ和K2,即为切点;
(3)画连接弧:以0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r至KZ画圆弧,即完成作图。

〔例1一2 〕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已知直线AB和圆弧(半径R1),如图1-37所示
作图步骤:
(1)求圆心:作与已知直线AB相距为R的平行线;再以已知圆弧(半径畴)·的圆心求为圆心,凡+R(外切时)或R1-R{内切时}为半径画弧,此弧与所作平行线的交点O,即半径为R的连接弧的圆心;
(2)求切点:启圆心。

向AB作垂线,得垂足凡;再作两圆心连线乌沙(外切时)或两圆心连线ON的延长线(内切时),与已知圆弧(半径RI)相交于点K2则KI、Kz即为切点;
(3)画连接圆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1至K2画圆弧,既完成作图。

[例1一3]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半径分别为R1、R2)
如图1一38所示。

作图步骤:
(1) 求圆心:分别以O1、O2为圆心,R1+R2和R2+R(外切时)、R—R1和R —R2(内切时)、或R1—R和R2+R(内、外切时)为半径画弧,得交点O,既半径为R的连接弧的圆心;
(2)求切点:作两圆心连线O1 O、O2 O或它们的延长线,与两已知圆弧(半径R1、R2)分别交于点K1、K2,则K1、K2即为切点;
(3)画连接弧:以O为圆心,R为半径,自点K1至K2画圆弧,既完成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