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收购进展顺利 粮食市场总体稳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贸导刊■胃
人信息保护法(P1PA)等。

近年来,我国
不断加强数据领域的安全管理与使用,
2019年以来,先后发布了《数据安全管 理办法》《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 护法草案》,完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制 度,已经初步搭建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安 全保护体系。

综合当前研究,数字隐私保护可以 从两个方面加强能力提升。

一是在数据 端,建立数据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打造 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态。

利用大数 据存储、分析和建模技术,围绕数据收 集、存储、使用、传输、共享、销毁等环节,打造数据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实现 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能力,形成数据 资产梳理、数据安全监控识别、数据风 险防控和数据智能分析能力。

二是在技 术端,隐私计算将成为新时期数据安全 领域重要的技术趋势。

国际调研机构 Gartner预测,隐私计算将成为2021年 重点深挖的9项技术之一,到2025年,将有一半的大型企业机构在不受信任的环境和多方数据分析中使用隐私计算处理数据3隐私计算将广泛应用于金 融、保险、医疗、物流、汽车等众多拥有 敏感隐私数据的领域,在解决数据隐私 保护问题的同时,缓解行业内数据孤岛 问题。

可以预见,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化转型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数据 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如 何做好数据安全及保护前提下,推动海 量数据的应用开发、交易流转,既是数 字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更是国家、企 业、公民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性、持 续性命题。


(作者单位: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 新发展研究院)
















|
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
通气会。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
司长秦玉云通报了秋粮收购进展和最新市
场情况。

秋粮收购渐入高峰
总体进度明显快于上年
随着秋粮集中大量上市,收购进度进一
步加快,市场形势出现一些新变化。

秦玉云
介绍了目前秋粮收购的几个特点。

一是秋粮收购进展顺利。

为切实抓好疫
情防控常态下的秋粮收购工作,国家粮食和 ^||本 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研究谋划,召E开会议、印发文件作出安排部署,并派出多
个工作组,赴主要粮食产区督导调研,协调
解决收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地 ^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收购仓容、^资金、运力等保障有力,秋粮收购总体平稳
有序。

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人统
企业累计收购秋粮6803万吨,同比增加
1190 万吨。

^二是售粮农民对收购价格总体满意今
年以来,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有所上
涨。

据监测,目前主产区中晚籼稻和粳稻平
均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吨2782元、2775元,与
上周基本持平;玉米2405元,上涨1.4%;大
S5100兀,上涨2%〇从调研情况看,农民对
当前粮价普遍认可,特别是东北地区玉米种
植户纷纷表示今年玉米价格好、收益不错,愿意及早售粮变现,售粮比往年更为踊跃。

三是市场化收购占据主导地位。

今年夏粮和早稻收购中,启动托市预案的范围较往年大幅缩小,市场化收购价格高,有利于 农民增收。

秋粮上市以来,只有黑龙江省启动了粳稻托市收购,目前仅收购1.3万吨,收购数量较往年明显减少,其他稻谷产区 后期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今年中晚稻市场化收购 也将成为主流。

四是收购高峰早于往年。

从往年收购情况看,东北地区秋粮 旺季收购从丨1月份开始,12月底前和春节后会各出现一波售粮
2020S 27
尸^I中国经贸导刊
高峰。

今年粮食市场行情较好,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入 市积极性高,经纪人参与收购也比前两年要活跃一些,再加上农民认可当前市场价格,秋粮刚一上市就很快 迎来了售粮高峰,较往年有所提前,收购进度明显快于 上年。

五是不同品种差异化特点明显由于市场形势和价格走势出现一定分化,主要秋粮品种收购进度不一。

今年玉米收购是近几年同期进度最快的,目前已收购 3446万吨,同比增加1557万吨。

中晚稻受灾情影响上 市有所推迟,目前中晚籼稻、粳稻分别收购1839万吨、1408万吨,同比略慢一些,属于正常收购水平。

国产大 豆今年价格上涨较多,前期农民存在一定的等待观望 心理,收购进度偏慢,但近期惜售心理已有所减弱,最 近5天售粮进度达23万吨,较此前明显加快,目前已 累计收购110万吨。

统筹谋划精准调控粮食市场总体稳定
秦玉云指出,今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 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根 据粮食市场形势变化,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调控,分时分区分品施策,灵活安排库存粮食投放,取得了较 好效果。

截至目前,今年已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累计 销售政策性粮食超过1亿吨,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分 品种看:
小麦。

9月底旺季收购结束后,有关部门立即将每 周投放量恢复至400万吨,并加大重点地区粮源安排。

10月份以来,共安排8次拍卖,累计投放政策性小麦 3200万吨,实际成交1247万吨。

10月中旬小麦拍卖较 为火爆,单周最高成交量曾达到291万吨,成交率达 73%,主要是饲用替代消费需求较旺,饲料企业参拍的 积极性高。

随着政策性小麦持续投放,终端需求得到有 效满足,拍卖成交回落,本周仅成交了 70万吨,成交率 降至不足20%,成交均价每吨下降了 20元。

稻谷。

随着新产中晚稻陆续上市,9月中旬以来按 惯例暂停了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和粳稻竞价销售,为 新粮腾出市场空间。

针对10月份以来南方中晚籼稻阶 段性需求增加的情况,及时重启中晚籼稻拍卖,11月初即恢复每周投放50万吨,11月中旬又增至100万282020 .T. 12 t ::;吨,并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安徽、湖北等地投放数量。

截 至目前,已安排4次拍卖,累计投放中晚籼稻;M X)万 吨,实际成交149万吨,每周成交率从75%降至39%, 成交均价每吨下降40元。

我国稻谷仍是产大于需,近 期中晚籼稻价格趋于稳定,部分地区还略有回落。

随着 粳稻集中大量上市,粳稻市场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玉米。

今年以来,累计投放政策性玉米7000多万 吨,目前已基本完成出库。

此外,还轮出了一定数量的 政府储备玉米。

据了解,这些玉米相当部分进人了流通 环节,并未加工消化。

比如说,目前人统企业的自主商 品玉米库存同比增长近六成,这个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再比如,在调研中大多数企业表示投放的政策性玉米 年内用不完,初步推算将有3000万吨左右结转至明年 使用。

生产丰收库存高位进口增加
国内粮食市场供应有充分保障
关于国内粮食市场供应情况,秦玉云指出,总的 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 裕。

一是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据农业部门信息,预计全 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 亿斤以上,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

二是库存处于历史高位。

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 够满足一年以上消费需求,虽然政策性库存有所下降,但企业商品库存和农户存粮数量不同程度增加,库存 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人统企业的自主商品粮食库存同 比增长了 32%,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户存粮调 查结果,今年农户和经纪人存粮数量也增加较多。

这有 利于推动形成藏粮于民、藏粮于企的新格局,持续增强 保障粮食安全的韧性,也与多年的宏观调控目标是一 致的。

三是国际市场供求宽松。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2020年10月预计,2020/21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7.6亿 吨,消费量27.4亿吨,期末库存8.9亿吨,仍延续宽松 格局。

当前小麦、大米、玉米等品种国内外价差分别为 每吨333元、16元、609元。

由于进口成本优势明显,今 年以来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进口增加较多,据海 关统计,1一 10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已达2000多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经贸导刊_
今年玉米又获丰收 价格恢复性上涨
□本刊记者唐仁敏
此外,还有=个信息也值得关注:一是大量进 口玉米及替代品仍在陆续到港,小麦稻谷词用替 代增加,近期有一些南方词料企业直接采购了部 分进口小麦。

二是明年玉米播种面积有望增加,近 期调研中不少农民和种植大户表示,今年玉米价 格高、收益好,加上播种、田间管理等比其他品种 省事省心,明年打算多种玉米。

三是近期南北港口 玉米价格持续倒挂,北方港存玉米已是去年同期 的3倍,逼近历史高位,这表明南方词料原料供应 充裕,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高位 运行,市场风险正在逐步累积,对此一定要理性看 待,心中有数,控制好经营风险。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秦玉云介绍到,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 局将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抓“六保”和促“六稳”决策 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细化措施安 排,把秋粮收购和保供稳市作为当前粮食流通工 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抓好抓实。

着重做好以下几项 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秋粮收购。

在持续抓好秋粮市 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的同时,督促指导各地重 点加强庭院科学储粮技术指导,避免出现霉粮坏 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是继续组织好政策性粮 食销售,根据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及时灵活调整 投放品种、数量和节奏,优化粮源安排,保障市场 供应。

必要时,将加大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库存投放 力度,满足饲用替代消费需求。

三是合理把握政府 储备吞吐节奏。

前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 批复暂缓部分中央储备轮人,还将根据需要研究 再暂缓部分玉米和大豆轮入,同时指导有关央企 和地方在储备轮换的时机、节奏上加强衔接,增强 调控合力和协同效应。

四是强化监测预警和监管。

密切跟踪秋粮收购进展和市场形势变化,加强分 析研判,及时发布粮食收购进度、价格等,为市场 主体合理开展购销提供信息服务。

加强对秋粮收 购和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 恶意炒作、哄抬粮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 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近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通气会。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喜贵介绍了当前玉 米市场形势、玉米价格恢复性上涨等情况。

玉米又获丰收缺口有所缩小
关于我国玉米市场供需形势,李喜贵介绍了以下 几个方面情况。

—是玉米又获丰收。

9月份东北地区发生的台风 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在台风发生前玉米产量基 本形成,未受灾的地区单产提高。

从11月份实际收获 情况看,倒伏玉米的单产受影响不大。

预计2020年我 国玉米产量与上年持平略增,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玉米 产量超过1.1亿吨。

二是进口大幅增加。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 据,目前我国企业已采购2020年度美国新季玉米超 过1100万吨,一般情况下,我国每年还采购部分乌克 兰玉米。

本年度我国玉米进口将高于上年度的759万 吨,而且后续增势非常明显。

三是用粮需求较旺,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K )月 底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31.5%,已连续13个月增 长,生猪存栏增长26.9%,已连续9个月增长。

国内畜 禽养殖持续向好,饲料粮需求稳步回升。

由于玉米价 格涨幅较大,饲料粮结构发生了变化,进口高粱、大麦 等替代品、小麦及超期不宜存稻谷饲用替代增加,玉 米词料需求将有所下降。

受国内外价差扩大拉动,预 计高粱、大麦进口增加。

为此,预计玉米总消费比上年 度将略有减少。

2020 3 12 戶上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